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人到达西华门的时候,李莲英早已等在那里了。守卫西华门的善扑营军士已经接到命令,见是曾国藩要入宫,检查之后就立即放行了。;
李莲英领着两人来到武英殿,吩咐他们候着,就回去复旨了。
不一会儿,只听一阵爽朗的笑声由传来,声音还未落地,一个高大魁梧的中年男子已经走进殿来。张继没见过此人,但见他顶子上插着三眼花翎,还缀着十颗东珠,知道此人必然是亲王一级的人物。因此,打了个千,准备跪下磕头。
曾国藩与此人却是熟极了的,打了个千,躬身下拜道:“给恭王爷请安”。原来,此人正是总理王大臣、恭亲王爱新觉罗·奕�。
奕�紧走两步,双手将曾国藩搀起,说道:“伯涵,怎么你也和我做这般生分模样?免礼免礼”,说着看了张继一眼,虚抬一下手,说道:“二位心系国事,昼夜兼程地赶来,着实辛苦了。舟车劳顿的,这些规矩就都免了吧,快快请坐。”
奕�居中坐下,曾国藩和张继分坐两旁,早有太监奉上茶来。
奕�边用碗盖拨着茶碗上的茶叶,边似不经意地说道:“伯涵,你近来上的折子,我都看过了,你的设想很好,可以逐步地铺开去做,太后、皇上和我都是支持你的。前几日都察院上了一个折子,说你现在还在两江地区征兵。伯涵啊,‘整军经武’是一定要做的,但是节奏、尺度要把握好。否则出了什么状况,我也很难帮你担待啊。”
曾国藩知道这是奕�一片好心在提醒自己,小心被人扣一个“私自征兵,图谋不轨”的罪名,忙拱手道:“谨遵王爷训诲”。
奕�还是那副不经意的样子,笑道:“嗨,谈不上什么教诲,我知道你最是老成持重,也不过是白提醒你一下罢了”。
曾国藩微笑地点点头。
奕�正色道:“好了,咱们谈正事吧。你前几天上的折子我看到了。太后今天要接见蒙古诸王,抽不出时间来,让我和你谈谈。这位想必就是你折子上说的张松涛先生吧?”
张继知道奕�是“洋务运动”的发起人之一,是“新政”的大力倡导者,对他颇有好感,于是赶忙离座,躬身道:“晚生张继,拜见恭亲王爷。”
奕�笑着摆摆手,说道:“免礼免礼,伯涵的折子里说你曾经游学英国十年,见识广博,想来对重洋诸国之事也是了如指掌的了?”
张继忙道:“这是中堂大人谬赏了,了如指掌云云,晚生实不敢当。不过,晚生游学时对重洋诸国的事务都比较留心,所以还算是有一定的了解。”
奕�笑道:“松涛,你过谦了。我对你的想法很感兴趣,虽说我大清对英、法这样的撮尔小国绝对是攻之能克、战之能胜。但是,如果能‘化干戈为玉帛’,毕竟也是黎民之幸。你的想法伯涵在折子里已经大略地说过了。但是我还有几点疑问,需要你一一解答。”
张继忙道:“王爷请讲”。
………………………………
第八章 战云密布(中)
奕�掰着指头说道:“第一个疑问,你提到英国舰队集结完成却不进攻是在等待国内授权或者法国等国的援军。这是怎么一回事?”
张继道:“回王爷,英国虽是一王国,但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国家的权力由女王和议会分享。其中,女王的权力多是礼仪性的,立法、征税、拨款、任免、宣战和媾和的大权都在议会,没有议会的授权,军队是不能采取行动的。现在,英国在印度和南洋的殖民地都由其东印度公司管辖。我判断,东印度公司感觉这次潮州会馆打砸其办事处和广西乡民杀其伤人的的事是对我大清开战的绝好借口,所以先将舰队派到了塘沽海面,再迅速向国内申请授权。只等授权一到,就立即开战。还有一个可能就是英国议会已经授权开展了,但是考虑到自身力量不足,正在游说法国等国参战。无论是何种情况,既然现在战端未启,局势就有翻转的可能。”
奕�沉思片刻,说道:“第二个疑问,你此去有几成把握?”
