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冷冽的刀身闪烁着若有若无的寒光,只是看着就让人有种心悸的感觉。或许是知道,这把刀是刘韬要用来沙场征战的,刀柄和刀身都有所加长。
重量也达到14汉斤上下,约后世3公斤上下。至于传统的唐横刀,标准是1。45公斤。到底是加长版,加长的结果就是必须要加厚,重量自然上去。
“这玩意已经完全是陌刀了啊……”卢琰把东西送到三人手中,关羽和张飞自然兴高采烈去测试一下自己的新武器,刘韬接过这把横刀之后,却是直接感慨起来。
“陌刀?这是什么刀?”卢琰又听到了一个新的词汇。
“陌路相逢勇者胜……哪怕对方是骑兵!”刘韬随口回道,“比如说敌人正在朝着我冲锋,我向前踏出一步,手举刀落,手中这把陌刀自左上到右下斜斩而下,对方连人带马带甲,直接被我劈成两半……怎么样,这样帅不帅?!”
“陌路相逢勇者胜……德然,你当我没看过史记吗?”卢琰吐槽道,“这根本就是《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里的,狭路相逢勇者胜吧?”
“问题是,狭刀这个名字是不是太难听了?”刘韬指了指手中这把刀。
“额……你那么说的话……”卢琰发现自己此刻,不知道该怎么反驳才好。纠结了一阵子,似乎想起了什么,直接说道,“其他的姑且不说,你这把可是涿郡几个大匠的心血铸就,别人已经给它取过名字的!”
“诶诶诶?这个不应该是我这个设计者起名的吗?慢着,他们不会把青龙偃月刀和丈八蛇矛也给改了吧?”刘韬直接吐槽起来,那帮所谓的大匠,不会抢了他的命名权吧?
“哦,那倒没有,或者说这两个名字他们也很满意……”卢琰想了想回道,同时觉得这些武器设计者和匠人,是不是都有差不多的取名爱好。听了刘韬提供的名字之后,几个大匠还感慨说‘这名字不错’。
刘韬也趁机看了看自己的这把横刀,或者应该称之为陌刀的刀身上,的确有‘破军’两个字的铭文,这意味着这把刀,正式的名字应该是——破军刀!
“这刀名是不是太凶了?”刘韬皱了皱眉,破军是北斗七星之一,破军是军中的敢死队,先锋队,冲锋陷阵,以争锋破坏为目的。自身之危险性亦大,损兵折将,在所不免……怎么感觉是变着法子,在咒自己?
“你有所不知,我当初只说是民团的统领使用,没说是谁。别人千辛万苦铸造这把刀,自然是希望使用之人,用这把刀在战场上建功立业。考虑到马战寸短寸险,大匠就刻了破军二字,也是告诫使用者,真的要用这把刀上阵杀敌,只能不惜一切的冲锋,才有可能获得生机。”卢琰闻言,当即为大匠辩解起来。
“会很难杀敌吗?”刘韬听了神色有些古怪,明明这把刀很帅来着,骑马之后不管劈砍还是突刺都应该很方便才是,还没有长枪大刀那样束手束脚。
“太轻,随着战马冲锋的时候,可能没有突破对方的甲胄,刀身已经开始卷刃。真正能发挥优势的时候,那自然是被敌人包围,马匹跑不起来的情况。换言之,到了这个时候,你真的要拼命了!”卢琰提醒道。
“…………”刘韬突然觉得,自己可能是被骑砍骗了。明明游戏里面,手持一把砍刀见人就砍挺帅气来着。
“那继续加长加粗,然后由健壮的步卒双手持握,遇到敌人过来,列队将其斩杀……”刘韬试着询问。
“这样倒没有问题,列队的情况下,太花哨的刀法反而累赘,简单明了的劈砍效果更好。的确……如果是这样的话,这陌刀还是有价值的……”卢琰说完,也开始沉思起来。
“那,普通的横刀,打造出来没有?”刘韬觉得还是先不讨论这个糟心的话题。
“打造出来了,正在命人试刀看看……一起去?”卢琰示意。
“当然,我要确认一下这横刀的威力!”刘韬对这个时代的铁匠工艺,多少还是有些担心的,毕竟这年头,连一口铁锅都没有能打造出来。
校场之上,已经选出两个刀盾兵,一个用环首刀,一个用横刀。他们要做两项测试,一项是劈砍草靶各三次,查看一下效果。其次是两把刀互相碰撞,进一步检验。
“情况怎么样?”刘韬和卢琰过来的时候,测试已经开始。关羽和张飞居然没有继续检验自己的新武器,而是在这里查看试刀的结果。
“劈砍的效果而言,横刀更好!”关羽指了指两个草靶,同样是一刀下去,环首刀远不如横刀干净利落。
“只是横刀的成本有点高,目前只打造了两百把。”卢琰感慨。
“锵!”就在这个时候,随着一声碰撞,手持刀刃对碰的两人,已经分出了胜负。环首刀最终被横刀砍断,后者虽然也有卷刃,不过情况比环首刀好了不少。
“哈,有了这玩意,我们民团可以说是如虎添翼!”张飞倒是兴奋,民团越强,立下大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没想到,德然随便设计出来的战刀,居然有如此威力……”卢琰感慨,“若是朝廷的士卒大量换装这样的武器,那么黄巾贼何足挂齿?”
