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宏真真切切感受到了这一切,面上的得意怎么都遮掩不住。看得张让心中暗道:成了!
“那是,朕怎么可能不明白。”刘宏得意道,“不过张常侍想要知道就要等一段时间了。”
“陛下英明,陛下神武!”张让好不要脸的夸道,“高祖保佑,大汉又要出一代明君……”
一阵夸赞,弄得刘宏都有点不好意思了,到底是年纪小了些,早年的生活也穷困了些,还未达到受到夸赞面色不动如山的境界。
过了一阵,经过张让不着痕迹的让刘宏意识到了鲜卑南下的可怕事实。
“这可如何是好?”刘宏一惊,不由有些急躁。
旋即,却见到张让淡定的神色,刘宏也跟着一松,道:“张常侍可是已有应对办法,不如说来听听?”
张让好不推辞的说道:“陛下明明已有决断,却仍是要老臣来说,也罢,那就说说老臣建议。”
刘宏装作一脸高深的说道:“嗯,说来听听,说不定与朕想的一样。”
饶是张让自以为脸皮厚得很,也被刺激的一抽。好在刘宏这会正沉浸在装模作样之中,并未发现。
张让恢复之前的淡然,道:“太常大人智计非凡,弹压边郡蛮夷多年,想来只要太常大人出马,必定是马到功成。”
“咦?”刘宏装作一脸的惊诧,道,“张常侍果然深明朕心,没错,朕想的就是张奂,想来有他出马,必定马到功成。”
有了之前的经历,张让这次没有半点受激,继续夸道:“陛下神机妙算,老臣自愧弗如!”
哪点儿神机妙算了?
刘宏却很受用,然后下旨任命张奂为护匈奴中郎将,率军应战鲜卑。
次日早朝,大臣尽皆参了张让等常侍一本,令刘宏甚是不高兴,尤其是少有上朝的公孙延这次也来上朝了,更是不高兴了。
不过随后公孙延主动请命随军北上,倒是令刘宏一时拿不准主意了。
虽然他在董太后的示意下渐渐疏远了公孙延,也觉得很有道理,但他也知道公孙延乃是文士,不是武将,随军北上怎么想都觉得没有必要。
张让却默契的和公孙延达成了协议,于是推了一把,迷迷糊糊之下便同意了,任命其为监军,随张奂北上。
事后,董太后问及鲜卑南侵之事,又从刘宏口中得知此事后,很是赞同的说道:“合该如此!该报的恩,已经报了,现在也该轮到他出力了。”
刘宏听后觉得大是有理,也就暂时忘了公孙延这么个人。知道鲜卑被打退,公孙延身死的消息传来。
刘宏先是一阵大喜,接着便是不安。公孙延是刘宏的亲信,这是所有大臣都知道的,现在人没了,没有表示似乎不妥。
一时间拿不定主意的刘宏便找来张让商议,张让不知为何并未插嘴,只是让他与董太后言语。
董太后没有想到听信了张让的建议,竟然导致公孙延身死,不由一惊。不过她倒也没有想到其中有龌龊存在。
“皇上,公孙延是为了我们二人战死,须得好生安抚,免得寒了人心。”董太后很是严肃的说道。
刘宏想要摸头,却忘了头上带着冕冠,引得玉藻一阵碰撞,带起声声脆响。
摸不了便不摸吧,刘宏收了手,道:“母后,该当如何安抚?”
“嗯,封个关内侯吧!”董太后沉吟了一下,说道。
刘宏点点头,又道:“那先前的赐婚怎么办?”
“嗯,先不用理会。等过两年再说吧。”
这话刘宏没听懂是什么意思,但也没有反对。
之后闲极无聊之时对张让说起此事,才明白了过来。
“陛下,现在鲜卑虽退,但辽东是什么情况还尚未可知。不过,以雁门等郡的情况来看,恐怕也是凶多吉少,指不定辽东太守已经没了。不过眼下公孙延大人刚殁,不宜收回赐婚,不过等两年辽东太守身死的消息传回之后,便可以顺理成章的收回成命了。”
刘宏恍然大悟,却丝毫没有想过公孙度不仅活着,还活得好好的,还取得了胜利,而不是像张奂那种“不胜不败”的胜利。
………………………………
第164章 雪化了(一)
呼~
“今天怎么这么冷?”
