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代魅姬慈禧太后-第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夜深了,一缕清光透过木窗,照在龙塌上。秋风习习,凉意阵阵,身边无佳丽,无人问空虚。

    咸丰皇帝用棉被紧紧地裹紧了自己的身子,生怕凉意钻进被窝。一阵零乱的脚步声越来越近,咸丰皇帝的心头猛的一缩,他预感到将要发生什么大事儿了。

    一个侍寝太监在帘外低声说:“三更半夜的,有什么事儿啊,还要惊扰皇上。”

    “狗奴才,少废话,小心你的舌头。”

    是恭亲王奕�的声音。咸丰皇帝一听是老六来了,就知道一定发生大事了,他喊了一句:“朕,这就起身。”

    “臣惊扰皇上,实不得已。”

    门外的恭亲王都有些变调了。咸丰皇帝只披了一件夹衣便走出了卧房。奕�的脸色很难看,他急促的说:“皇上,八里桥失陷,英法联军距离京城只有二十里的路程了。”

    “真的吗这么快”

    咸丰皇帝有气无力的瘫坐在龙椅上,此时,他还能说些什么呢。

    半晌,他才喘过气来,低声说:“召内廷大臣即刻定计。”

    深夜里,一辆辆马车驶往皇宫。人们知道,一定发生了重大的事情,许多老百姓披上衣服在门外张望着,大家的心都绷得紧紧的,在心中暗诵:“老天爷啊,可不要发生什么事情。天灾**,年景不好,本来日子就不好过。万一再被洋鬼子一攻打,还有咱们老百姓的日子吗”

    老实、善良的老百姓扭转不了乾坤,该发生的事情一定会发生。一八六零年秋。中国大地发生了巨变。

    坐在马车里的大臣们,一个敛声屏气,他们明白深夜上大殿一定不是什么好事儿。所有,人人都在考虑下一步“旗”该怎么走。黎明时分,重臣们纷纷跪在地上,咸丰皇帝望着跪在地下面的群臣,黯然的悲伤。他缓缓地说:“朕本决意亲征,无奈昨天晚上八里桥已经失陷了,夷军已经兵临城下了,僧格林沁与瑞麟不知下落,胜保战败退阵,为了江山社稷,朕即日即刻赶往承德,爱卿们意下如何。”

    “皇上”

    恭亲王奕�大叫一声,打断了皇上的话,他已经梗咽的说不话来了。但人人都听的明白,奕�不希望皇上临阵脱逃,而希望他以江山社稷为重,率师亲征,留一世英名。

    醇亲王奕環见六皇兄冒死相谏,他也斗胆上前一步,大声说:“皇上,可留京城几日,臣愿率部杀敌,战死沙场,死而无憾。”

    老七已经泣不成声了,他长跪不起,。老五奕泞一向不得志。但他小的时候,与咸丰皇帝兄弟感情很深,今天,他更是冒死相谏:“四阿哥,江山为重,国体事大,你不可此时逃离京城,这样会助长夷人的威风的。四阿哥,万万不可逃啊。”

    七尺男儿,大殿之上放声大哭。咸丰皇帝大怒,拍案而起:“放肆”

    奕環是个粗莽之人,他上前抱住皇上的双脚,依然大哭:“如果皇上不听微臣的劝谏的话,我便与皇上永诀。”

    奕環哭的好伤心。咸丰皇帝一把的抱住他,也哭了,说:“你我兄弟感情笃厚,何处此言,快别说糊涂话了,朕已经下定了决心,天大亮后便上路。”

    一言不发的肃顺和端华站了出来,他们是旁支皇亲,所有语气恭敬一些。肃顺说:“既然皇上已经谕令天亮后上路,那么此时应该准备一下吧。”

    端华也附和道:“好多天才能到承德,路上应该多带些御用之物。”

    恭亲王奕�见肃顺与端华兄弟二人一唱一和,极力怂恿皇上出逃,便沉不住气了,厉声大叫:“肃老六,你居心何在。”

    “肃顺只求保护皇上的安全,并没用其他的企图。”

    “呸,我早就看出你这是居心不良。”

    “你血口喷人。”

    恭亲王与肃顺居然在天子面前大吵大叫,闹得不可开交。气的咸丰皇帝猛的拍击了一下龙案,大吼:“都闭上嘴,朕意已决,无可更改。”

    皇上望着群臣,他在考虑一个重大的问题,他去承德后,谁来替他看这个“家”,偌大的京城,必须交给一个可靠的人才行。突然,他的目光落到了恭亲王奕�的身上。对就是他。自己的亲弟弟,一定最贴心。

