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代魅姬慈禧太后-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擒拿端华,将功补过,且绕小安子这一回。

    恭亲王变得和颜悦色了,他手一挥,让小安子站起来说话,小安子连忙磕头谢恩:“谢王爷不杀之恩,日后小安子定当报答王爷。”

    正在这时,宗人府门前一阵吵闹声,众人听得分明,是怡亲王载恒的声音:“胆大妄为的狂徒,竟敢扣押赞襄王,还有王法吗”

    刚才,载恒正在怡亲王的书房里看书,只见郑亲王的书童气喘吁吁的闯了进来,书童见到载恒连声嚎叫:“不好了,我家王爷被人擒拿了。”

    载恒一听,头皮直发麻,热血直往脑门上冲,他立刻意识到一定出事儿了。他二话没说,带了二十多个侍卫直奔郑亲王府。他到时,端华已经被押走,郑亲王福晋及一群小妾正在哭哭啼啼乱作一团。载恒喊来福晋,简单的问了几句,他便直闯宗人府,兴师问罪来了。

    恭亲王一看载恒自己送上门来了,他一抖王爷的威风,大吼一声:“载恒罪臣,下跪接旨。”

    载恒那里肯接什么旨意,他大喝一声,手下的侍卫马上摆好了阵势来围攻奕�,奕�手下立刻反击,双方侍卫一时抱打在一起,胜负难分。就在双方势均力敌之时,小安子一看形势,他趁人不注意溜跑了。他一口气跑到荣禄的住处,约莫半个时辰,荣禄带了百名侍卫前来。载恒一看自己势单力薄,一定拼打不过恭亲王,便欲拔剑自刎,奕�一个飞脚踢飞了宝剑。

    载恒束手就擒,他被五花大绑,也押进了宗人府,他与端华只有一墙之隔。载恒在里面狂呼乱叫:“两宫太后无权解任我等,皇帝冲龄,怎能亲征,我等乃先帝托孤赞襄王大臣,使命尚未完成,我等不能解任。”

    他整整叫了一天,也没有人回答一句话,载恒不禁嚎嚎大哭:“先帝啊,你死的能瞑目吗你尸骨未寒,所托赞襄大臣便毁在叶赫那拉氏手中。先帝,您忘了么祖训:灭建州者叶赫”。

    没有人发出任何声音,载恒知道自己已经彻底失败了,他豁出去了,大骂:“妖婆,那拉氏,不管是死是活,本王爷都不会绕过你的,到了阴间,变作厉鬼,本王爷也要扼死你。”

    端华在隔壁也跟着又哭又骂,两位王爷痛恨不已。他们咒骂西太后的话全传到西太后的耳朵里,她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她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我杀了你们,到阴间找先帝去奏明冤屈吧哼”

    擒拿了怡亲王载恒与郑亲王端华,下一个“钉子”便是肃顺了。

    肃顺目前还在回京的路上,他与皇上、两宫太后走的不是同一条路。肃顺率先帝的梓宫走大路,他们应该比两宫太后迟到五六天。西太后与奕�等人仔细推算了肃顺等人的行程,估计他们应该到密云境内了。奕�说:“太后,臣担心擒拿载恒与端华会走漏消息。万一肃顺听到什么风吹草动

    ,他一定会采取行动的,以他的狡猾,不会硬拼的,他可能会逃跑的。过去,他与俄使打过交道,他只怕会经蒙古逃到俄国。后患无穷。

    西太后听得恭亲王分析的十分的精辟,她不由得暗自钦佩奕�,她也说:“老六,你说的对。千万不能让肃顺跑到俄国,大清的内政不能让“老毛子”插一腿,我最讨厌那些夷人了。”

    东太后着急了,她急切的问:“这可怎么办呢”

    奕�答道:“杀肃顺。”

    西太后赞同:“对,立刻杀肃顺。”

    奕�沉着的说:“太后应该立刻拟旨,让老七奕環就地杀肃顺。”

    东太后惊愕,西太后面露笑色。奕�压低了声音,与两宫太后密谋了半个小时,决定派睿亲王仁寿立刻赶往密云,将密旨送到醇郡王的手里,立斩肃顺。睿亲王仁寿临行前,西太后又叮嘱了一番,仁寿句句牢记在心,他与荣禄带了三百侍卫、十几个高手匆匆上路,快马加鞭直奔密云县。

    这天下午,天色昏暗,风沙弥漫,睿亲王一行人在通往密云县的大路上迎上了肃顺、醇郡王等一行人。肃顺老奸巨猾,他一路奉梓宫回京,心里不断的盘算着载恒、端华他们那边的情况如何,他每天都派心腹去打听虚实。