张继小心翼翼地看了奕�一眼,发现他正目光炯炯地看过来,心下也不由得一虚,硬着头皮说道:“回王爷,当今世界,除我大清之外,还有英国、法国、美国、俄国、普鲁士、奥地利、撒丁等强国。其中,英国是传统的海洋强国;法国是传统的欧陆强国;美国原本是英国的殖民地,独立之后国势日盛,经济上颇有超越宗主国之势;俄国雄踞北方已有百年,彼得大帝在位时也曾盛极一时,但是由于没有出海口,经济上又落后,一直不为欧陆诸强所承认;奥地利也是传统的欧陆强国,但比法国要弱小一些;普鲁士和撒丁都是新兴强国,近年来,普鲁士为统一德意志地区,撒丁为统一意大利地区,都先后与奥地利、法国开战。一方面,普鲁士和撒丁无暇他顾,另一方面,奥地利也疲敝异常,难以为继。因此,这几个国家都可不必担心,他们纵然有心也无力与我大清为敌。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各个州都是独立的政治实体,近年来,南方诸州颇有脱离美国自立之意,北方政府则全力应对,其内战爆发就在不日之内,自然也抽不出身来。剩下的就只有英国、法国和俄国了。法国本是传统的欧陆强国,嘉庆九年,法国将军拿破仑称帝,率军横扫欧陆。嘉庆二十年,欧陆联军和英军大败拿破仑于滑铁卢。从那时起,法国就国势日衰了,现在只是徒具其表,加之和普鲁士、撒丁作战多年,人心思定。我相信我能够说服法国政府不出兵。俄国是真正的虎狼之国,从立国之日起就不断以武力进行扩张,对我大清乌里雅苏台和黑龙江的领土一直存着觊觎之心,如果他们这次趁火打劫,处理起来却是会比较困难。不过,只要我能够祸水东引,挑动普鲁士和俄国之间的矛盾,料想可以牵制住它。剩下的,就只有英国一国了,说良心话,说服英国,我没有把握。一方面,英国是一个小国,国内市场狭小,其经济发展依赖于与它国的贸易和对殖民地的贸易,它会为了要求它国开阜通商、扩大市场而不惜开战。另一方面,现在正是英国国势如日中天之时,它又于道光二十二年和咸丰十年先后两次击败我大清,想让它知难而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过,请王爷放心,我一定会全力以赴的。” ”“
奕�低下头,又用碗盖拨起着茶碗上的茶叶来。曾国藩与奕�相识多年,知道这是他心中权衡大事时下意识的动作,心中也不由得紧张起来,不知他是否会支持张继。
良久,奕�放下茶碗,抬起头来,对曾国藩道:“伯涵,松涛现在是何职衔?”
曾国藩忙道:“他现在只是我的幕僚,没有实职。为了方便他参赞机要,我奏报朝廷之后,在吏部给他补了一个候补江苏盐道的缺。”;
奕�点点头,转向张继,一字一顿地说道:“松涛,你能为了国家兴亡而不顾个人安危,我很欣赏你。我现在正式告诉你,朝廷批准你赴各国进行和谈。但是,有几点,需要向你交代清楚:第一,出于朝廷体面的考虑,你不能做为大清的正式使节,而只能以我的幕僚身份,以‘与各国商谈贸易事宜’为借口,对各国进行非正式的出访;第二,如果和谈成功,朝廷不能封赏你什么,你只能默默无闻;如果和谈失败,你被扣留它国,朝廷也不能营救你。一句话,朝廷不能承认你以及你所做的一切;第三,朝廷给你的谈判条件很苛刻,不能再割地,不能再赔款,不能再协定关税,不能再开阜通商。我知道,这三点很难让人接受。所以,我给你一天的时间考虑,你如果能接受,就启程远赴重洋,如果不能接受,你还可以继续在伯涵帐下效力。”
张继想都没想地说道:“王爷,我接受。”
奕�有些吃惊地说:“你可以再想想。”
张继坚定地说道:“不,我接受。”
奕�仰天长笑,说道:“好,好,好”,连着说了三个“好”字,又说道:“好,难怪伯涵称你为无双国士,这四个字,你当得起”,又转头对曾国藩说:“伯涵啊,要不是你抢了先,我可一定要将松涛收入帐下呢,哈哈哈。”
张继笑道:“王爷说笑了,张继是什么人,能当得起王爷的赏识。我既是大清子民,自当为国效力,在哪里都是一样的。”
奕�笑着说:“好,伯涵,松涛,走,去我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