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位,这位,咦,小哥叫啥来着?”
三黄僧想要说点啥,一下子闷住,只好微笑着问。
诸葛不亮心中那个气就甭提了,合着我刚才介绍了自己,在你们眼里就是放了个屁,还不带响更不带臭的,一个人也没记住我的名字。
“呵呵,好叫这位,这位,我读书少见识短,您这位咋称呼?”
反戈一击。
刘备按挑大拇指,赞。
三黄僧被噎得不轻,面皮轻抖了几下,一脸很是和气的笑容。
“我是佛家弟子,是这座寺庙的主持。”
“哦,原来是主持,我脑壳小想不通,主持不是道观的观主的称谓吗,既然不是一个道统,为何借用别人的名号?”
诸葛不亮心中有气,叫你瞧不起我,砸屎你。
“咳咳咳……”
三黄僧被噎的咳嗽不断,心中惭愧:我就是个假和尚,这我哪里知道啊。
众人微微侧目,看了过去,这是出言不逊,无心还是有意?
)))
刘备却是大喜过望,这小子别看皮,倒是没忘了目的所在,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崔福来父母在自己屋子里被暗杀,刘备一直不敢掉以轻心,派出很多的手下,四处搜集线索。
一方面,自己是父母官,还是刚上任的新官,会对自己的官声造成影响,这口气一定不能忍。
另一方面,崔家和崔琰本是一家,崔家又是一个名门望族,家族势力盘根错节,处理不好,自己这个官到头了没事,可却会对相关的人造成影响,比如说,自己的老师卢植。
就连戏志才等人,也先后从幽州调到了这里,在暗中做着各种事情。
半夜杀人于屋中,却一直无所获,刘备忧心忡忡,可能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做了个奇怪的梦。
没有别的线索的情况下,也只能全力一试。
胡瓜等人就带着命令前往荥阳,追查这条很是模糊的线索,哪知道到了才知道,人家不在那里了。
具体人在何方,寺庙里的沙弥说不清楚,只知道说是要到外面传经布道,已经离开好多天了,线索就此断裂。
刘备不甘心也只能望天而叹,直到戏志才从幽州赶来,面见自己,两人一番交谈,确定了正式的关系,才说出这些事。
戏志才思索了一下,整个怀县明里暗里都翻了一边,没有线索,那只能另辟奇径,无中生有。
于是,戏志才带着砖头哥、胡诌等人,亲自赶往荥阳,仔细的排查这几年荥阳所有奇怪的事。
总的来说,荥阳治安也算稳定。
戏志才明察暗访很久,真被他找到了一些零碎的事情,有几个案子几年来一直高悬,却毫无头绪可言被束之高阁,把这些真的一一串联起来而且相互关联的话,事情好像不小。
戏志才不甘心就此打住,派出人手寻找报案的人,往更深一层挖掘,甚至派人赶往千里外的苦主家里。
日夜不缀之下,终于发现了一个共同点,这些人男女都有,却都曾经在这个寺庙出现过,或者是游玩,或者是借宿,或者是上香……然后,或者是失踪,或者是死亡,或者是做了道姑……
书信很快到了刘备这里,刘备也感觉看上去时间跨度很大,却有些太巧合,可,找不到那个叫三黄僧的,一切都是徒劳。
时间一久,谁知道人家会不会换个名号再露面,到那时,就算跑到了自己面前,恐怕都认不出来,那这个线索还有个啥用。
于是,刘备修书一封,让戏志才安排好人手继续追查,自己则往回赶,来怀县帮自己稳住局面。
戏志才还在回来的路上,司马徽来了,还不顾身份亲自登门,半开玩笑的说起自己从西凉而来,曾经借宿一个刚刚建好几天的寺庙,并说那个主持有点意思云云,就连取个名字都这么大气磅礴比天高。
刘备自然知道这些高人看上去云山雾罩的,实则不会无的放矢,于是很是配合的做了捧臭脚的,一顿马屁下去这才知道,这个主持自号三黄僧,隐喻自己法力精深,直逼前古先贤三皇。
刘备心中不耻,却也眼前一亮。
