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神才之胖子威武-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谨慎啊!”

    贾诩根本就毫不在意。在他看来,楚雄刚才的举动完全是应该的,是正常的。

    “贾诩拜见主公!”贾诩下拜道。

    我连忙将贾诩扶起,哈哈大笑道:“文和先生能来辅佐我,实在是我的福气!以后你就留在王府给本王做幕僚了。”

    我正扶着贾诩高兴呢,这时虎卫来报:“主公,门外有人求见。”

    我也奇怪我现在的身份也不是谁想见就见的,不过我向来随和,既然是求见,那就见呗,当即,我平静的问道:“哦。是何人来访?”

    虎卫恭敬的说道:“回主公,他说他是北海的太史慈,奉北海孔融大人之命来此。”

    我一愣,心想:孔融怎么派人找自己来了?而且这太史慈和自己素未谋面,自己只是当初和孔融有几面之缘而已。不过这太史慈我知道,只是是在未来时空知道的。在现代,很多网友在网上发表三国武将排名时,其中前十的就有太史慈的影子,更有将之弄成了一首诗:‘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枪神张绣和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邓艾和姜维。’据我所知,太史慈虽勇武,但是一生却未得到重用,后来跟了孙策,但是没多久孙策就死了,孙策死后没多久他也继孙策而去,死前还呼:‘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呼?’从这句话中就可以知道太史慈的为人了。

    现在我也想了太史慈为何而来,名将来了,当然要见了。我连忙吩咐道:“快!大开中门迎接。”说完之后,我请贾诩做到一边椅子上,看着贾诩坐着讶那木椅子上,好奇的感受那椅子的样子,确实搞笑,这椅子也只有我的王府有,都没有出去卖,我一个王爷,不至于穷得去卖椅子吧,之后我跟贾诩拉拉家常等着太史慈来进见。

    片刻之后,我就看见一个大汉被虎卫引了进来,此人虽然浑身有些湿漉,可却透着一股英姿煞气。应该就是那个太史慈无疑了。

    果然此人见到我之后,立即抱拳拱手说道:“北海太史慈,见过大将军。”

    我看着太史慈,心中对这种牛掰武将也是爱惜。连忙抬手示意道:“无须多礼。快快入座叙话。”

    太史慈也没心思和楚雄客气,急冲冲地向楚雄说道:“大将军。北海有难。孔大人特命慈来此向大将军求救。”

    我闻言,还是明知故问道:“孔北海何难?竟需要你来幽州求救?”

    太史慈从怀内掏出一封书信说道:“大将军,这是孔大人让我转交给您的。”

    典韦过去接过信,转交给我,我拿来来仔细一看,却原来是袁绍和曹操在图谋青州。孔融知道孤军难守,因为跟我有旧交,便让太史慈令太史慈冲出重围,找我求救搬兵。

    本来孔融北海有难,我早就知道了,这些都是军事策略,我哪里会闲的蛋疼没事先跟袁绍打上啊,当然是靠青州这块肥肉把袁绍和曹操这两头狼引过去了。

    本来这种损伤自己实力的事情,我一般都会找个身不由己的借口推掉的。可如今我正好要出兵冀州,正好是个机会,可以利用我大将军掌管天下兵马之权,指着袁绍无故兴兵做乱,出兵攻打他,虽然别人都知道我跟袁绍有大仇,只是随便找的借口,不过那又怎么样,我有大义,有实力,想打就打,别人也只能心里发牢骚而已。

    随即,我向太史慈详细地询问了一下战况。

    太史慈大致说了一下,又向我说道:“大将军,慈离开北海之时,那袁贼和曹贼已经在青州混战多日,北海孔大人拒不出战,凭城据守,虽然城内只有一二万的兵丁,但上下一心,贼人倒也无可奈何。可如今慈一路赶来,乘风破郎,半月到此,这几天就不知北海怎样了。”

    我微微一笑,接着问道:“你可知道,袁术拥立刘鹞称帝的事?”

    太史慈愣了一下说道“慈尚未知晓,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海上赶路,没时间了解天下大事。”

    “那你也不知道,曹操已经退出青州战场了?”我说的理所当然的样子。

    “确实不知,按王爷的意思,青州之围可是已解?”太史慈激动的说道。

    “恰恰相反,青州更危险了。”当然这个也只是目前的猜测。

    “为何?”太史慈急着问道。

    “本来三方军队可以互相牵制,都不会用全力,现在曹操退出了,袁绍自然集合所有力量攻打青州,青州自然更加危及。不过你放心,就算孔北海遇难,本王也一定会让你亲手为他报仇的!”