    “老六,你留守京城,朕谕令你为钦差大臣,与外国人周璇,一旦京城平定,朕即刻回京。”

    “嗻”

    这一声“嗻”,有气无力,更多的是无可奈何与失望。其他大臣们也有的十分反对皇上出逃,但他们又能说什么呢连皇上的三个亲弟弟哭劝都不起作用,恐怕再也没有人阻止皇上的行动了。

    “皇上”

    一见懿贵妃至此,咸丰皇帝抬了一下眼皮,问:“都准备的怎么样了一路辛苦,爱妃把大阿哥照顾好。”

    懿贵妃苦笑了一下,说:“皇上放心吧,大阿哥不会受什么罪的。只是。”

    “只是什么”

    “臣妾有一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平日里,懿贵妃极为的聪明,能干,她的话,咸丰皇帝还是愿意听的。

    “讲。”

    “臣妾以为皇上赴承德一事儿,应该再做商议,三思而后行啊。”

    “此话怎讲。”

    “皇上在京,外国人不敢公然闯入大殿,但可以鼓舞军心,鼓舞士气。如果皇上远行,则宗师无主,外国人便会肆无忌惮的践踏京师。古时周文王东逃,不仅自己蒙受耻辱,而且还丢了江山。皇上,臣妾再请皇上三思。”

    一时间,两个人都沉默不语。过了一会儿咸丰皇帝说:“荣辱进退,朕早就已经想好了,此时不走,万一洋鬼子翻脸不认人,后悔晚矣。再说,朕此时是“巡幸木兰”并没用逃跑啊。”

    好一个掩耳盗铃的天子啊。

    爱新觉罗奕泞走定了。大臣们只好认命,上午八时许,惠亲王绵恺、恭亲王奕�、醇亲王奕環、惇亲王奕综、怡亲王载恒、郑亲王端华,六位亲王及在京重臣为天子送行。

    咸丰皇帝登上龙銮,龙銮刚起轿,他大叫道:“去圆明园看一看。”

    恭亲王不解,问:“为何去圆明园。”

    皇后抽泣着,她在奕�的耳边低声道:“圆明园是皇上的出生地,他想去看一看,就让他去看吧。”

    一行人急忙赶到圆明园,咸丰皇帝刚想下轿,紧随其后的懿贵妃劝阻道:“皇上,来不及了。”

    “也罢。”

    咸丰皇帝撩开门帘,望了一眼圆明园。那个怪梦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头,他仿佛觉得这是最后一次见圆明园了。

    真的,大清天子再也见不到皇家别墅圆明园了。

    他不禁黯然流泪,泪水打在怀中的小载淳的脸上,载淳扬起小脸儿,天真的问:“皇阿玛,你怎么哭了啊。”

    咸丰皇帝抚摸着儿子的柔发,哽咽的说不出话来,驰往承德,这并不是第一次,但往日是盛夏来临,赴承德避暑,今天秋光已至,是逃往热河避难。他的心里焉能好受的了的。

    “皇阿玛,我们什么时候回来我想永远住在皇宫里。”

    “好孩子,巡幸木兰,冬天一过,我们就回来,阿玛也和你一样,想永远住在皇宫里。”

    咸丰皇帝一路安慰着小皇子,其实他的心里也没有谱儿,到底何时才能回京,这很难预料。不过,此时,咸丰皇帝没有料到他永远也回不来了。
………………………………

第六十二章 火烧圆明园 皇上玩乐宠女伶不回京

    更新时间:20111121

    这一去,他永远的离开了皇城。一年后回来的是他的灵柩,他的魂魄永远留在了避暑山庄承德热河。

    一八六零年十月。圆明园遇到了英法联军的抢劫,随后,冲天的火灾烧毁了宫殿建筑及带不走的奇宝。

    联军纷纷撤退,站在离圆明园约一英里的地方观看浓烟与烈火。烟雾逐渐加大,并且越来越密,仿佛是一片黑云,罩住了京城。殷红的火焰映在联军士兵的脸上,他们狰狞的叫着,说着、笑着、像恶魔一样的疯狂。

    三天三夜,大火不熄。

    中国人,上至皇帝,下至百姓。悲愤交加,热泪不止。

    千年国耻啊,中国人,难以咽下这口气,但又不得不咽下去。

    整整三天,奕�滴水未进,他一眼不发,任凭泪水浸透衣衫。

    悲愤中的六王爷强大精神,穿上官服,前往京城与外国人谈判。火炮口下的谈判,其结果只能是弱者屈服。恭亲王奕�与英国、法国分别签订了中英北京条约及中法北京条约。在承认天津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