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天,林秋正在同麾下四将议事,突然侍卫来报说,派往洛阳的使者派了信使回来。
林秋连忙召见。
使者入内拜见,然后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双手呈上。
林秋接过,打开一看,顿时面sè剧变。
信上没有说别的事,说的就是董卓以清君侧为名夺占洛阳之事。
林秋不禁心中纳闷,在他的记忆中,董卓干这种事应该是在五年以后啊!
“大哥,究竟是何事让你如此苦恼?”,一旁的张辽见林秋紧锁眉头,于是问道。
林秋一脸苦恼地摇了摇头,然后将书信递给了张辽。
张辽看过之后也是面sè大变,只见他朝林秋抱拳道:“大哥,董卓窜逆,这该如何是好?!”
其他三人早就按捺不住了,张飞迫不及待地问道:“大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大哥和二哥为何如此表情?”
林秋抬头看了一眼一脸焦急的三人,然后对张辽道:“文远,将信中的内容说给大家听。”
张辽应诺,随即便将董卓之事详细道来。
张辽话才说完,张飞便大咧咧地道:“我道是什么事,弄了半天就是这点事!大哥莫急,小弟只需三万人马,便可杀上洛阳擒拿董卓!”
这时,关羽也连忙请命道:“主公,末将只需五千骑兵,定斩董卓之头!”
林秋没有回答张飞关羽他们的问题,而是转头问郭嘉和戏志才。
“奉孝、志才,你们看此事该当如何?”,林秋问郭嘉和戏志才,这两人毕竟是智谋过人的,他俩说的肯定没有错。
此时,看着郭嘉那表情,肯定是有主意了,可他确没有急着对林秋说,而是对旁边的戏志才道:志才兄,这事你来。
听郭嘉这样一说,戏志才也明白了,郭嘉是给他在主公目前表现的机会,当下也没有在犹豫了,直接对林秋抱拳道:
主公,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还是暂时屯兵朝歌,静观其变为好。
林秋听戏志才这样说,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
第三十章 谋士陈宫,毒士贾羽!
() 第二天,林秋留张辽、张飞、赵云在朝歌,自己则带着关羽及随从数百人往黄河之南的中牟去了。因为林秋突然想到了一个人。
这个人智计不下于郭嘉,陈楚希望能将这个人请出山助自己一臂之力。
这个人的名字叫陈宫,那个在后世历史中的悲剧xing的人物。
董卓在夺得洛阳后,采取的措施非常高明。
首先,他一再强调率军进洛阳是为了铲除祸乱朝纲的阉党,同时安抚百姓施行了一些对百姓有利的政策,这使得平民百姓对董卓的抵触情绪大减,而且有许多百姓还对董卓感恩戴德,为此许多人家都供有董卓的生祠;另一方面,董卓善待朝臣,对那些耿直而违逆他的忠臣并不加以诛杀,反而礼遇有加,比如对待蔡邕,蔡邕原本是非常抵触反感董卓的,但董卓不但没有杀他,反而让他做了大学士。
董卓的如此做法使士族官员对他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可以说董卓在夺得洛阳之初的种种措施是非常成功的。
洛阳之外的各镇诸侯虽然有很多人想除掉董卓,但却没有借口,也没有机会。
当然董卓的头脑是不可能做得如此天衣无缝的。
这些计谋策略都是出自董卓身边一人的大脑。
这个人叫贾诩。
“文和先生,前将军派人献捷,该当如何?”,洛阳太师府内,高坐主位上的一个极其肥硕的中年人问道。
这个肥硕如肉山的中年人不是别人,正是ri前趁机夺得洛阳然后自封为太师的董卓。
在他下首跪坐着两人,左边一人面容清瘦,然而一双眸子深沉如海,正是董卓口中的文和先生,也就是被后世称为毒士的贾诩。
右边一人年纪甚轻,一双眸子非常灵动,很显然这人肚中花花肠子很多。
贾诩朝董卓拱手为礼,不答反问道:“太师打算如何?”
董卓不假思索地说道:“我要让天子拟诏召前将军返洛阳述职。
然后……”
贾诩笑了笑,接着董卓的话道:“然后趁机除了他对吗?如果他推脱不来,太师便以抗旨之罪制他。
我想我猜得不错。”
董卓哈哈大笑起来,“不愧是文和先生啊!我的心思真是瞒不了你!”
