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班牙联合舰队以来,‘横队战术’就成为了海战的经典战术。而世界各国海军的炮舰也都按照‘横队战术’的要求,将主炮布置在舰体的左、右舷。比如英国皇家海军的‘兰加斯特’号战列舰就是左、右舷分为上下三层,每层各布置十五门威廉大炮。这样的主炮布局自然是有其科学依据的,毕竟,在当时的条件下,舰载火炮的火力有限,只有最大限度地集中布局,才能发挥出可观的效果。但是,随着以伊丽莎白滑膛炮和新式克虏伯大炮为代表的新一代舰载火炮的研制成功和投入实战,传统的‘横队战术’已经明显过时了。原因很简单,比之威廉大炮和老式克虏伯大炮,伊丽莎白滑膛炮和新式克虏伯大炮的威力实现了质的飞跃。没有一艘炮舰的船舷能抵挡伊丽莎白滑膛炮和新式克虏伯大炮的一轮齐射,因此,任何一艘胆敢以船舷向敌的炮舰最终都难逃被击沉的下场。在这样的情况下,英国皇家海军的弗朗西斯・德雷克中将于1588年的英西海战中用以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的‘纵队战术’再次引起了世界各国海军的重视。比如,两年前,也就是1866年,我们的盟友,以原撒丁王国海军为主体的意大利王国海军就在利萨海战中运用‘纵队战术’击败了奥利地海军。‘纵队战术’的一个优点是以舰首向敌,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可能受到敌方舰载火炮覆盖的面积。相应地,‘纵队战术’要求炮舰改变传统的主炮布局,将主炮沿中线布置在舰首和舰尾。”
奥斯卡・罗严塔尔顿了顿,接着说道:“但是,这又带来一个新的问题,将主炮沿中线布置在舰首和舰尾难以使全部主炮同时向舰首或者舰尾方向射击,这对舰载火炮的火力无疑是巨大的浪费,而这样的浪费在关键时刻甚至有可能决定一场海战的胜负。于是,我们将主炮塔设计为对角线布局,即2座可旋转主炮台错开一定角度,并列居于舰体中部。采用这种布局,可以使2座可旋转主炮台能够同时向舰首或者舰尾方向设射击,而且可以将主炮台置于‘铁甲堡’之中,加以重点保护。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这2座可旋转主炮台。最初,我们采用的是‘闷罐’式设计,即可旋转主炮台本身就用厚重的装甲围成,其顶部再铺设同等厚度的装甲,形成一座坚实的‘闷罐’,这样的设计可以有效抵御敌方舰载火炮的破坏,从而获得较强的生存力。但是,这样一来,主炮发射后造成的硝烟却不易消散。往往在发射完一发炮弹之后,还需要等硝烟消散后才能再次进行装填、瞄准和射击,主炮的射速就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后来,我们又考虑采用‘露台’式设计,即可旋转主炮台本身也是用厚重的装甲围成,但是其高度仅以保护主炮基座为限,顶部则是完全敞开的。这样一来,视野比较开阔,利于观察和瞄准,也不会出现火炮射击后硝烟难以消散的问题。”
………………………………
第三百零三章 深蓝大海(上)
奥斯卡·罗严塔尔顿了顿,接着说道:“但是,这样的设计缺陷同样明显,那就是牺牲了可旋转主炮台的防护性能。// //因此,我们最终采取了折衷的方案。即在‘露台’式设计的基础山,增加了类似炮塔的穹盖式炮罩。穹盖式炮罩通过支架连接在主炮基座上,既可以同可旋转主炮台厚重的装甲一起,起到对主炮和炮兵的保护作用,又可以起到有效解决主炮发射后造成的硝烟消散问题,算得上是现有条件下最优的方案。”
张继点点头,说道:“前不久,我在英国考察期间,曾经听英国皇家海军的将领提及,英国皇家海军新近下水的炮舰都在桅盘上加装了射速极快的机关炮,用来居高临下地对敌方炮舰的舰桥形成火力压制 ”“ 。倘若‘威廉一世号’战列舰的可旋转主炮台采取‘露台’式设计,在其中作业的炮兵无疑会受到极大的危险。因此,这个折衷的方案确实是现有条件下最优的方案。”
