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梅矫婢H巫钪匾娜挝瘢崛“投伞
比萨拉比亚方面军,司令:缅科夫亲王,解放保加利亚。
高加索方面军,司令:米哈伊尔・谢苗诺维奇・沃龙佐夫,防守高加索,并在中亚适当推进。
五路大军在夏天开始征伐,故而整个计划叫做“五路伐夏”。
尼古拉一世看完整个计划,便道:“真是个好计划,不过朕有两个问题。第一,卿去立陶宛做总司令,那总参谋长谁来做?”
“沃尔孔斯基老元帅足可担当此任。”
“那五路伐夏的总指挥是谁呢?”
“自然是波兰亲王。”
这波兰亲王,就是波兰方面军司令帕斯凯维奇,此人乃是俄罗斯名将,参加了拿破仑战争、两次俄土战争,波斯战争时任总司令,并镇压了道光十年的波兰起义。俄罗斯帝事史上有十全武功,此君独占其二,可见其名将风采,只是此人性情暴烈,尤其仇恨普鲁士,故而不为皇后亚历山德拉所喜。
果然,尼古拉一世皱眉道:“只怕皇后会生气。”
戈尔恰科夫劝道:“请皇上以国家为重,皇后的兄弟,公然侵略哈布斯堡,哪有什么王室荣誉可言。再者说了。东方古谚有云,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皇后嫁入俄罗斯,就是罗曼诺夫家的人,哪还能念着娘家。”
各位看官莫要奇怪,鹿鼎公曾言,罗刹民风开放,不及我大清男女大防,而且未得孔圣人教诲,臣子也敢妄言帝王家事。
尼古拉一世这才准了军事计划,回到后宫。果然见到皇后在垂泪。尼古拉一世和亚历山德拉皇后,自道光五年皇位之争,十二月党人叛乱,波斯叛乱,波兰叛乱,这对夫妻不知走过多少风风雨雨,倒是感情深厚。
尼古拉一世见皇后流泪,心中也有不忍;便好言劝慰。
皇后道:“我父王将我嫁给你,便约为兄弟之邦,也是我乃列强公主,高过那个波兰女人,你才得以继承皇位,怎么今日全无恩义了?”原来,尼古拉一世乃是先皇亚历山大一世的三弟,而二哥康斯坦丁娶了一个波兰女人,娘家势力远不如亚历山德拉,尼古拉这才压倒康斯坦丁,成为沙皇。
尼古拉一世道:“好啦,我自是帮着咱家兄弟,可一干大臣要维护欧洲正统,我也没有办法,我已颁下旨意,此次作战,不要普鲁士半寸土地,只是专心去打土耳其,你可满意?”
也是合该普鲁士大兴,尼古拉一世这一许诺,便将戈尔恰科夫奇袭柏林的计划羁縻住了。
要知普鲁士战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根据天桥评书《西听记》整理。
………………………………
43血亲王,纠纠赴战为先锋
更新时间:2012…11…12
且说战端既开,德皇腓特烈威廉四世复召集御前军事会议,部署战守。军务尚书罗恩公爵伯爵报道:“陆军现役兵力计有20万人,五日之内,可完成总动员。届时陆军总兵力可达38万人,大炮2000门,军用飞艇50艘,观测气球800个,列车车头400辆。计划先集中兵力,夺取西里西亚和波西米亚,断绝哈布斯堡战斗的意志,而后回师东普鲁士和波兰一线,也以数周时间,打垮俄国,则可在秋季叶落以前,以相当有利于我国的局面开始和谈。”
腓特烈威廉四世额首。众大臣各提疑问,陆军总参谋长毛奇等皆一一作答。
待毛奇答问完毕,轮到海军方面报告战备情况。却见海军大臣道:“海军与列强差距较大,幸好哈布斯堡主力在地中海,俄罗斯在波罗的海的舰队不强,海军保护海岸,绝无问题。”
陆军总参谋长毛奇心有所虑,当时问道:“唯海军新建,未经实战,数量又居劣势,陆军每每放心不下。今日得部长大人一席分析,能够守住海口自保,方觉心安。只是如果英国参战,海军还能守住海岸线吗?”