“太师是想享一世荣华富贵,还是享一时荣华富贵?”,贾诩缓缓地问道。
董卓愣了一下,不解地问道:“文和先生此话是何意?”
贾诩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端起几上的酒缓缓饮了起来。
董卓和另一人眼睁睁地看着他,虽然急得要死,但却没有催促。
等吊足两人胃口后,贾诩放下酒碗微笑道:“太师若享一世荣华富贵,就不能行此策。”
“这是为何?”
“目前,太师和关外诸侯的态势是,谁都不能先动手,先动手者必失民心并给对方以发动的正当藉口。
如果此时太师与关外诸侯交手胜算极低,所以太师目前应该做的是安定关内以积攒实力,同时挑拨关外诸侯使他们自相残杀。
等中原大地残破不堪之时,太师再以救世之姿出兵关外,则天下可定!”
闻听此言,董卓双目贼亮贼亮的。
“文和真乃我之子房也!”,董卓大喜赞道。
然而另一人却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只见董卓右首的那个年轻人朝贾诩抱拳道:“文和先生高论真让在下大开眼界。
只是仲坚有一事不明,还请文和先生指教。”
贾诩微笑着点了点头。
“先生yu使关外诸侯自相征伐以削其实力,此策虽然高明,但仲坚却认为难以实现。”
李儒顿了顿,见两人都在认真倾听,心中不禁有些得意,于是继续道:“先说那曹cāo,其为人诡诈,其下程昱、荀彧等皆是智谋深远之辈,恐怕不易上当。
而那位前将军,他既然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剪灭两部黄巾主力,就可见其也一定不是简单人物。
文和先生计策虽好,但恐怕很难使这二人上当!”
董卓觉得李儒说的也很有道理,于是连忙看向贾诩,想要看他怎么说。
只见贾诩笑着点了点头道:“仲坚说的确实有道理。
但要实现这计策却也不难。”
,顿了顿,用高深莫测的眼神扫视了两人一眼,然后继续道:“他们不上当,但别人却会上当啊!我们可以将曹cāo、林秋的屯驻之地封给刘表、刘焉此类人等,到时还怕他们打不起来吗?”
董卓和李儒顿时恍然大悟。
“可是林秋陈楚实力太强,刘焉之辈恐难与敌。
到时林秋消灭了刘焉,实力岂不更大?”,李儒又提了一个问题。
贾诩不禁对这个李儒有些刮目相看起来,能将问题考虑到如此地步,也是相当不简单了。
“林秋实力确实强横,即便与太师相比,恐怕也相差不远。
不过不用担心,我已经为他找了一个很好的对手。”
,说到这,贾诩神秘一笑。
两人好奇地看向贾诩,心被挠得痒痒的。
“ri前,边关来报,说乌丸趁黄巾暴乱之际大举寇边。
你们说让林秋去跟乌丸人打一仗是不是很有意思!”,贾诩笑道,笑得很jiān诈。
两人双眼顿时一亮,也跟着jiān笑起来。
“大哥,听说皇帝老儿又给你升官了。”
,人未到声先至,如此大大咧咧的除了张飞还真找不到第二个人。
“大哥(主公。”
,张辽四人一起来到林秋面前。
“大哥,皇帝给你升了个什么官啊?”,张飞迫不及待地问道,神情很兴奋,就像走路捡到了一百两黄金似的。
林秋拍了拍几上的圣旨微笑道:“皇上擢升我为征北将军。”
四人闻言均露出由衷欣喜的神情。
“恭贺主公高升!”,四人一起拜道。
林秋却苦笑着摆了摆手道:“你们当这是好事吗?这是董卓使的jiān计。”
,随即林秋拿起几上另一封圣旨摇了摇说道:“钦差还带来了这封诏命。
要我即ri骑兵北上平定乌丸之乱。
公台,你跟大家。”
,最后一句,林秋是对身边一位面sè白净的年轻书生说的。
这个年轻书生就是陈宫。
前些ri子,陈楚到中牟好不容易才将他给拐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