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只、银锁一只、银五百两、绢、绸、缎共三十匹。西太后决定让载湉入承大统,也是出于对他的偏爱吧。
出于种种原因,载湉变成了光绪皇帝,他的生身父母不是喜,而是悲。
七福晋悲的是儿子马上就要离开亲娘的怀抱,他将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长大,自己想念儿子必须请求两宫太后恩准才能进宫,她深知姐姐西太后的为人,既然西太后把载湉当做继子抚养,她就不可能让七福晋常常进宫,以免影响她与继子的感情。
而七王爷悲的是儿子的前程,伴君如伴虎,西太后那喜怒无常的脾气让人很难对付,她对亲生儿子载淳都严肃有余,温柔不足,何况对外甥呢而且,活泼可爱的儿子抱在怀里,作为父亲,他怎舍得一下子送人。
醇王府内又响起了悲凉的哭声,七福晋哽咽不能语,七王爷又问:“你求一求太后,行吗让她另择人选,就说载湉不乖巧,很难教育。”
七福晋告诉丈夫:“我姐姐从小就特别有主见,她决定了的事情,谁也别想改变。”
就在这时,长春、宫的李莲英到了醇王府,他来了个跪安礼,接着说道:“王爷,福晋,这是喜事呀,主子还等着呢,奴才现在必须接万岁爷进宫。”
七王爷夫妻二人紧紧的搂住载湉,生怕有人抢了他们的宝贝似的,小载湉已被嘈杂的人声吵醒,他睁开眼,睡意朦胧的的问:“阿妈、额娘、你们怎么不睡觉呢”
七福晋的泪水打湿了孩子的衣衫,她附在儿子的耳边说:“阿妈,你今晚随李公公进宫去住些日子,过两天额娘会去看你的。”
“不,我不去,我不要离开额娘。”
“听话,好孩子。”
小载湉紧紧地勾住母亲的脖子,李莲英“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万岁爷,起驾吧,奴才背着您走”
载湉并不认识眼前这个人,他哪里肯让李莲英背着他,小儿有些任性,他又哭又叫,很不好对付。只听得李莲英说:“王爷,太后的脾气,您也是知道的,今晚可别让太后等的不耐烦呀,依奴才之见,王爷必须把万岁爷送进宫了。”
七王爷点头同意,他附在在载湉的耳边说了几句什么,载湉怪怪的爬在父亲的背上,奕缳背起儿子,对七福晋说:“等明天,我们就请太后开恩,恩准你进宫过两天。放心吧,孩子一会儿就睡着了。”
就这样,年仅四岁的载湉与父母生生离别,高高的皇墙阻隔了亲人,却隔不断亲情。大清国的新君光绪皇帝被送进了宫,他将成为两宫太后的继子,为西太后把持朝政又凭添了一个最合理的借口。
载湉爬在阿妈的背上并没有熟睡,幼小的孩子似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大事,因为一路上父亲都在低声抽泣。过了好长时间,父亲对他说:“阿妈想小解,你先趴在李公公的背上进宫,等会儿阿妈就回来。”
载湉不叫也不闹,他不知不觉间到了一座院落里,比自己的家豪华多了,只见院子里灯火辉煌,人们进进入入,热闹非凡。李莲英将小载湉背进了一间宽敞的大厅,载湉一眼就认出坐在正厅里的这个雍容华贵的中年妇人就是他的“皇爸爸”。
西太后伸出双手,温和地说:“过来,让皇爸爸看一看。”
载湉不敢上前,李莲英硬拉着他的小手,走上前去,西太后一把搂住载湉,把他放在自己的膝头,说:“长高了,可是有点瘦。”
李莲英在一旁催促道:“叫皇爸爸呀”
………………………………
第一百二十七章 王庆棋献春图 同治皇帝出入烟花地
更新时间:20120125
载湉张了张小嘴,但没有发出声音,西太后抚摸着他的秀发,语调依然很温柔:“以后就叫“亲爸爸”吧”
载湉问:“亲爸爸,我阿妈呢”
西太后一愣,李莲英连忙解释刚才的事情,载湉似乎已听懂了大人们的话,他“哇”的一声哭了起来:“我要回家,我要回家”
西太后令宫女拿出同治皇帝儿时玩过的跷跷板哄小儿,小儿又踢又叫,一个劲儿闹着回家。闹得西太后耐不住性子,大叫一声:“安静点这儿就是你的家”
