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兵追剿甚急,三河尖也不宜久留,幸好捻军也是组织松散,既不用拔营起寨,也不用安排辎重粮草,一路随地就粮,几天就到了安徽河南交界之地,再往前走,就是归德了。
这时,另一位提拔的蓝旗旗总刘永敬来拜见张洛行:“大王,兄弟们都闹起来,要回雉河集去。”
原来捻党起义时,推举洛行为盟主,分为五旗编制,形式上有一定的指挥,但是号称居则为民,出则为捻,农忙的时候家生产,农闲的时候便出动与清廷干仗。
它是半脱离生产的队伍,是临时集起来的队伍,既没有统一的指挥,又没有统一的编制,战术以袭击为主,作战方式是采取游击战。总是盘踞家乡周围。
这次捻军北上去投林凤翔,农民们都要抛离自家的土地,是十分不情愿的。这一路北来,军便流传着一童谣:
“雉河集,雾腾腾,饿狼就是守阙龙。东宫娘娘蔡小姐,西宫娘娘戴秀英。”饿狼是刘永敬的外号,蔡、戴二人是刘永敬的老婆,守阙就是守老家雉河集。
这歌谣也不知道是谁放出来的,但刘永敬借着这个事,要回雉河集。张洛行当然不允。
这天半夜,张洛行已经睡下,突然被龚德树推醒:“大王,刘永敬跑了。”
张洛行大吃了一惊:“跟着他跑的有多少人?”
“只怕有数人,而且各旗人心惶惶,只怕有一半人起了脱逃的心思。”
部下都跑了,几个光杆司令去投太平军,只怕被人瞧不起。张洛行从草褥子上跳起来:“快,随我追。”
龚德树选了一眼光利的捻子,让苏天福带着保护张洛行去追逃兵。自己留下看守大营。
张洛行直接往雉河集的方向追,追出去一个时辰,看到前面有火光,便知道没猜错。
“刘饿狼,你这丧胆的王八子,要跑到哪里去呀。”
“大王,不是兄弟不听号令,只是你也要去寄人篱下,还是让兄弟回雉河集种地。”
“清兵追得急呀,雉河集能呆吗?投靠了太平军,你也少不了一个侯。”
“兄弟是个庄稼汉,可弄不清楚他们那几票的朝廷。”
“你要回去种地,带着这么多兄弟干嘛?”
“大王,兄弟们都不愿意离了老家,大王你要不清楚,只待到明日,看看有多少了人撒丫子跑。”
张洛行和刘永敬一问一答的当口,苏天福慢慢策马靠近,突然举起火铳,就是一枪,刘永敬应声落马。
嗡!跟着刘永敬跑的几人顿时大乱,四散而逃。
张洛行策马大叫:“刘永敬临阵脱逃,军法处置,孩儿们跪地免死。”
……闹腾了一夜,张洛行总算追回来三余人,回到大营里,龚德树哭丧着脸:“天还没亮,就有人偷偷逃跑,只怕跑掉上万的丁口。”
“牲口呢。”
“逃走的倒是没法偷走牲口。”
“唉,像咱们这样,居然想自立旗号逐鹿原?”张洛行苦笑着自嘲。
“大王切莫灰心,等见着林凤翔,我们这几万部众,一万多牲口,一定能换个出身。”
经过二十天的跋涉,张洛行的部下逃散两万人,后有一万多骑兵,近两万壮丁,到达开封城下。
林凤翔得知捻军来投,大喜过望,他先重赏了打先锋的李昭寿,又让李开芳渡过利汴河来接。这段时间,开封城没打下来,但两淮豪杰不断来投,加上原先的殿前部和来的捻军,总计超过万人。
李开芳将张洛行、龚德树、苏天福等人引入大帐,双方见礼完毕,林凤翔道:“来来,我为你们引荐一人,这一位也是淮北的豪杰,苗沛霖。”
苗沛霖本是凤台的塾师,太平军兴以后兴办团练,林凤翔过安徽声势浩大,苗沛霖认为有利可图,便带领属下投奔林凤翔。
张洛行很是敬重读书人,得知苗沛霖是塾师后,便又“久仰”了一番。
“张大侠自领数万人来投,自当别领一部,苗先生,你们淮上老乡要多多亲近。”
张洛行本以为林凤翔会塞沙子,调骨干,拆了自己的捻军,没想到林凤翔如此豪气,不由得大生钦佩之心:“丞相如有吩咐,捻军定然遵从,我苏北还有一支骑兵,由秦时亲大侠统领,号‘黑云长剑’。我愿写信召他前来,共成大业。”
