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剿泰山黄巾军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便寻机吞并泰山周边州郡,待实力壮大后再来同袁绍陈楚一决雌雄。
在荀彧为曹cāo制定的规划中,与林秋争雄是经略长江以北的最后一步。
对于前期的计划,荀彧有至少九成的把握能够成功,但对于最后与林秋的决战,荀彧心里是一点底都没有。
如果在同林秋的决战中,曹cāo胜了,那么曹cāo就占据了半壁江山,离问鼎天下的目标就不远了。
但如果败了,那么他们就将成为林秋问鼎天下的垫脚石。
正所谓胜者王侯败者寇,要么胜而为王要么败而为寇,没有第三条路可以走。
在曹cāo离开洛阳后不久,各路诸侯也纷纷离开了。
他们在离开洛阳时,很是将洛阳折腾了一番,小户人家就不用说了,就连许多士族都遭到了劫掠。
诸侯们离开了,只留下一片狼籍的洛阳和郁闷不已的袁绍。
面对诸侯们的所作所为,袁绍不是不想管,他甚至有时恨不得将这些诸侯全宰了!但袁绍这个人向来是没什么主见的,当他询问部下谋士意见时,谋士的意见又不一致,这让袁绍举棋不定不知该如何是好。
就在袁绍还在那犹犹豫豫之时,诸侯们已经将洛阳折腾完,拍拍屁股走人了。
好在诸侯还有点分寸,没在洛阳城内放火,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在所有诸侯中,最失落的要数刘备。
这位自称皇室宗亲的大耳贼本来想挑动众诸侯与林秋间的战争,然后坐收渔利。
但他万万没有想到事态竟会这样发展下来。
之前表现极其强势的林秋竟然会主动放弃洛阳,他与东方诸侯间并未发生任何冲突,反而现在袁绍与众诸侯间的关系闹得非常不愉快。
刘备的如意算盘未能达成。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令刘备即失落又忧心忡忡。
林秋在行动之前根本就没有跟他通一点气,很显然,林秋并不信任他这个名义上的部下。
这是让刘备感到失落的,而让刘备感到忧心忡忡的是,他不知道他之前跟袁绍密议的事情是不是已经被袁绍告诉了林秋。
如果林秋知道了他曾经背叛了他,会不会放过他?
心有所虑的刘备可不敢一个人到处乱晃,他决定找一个足够强大的靠山。
就目前来说,除了袁绍以外,还真没有人能同林秋抗衡,所以刘备并没有像其他诸侯那样离开,而是选择留下来投靠袁绍。
对于刘备的投效,袁绍麾下赞成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
反对者主要是担心,两家的关系会不会因为刘备的缘故而交恶。
不过袁绍最后还是决定将刘备留下来。
原因很简单,完全是虚荣心作怪。
征北大将军林秋的部下前来投效,这多有面子啊!
“李兄,咱们之前反对林秋留驻洛阳是不是错了?”
“唉!我也不知道!想当初林秋的征北军在时,这洛阳多安宁啊!然而现在,唉!”
…………
这是两个士族青年间的谈话。
“大叔,征北军什么时候能回来?”,一平民少年问身边的中年人。
中年人紧皱眉头摇了摇头,“不知道。”
少年叹了口气,“唉!要是征北军在就好了!他们一定能为我姐姐报仇的!大叔,不如咱们去找征北军!”