想到这里,他似乎下定了决心,对刘韬说道:“德然,这横刀……不,还有那个陌刀的图纸,应该献给朝廷!”
“现在?”刘韬有点反应不过来。
“当然,若是朝廷立刻给前线士卒换装……”卢琰兴奋的说道。
“那还有我们什么事情?”刘韬指了指自己,指了指他。
“额……”卢琰一时兴奋,结果反应过来顿时语塞。
“粲山也没必要纠结,献是必须要献的……”刘韬见状笑道,“待我们在战场上屡立奇功,让别人见识到这刀的威力之后,再献上,岂非更有说服力?”
“也是,还是德然考虑周到。”卢琰闻言点头应是。
………………………………
第25章 族亲里的人才(上)
把横刀和陌刀的图纸献给朝廷的想法,暂时被刘韬压制了下来,四人自然又开始操练士卒。横刀的样式已经确定,同时马蹄铁、马鞍和马镫的制作也在进行。
算算时间,果然需要三月前后,才能整备完毕,开始出征。
“德然,世叔叫你出去……”两天后,眼看进入二月中旬,卢琰来到校场喊了一声。
“粲山,你我相约结义,那我的父亲,可不就是你的父亲?按说,你应该称呼一声‘义父’才对。”刘韬放下手中的石锁,然后一边擦汗一边朝着他走过去。
“我最初也那么称呼,他直说各论各的。”卢琰摊开双手,这事真不怪他。
“好吧,我这父亲就这性格……”刘韬闻言一愣,随即摇了摇头,朝着营外走去。就算是民团,军营就是军营,自然不能允许无关人员靠近。
刚到民团营地外围,就看到几天不见的刘元起,他的身边还跟着不少年轻人。刘韬这才想起来,这个父亲,之前就说过要去帮他在族里,物色一些亲兵来着,结果自己都忘了。
“怎么穿那么少?天气虽然已经转暖,但还有些微寒……”看到刘韬穿着一身单衣就出来,刘元起皱起了眉头。
“刚刚在打熬力气,出了一身汗,热了就脱掉了外套。”刘韬连忙解释,几乎是本能。任何儿女被父母质问的时候,都会下意识的解释,或者推脱责任。
“擦汗了没有?算了……都那么大的人了……”刘元起想要叮嘱两句,然后才反应过来,眼前的刘韬,已经不是记忆里那个小屁孩,长得都比他高了,“给你介绍一下,你们都上来!”
身后的两个年轻人,立刻带着另外五十多个年轻人,来到刘韬面前。
“后面这五十人,都是刘氏子弟,辈分不是你堂兄就是你堂弟,当然也有一两个族侄,基本都是出了五服的,这些是我给你找来的亲兵。”刘元起率先介绍后面的五十人。
刘韬扫了一眼,没有刘备在里面,点了点头,表示明白。至于出现族侄,甚至年纪比他大的族侄,也没什么好奇怪的。记忆里面荀攸比荀彧大六岁,还要称其为‘叔父’。
“行军打仗可不是儿戏,哪怕这个民团建立者是我,也不能因为你们是我的族人,而对你们特别照顾……”刘韬看向这五十人喊道,“吃不了苦,贪生怕死的,最好直接回去。”
“…………”然而五十人完全没有要回去的意思。
“你这番话其实没什么意义……”刘元起轻咳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