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范君有其特长,能与士兵共甘苦,廉爱民,为时人所称道。所以他实力虽小,所部却是一支子弟兵,有生死与共的风尚,将士在战火中被冲散,被敌所俘,或被友军收编的,一有机会,他们都潜返归队。
我虽久闻此公不易驾驭,但百闻不如一见,于谈吐中察言观色;觉他尚不失为一爱国诚实的军人。在初次见面时,我便推心置腹,诚恳地告诉他说,范协统久历戎行,所以在公事言,我是剿总长官,在私交言,我们实是如兄如弟的战友,不应分什么上下。
范军坚守海城外围,俄军以一个师优势的兵力,并附属山炮一团,骑兵一队,向我范部猛扑。我范旗队长遂率其子弟兵据城死守。敌军穷数日夜的反复冲杀,伤亡枕籍,竟不能越雷池一步。
当时随军在大连一带观战的中外记者与友邦武宫不下数十人,大家都想不到以一支欧洲闻风丧胆的哥萨克,竟受挫于不见经传的野蛮鞑靼的“杂牌部队”。一时中外哄传,彩声四起。尼维尔思科伊督战尤急。我海城守军渐感不支,连电告急。
所幸此时我方援军马千山旗队,及时自铁岭奉调赶至南线增援。我遂临时急调马千山全军北上海城,援助范部作战。
马部以急行军出发,于二月16日黄昏后赶到海城郊外。翌晨,当范铁锡攻城正急之时,马千山与他取得联系,乃约定时间向敌人展开全面进攻。
两军内外夹攻,如疾风暴雨。罗刹步兵不支,仓皇撤退。范、马两部合力穷追一昼夜,敌军无法立足,一退九十余里,缩人海城城内,据城死守。沿途敌军遗尸甚多,器械弹药损失尤大。
敌军退人海城后,我军围攻数日,终因缺乏重武器,未能奏效。但海城之战对敌重大打击,无异断敌一臂。
铁岭罗刹军进攻甚急,故而我在22日将两旗队撤回,增援北线
二十四日,铁岭前线,罗刹三个师敌人开始猛烈炮轰我防御工事,战斗激烈期间,我军阵地每日落炮弹至六、七千发之多。炮轰之后,敌军乃以骑兵为前导,向我猛冲。将铁岭外围阵地工事摧毁后,敌步兵乃跃入据守,步步向前推进。铁岭一带,耕地之下盛产石块,居民多垒石为墙;以故每一住宅皆系一堡垒。此种石墙敌人冲人占据之后,我军因无平射炮,即无法反攻。
然我军以血肉之躯与敌方炮火与铁骑相搏斗,至死不退。敌人猛攻三昼夜,才冲人铁岭城内,与我军发生激烈巷战。富明阿旗队至此已伤亡过半,渐有不支之势,我严令富明阿死守待援。
自二十七日始,敌我遂在铁岭寨内作拉锯战,情况作常惨烈。
在此期间,我也严令齐图的骠骑虎枪营迅速进击,夹击敌军,三令五申之后,虎枪营仍在辽河中游梭巡不进。最后,我训诫齐图:如再不听命令,致误戎机,当军法从事。
虎枪营才全师南下。然此时铁岭的守军已伤亡殆尽。到三月二日,全城三分之二巳为敌有。我军仍据守,死拼不退。敌方更调集重炮、狂轰滥炸,志在必克。
富明阿向我哭诉:“我旗队已伤亡十分之七,敌人火力太强,攻势过猛,但是我们把敌人也消耗得差不多了。可否请王爷答应暂时撤退到盛京,旗队将士,也感谢王爷的大恩大德。”
我听了之后,非常伤心,就同意他们转进。
三月上旬,贼酋穆拉维约夫亲率远东第一、二、三师,皇协军一个师又一个旅,会同南路的上岸水匪和乌苏里斯克旅,对盛京展开了大包围。
此时我已判断到敌军向我合围的新战略,我方仅有三个旗队与盛京一带平原地区之内,是敌方大军进击的好对象。以我军的装备,只可相机利用地形有利条件,与敌人作运动战,若不自量力与敌人作大规模的阵地消耗战,则必全军覆没。
因此我深感责任的重大,和孤立无援之苦。
三月中旬,敌大部向我包抄,为避免被敌包围集体歼灭计,我乃稍事抵抗即自动放弃盛京外围,实行化整为零的游击战术,与敌人纠缠,使其疲于奔命。不幸敌人不人我军的圈套。
