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是谈判,自然要讨价还价,您还是请璞鼎查爵士看看,具体的意见,明天可以由麻恭少校带来。”
“好,就这样。”
“再见。”
“再见。”
6月17日谈判的程序
李颖修静海寺恭候着麻恭少校的到来,楚剑功也到场了。他们静海寺外,可以看见远远的江面上停泊的皋华丽号。
十点到了,英方的谈判人员还是不见踪影。
“怎么还没来?英国人看来不认可你的谈判资格。”楚剑功说道。
“现怎么办?还等下去么。”
“不能等。等待,意味着我们急于谈判。这是示弱。”
“我也这么想,我们走。”
两人带着随从——除了乐楚名带的一排朱雀军士兵之外,还有几个是德珠布借给他们的家人——从寺门口大步离开。
“牵着马,别着急,慢慢走。”楚剑功低声说道。
一行人走了没多远,就听见后面有马蹄声,一个英军士官追了上来。
“吁——”那士官停下马,叫道:“先生们,你们怎么离开了,我们的少校等着你们谈判呢。”
“你们迟到了!”
“嗯,我只是个军士,外交上的礼节我不懂。也没有外交权限。”
“你没有权限,就让你们少校来。”
那军士踌躇了一会儿,掉头而去,不一会儿,一个少校军官骑着马来了。
“请问哪位是李外交官?”
“我是。”
那个英军军官跳下马,敬了个军礼:“外交官阁下,我们不熟悉道路,迟到了,我向您道歉。”
李颖修回了礼,说:“这就过去了,我们回到静海寺开始谈判好吗?”
“好的。”
双方一路上没有交谈,几十个人沉默的回到静海寺。
宾主落座以后,双方互相交换了授权书,表明自己谈判执行人的身份。开始进入正题。
“昨天,我们研究了你们的谈判件,与我们提出的十项条件差距太远了,如果清国真的想实现和平,必须诚心诚意的考虑我们的条件。”麻恭少校先制人。
“少校先生,我有个提议。”
“您说。”
“贵国的十项条件是非常苛刻的,因此,我方绝不可能答应,但为了顺利达成共识,我建议,我们把十项条件分解开来,先谈判容易的部分,再谈判困难的部分。”
“这个提议很好,我同意。”
英方的十项条件是这样的:
割让岛屿、
开放通商口岸、
外交地位平等,派驻使节、
赔偿鸦片、
废除行商制、
赔偿商欠、
赔偿军费、
付给欠款和赔款的拖欠利息、
条约以和英书写,句的解释以英为主、
双方君主限期批准。
李颖修仔细的研究过这十项条件,并且和楚剑功详细回忆了另一个时空,英国所面临的政治局势,以及几年以后要生的世界大事。他们所拟定的谈判顺序,充分考虑了英国人的胃口和现实政治需要。
英方所列出的十项条件,是根据前任外相巴麦尊的外交训令提出的。现,英国的外相虽然换成了阿伯丁,但其谈判条件并未改变。楚剑功和李颖修相信,和另一个时空一样,这十项条件仍旧是英方的狮子大开口,英方实质期望应该是巴麦尊给义律下达了所谓《四号训令》。但可惜的是,四号训令的具体内容,楚剑功和李颖修一时记不起来了。他们只有肯定的概念:十项条件是可以打折的。
谈判的第一项,就是外交地位问题。麻恭少校表了一篇简短的演说,历数了清国对不列颠近年来的种种羞辱。慷慨激昂之后,麻恭少校挑衅盯着李颖修,眼睛射出质问:“我说的有什么不对吗?”
啪啪啪,李颖修鼓掌:“说得真好,我们两国应该平等交往。以前的种种礼仪上的冲突,只是化不同造成的误会。”
麻恭少校像一拳打了空气上。他听说东方人是很好“面子”的,而“礼”清国的人伦体系又占有神圣的地位,没想到对面的这位大人居然如此轻易地就接受了平等外交的条件。
“那么,从今以后,我们两国就是外交关系上平等的国家了。”
“国,嗯,国一向主张,国家不分大小强弱,一律平等。”李颖修开始背另一时空的一段名言,“对国际事务拥有平等的言权……广大展国家应当联合起来,为建立国际政治秩序和经济秩序而团结努力奋斗。”
等李颖修背完这一段,麻恭少校已经愣住了,“什么叫展国家?”