公孙度走出房门,活动了下,冷不防一阵刺骨的寒意传来,一个哆嗦,嘟嚷了起来。
“咦?雪化了?”
公孙度似是发觉了新奇的东西,诧异得很。不过接着就变得理所当然了:“不知不觉就已经来到三月了,也是到了雪化的时候了。”
下雪不冷,化雪冷。
公孙度自然是明白这个道理的,但随即他就觉得头疼了。
雪化了,也意味着鲜卑的袭击不远了。
“来人!”
因为天冷,公孙度没有让亲兵日夜守卫在门外,而是专门在不远处修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单间,哈哈,单间,让他们驻守。所以要用喊的。
“主公!”
亲兵的反应速度自是不用说,几乎是眨眼之间便出现在了公孙度眼前。
公孙度满意的点点头,道:“去吧你们队长给某叫来。”
“是,主公。”
亲兵的动作很快,加之阳仪虽然没有每时每刻跟着公孙度,但是作为亲兵队队长,自然是不能离得太远,所以来得很快。
公孙度才刚刚做完准备活动,阳仪就来到了近前。
“主公。”
“嗯。”公孙度点头道,“你立刻让人到各个城池,询问他们的训练情况。”
“是,主公。”阳仪应完话,却不免奇怪道,“主公,这是出什么事了吗?”
公孙度看了他一眼,平淡的说道:“鲜卑快来了,算不算?”
“额~”阳仪下意识回道,“这么快?这不雪才开始化吗?”
这话倒是不奇怪,虽然已经开始化雪了,但要等所有积雪全都融化,肯定四月去了,时间还早。
不过阳仪见公孙度没有再理会他的心思,又打起了那个基本每天都能看到的古怪拳法,也就熄了心思,行了一礼便退走安排人手传讯了。
随着右北平、昌黎等郡的百姓到来,公孙度治下各城的人口有了不同的增加。
其中以襄平为最,已然超过了二十万人,占据了近乎玄菟辽东二郡六城近乎三分之一的人口。其次便是高句骊,也有近二十万人,相差不到一万。其余四城,倒是不多,除了辽隊因为是公孙度在此起家,相对人口多一点,有八九万之外,另外三城都是差不多五万上下。
人口多了,让公孙度也有了抵挡鲜卑的底气。
虽然仍旧只有不到一百万,与鲜卑相比尚有不小的差距,但也不算少了,反正檀石槐也不可能放着雁门等郡不去,反而对他这个偏远之地动手吧!
当然了,公孙度也没有因此就放松,反而警惕心更重。
主要是怕翻船!
为此,哪怕公孙度被魏攸劝不要急,被胡言骂穷兵黩武也没有理会,下令提高了征兵的数量。一跃拥有了近十万大军,妥妥的实力强大啊!
襄平三万,新昌四千,辽隊一万,高句骊两万五千,辽阳六千,候城五千,共计八万人马。近乎是将六座城池的青壮一网打尽,若是一战而殁,就算是胜了,又能怎样呢?凭借老弱病残来挡住鲜卑的下一次进攻吗?
鲜卑这次的大动作取得成功是必然,之后肯定就腾出手来收拾公孙度,不止第二次,甚至第三次、第四次,直到公孙度灭亡都是必然。
但公孙度有那么傻吗?
自然没有!
这八万人马,不仅是为了抵挡鲜卑,还有公孙度意欲一举降服整个辽东的想法在其中。可不要忘了,东沓等城还有着数量极多的人口,若是拿下,将是一个极大的补充。因为根据蓄谋已久的探查,公孙度得知东沓、沓渚等城加起来约有六十万人,比想象中的都要多很多。近乎等于现在公孙度掌控的六城。
公孙度对此倒是没有惊讶,因为根据打探到的情况来看,有这么多人除了这些城池与外界联系不多以外,同样也有辽东败落,人们无奈之下纷纷逃到这里的缘故。更有南边的乐浪、带方,前几年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竟然也有不少人迁移到了这里。
东沓、沓渚等城并不是什么大城,自是容不下这么多人,不过这里地理位置实在太好,进不了城,他们就在城外并不算太远的地方建立村寨,逐渐形成了以城池为中心,小镇为枢纽,勾连诸多村落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