一声呵斥果然有效,载湉吓得一吭也不吭,他趴在宫女的怀里睡着了。一觉醒来,天已大亮,只听得一位宫女柔声细气的说:“万岁爷,快起身吧,今日是万岁爷登基大殿,恭喜万岁爷。”
载湉揉了揉双眼,问:“登基登了基就可以回家了吗我阿妈呢”
宫女什么也没有说,她默默地给载湉穿上昨天夜里赶制出的小龙袍,载湉穿戴整齐以后被带到西太后面前,西太后端详着酷似同治皇帝儿时的载湉,她不禁心头一酸,一旁的李莲英低声劝慰:“主子,今日群臣朝贺,请主子节哀顺变。”
西太后忍住泪水,她弯下腰来,询问小载湉:“皇上,等会儿亲爸爸抱着你坐轿去太和殿,好吗”
载湉仔细瞅了瞅这位“亲爸爸”,他总觉得“亲爸爸”的嘴巴、鼻子长得很像自己的母亲,于是,他少了许多戒备之心。载湉点了点头,“亲爸爸”又发话了:“上了太和殿,你坐在前面,亲爸爸和另一位额娘坐在你的后面,你什么也不要说,什么也不要做,只要端端正正的做好了就行了。群臣朝贺后,亲爸爸就带你回来。”
“我阿妈呢”
“你阿妈也站在下面向你跪头,只是你千万不能喊叫他,还有,从今天起,你叫阿妈为爱卿或王爷,千万不能再喊他阿妈了。”
载湉虽然听不懂西太后说话的意义,但他至少明白只有听亲爸爸的话,他才能快快回家,所以,小载湉一口答应:“放心吧,亲爸爸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干完以后,我就能回家了。”
西太后皱了皱眉头,但她什么也没有说。光绪皇帝登基,自然是一番喜庆,东太后抹了把眼泪,把对同治皇帝的神情埋藏在心中,她必须接受一个事实:同治时代已结束,光绪时代即将开始。
恭亲王奕、醇亲王奕缳率文武百官向新帝朝贺。为了不让光绪皇帝看到自己而大呼小叫,奕缳今日把官帽压得低低的,他一直没敢抬头看载湉。群臣下跪,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时,载湉还争一口气,他一动也不动端坐在龙椅上,目光凝视前方。两宫太后颁发垂帘诏书:“垂帘之举,本属一时权宜。惟年嗣皇帝此时尚在冲龄,且时事多艰,王、大臣等不能无所禀承,不得已姑如所请,一俟嗣皇帝典学有成,即行归政,钦此”
西太后的第二次垂帘听政就这么轻而易举的实现了
朝贺结束之后,小载湉依然坐在西太后的怀里回到长春、宫,西太后问他:“皇上,开心吗”
“开心。终于完了,我可以回家了吧”
一个“完了”,十分刺耳,西太后本来笑眯眯的脸一下子阴沉了起来,李莲英忙说:“童言无忌,主子,别往心里去,以后多教导皇上便是。”
西太后叹了口气:“唉,皇上年龄太小,日后的哺养、教育不知要操多少心。”
“主子恩泽皇上,皇上长大后一定会知恩图报的。”
“哀家不图回报,只求培养一代明君。”
说到“培养一代明君”,西太后不禁心中暗想:“过几天,我必须着手清理太监队伍,若不是那些狗奴才勾引载淳走下坡路,何至于今天抱人家的孩子当儿子养。自己的亲生儿子做皇帝,心里总觉得很满足,也不知将来载湉亲政后,我心里能平衡吗”
西太后接受了前车之鉴,她要动手惩治一批人,使得光绪皇帝能在良好的环境中长大,以防重演同治皇帝的悲剧。她第一个要查办的人试翰林侍讲王庆棋。王庆棋往日与同治皇帝曾共同微服出宫,他引导同治皇帝专走歪门邪道。当同治皇帝尚觉的羞耻,有些顾忌时,王庆棋便以亲身经历“开导”皇上,使得本来就爱野游的天子更放、荡不羁了。
王庆棋本人就是个花花公子,不知从何处他弄来了一副“春、宫图”,图中绘画污秽不堪,令人难以入目。王庆棋献宝似的呈给圣上,当时,养心殿的文宝也在场,他一个阉人看了直叫害臊。同治皇帝第一次看到那些令他心跳的图画,他令所有太监、宫女全退下,自己与王庆棋卧在龙榻上细细的品味着其中每一幅图画,然后两个人模仿着做些动作。到了烟花巷,王庆棋便向老鸨要了些老练的“姑娘”。起初,巷子里的“姑娘”并不知道这两位阔公子的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