………………………………
45 援奉
时间:2012…05…28
李鸿章身着三品顶戴,站龙骧号的船头。上海联合舰队的四艘“大胆daunt”级风帆蒸汽混合动力巡洋舰鱼贯而行,正驶向陌生的大连。大连,是俄国人取的名字“达尔尼”的汉化变音,意即遥远的地方。
上海联合舰队的龙虎霆电四舰虽然是同一型,但舰队提督阿里汉亲自指挥旗舰龙骧号,龙骧号的军官也多为尼德兰水手,副提督是英国海军少校阿斯本,他还兼任虎啸号的舰长,虎啸号上也有很多改行当雇佣兵的英格兰前水兵。
而飞霆、策电二舰主要以招募的闽浙渔民为主,战斗素质远远低于龙虎二舰。
月的时候接到军机处的策令,上海联合舰队让北上拒俄。李鸿章以成军未久,器械未熟为由,一直拖延着。可就半个月前,阿斯本副提督主动向李鸿章请战。对于李鸿章“器械未熟”的担忧,阿斯本回答:“英格兰水手第一次踏上甲板之前,往往是流氓、恶棍和侍应生,但这并不妨碍‘不列颠统治海洋’。”这句话后来被收录进《铁甲舰时代的海上战争》一书。
其实阿斯本这句话是指拿破仑战争之前的情况,而从1829年开始,皇家海军专门用三艘退役战舰“卓越”、“杰出”和“宿敌”号作为训练舰。所有海员,通常还是15岁的小男孩时就开始系统的训练,包括结绳、系套、编接、开船、扬帆、撤帆,基本炮手训练,短剑和步枪的使用以及罗盘和舵轮的应用等。这些少年海员经过6个月的训练后才正式上舰服役。皇家海军希望藉此建立并永久保持一支训练有素的海员团队。
但阿斯本可不想让清国人掌握这一套,他仔细思考过风帆蒸汽混合动力战舰的特点:风帆用于长距离巡航,而蒸汽机则作战时启动。只要清国人不掌握风帆的使用技巧,就永远无法远离海岸线作战,也就永远不会挑战不列颠的海权。
当然,这段话没必要和李鸿章讲清楚。阿里汉看来,四条“蒸汽战舰”对付“连澡盆都游不过去的熊”是绰绰有余了。
唯一让阿斯本有些烦心的,就是联合舰队的提督,荷兰人阿里汉。一个荷兰人,连正规的军籍都没有,居然骑到了堂堂皇家海军少校的头上。按清国人的话说,大家又不是熟人。
不管怎么样,联合舰队四艘混合动力战舰,护送着另外四艘冯桂芬的轮船招商局向英人租借的运兵船浩浩荡荡的“援奉”。海面上上一字长蛇,倒也威风。
前方的龙骧号打起旗语,召唤各位舰长乘小艇前去开会。
“两位提督,两位管带,”李鸿章没有废话,“估摸着,明日就要到青泥洼,也就是罗刹称的大连。汉提督已经定下方略,诸位请看。”
阿里汉拿着荷兰的宽檐帽站起来,行了个礼。阿斯本暗暗冷笑:“海上马车夫那是几年前的事了,你又不是飞翔的瘸子,装什么装。”
阿斯本用围棋棋子摆出俄国人的船队情报,喋喋不休的说着,薛若望一旁翻译。
“这么多废话,不就是四艘战舰排成纵队,充分扬侧舷火力和机动性。浅陋的低地佬,居然大不列颠皇家海军面前讲战术。”
李鸿章盯着阿里汉,但他并没有听进去,他心里想着军机处的一些布置:先海上断了罗刹人的后路,趁机把英国拉下水,以夷制夷。随后神机军大军出关逼和,再请英国调停,拖上几月,就是冬天,罗刹西伯利亚转运不灵,定然撤兵。说不定,还可以将外乌苏里江的罗刹逼走。等解决了关外的罗刹,大军再掉头南下,一举荡平匪。
一夜无事,第二天上午,龙骧号的瞭望哨出了“现大批舰只”的信号。四艘运兵船立即降帆停驶,龙虎霆电四舰排成横队,齐头并进。但由于霆电二舰的舰员多是生手,横队被拉成了一条斜线。
涅维尔斯伊科带领的探险队并没有正规的军舰,面对拥有18门32磅炮,4门10吋炮,两门68磅加农炮的大胆级毫无还手之力,而蒸汽动力面前也无法逃跑,不到个小时,俄国人的运兵船队就不复存了。现,三千多名哥萨克和武装水手被困了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