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845-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这也太过分了,怡良大人真是礼贤下士啊。

    “那好,院台,我去安排,还上次和琦善大人、林大人吃饭的士绅家可好?”看来巡抚大人已经打定了主意,楚剑功也只好应承下来了。

    下午的操练结束后,楚剑功安排好营事宜,带着陆达以下二十七人赴宴去了。

    怡良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楚剑功心里猜了个大概:“收买军心。”

    朱雀军现是楚剑功的私军这回事,怡良可能有所察觉了,其实以前林则徐、琦善甚至曾国藩,都可能看出点苗头,不过事态不显,他们没有加以干预而已。

    怡良是个官场老油条,楚剑功的这点伎俩很难瞒过他去。虽然楚剑功野心未露,巡抚大人还不清楚他真正要干什么,但未雨绸缪是很正常的事情。

    清代兵制,惯例是统领择分统,分统选哨官。一省督抚,大概管得到提督、总兵、副将,而参将以下的各营统带,督抚们是懒得管的。一镇或者一协之内具体的职事安排,往往是镇台协台捞油水的项目,督抚们绝不会这儿问题上断人财路。

    这也反映到满清的军制上,大的固定作战单位是营,从两千人的参将营到两人的守备营不等,数个营组成一协、一镇、或者提督的提标。

    作战之时,提督可能辖制数个协或者镇,但没有权力把镇下属的营抽出来单独指挥,例如江南提督下辖五镇一协,但两江总督所能向朝廷报告的人选不过一提督、五总兵、一副将,下面的参将游击官衔虽有朝廷授予,但具体的安排就看总兵副将的了。

    故而今天怡良请朱雀军下面的千总吃饭,实是了不得的大事,算是破了常例了。

    楚剑功想着,就和千总们到了那乡绅的门口了,怡良的随从和那乡绅的管家门口迎着。

    众人见了礼,便往庄子里走,眼见到了一处大院,大锅子支着,干柴堆一边,猪已经杀好了,剖开用铁钩挂着。

    楚剑功心里那个紧张啊,一个劲的问自己:“怎么办?怎么办。怡良到时候要给手下封官许愿怎么办?这些千总,都没见过官面,或者说,都还没什么觉悟。要是怡良许了,说不定就有人动心。”

    这时就听那怡良的随从说:“各位老总就这里吃饭,楚道台,陆都司,请随我到厅房去,院台那里等你们。”

    嘘!楚剑功暗地松了口气,脸上不由自主的就笑开了:“那样好,那样好。”

    那随从以为是楚剑功为吃小灶高兴,也没意,带着他和陆达就往厅房去。

    怡良啊怡良,你终究只是个满清的官员,脱不了习气。如果你真的放下架子,和我这些千总把总一并大块吃肉,大口喝酒,或者礼贤下士做到底,真的摆开宴席和这些千总们吃饭,我还没什么办法拦着你往朱雀军渗透。

    席间,楚剑功很高兴,和怡良很是喝了几杯,怡良酒意一上来,就开始作诗,一连写了好几。

    院台大人写诗了,楚剑功和陆达不得不陪着,陆达比较老实,不会写,那就背。“南北驱驰报主情”,还比较应景。

    楚剑功想了想,站起身来,咏道:“翠柏红垣见葆祠,羔豚命祭复过之。两言臣则师千古,战兵威震一时。道济长城谁自坏,临安一木幸犹支。故乡俎豆夫何恨,恨是金牌太促期。”

    这是乾隆题岳王墓的诗,他一开始念,怡良大人先就站了起来,陆达不明就里,也站了起来。三个人做恭谨状,直到楚剑功把诗念完。

    等念完了,楚剑功道:“学生别无它求,自以岳武穆为表率,图一个精忠报国。”

    “好,好一个精忠报国。”怡良赞叹道,“楚主事,喝了这一杯。”

    楚剑功吃了口小菜,心里又写了打油诗,算正是心所愿所想:“孔孟解震儒坛,狗血炮灰死不完,列强给钱又给枪,清廷送钱嫁女忙。”

    1月4日后勤

    第二天一大早,楚剑功就离开营房去找李颖修,说了怡良请客的事儿。

    李颖修一皱眉:“危险哪!”

