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845-第4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朕受够了。”国王突然暴怒起来,大声吼道:“你们说三个月就可以打败哈布斯堡,现在已经打了一年,物价飞涨,民怨沸腾,现在俄国人又打到东普鲁士。”

    “陛下勿忧,当年菲特烈大帝时……”

    “朕不是腓特烈大帝,朕要讲和。”

    威廉亲王的面容扭曲了:“你这个懦夫!”他伸手就要殴打自己的哥哥。

    但另一只手拦住了威廉亲王:“王叔不可无礼。”原来是腓特烈卡尔。

    “孩子,不要拦住我,我要教训他。”

    “王叔,虽然我尊敬你,但陛下就是陛下,还是我的养父,我不能允许你殴打陛下。”

    “孩子,不要拦住我。”

    这是,一旁的腓特烈抽出佩剑:“王兄,让开。”

    腓特烈卡尔也抽出佩剑:“我是国王的养子,无论内心里我多么赞成你们,也不能允许你们伤害国王。”

    “那对不起了,王兄。”腓特烈挺剑而上。

    腓特烈卡尔毫不示弱,与自己的堂弟战在一处。两人将国王和威廉亲王隔开。

    腓特烈和腓特烈卡尔剑来剑往,本来还手下留情,但两个人都是年轻气盛,出身王家,几个回合过后,慢慢动了火气。

    威廉亲王在一旁看着,心中大急,突然脱口而出:“卡尔,我是你的父亲。”

    这一声大喝,让腓特烈卡尔一愣,被腓特烈刺中左臂。

    “停手,腓特烈,卡尔,我才是你的父亲。”

    双方停手,腓特烈卡尔捂住自己的伤口:“什么,叔叔!”

    “孩子,你的生父早亡,国王收养了你,但你想想,自己的理念,自己的性格,哪一点像这个懦夫?孩子,想想我对你的教导,谁是你的父亲。”

    腓特烈卡尔犹豫了。

    威廉亲王趁热打铁:“孩子,我不会伤害这个懦夫,我发誓。”

    当天晚上,王宫发出一条消息,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突发精神病,已经不能处理国政。在精神病发作前,国王写下诏书,任命威廉亲王为摄政王,履行国王的职责。

    威廉亲王一直担任首相和军事首相,因此这条任命,在行政程序上毫无影响,没有任何人对此大惊小怪,威廉亲王毫无阻碍的成为摄政王,并带上了假王冠。

    普鲁士人有了一位新的统治者,但边境的俄军不会就此退去。摄政王威廉召来腓特烈卡尔:“孩子,是禁卫军团出征的时候了。”

    首相坎普豪森却有疑虑:“血亲王固然骁勇,但不过年仅二十岁,军衔不过上校,而东线预备军的将领,多是从正规军中退休的老将,只怕血亲王难以服众。”

    摄政王威廉道:“腓特烈卡尔虽然年轻,但骁勇善战,可谓我普鲁士的四太子完颜兀术。”列为看官,我大清与普鲁士结盟,大清之口头禅也为普鲁士人所知,此乃我大清之软实力是也

    而财政大臣汉泽曼劝谏:“不如以一位老将领军,血亲王从旁辅佐为妙。”

    摄政王道:“此一点我已虑及。现有老将瓦伦格尔自愿请缨,其人虽嫌老朽,资历却足堪慑服诸将,可拜为司令官,应付场面;却令腓特烈卡尔亲王将军为参谋长,全权指挥东线战守,岂不两全?”

    坎普豪森抚掌称善:“果然好计j”

    摄政王修书一封,送往波森的总参谋部。总参谋长毛奇展信一看,细细想来,亦觉此计可行,暗赞摄政王识人之明。当下颁布两道命令,其一命令腓特烈卡尔亲王率领禁卫军团,到东普鲁士与大军回合。其二免去柯尼塞伯尼元帅边境总督之职,而任命瓦伦格尔将军续任,挂帅东线。

    腓特烈卡尔亲王,早已做好出征,将令一下,立刻指挥普鲁士军禁卫军团步骑炮数万,向着东普鲁士开进。

    却说这瓦伦格尔全名保罗・冯・本尼肯多夫和冯瓦伦格尔,乃是东普鲁士波森市人,时年67岁,双料贵族世家出身。父亲出身军官,母亲却是军医官之女,复姓本尼肯多夫和瓦伦格尔,一如中国人除“赵”、“钱”、“孙”、“李”单姓之外,又有“欧阳”、“司徒”、“东方”、“诸葛”等复姓同理。原来,公元18世纪初,普鲁士王国有一贵族子弟,名汉斯・冯・本尼肯多夫,娶另一贵族瓦伦格尔之女为妻。贵族结亲,门当户对,也是常情。只这汉斯・冯・本尼肯多夫与瓦伦格尔之女养有两子,长子约翰・冯・本尼肯多夫,也袭得“冯”字头衔。