    昨晚探子来报,两宫太后与皇上平安抵京,他心中不禁到抽了一口凉气,心想:“载恒与端华一定碰到了什么麻烦,一路上未能杀了那拉氏。”

    原计划未实施,不过,探子说怡亲王与郑亲王已经各自回府,安然无恙。看来,他们的密谋未被西太后察觉。

    今天,睿亲王仁寿突然迎了上来,肃顺不由得提高了警惕。只见:仁寿勒紧马头,拱手相拜:“肃中堂,一路辛苦了。两宫太后特谕本王前来相迎,奉梓宫回京。”

    肃顺仔细观察着仁寿,他发现仁寿态度和蔼,并无汹汹之势,他的心里踏实了一些。肃顺不好说什么了,天色已经不早了,他向队伍喊道:“找块空地休息,支起帐篷,明日再赶路。”

    肃顺令厨子多烧几道菜,他要与仁寿喝几杯,肃顺心想:“不管你仁寿前来何干,我肃顺都要想办法套出来。”

    肃顺的酒量很大,喝上**两不成问题,他知道仁寿的酒量远远不比自己,几杯下肚,仁寿便醉了,酒后吐真言。肃顺时刻不离仁寿的左右,以防仁寿与醇郡王以后串通身。肃顺急的想去厕所,但又怕他们密谋,只好作罢。三个人饮了几大杯,仁寿有些支持不住了,他伏在饭桌上打盹儿,肃顺一看,连忙捂着肚子往厕所跑。

    肃顺失策了,睿亲王仁寿根本没喝几口酒,当仁寿端起酒杯一饮而干时,他巧妙的将酒全吐回到了茶杯里。肃顺刚走,仁寿便急切的告诉了醇郡王奕環京城发生的惊天动地的大事儿。奕環一听,心里呼呼直跳,虽然他与奕�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奕環生性怯弱,不如奕�果断、沉着。

    仁寿见奕環犹豫不决,不禁十分的生气:“醇王爷,事已至此,容不得郡王多思量,西太后已经坐稳了江山,难道王爷你还有什么顾虑不成”

    仁寿关键时刻抬出了西太后果然是高招。叶赫那拉氏既是奕環的皇嫂,又是嫡福晋的姐姐,西太后的话对奕環来说就是圣旨,他不敢不从。

    平日里,奕環滴酒不沾,今日他竟然一仰脖子,一饮而尽,辣的他直咳嗽。

    干,逼到这个份上,不干也得干。

    肃顺出了茅房,正欲进帐篷,一个密探拉住了他:“肃中堂且慢。”

    肃顺定神一看,是他前两天派出去的密探,这会儿刚刚回来。他见密探神色慌张,便拉着密探走到偏僻处。密探贴在他耳边嘀咕了一会儿,只见肃顺气的直咬牙:“仁寿啊,仁寿,你捧着脑袋来找死。”

    肃顺带着几个侍卫,直闯帐篷,他们刚一踏进帐篷,双手就被两个汉子死死的按着,他动弹不得。原来,仁寿与奕環商议好后,他们听得清清楚楚肃顺的脚步由远而近,他们慌了神,连忙躲开。咳嗽,脚步声由近及远,不用问,北京传来了消息,肃顺有所警惕了。
………………………………

第八十三章 政变成功解决肃党 西太后掌握政坛

    更新时间:20111212

    仁寿撩开帐篷门帘手一摆,两位高手一闪而进,专等肃顺一来便拿下他。双方侍卫搏斗了一阵子,睿亲王大声叫喊:“众侍卫且住手,本王奉圣上谕旨,前来捉拿罪臣肃顺。”

    他边喊边将谕旨亮了出来,奉梓宫回京的侍卫们也不是肃顺的亲信,他们意见黄陵圣旨,便纷纷退下,肃顺束手就擒。仁寿与奕環一路押回了肃顺。肃顺见事已至此,悲愤不已,他对天长啸:“先帝啊,你忘了祖训:灭建州者叶赫。今日,吕后武曌在世,那拉氏即将掌握大清国政,大清的气数尽矣

    人们任凭肃顺哭叫、厮打,而不予理会。肃顺离开热河时,带了三个小妾同行,按礼讲,大臣承办公务不允许带家眷,若不是发生政变,也无人知道这件事。如今肃顺被擒,他的三个小妾十分的害怕,生怕被押回京城,难保全尸,有两个人一时想不开,投河自尽了。另一个哭哭啼啼,也被押到了京城。

    肃顺明白,等待他的一定是砍头。

    政治的斗争就是这样,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这一天是公元一八六一年十一月二日,即咸丰十一年九月三十日。

    两宫太后在奕�集团的密切配合下,一举击败了肃顺集团,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掌握了国家的最高统治权力。大清历史上的八位顾命大臣结束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