    太史慈又愣了一下,他也听出来楚雄的招揽之意。“多谢大将军,不过现在还是请大将军赶快派兵救援吧。”

    “本王派兵目前也无法直接救援青州,不过本王已经屯兵在冀州边,只要拿下冀州,袁绍自然会心急如焚的回援,到时青州之围自然而解。”我笑着说道。其实我才不管你青州怎麽样,袁绍不回来更好,直接把他冀州收了。
………………………………

第一百五十章 图谋黑山

    “孔大人治理北海多年,民间一向富裕。北海也一直囤有大量粮食,粮草不成问题,其余守城物资,那也准备充足,估计还可坚持多日而无忧。多谢大将军出兵救援,只要袁绍退回来,慈回去自能保得孔大人平安。”太史慈想了一下说道。这太史慈从头到尾就是叫孔大人,而不是主公,这就暗示楚雄,自己还是无主之人啊。

    “好。这下本王就安心攻打冀州,等待袁绍回援了,想那攻城之战,往往要三倍守城之兵,方可破城。如今孔北海的兵马粮草都挺充裕。北海必不会轻易攻破。你也先下去休息,不用心急,本王马上安排出兵。”我安抚太史慈说道。

    太史慈由虎卫下去之后。我立即开始下命令。

    “既然袁绍的大军都在青州作战,本王给他来个首尾难顾。

    “文和,奉孝,你们有意见补充吗?”

    我虽然决定了,不过还是问下这些军师的意见。

    “诩觉得大善。以主公这些虎狼之师,攻打袁绍的那几万杂兵,确实没多大压力,期间只需让各位将军,多小心谨慎那黑山贼即可,必能顺利取得冀州。”

    “嘉也觉得此时正是时候,不过嘉也同意文和的意见,应该多注意黑山贼张燕,他既然投靠袁绍,必然会帮助袁绍守冀州,黑山军号称百万,主公需特意提醒吕布,并州的太行山脉便有黑山贼的势力,可让吕布找个机会将其铲除或者收服。”

    “好,传本王之令,命关羽,吕布,马上兵发冀州,让他们小心那黑山贼张燕,争取在袁绍回援时给本王拿下冀州。”

    “遵命!”曹性听到楚雄下令,便接令下去安排信使。

    张燕,常山真定人。其实他既不姓张,也不名燕,他本姓褚,名不可考。至于为什么叫张燕,说来话长。

    张燕生活的年代,正是群雄并起,人人都想当皇帝,有枪就是草头王的东汉末年。公元184年,先是张角领导的黄巾军首举义旗,随后全国狼烟四起。张燕当时纠集一伙儿年轻人占地为王,转战山泽,有万人之众。博陵张牛角也率众起事,自号将兵从事。这两股力量联合到了一起,张燕尊张牛角为帅,一起攻打廮陶,张牛角在战斗中被飞箭射中,受了重伤,临死时告谕部下众将:“必以燕为帅。”张燕十分感动,就改姓为张。张燕性格剽悍,行动敏捷,身轻如燕,速度极快,故军中号之为“张飞燕”。这种称呼当时在起义军中十分流行,如骑白马者为张白骑,声大者为张雷公,眼大者自称李大目,等等。

    张燕的义军如星火燎原,发展极快,与常山、赵郡、中山、上党、河内的其他小股义军进行联络,这一带的小头领孙轻、王当等纷纷率部归附张燕,部队人数曾达到百万,号称“黑山军”。这在当时已是很大的势力了,赤壁大战时曹操也不过八十万军队。据查有关资料,河北、辽宁、陕西、山西、吉林、内蒙古均有黑山,但张燕占据的黑山应在河南浚县西北,《后汉书》、《三国志》中都有记载。此黑山原名墨山,因墨子曾居住于此而得名。

    面对日益强大的黑山军,汉灵帝无力征讨,便想出了招安的法子。招安的前提一是朝廷无力剿灭,二是被招安者想取得一个合法的名分以保存实力。像历史上许多农民起义军领袖一样,张燕也难以拒绝高官厚禄的诱惑,于是讨了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