盛京城内,仅有旗队长富明阿各个据点。不料作仓促布防之际,敌人也已跟踪而至,将盛京围困得水泄不通,敌攻城大炮复整日冲击、轰炸。城中房屋火光烛天,变成一片焦上,富明阿曾数度奋勇反攻,期望冲破重围,无奈敌人火网严密,朱能成功,除二十一名士兵乘黑夜蛇行逃出,幸免于难外,其余官兵、佚役、马匹等,则一概为国栖牲。
我问及富明阿副都统有何遗愿,突围亲兵所言:“唯有两子,一名寿山,一名永山,放心不下,请王爷妥为照料。”
我便查访两子下落,后得知在马千山军门处,才放下心来。马千山军门败走热河,两子不知所终。革命胜利以后,才知道被大仁大义的共和军收养,送至中央保育院。现寿山与永山皆已长大成人,寿山在刘铭传部下,永山与刘锦棠为友,我心甚慰。
敌人再也没有想到,他以狮子搏免之力窜入盛京时,我军连影子也不见了。近万大军在人不知鬼不觉之中,全部溜出了他们的包围圈。敌人四处搜寻,仅捉到了我方几个落伍的病兵。
在盛京会战的最后阶段,敌军捕捉我尖力的计划是何等周密,其来势是何等凶猛;但是赓战月余,敌方不仅没有击溃我军的主力,甚至连我方一个领催也没有捉到。这种情况,在双方十万大军的会战史上也可说是个奇迹。彻底毁灭了敌人捕促我军主力、速战速决的侵略迷梦。
………………………………
11 妙计
更新时间:2013…01…28
共和军在营口刚刚登陆,就有不速之客造访。
“标下是海东青旗的文案熊承武,向大人请安。”说完就要打千。
“少来?”林深河拦住他,“你是海东青旗的?端华派你来做什么?嗯,端华现在在哪儿?我听说端华又兜回锦州了?”
听着林深河的口气,熊承武不乐意了:“我家王爷转进锦州,以便获得关内支援,做持久抗战之打算。”
林深河心想,听听他来意如何,便不作争执。
“贵军突然在营口登陆,不知有何贵干?”
“我军此来,只为抗战。别无他意。”
“抗战之后呢?”熊承武问。
“这个……”林深河心想,我也不和你玩心计,实话实说,看你怎么办,“这个,中书门下暂时没有命令,罗刹国大兵强,不是一天两天能够打跑的。”
“罗刹一日不退,贵军就要留在满洲龙兴之地一日不走了?果然不出方军师所言。”
“什么?”林深河一下子没会过来。
“我家军师说了,共和在东北登陆,抗战是虚,占地是实。”熊承武盯着看林深河的反应,连珠炮似的说:“贵军四川会议要三分抗战七分发展是坐实了呀军门你承认了吧我就此告辞。”说完一溜烟的跑了出去。
原来楚剑功指责清廷在做无用功的文章发表以后,正碰上神机军丢了沈阳,端华在舆论上非常的被动。方从哲于是想出了这条计策。待熊承武回去后,方从哲问清楚了当时的场面,立刻奋笔疾书给《仗言》投稿,洋洋洒洒万余言,说“一个小校熊承武当场质问匪共悍将林深河,三分抗战七分发展之事,林深河羞惭不已,无言以对。”
但另一方当事人林深河根本没时间关心这些口舌之争,雄武军登陆的时间,恰逢俄罗斯远东军刚刚攻克沈阳,剩下来的弹药不多,正等待西伯利亚化冻之后本土的补给,还没有发动对营口的反扑。
林深河抓住这一时机,改造营口的港口,加强防御工事,忙得不亦乐乎。4月10日,端华的军师方从哲亲自来了。
“方师爷,久仰大名。”林深河客气着,不过他早就在情报摘要中对方从哲做了一番了解,“方师爷一篇文章,我可就成了趁人之危的小人了。”
“林将军哪里话,大家各为其主。东北是满洲龙兴之地,你们招呼也不打一个,就霸占了营口,也太霸道了吧。”
“罗刹人进占满洲,可有给郑王爷打个招呼?”林深河自知口舌之争很难压倒方从哲这样的文人,所以他摆摆手,阻住了方从哲的争辩,开始背诵楚剑功文章中的说辞:“且听我一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不是你宣称是龙兴之地,就能弃之如敝履,坐视罗刹占我土地,杀戮人民。关外的土地,你们不爱惜,我们还要爱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