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代魅姬慈禧太后-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兰儿勾着母亲的脖子,亲昵的说:“额娘,以后我们再也不提他了,好吗来勾勾手,一言为定。

    惠征夫人笑了。好久没有看到兰儿这般可爱的神态了,今天的举动让他想起了兰儿小得时候。这些年,兰儿便的冷淡了,今天突然与母亲亲热了起来,做母亲的有些受宠若惊。

    又过了两个月,叶赫那拉家搭上了灵柩。叶赫那拉惠征病死,全家人沉寂在一片悲伤之中。惠征抛下多病的妻子和四个尚不能**生存的儿女,孤儿寡母,境遇十分凄惨。

    父亲死后,兰儿少言寡语,虽然邻居们都来帮忙办丧事,兰儿仍是紧闭嘴巴,不说一声谢。她只知道磕头、哭泣,除此之外,她不知道应该干些什么。荣大哥来吊唁,兰儿让大弟照祥作揖答谢,小伙子本来想安慰她几句,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因为,他看到兰儿脸上除了悲伤,还有一种女孩子少有的坚毅,甚至还有一丝丝冷酷。

    惠征没能给妻子儿女留下银子,他只留下了一大堆债务。来了几个讨债的,一见叶赫那拉家一贫如洗。又在办丧事,便不好说什么了,烧了把火纸,走了。还有一些好人心凑了些钱,劝可怜的孤儿寡妇回京

    一路艰辛,只有兰儿母女才能体会的到。好不容易,他们来到了新江。江面上刮着大风,波浪几乎将小船掀翻。兰儿紧靠在船舱壁边,泪水顺着两腮直往下流。

    年仅十六岁的姑娘将要挑起生活的重担,将父亲殡葬后,又如何照料,安排一家人的生活。兰儿觉得前程渺茫。外面黑漆漆的,伸手不见五指,兰儿只穿了一件薄衫,八月的夜风吹着,她感到又冷又怕。

    此时,他想起来荣大哥,想起了那只温暖的大手,想起了耳边的呢喃。此时,他能在身边,该有多好啊兰儿也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坚决拒绝了爱她的男子,可往往在困难的时候,不由自主的会想起他。

    这正是说不清,剪不断,理还乱的情吧。

    “额娘,我好饿。”

    年幼的小弟弟桂祥依偎在她母亲的怀里,吵着肚子饿。这漫漫的荒野,茫茫的大江边,到哪儿能弄些吃的呢离开池州时,邻居大娘、婶子,有的送鸡蛋、有的送油饼,这些日子全靠这些来充饥。鸡蛋没几天就吃完了,油饼昨天刚吃完。本来,兰儿的心里就有些着急了,京城还远着呢,甚至还要走半个月,本来就不多的盘缠用的差不多了,这该怎么办呢

    小弟一哭,兰儿的心更慌了。天很黑,小船停在湖泊的岸边,江水无情地拍击着岸边的礁石,发出有节奏的声音。似老人吼,似杜鹃啼,令人毛骨损然。兰儿不禁打了个寒颤。

    母亲斜靠在仓板上睡着了,兰儿看的很清楚。四十上下的母亲,头发已经白了一大半,满脸布满皱纹,那皱纹里写的全是辛酸与沧桑。蓉儿与大弟照祥也睡着了,小弟桂祥睁着小眼睛,盯着姐姐看,他小声的说:“姐姐,我饿。

    兰儿最喜欢这个小弟弟了,可是看,她手边一点儿吃的东西也没有,她轻轻的把小弟抱起,哄他入睡:“小弟乖,夜深了,姐姐到哪给你弄吃的,等明天吧。

    等明天明天会是饱餐一顿吗兰儿不敢多想。小弟很听姐姐的话,他不再闹了。兰儿也觉得很饥饿难受,她咽了一口唾沫,想舱外望了望,天真黑,伸手不见五指。兰儿躺下渐渐的睡着了。

    一觉醒来,天已经大亮,隐隐约约看见岸边的东南方向住着几户人家。兰儿踹了些碎银子,准备上岸买些吃的回来。她走着走着,总觉得后面有人跟着她。她的心一下子紧缩的起来,心想,“不好,这里人生地不熟的,可别碰上什么坏人。”

    于是,兰儿大步流星似的走向村庄,后面的是一个四十来岁的男子,他也迈开了大步紧紧跟着。兰儿的心呼呼直跳,她几乎要叫出来了。

    “姑娘,请留步。”

    后面的男子在喊她。听那声音,不像是歹人,兰儿壮了壮胆子,回头望着。

    “烦问姑娘,这船的主人可是叶赫那拉惠征的遗孀。”

    “正是”

