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铃木贯太郎向侍卫们使个眼色,咬紧牙关,右手悄悄地向腰间的佩刀摸去。
……
良久,岩仓具视缓缓答道:“应对之策并非没有,只是实施起来难度和风险太大了。”
睦仁天皇听到岩仓具视这么说,仿佛落水的人抓住一根救命的稻草,脸上浮现出喜悦的神色,急切地问道:“师父,所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无论实施的难度和风险有多大,我都愿意去尝试。毕竟,这可是我们最后的希望了啊,就请您将您的应对之策说出来吧。”
岩仓具视长叹一声,缓缓说道:“陛下,刚才我们已经分析过了,我们在日本以内的力量远远无法与德川幕府相抗衡,因此,我们就需要引入日本以外的力量。”…;
睦仁天皇若有所思地说道:“日本以外的力量,师父,您是说……”
岩仓具视点点头,说道:“是的,如果我们想要在现有的条件下推翻德川幕府的统治,就必须得到其他国家的支持。”
睦仁天皇轻轻摇头道:“但是,有实力支持我们推翻德川幕府统治的国家少之又少,基本上就只有英、法这样的西方列强了。近年来,英、法两国通过武力威胁胁迫德川幕府与他们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我们日本攫取了大量的不正当利益。所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它们的最终目的是是日本成为它们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潜在殖民地。德川幕府就是因为甘当它们的走狗,才获得它们的支持,采购到一大批先进军火。如果我们想让它们转而支持我们,势必需要作出比德川幕府更大的让步。到那时候,日本就国将不国,名存实亡了,何谈‘富国强兵’呢?我们这样做不啻于是引狼入室啊。”
岩仓具视点点头,说道:“陛下,您说的不错,英、法这样的西方列强介入日本局势已经很深了。如果我们为了寻求它们的支持而放任甚至加剧这种情况的话,距离亡国灭种就不远了。但是,有实力支持我们推翻德川幕府统治的国家并非仅限于英、法这样的西方列强。事实上,至少还有一个。”
睦仁天皇沉思片刻,眉毛一挑,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说道:“师父,您说的是……”
岩仓具视点点头,说道:“是的,臣说的是我们的近邻清国。”
睦仁天皇点点头,说道:“如果仅仅以实力作为考察标准的话,清国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项。听说清国自起用镇压太平天国出身的曾国藩及其幕僚张继推行‘新政’以来,已经卓有成效。三年以来,其工业实力已经不逊于奥地利和撒丁。今年以来,清国还接连打了几个大胜仗,先是千里奔袭俄国,打得俄国无暇南顾,后来又在定海海域击败了英国海军,使得英国颜面扫地。若是能够引入清国的力量帮助我们推翻德川幕府的统治,自然如同探囊取物一般。但是,我们两国断交已逾两百年,别说是正式的外交关系,就连基本的了解和互信都不存在,指望清国支持我们推翻德川幕府的统治是不是太过于理想化了呢?此外,清国推行‘新政’以来,工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势必与英、法这样的西方列强有些相同的需求,也就是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潜在殖民地。如果他们支持我们的条件与英、法这样的西方列强相同,我们寻求他们的支持,又与开门揖盗何异?”
………………………………
第一百五十三章 君臣对晤(下)
睦仁天皇顿了顿,接着说道:“师父,最近的邸报想必您也看过了。更为严重的是,中国已经派遣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两江水师提督丁汝昌率领使团到访江户,与德川庆喜洽谈中日友好互助事宜,清国还将援助德川幕府一百门克虏伯大炮和五千支毛瑟步枪。清国已经向我们的敌人伸出了橄榄枝,我们现在想要再拉拢他们,实在是难于登天了。”
岩仓具视沉思片刻,说道:“陛下,您说的前两点,臣完全没有疑议。但是,这第三点,臣却认为值得商榷。臣仔细研读过相关的邸报,更加坚定了这一看法。臣始终认为,清国此次遣使到访江户与德川庆喜洽谈中日友好互助事宜大有蹊跷。”
睦仁天皇不解地问道:“德川幕府是日本事实上的中央政府,而德川庆喜也是日本事实上的首脑,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清国选择与德川幕府而不是与我们合作也是利益使然啊,这不是十分正常么?”