“将军勿忧,我有一新式兵器――水雷,密布于海口,敢叫英国人有来无回。”
当下议定,陆军专心对哈布斯堡和俄国作战。方略既定,各部照章执行。威廉亲王反觉无所事事,每日便或赴兵营,或去铁路编组站,又或到屯兵点巡视,看动员计划如何实行。
且说普鲁士军事动员制度,由罗恩公爵和毛奇将军亲自建立。这毛奇生于嘉庆年间,出身容克之家,却遇家道中衰,年少家贫,又恃才华,便愤世嫉俗,格外发奋。17岁进哥本哈根皇家军校,从事军事理论研究,所着颇丰,乃为上层军事领袖所器重,从卒伍升迁,由少尉起,直到升为将军,前两年为我大清军事顾问团团长,练兵颇多建树。
回国后以少将之卑微,接任陆军参谋长,便致力于军制改革,创立大规模总参谋部体制,将总参谋部改造为国王唯一的军事顾问机构,负责制订战略策略,协调军力物力,统一指挥战争,又进行军事技术革命,将新技术应用于战争,铁路、飞艇、气球,皆被用于战争目的。
经老毛奇改造,普鲁士军队战力空前提高,竟在几年之间,脱胎换骨,普鲁士由欧洲最弱,变成天下第一陆军。
而罗恩公爵处心积虑,将义务兵役制引入普鲁士军事体制中。其制约略规定,凡体格健全的普鲁士青年,不论家世贵贱,一无例外,自21岁起,均须服兵役,不得逃避或请人替代;兵役期限,或2年,或3年,各不相同,陆军一般2年,海军等技术兵种一般3年;服役期满,转入第一预备役,为时5年半;5年半后,转入第二预备役,为时12年;至39岁,转入第三预备役,为时6年,待过完45岁生日方止。
和平时期,皆21…23岁青年服现役,军官随级别升高,年龄放宽。现役人员数量依国际环境决定。遇到战争,视其规模,先征召第一后备军5个役龄,再征召第二后备军12个役龄,最后征召第三后备军6个役龄。动员令一经下达,后备役军人根据命令,皆须到指定兵站集中,领取制服、装备、武器,先编成连,再编成营,再编成团,然后加上骑兵、炮兵医疗队、炊事车、修理车、邮车,及一应必需部队,送到邻近国境的前线集结点,再编成师,由师合编成军,并入集团军,加入战斗序列。
却说威廉亲王那日无事,便微服出宫,来到柏林火车站,暗察大军如何集中发送。自有侍从、副官、卫士亦穿便装,远远尾随。腓特烈威廉四世进入火车站内,但见人叫马嘶・,机器噪音震耳欲聋,蒸汽机车进进出出,川流不息,所喷煤烟蒸汽,成片成团,白的是雾,黑的是烟。烟尘雾汽中,到处是待运的物资、马匹、人员。月台上,皇家近卫军团的军旗,正在烟雾之中猎猎飘扬,若隐若现。军鼓号角,连天价响起,竟盖过机车噪音。
原是皇家第一近卫团正在军鼓声中,列队通过月台,登车开赴前线。便见前队是四四一十六门马拽大炮,每门大炮由8匹马拖拽,分做两横排,一色棕红特拉克嫩种马,浑圆肥壮而不失矫健。炮管粗如树干,黑幽幽直指星辰日月,威风凛凛。以后是4营16个连的数千步兵,皆头戴尖顶钢盔,身穿瓦灰色军服,肩扛带刺毛瑟枪,数千把刺刀,在斜阳映照下,泛起耀眼光芒,一个个昂首挺胸,迈开普鲁士正步,式是整齐威风。
也是临战之前。也是骤见皇家近卫军团军旗,勾起威廉亲王怀旧之情,竟忘记微服探访之意,却走上前去,对那领队指挥官道:“吾乃首相,欲检阅部队,速令部队稍息!”
那领队指挥官抬起头来,却大叫一声:“皇叔。”
原来这指挥官,便是威廉亲王的侄子,腓特烈卡尔王子,今年年仅二十岁,已是陆军上校。这腓特烈卡尔王子喜好军事,曾亲赴英法考察陆军,为人残忍坚韧,人称“血亲王”。虽然是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的亲子;却看不起优柔寡断的父亲,而亲近杀伐果断的叔叔。
普鲁士此次出军,分作四大军团,每个军团八万人,禁卫军团由国王亲领,但国王不喜军事,指挥权便落到作为国王侍从武官长的血亲王腓特烈卡尔身上。
当时便令部队稍息。威廉步入士兵中间,见一士兵,一脸胡须,又黑又粗,看去年龄已是不小,乃发问道:“今年多大?服几等兵役?”那士兵答道:“报告殿下,今年35岁,编入第二后备役。”
威廉又问:“可认得手中枪?”那士兵道:“此乃1842年式德雷泽步枪,口径13。2毫米,射程300公尺。”
亲王点头赞许,又问道:“可知为何重服军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