    幸好怡良是个书生,虽然有了渗入朱雀军的心思,可做得不好。但架不住真有会带兵的强者,那还真是个麻烦。

    就算没有这种人,现一道命令,调一个连出去,楚剑功有把握把这个连收回来么?没有,肯定被人吃得骨头都不剩啊。

    “把军队的供应收紧。”楚剑功说,目前也没有什么立竿见影的办法,“健全军队的体系建设,枪支弹药、医药粮食,都是全军统一供应的,现要加强一步,除了朱雀军,任何外来渠道的东西都进不了营内。”

    “后勤控制?”

    “对,后勤控制。现规模小,以后进一步扩大建制,各单位的后勤还是由军部统一调遣。”

    李颖修沉吟了一下,说:“我知道你的意思,但很难做,没有合适的人。我是个商人,不是职业军官。”

    外行才谈战略,职业军人讲后勤。

    换而言之,只有职业军官才能弄懂军队的后勤体系。

    军事后勤学,自火枪诞生以来慢慢展,现已经大致成型,涉及生产、分配、运输、动员等多个环节。后勤体系一旦建成,那么军队就只适合本方的支援下作战,而难以适应其他的后勤供应,遑论清廷那随地就食的传统。

    但要找到专业的后勤组织军官实太难了,到目前为止,根本就无书可看。

    拿破仑的战术和战略,吸引了大批的理论家、史学家和军事家,经过他们的共同努力,得以证明二者都是以往军事遗产自然展的结果,甚至是必然的结果。

    但拿破仑的战争活动,有一个方面至今仍被人认为与以往一切战争根本不同,那就是后勤。这个看法本身就足以说明,后勤问题的研究直到现还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同样,一支20万人的大军,每天要前进15英里,究竟采取了哪些办法才解决了给养供应问题,至今也没有人作过深入的研究。

    现,就靠楚剑功和李颖修,能搭起足以控制军队,将外界诱惑隔绝外的后勤体系吗?

    两人叫来了杰肯斯凯和范流一起商量。

    范流一听“后勤”两个字,很干脆的摆摆手,说出两个汉字:“不会。”

    杰肯斯凯比较仔细,他提出了一系列问题:

    对军队作战行动起了限制作用的是哪些后勤因素?

    作出了哪些安排来组织军队的运动,并使军队运动得到补给?

    这些安排怎样影响战局的进程——是怎样计划的?执行时又怎么样?

    如果安排失当,战局的任务还能完成吗?

    “剑功同志,颖修同志,对于这些问题,不作含糊不清的推测,而可能用具体的数字和计算来回答。你们能做到吗?”杰肯斯凯严肃的质问道。

    看到杰肯斯凯列出这么专业的问题,楚剑功燃起一份希望:“杰肯,原来你会啊,这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杰肯斯凯一咧嘴,说:“很遗憾,不会。我是革命家、军事家,但不是后勤专家。”

    楚剑功和李颖修回答不了这样的问题。

    这个问题只好暂时押下,事业初创,缺乏各种各样的人才是肯定的,楚剑功现又往自己的脑子里记了一笔:后勤专家。

    “剑功同志,其实不用烦恼,”杰肯斯凯说,“自从拿破仑战争以来,欧洲各国的军队都有了专门从事后勤调配的人员,只要我们去欧洲寻找,应该不难找到。”

    “可我并不想直接从欧洲军队里挑人,欧洲顾问都是附带政治条件的。”

    楚剑功这句话是无意识的,而杰肯斯凯和范流一下子都变了脸色。

    “不是说你们,杰肯、范、我是说欧洲军队那些人。”

    “我明白,反正我是国际流亡人士,不算欧洲人。”杰肯斯凯克服掉自己的沮丧情绪,对楚剑功说,“但军队之外,这样的人很难找。”

    “杰肯,你有没有同学什么的,或者范,你有吗?”

    “没有,和我关系好的人历次大起义都死光了。”

    “要说,来做生意的西洋商人,有这方面的潜质,比如船队出,补充食物和淡水,利润等等,只是需要补充军事知识。”范流说。

    楚剑功又看着李颖修:“你看,范说了,商人也可以,你就从了。”

    “我可以学着做,把这个担子先担起来,但要快给我找替手。”李颖修决定试试,“杰肯,你就你的知识,或者判断,甚至你听说过的传言,告诉我,西方是是怎么做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