中年人闻言双目一亮,露出明显意动的神情。
………………………………
第五十七章 林秋的新目标
() 离开洛阳后的第十天,林秋率领二十万大军渡过了黄河进入了河内郡境内。
这个速度是比较慢的,主要是辎重物资的拖累。
这些辎重物资全是从洛阳太仓带出来的,当ri董卓军败得匆忙,存储在太仓中的钱粮决大部分都未来得及带走。
董卓本打算将这些物资钱粮付之一炬,幸亏林秋军赶到的及时才没有使董卓的打算得逞。
林秋离开洛阳时,至少将太仓中的钱粮物资带走了七成,整整装满了六千辆大车。
正是由于辎重物资太多了,所以林秋的军队才走了三百多里地渡过黄河。
得知征北大军竟然到了河内境内,王匡的留守部将方悦焦虑万分。
他担心林秋会趁机占了河内。
方悦一面派人紧急赶赴洛阳通知王匡,一面组织仅有的两万人马布置防御。
方悦将各县镇全部都放弃了,将所有军队集结在河内郡城。
方悦希望凭借河内郡城的完善防御设施能够抵挡些时间。
方悦密切注意着林秋大军的动向,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正所谓怕什么什么就来。
林秋大军渡过黄河进入河内后竟然停了下来。
完了!完了!我这两万老弱残兵哪里抵挡得了对方如狼似虎的二十万jing锐!当方悦一得知林秋大军竟然停在了河内,当即认为林秋将目光盯上了肥沃的河内郡,心中充满了绝望。
方悦的紧张感染了所有的人,所有守城将士全都面sè惨白地紧张地等候着,等候着征北军的出现。
“老张,你说咱们能挡的住吗?”,一个中年士兵抱着杆枪一脸紧张地问身边一个年纪差不多的士兵。
那个被称为老张的中年士兵轻呸了一声,“抵挡个屁!就凭咱们这几块料给人家塞牙缝都不配!还抵挡呢!要知道征北军可是咱汉人中的这个!”,说着,老张竖起了一根大拇指,“征北军先是灭掉了数十万黄巾贼军,那个叫赵云的在阵前连斩对方一百零八员悍将!(越传越玄乎)啧啧,想想都叫人佩服!随后征北将军林秋率领二十万jing锐横扫柳城,近二十万乌丸蛮军被杀得片甲不留!”,老张一脸陶醉地在替林秋的征北军宣传着。
如果方悦听到这番话一定会治老张以扰乱军心之罪,并当场将老张斩了。
好在这周围都是与老张相熟的士卒,没有谁会去通风报信。
周围的士兵们闻言全都脸sè一变,一个年纪稍小的士兵战战兢兢地说道:“可是,可是征北军现在要来打咱们了!咱们该这么办?照老张你的说法,咱们岂不是只有死路一条!”
所有人都注视着老张,看他怎么说。
老张看了众人一眼,然后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道:“要想活命其实很简单。
相信大家早就听说征北军对咱们汉人百姓非常仁义宽厚。
咱们要活下去有两条路,一是脱下这身军装躲到乡下去,征北军是绝不会sāo扰普通百姓的,反而还很关照;二是偷偷地逃到征北军军营,向他们投诚。”
众人面面相觑,均露出意动的神sè。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士兵突然出言反对道:“这怎么行,咱们这么做是不是太不忠义了!”
众人闻言,又露出犹豫的神sè。
老张双眼一番嘴角一挑,很是奇怪地问道:“咱咋不忠义了?太守和征北将军都是汉人,咱们换一个有什么不可以的!”
大家都认同地点了点头,都觉得老张说的在理。
就像一个家庭一样,老大和老二打架,不管老三是帮老大还是老二,你都不能说他不孝。
其实老张的这番言论是受了林秋思想的影响。
代表林秋思想的言论在有心和无心之下已经在平民之中广为流传了。
对于这些言论,虽然社会的上层人士大加抨击,但绝大多数的平民却很快接受了。
原因很简单,因为林秋的这番言论是符合绝大多数的百姓的利益的,就光是军队应该为国为民而战这一条观点就能让百姓们激动得热泪盈眶,要知道在这之前,军队跟皇帝手中的私人打手没什么区别,所有人都理所当然地认为军队就是为皇帝而战,陈楚的这一观点无疑是石破天惊的。
正当方悦紧张地防备着林秋的征北军时,雪上加霜的事情出现了。
根据亲信的报告,各军营陆续出现了逃兵,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将士们士气低落至极。
照此发展下去,根本就不须征北军来打,河内郡的守军自己就会崩溃了。
方悦明白事态的严重xing,于是当机立断采取铁血手段。
凡事被抓住的逃兵,不问情由一律处死。
方悦的铁腕手段很快起到了作用,各军营的逃兵数量迅速下降。
不过,方悦虽然控制了局面,但众将士们却对他恨之入骨。
面对征北军的沉重压力,所有人都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