    又有汉斯・冯・本尼肯多夫妻弟,在普鲁士国王排特烈二世军中服役,屡立奇功。某次血战,失去一条腿。

    菲特烈二世感其忠君,又战功卓著,赐武功勋章一枚,田庄两个。此公膝下无子女,便将田庄、荣誉及贵族头衔,一并立嘱由小外甥费里德里希继承,却有一条件,费里德里希及其后人,须在本尼肯多夫姓外,另以瓦伦格尔为姓。1789年,费里德里希改姓一事,为官方照准。此后,约翰后裔,便以冯・本尼肯多夫和冯瓦伦格尔为姓,听、读、写固然麻烦复杂,却倍显家世显赫。

    费里德里希冯・本尼肯多夫和冯瓦伦格尔,生于1784年,自幼尚武,12岁入军校学武,接受忠君报国思想教育。1803年,瓦伦格尔19岁,从军校毕业,授衔少尉。适逢拿破仑崛起,瓦伦格尔指挥步兵一排,参加耶拿会战,初历沙场。

    后考入柏林军事学院深造,毕业后到总参谋部任职,得沙恩霍斯特、克劳塞维兹两代参谋总长赏识,官运亨通,飞黄腾达。

    1811年,普鲁士重建正规军,瓦伦格尔以未满三十岁,担任军长,参加莱比锡、滑铁卢多场大战,功勋卓越。

    他支持军事改革,在普鲁士一干老将中属于另类,颇受排挤,但却受到青年军官的爱戴,被称为“老爹”。

    这一日,他正在波森家中闲坐,有一名勤务兵送书信来,当时展开,却见那书写道:“将军韬略超群,英勇盖世。当年屈在总参谋部任职,上书组建新军,已显见识不凡。今东普鲁士前线,俄军百万,忽然突入。我东北边境预备军苦苦支撑,陷于被动。东线战守,关系全局,须得智勇之将,方能主持。总参谋部几经权衡,决定委将军当此大任。盼能以国家大局为重,效命皇上,勉力屈就陆军东北边境总督职务,主持东线大计。”最后又有“东线胜败,尽在将军一身”之类嘱语,言词恳切动人。
………………………………

76 血亲王布置军机

    费里德里希冯瓦伦格尔读罢毛奇来书,当时热血充溢,亢奋不已。被召为东线东北边境总督预备军司令官,瓦伦格尔大喜过望,立时老泪纵横,泣不成声,发誓报效威廉摄政王陛下,为国尽忠。乃抛开兵站送来灰色军服不用,从家中翻出拿破仑战争时将官专用蓝色制服,匆匆换上,辞别子女,不多发一言,只嘱孩子通报夫人知情,并嘱代为收拾一应随身物品,随后赶赴总参谋部报道。

    两个小时,早到总参谋部门前小说章节。毛奇得报,亲至门口迎入室内。略微寒暄后,毛奇开门见山,先将东线两军数量、态势、战况及一应军情,陈述一番,然后道:“东线东北边境总督预备军,在数量上虽较俄军为劣,素质却高,且处内线,易于机动,只要指挥得当,足堪战守。柯尼塞伯克因懦战怯阵,畏敌如虎,致有古姆宾年之败。盼将军务必协调各军,以攻为守,挡住俄军。只消再有4周,待南线各军团击退加利西亚俄军,便可北调,与俄军决战。”

    又说了一番东普鲁士难民逃到柏林,震动社会各界,摄政王陛下甚是不安之类的闲话。冯瓦伦格尔只洗耳恭听,并不插言。临别出门,毛奇嘱之又嘱,老将军应诺告辞不题。

    当夜,费里德里希冯瓦伦格尔将军登上马车,往东普鲁士前线兼程进发。一路之上,细细回想这二日的变化,既觉荣耀无比,又感责任重大。暗思须尽力施为,不负摄政王重托,毛奇知遇。思绪万端,竟不成眠。乃掏出日记本,又记战地日记,先约略追记毛奇所嘱,然后陈述内心感受。不觉已是午夜,马车骤停,探头窗外,灯火辉煌,却是一大市镇。

    禁卫军团代理军团长腓特烈卡尔亲王在此迎候长官,他官位虽低,爵位却高。瓦伦格尔不敢怠慢,正了正衣冠,踏下马车去。

    瓦伦格尔见一青年军人,穿一身土灰色士兵服,身躯高大健壮,脸上稚气未脱,后随校官数人,径奔自己而来,知必是参谋长腓特烈卡尔亲王,遂迎上前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