奥斯卡·罗严塔尔点点头,笑着说道:“的确如此,下面我为您介绍‘威廉一世号’战列舰的火力状况。2座可旋转主炮台上装备有双联装主炮共4门,均为380毫米口径的新式克虏伯大炮,可发射主要用于对舰的穿甲弹和主要用于对陆的普通弹,炮弹重60公斤,发射药包重20公斤,火炮初速为580米/秒,有效射程为11000米。此外,‘威廉一世号’战列舰还在左、右舷各装备了4门副炮,均为150米口径的老式克虏伯大炮,主要用于抵近射击。我们现在还在进行技术攻关,等到‘鱼雷’进入工业化生产之后,我们还会在左、右舷和舰首各加装一门鱼雷发射管。可以说,以‘威廉一世号’战列舰的火力状况和防护性能,对付包括‘皇家方舟号’战列舰和‘皇家礼炮号’战列舰在内的世界各国海军现役炮舰是绰绰有余的。”
张继点点头,笑着说道:“奥斯卡·罗严塔尔上校,我原本以为,您只是一位优秀的海军将领,能够率领您的战舰纵横四海、战无不胜。却没想到,您还是一位优秀的战舰工程师,对您的战舰的工程细节和技术参数也有如此深入的了解。”
奥斯卡·罗严塔尔笑着说道:“张先生,毫不夸张地说,如果‘威廉一世号’战列舰的动力系统或者火炮系统出现了什么故障,我都有能力亲自修复它。”
看到张继一副将信将疑的表情,一旁的赫尔穆特·毛奇笑着解释道:“张先生,这一切还要归功于基尔海军学院的教学理念。我们承认,英国皇家海军学院是世界第一流的海军军官学校,那里的每一位毕业生都是一名合格的战舰舰长。但是,基尔海军学院与之相比,也毫不逊色。在创办基尔海军学院之时,我们就提出不仅要使每一位毕业生都成为一名合格的战舰舰长,还要使每一位毕业生都成为一名合格的战舰工程师。英国皇家海军学院的教学内容偏重于海上作业和军事指挥,那里的毕业生可以胜任从舰长、大副一直到炮长和水手的工作。而基尔海军学院的教学内容不仅注重海上作业和军事指挥,还注重工程技术和维修作业。可以说,基尔海军学院的毕业生不仅可以胜任从舰长、大副一直到炮长和水手的工作,还可以胜任工程师和维修工的工作。我们认为,这才是一名战舰舰长应当具备的素质。也只有这样的战舰舰长,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从容不迫地处理好任何问题。”
张继点点头,感慨地对站在一旁的丁汝昌说道:“丁大人,只可惜刘步蟾、林永升、叶祖珪和邓世昌都还在英国皇家海军学院深造。否则,一定要让他们参观一下‘威廉一世号’战列舰,更要让他们聆听一下基尔海军学院的教学理念。”
丁汝昌也感慨地说道:“是啊,我们的海军建设刚刚起步,正需要兼顾军事指挥和工程技术的‘通才’啊。”
……
当天下午,汉堡,伏尔铿造船厂,塔台。
伏尔铿造船厂成立于1851年,是德国最主要的船舶建造、维修企业,其创始人斐迪南·利奥波德是普鲁士前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的表兄,是霍亨索伦家族旁支中的佼佼者。
1805年,时年16岁的斐迪南·利奥波德正在普鲁士海军中服役。那一年,爆发了对世界历史进程有着深远影响的特拉法尔加海战。霍雷肖·纳尔逊上将指挥英国皇家海军,创造性地运用“横队战术”击败具有压倒性优势的法国、西班牙联合舰队。是役之后,法国海军精锐尽丧,一蹶不振,拿破仑被迫放弃进攻英国本土的计划,转而发动了对俄国的进攻,结果陷入了两线作战的境地。1812年,库图佐夫元帅在莫斯科会战中,重挫法国陆军主力。1815年,威灵顿公爵又在滑铁卢战役则中彻底击败了拿破仑,法兰西第一帝国就此覆灭。
英国皇家海军的训练有素和装备精良令斐迪南·利奥波德叹为观止,特拉法尔加海战对世界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更令斐迪南·利奥波德深感震撼。从此,他立下了海军报国的志向,致力于普鲁士海军的近代化建设。
然而,当时的普鲁士刚刚完成了腓特烈二世推行的富国强兵改革,还仅仅只是一个地区性的强国,加之一方面忙于对北德意志地区小邦国和自由市的武力兼并,另一方面也忙于从奥地利手中夺取繁荣富庶的西里西亚,根本无心也无力进行海军的近代化建设。
直到1851年,在基本完成了对北德意志地区的整合之后,普鲁士才腾出手来开始推动海军的近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