“展国家就是指正展的国家啦。”楚剑功一旁解释说,“比如,英国,现修铁路,造工厂,就是展国家,你看,我们用的是进行时态。而那些自以为非常富裕,不造工厂,不修铁路,有大量白银流出的国家,靠着关税保护和贸易壁垒以及化优越感苟延残喘的国家,我们称为已展国家,使用完成时态。比如……”楚剑功一时想不到用什么例子。
“比如清国,”麻恭少校恶意的嘲讽道:“白银流出国,没有现代的工业,关税保护,贸易壁垒,化上莫名其妙的优越感和原教旨,混吃等死。天朝上国,无所不有,果然是‘已展’国家”
“太对了。我们把这一段话用作条约的开篇语怎么样?然后第一款是双方的平等外交地位。”
“很好,如果你们不觉得尴尬的话。”麻恭少校还是那种嘲讽的态。
于是,条约草案的开篇就是:
“世界正日益分裂为达国家和展国家两个阵营。展国家对达国家控制资源和市场的旧有秩序的不满日益加深。英双方决定改变这种旧有秩序,而建立基于所有国家一律平等的基础之上,有利于资源自由流动和自由贸易的秩序。”
这是一句影响深远的话,直接影响到了七十年后的世界大战。
这是一次卓有成效的会谈,确认了双方的平等地位。下面,就要坦率的交换意见了。
“我们不割地,也不赔款。”李颖修直截了当的说。
麻恭急切的想说什么,李颖修挥挥手拦住他,板起面孔说道:“亲爱的麻恭少校,您可以把我们的态带回去,你可以看着我的眼睛,我的表情。我对您表如下口头声明。”
“英国和国之间是平等的。这种平等关系不会因为战争或者和平关系而改变。对于商业纠纷,我们可以采用商业的方法解决。两国不应当采用政治或者军事的方法干涉商业事务。刑事问题可以另案讨论。”
麻恭非常愤怒,他大吼着:“如果你们不接受十项条件,我们就重开战。”
“您得到重开战的授权了吗?少校先生。您还是将我们达成的条约第一款带回去汇报,双方的平等关系,是下一步讨论的前提。”
麻恭恶狠狠地盯着李颖修。
“明天,还是十点,我这里等着您。”李颖修语气平缓的说道。
6月18日英国议会的清国律师
等麻恭少校一行人离去之后,楚剑功命令乐楚名收拾桌子,一边问李颖修:“不会有什么问题?英国人会不会恼羞成怒?”
“你怕么?”
“不是怕不怕的问题。我是觉得历史上……”楚剑功突然看了一眼左右,便打住话头:“回去详谈。”
第二天早上十点,双方的人都准时到了。落座以后,麻恭少校先开场了:
“我向不列颠的全权代表璞鼎查爵士汇报了昨天会谈的成果,有点小问题?”
“有什么问题,您管提出来。”
“名称,你们的名称。我们注意到,你们使用‘国’这个称呼,而没有使用清国。当然,英语他们是一样的,但我们认为汉语本还是应该规范一些。你们确定没有搞错吗?”
楚剑功和李颖修还真没注意这个问题,用清国称呼清朝,用国指代自身,完全是一种习惯,自然而然。
“麻恭少校,您等我们商量一下好吗?”
“可以!请便。”
楚剑功和李颖修来到一间僻静的禅房里,楚剑功问:“叫清国还是叫国?”
“我刚才考虑了一下,这样,以后我们决定承认的条款,使用国,而准备翻脸不认账的条款,使用清国。”
“这样当然好,但英国方面会看出来的。”
“我自有办法。”
两人商量妥当,折返回去,李颖修说:“我们决定将清国和国混合使用,普遍义务使用国,政府义务使用清国。请贵方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