回到自己的书房,有几个疑点刘备一直没想明白,既然是在怀县建立寺庙,总要到县衙备案才对,怎么会没有这个记载。
另一个,建寺庙不是一天半天的事情,牵扯到很多的钱财、工匠,而对此,自己竟是一无所知。
还有,寺庙是靠善男信女的供奉,才可维持生计,那总要有人出面和县里的乡绅、官员打理好关系,自己也去过平家,没听说起过一星半点,做这种保密事情到底为何。
还有,自己可是主政一方的地方最高官员,咳咳,忽略郡守府,这个主持总要来拜会自己才对……
种种疑点纷涌踏来,怎么想也想不明白,刘备这才决定亲自出马,探一探这个新鲜出炉的寺庙,到底是长了几个犄角,这么牛叉。
这才有了易容进山,前面发生的事情却是刘备借故为之,想要借此看一下寺庙里的反应,和袁术目的不同,做法却不谋而合,双方斗了个热闹,终于逼出了寺庙的僧人。
‘小无良,我发现我越来越喜欢你了……’
刘备看着一脸愤怒的诸葛不亮,瞳孔中划过一道亮光。
‘妈耶,我咋这么冷。’
诸葛不亮感觉一阵恶风侵入,身上鸡皮疙瘩瞬间遍布……
手 机 站:
………………………………
第340章 271:细思量各不同
谜团一直萦绕,直到刚才,刘备见到了突然来访的都尉段德,心中一动,难道他们有关联,要真是这样的话,前面一些解释不通的事情就完全能解释的通了。
可真解释通了,事情可能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刘备心中打鼓,咚咚锵,咚咚锵,咚卟咙咚锵……我是继续往下挖还是继续往下挖,纠结。
心中猜测是一回事,取证才是关键。
也就是大胆推测,小心求真。
事情发展到了这里,刘备心中有些后悔了,我刚才干嘛一时上头,把自己弄成了傻子,便宜倒是沾了不少,可现在这要我怎么继续下去。
没等刘备纠结很久,正在想辙的时候,诸葛不亮却一脸怒气,措辞激烈和三黄僧怼上了,刘备眼前一亮,还是我有先见之明,死皮赖脸把这货拉来,本想着借机坑他,咳咳,看看,回报来了,很丰厚。
‘我太他喵的聪明了……’
众人瞧了眼诸葛不亮,看不出这小子蛮有两下子,你不知道我的名字是吧,好说,我也就不知道你的称呼,还顺势倒打一耙,说你是鸡鸣狗盗之徒,不是好东西。
道家只是个很笼统的称呼,没有一个正式的传承,讲究无心而为,所以分为很多流派,一个个道观中的称呼也不太一样,有的叫观主,有的叫掌门,有的叫主持,还有的叫方丈(教主)反正意思差不离,代表自己是这个道观的最高主事人。
就先现在诸葛不亮反驳三黄僧,你学习西域之法,这大家没有意见,但既然是成熟的法门,为啥不用自己的称呼,别说主持,就连大师也被你们拿来就用,张冠李戴,居心何在。
袁术等人可是家学渊源,也被诸葛不亮勾起了兴趣,玩味的看向三黄僧。
这些隐秘,三黄僧又怎么会知道,感知到大家怀疑的目光,面上依然是温和的笑容,心中早就泪流满面了。
‘我就是个假和尚,就是因为大家说我长的慈眉善目的,满有欺骗性,这才起来念头……呜呜,肿么办……’
自己无法解决,怎么办,三黄僧看向段都尉。
“将军,我们在说事,小孩心智不全,我就算解释他也听不懂,我看不如我们……”
诸葛不亮刚要继续,段德笑了一下:“能坐在一起,总是个缘分。
好了,我来给你们引荐一下,就相互体谅一下,化干戈为玉帛。
这位是卧蚕寺的主持,三黄大师。
这位是……”
得,只顾着圆场,忘记了自己也不记得这位的名字,尴尬了。
“哈哈……”
袁术一下子喷出茶水,肆无忌惮的大笑,良久才停,冲着诸葛不亮做了个书生礼。
“刚才失礼,海涵一二,我姓袁名术,子公路,还请告知贤弟如何称呼。”
这一来,诸葛不亮也不能闹腾了,只好回答:“见过袁公子,我叫葛无量,大家取笑,叫我无良,嘿嘿嘿!”
平均、段德此时也只能顺着袁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