    兰儿打量着来者,一副官差模样,她的心安稳了许多。兰儿心想:“别忙着和他多讲什么,不对啊,父亲早年在京城做个小官,后又到安徽任职,从未到过新江,这一带并无亲朋好友啊。”

    这个男子究竟是何人为什么要打听她们兰儿小心翼翼的站着,什么也不说。

    “咱们知县吴大人让本差送三百两银子给惠征大人的家眷。我打听了许多人才找到了你们,请姑娘收下银子吧。”

    一听官差这句话,兰儿更是莫名其妙了。她迟疑了一下,不肯向前。那官差又说:“吴大人担心你们回京盘缠不够,昨天差我来打听你们,快快收下吧。

    兰儿一时想不起哪位“吴大人”,但她可以肯定,这位吴大人一定是父亲早年的同僚,既然人家有心帮助自己,为何不收呢这恩情日后再报吧。

    于是,兰儿高兴的收下了三百两银子,这银子对于窘迫中的叶赫那拉家来说,可谓是雪中送炭也。兰儿买了几个饼子回到了船上,母亲及弟妹们已经醒了,一家人以饼充饥。两个弟弟昨天就没吃饱,今儿早上他们真是狼吞虎咽,兰儿安慰他们说:“慢着吃,别噎着。等到了中午,我到集市上买些卤肉,让你们解解馋。”

    母亲连忙说:“算了吧,离京城还远着呢,盘缠也不多,省着点儿吧。”

    兰儿这才道出刚才说发生的事情。弟妹们一听,拍手叫好。母亲沉思着,她想不起来是哪个姓吴的朋友,在困难之际拉了她们一把。

    姓吴的朋友究竟是何人也。他正是惠征的旧同僚吴棠,这个吴棠是个汉人,几年前也在京做官。那时,惠征与他有些来往,惠征夫人也认识吴棠。今天太突然了,她一时没想起是吴棠。

    惠征夫人不愿白白接受别人的恩惠,她告诉女儿,一定要搞清恩人是谁,日后以便报恩。就这样,兰儿带着蓉儿一路打听,到了新江衙门府。衙门府的守卫一看兰儿姐妹不像是叫花子,便放她们进去了,并把她们引到一间小厢房里等待县老爷。

    “兰儿,长这么高了,女大十八变啊。”

    一阵爽朗地的笑声过后,五十多岁的吴知县站在兰儿的面前。兰儿打量着这位知县,好像有些面熟,就是一时想不起来曾经在哪里见过他。吴知县亲热的拉着两个姐妹的手,弄得两个姑娘很不好意思。他说:“怎么了,把吴伯父给忘了”

    “吴伯伯”

    兰儿只喊了一句,便哽咽的说不下去了。吴棠和蔼的说:“你们家的事儿,我都听说了。今天到了新江,就多住些日子吧。”

    兰儿推辞着:“谢谢吴伯伯,不过,我们正在办丧事,不宜住下,日后再说吧。”

    吴棠并没有多留,便说:“既然如此,我就不勉强了。以后若有什么困难,托人捎信儿来,我吴某会尽心尽力帮助你们的。”

    兰儿姐妹二人磕头谢了礼便回到了船上。小船继续前进着,兰儿靠在船舱里,想起来往事。

    大概是七八年前的事吧,那时兰儿才九岁左右。一天,父亲带了一位同僚回家,父亲让小兰儿喊他“吴伯伯”。这位吴伯伯为人和蔼可亲,而且他还十分的慷慨,来时除了送给惠征一些银子外,还特意给兰儿买了一对活蹦乱跳的小白兔。

    兰儿可高兴了,围在吴伯伯的身后叫的伯伯好甜。兰儿天天的问:

    “吴伯伯,你怎么知道我喜欢小白兔啊。”

    “我猜的”

    吴伯伯抚摸着兰儿的头,感慨万千。

    “有位小姑娘,如果也该有你这么高了。”

    “她怎么了。”

    兰儿问吴伯伯,他发现伯伯突然敛住了笑容,好严肃。

    “她去了,永远的去了。”

    “去了她上哪去了”

    兰儿不解,小姑娘上那去了,让吴伯伯这样伤心,吴棠说:“她走的很远,你长大后回明白的。那个小姑娘特别喜欢小白兔,她和你同年同月生,我猜你也喜欢吧。”

    后来,吴伯伯又来过几次,每次总是给兰儿带些好玩的或好吃的。兰儿很喜欢这位和蔼可亲的吴伯伯往事如烟,兰儿回忆着往事,泪水流到了腮边。

    母亲见状,安慰她说:“天无绝人之路,等咱们到京城,日子会慢慢好起来的。”

    半个月后,叶赫那拉家到了京城,安葬了父亲,兰儿一家在京城阜成门外芳嘉园定居下来。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