岩仓具视摇摇头,说道:“事实上,问题就出在这里。陛下,您不妨回想一下清国的历史。清国是异族入主中原建立的王朝,其自身的‘合法性’本来就没有那么强。这两百多年来,也一直不断有汉族民众发动旨在‘反清复明’的起义。因此,清国的历代皇帝都极为重视宣导纲常理念,凡是他们认为有违纲常的行为一定会取缔,学说一定会禁止,人物一定会镇压。此外,他们还不遗余力地维护纲常秩序。清国曾经多次出兵缅甸、安南和朝鲜,原因都是帮助当地的合法君主镇压犯上作乱的权臣。无论德川幕府是否是日本事实上的中央政府,无论德川庆喜是否是日本事实上的首脑,毕竟陛下才是日本的合法君主。清国绝不会支持权臣反抗其合法君主,而只会支持合法君主镇压犯上作乱的权臣,否则,他们极力维护的纲常秩序就会彻底崩溃,它们不能允许这样的先例出现而影响到国内的汉族民众。因此,如果清国想要介入日本的局势,他们也会选择协助陛下的。” ”“
睦仁天皇点点头,说道:“您这样说确实也极有道理。毕竟,对于清国皇帝而言,与开拓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潜在殖民地相比,还是维护好手中的皇权更重要啊。但是,既然如此,师父,您认为清国又为什么要遣使到访江户与德川庆喜洽谈中日友好互助事宜呢?”
岩仓具视摇摇头,说道:“这也正是我想不通的地方。不过,我可以肯定,清国一定是为了谋求某种现实利益而来的。至于它们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方式,仅就我们目前掌握的资料,还不足以判断。”
睦仁天皇说道:“师父,既然如此,我们又应当如何取得清国的支持呢?”
岩仓具视摇摇头道:“臣之所以说这条应对之策实施的难度大就是因为我们虽然几乎可以肯定清国有支持我们的意愿。但是,我们却几乎无法打开局面。臣之所以说这条应对之策实施的风险大就是因为如果这条应对之策奏效的话,是会使日本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还是会开启日本亡国灭种的潘多拉魔盒,臣自己也无法确定。”
……
场面再次陷入了沉默。
……
睦仁天皇抬起头来,刚要向清水寺的正殿走去,却听到身旁传来一句:“陛下志存高远,心系国家,堪称一代圣主。”…;
睦仁天皇反应不及,惊愕地扭头向声音的来处看去,只见不远处站着五名香客打扮的男子,居中一名男子二十六、七岁上下,面如冠玉,唇如朱点,目似朗星,两道漆黑的剑眉斜挑入鬓,一派儒雅气度。说话的则是站在他左边的一名二十五、六岁的青年,他微微向前鞠着躬,一脸崇敬的表情。站在右侧的是一名二十四、五岁的青年,同样微微向前鞠着躬,一脸欢喜的表情。站在两侧的则是两名孔武有力的青年,腰间挂着佩刀,正警觉地四处张望着。
说时迟,那时快,铃木贯太郎已经从最初的惊愕中迅速发应过来,他身形一动,迅速跨到了睦仁天皇和那五名香客中间的位置,右手握住了佩刀的刀柄,只待情况一旦有变,就立即出击。铃木贯太郎的心脏“砰砰”地跳着,握着刀柄的手也在微微颤抖。此时,他的心中充满了恐惧,他不知道今天的行动出了什么纰漏,竟然会将睦仁天皇的行踪泄露出去,他更不知道对面这五名香客打扮的男子是什么来头,有什么企图。如果睦仁天皇有什么闪失,他负不起这个责任。
那几名侍卫也迅速反应过来,悄悄从各自的位置围拢过来,只待铃木贯太郎一声令下,就要将这五名香客拿下。
岩仓具视是最后反应过来的。作为负责辅佐天皇、保管玉玺、处理诏书、传达和参与执行天皇的命令的内大臣,联络天皇和太政官是他的使命,他不自觉地将自己带入到了处理政务时的情境中,正准备询问来者何事。突然,他意思到,自己并非是在京都的御所,而是在城外的清水寺。岩仓具视大惊失色,纵身挡在了睦仁天皇身前。
睦仁天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