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林秋此时还并不明白这其中的差别,他只是凭直觉感到面前这位老人对自己的态度与之前相比完全不同了…
周围的农民也都露出极为激动的神情,要知道像他们这种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百姓想要摆脱农民这种最低贱的身份几乎是不可能的。
他们每一个人都在内心中渴望着这一天的到来,甚至比渴望温饱更加渴望。
林秋不知道的是,他此时的举动有多么的惊世骇俗,如果这件事传扬开,他一定会遭到数不尽的卫道士的口诛笔伐。
不过即便林秋知道,他也会如此去做,他现在关心的是如何在即将到来的乱世中生存下去。
林秋有些诧异这些人对自己的态度转变之大,不过稍一思忖便明白了个大概,在古代,农民是没有任何地位的,身价等同于牲口,主人对他们基本上是想杀就杀,而不用担心受到任何制裁。
像林秋这样和颜悦sè对待他们这些农民的基本上没有,更何况林秋此时还亲口承诺取消他们农民的身份,他们怎能不感激涕零。
想明白这一点,林秋便欣然接受着来自周围敬仰的眼神。
林秋让徐公带着自己在村中转了一圈,结果让他本来很好的心情变得糟糕起来。
为什么?原来这里的村民们住得是极其简陋破败的房屋,每一户人家的房子基本上都开了不只一处的天窗,而且房屋低矮,许多都有不同程度的倾斜,给人以摇摇yu坠的感觉。
这种房子能住人吗?陈楚不禁紧皱着眉头。
“徐公,你们就住这样的房子吗?”
徐公叹了口气说道:“主公,这已经算很好的了,不管好歹,但至少是一个窝,而那些流民只怕做梦也住不上这样的房子。”
林秋思忖着:目前首先要做的看来还是搭建屋舍,自己还打算接收流民,因此大造屋舍扩建村庄便是当务之急了。
“徐公,如果要建供五千人居住的屋舍,你们大概需要多久的时间?”,林秋若有所思地问道。
徐公吃了一惊,他不明白主公所为为何。
虽然心中有疑问,但面对主公提得问题,徐公不敢怠慢,立即认真地盘算起来。
片刻后,徐公恭敬地回禀道:“主公,老朽粗略的算了一下,如果全村人一起动手,大约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林秋思忖片刻后对徐公道:“徐公我交待你分出村中一半的劳动力大造屋宇。徐公闻言连忙跪下,感动地说道:“主公对老朽如此信任,老朽一定不负主公所托。”
至此一月时间就这样匆匆而过。。。。。。。。
………………………………
第四章 买官
() 随着时间的过去,一个多月了,交给徐公的事,也办的差不多了,看着前面这一片可以容纳五千多人的住地,林秋心里也感觉挺自豪的。
为了迎接几个月后的黄巾之乱,时间紧迫,也该抓紧了,不然怎么生存下去?
地有了,人也有了,在这个时代还缺少什么?想要走在别人的前面官位必不可少,出于以前对三国的了解,这个时代买官的现象还是挺多的,这样更加方便了计划的实行。
为了了解更多的信息,林秋又找到了老掌柜,道明了来意。
老掌柜深深地看了林秋一眼,然后继续道;“这官位都是明码标价的,县令要五百金,太守则须一千金,官位越高要价也越高,三公之类若没有万金就不用想了。”
林秋认真地听着,暗自盘算着:自己除开买地钱还剩一千金,刚好可以买个太守的官位,但考虑手上必须有一定数量的流动资金,那么就只能买一个县令了。
林秋之所以削尖脑袋想要弄个官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林秋在前世看过无数三国题材的影视剧,这些给了他一个灵感,那就是凡是有官位在身的地方豪杰更容易招揽到谋臣武将,相对容易建立自己的势力。
有鉴于此,所以林秋才会打买官的主意。
盘算好后,陈楚又问道:“掌柜,小弟想捐一个县令应该怎么做呢?”
“这简单,你带着钱直接去洛阳便是。
当今天子在城门口张榜卖官,只要有钱便行,不需要有人引荐。
说来,当今天子的头脑还是不错的。”
卫度笑道,语气中带着一丝讥讽。
听到此林秋也明白接下来该怎么做了。
告别了老掌柜,回到住所,林秋找来了徐公,交代他多收留些流浪的农民,人数要达到五千之数,徐公虽然疑惑,但是也按照自己主人的意思办。
第二天林秋准备南下,经过一个多月的了解,林秋知道了,乐阳县位于并州,上党下的一个小县而已,去洛阳的话必须南下,过壶关,河内,函谷关在到洛阳。
准备妥当,林秋独身一人南下,一路上,看着那荒凉的大地,俩旁的路上趟着许许多多的人,一个个都瘦的皮包骨头了。林秋心中感慨万千,更加决心改变这个年代的现状。
五天时间,林秋快马加鞭,来到了洛阳,站在洛阳城下,看着这个时代最宏伟的城池,看着那十几米高的城墙,还有那护城河,还是被震到了。
回过神,看到城门口围着一大群人,挤进去一看,原来这就是买官公文榜。
只见墙上正贴着长长的告示,其上赫然是朝廷个官位的价格。
林秋不禁有些瞠目结舌,他虽然在前世听说过灵帝张榜卖官的事,但此时身处其中还是感到非常震撼。
纵观华夏五千年历史,能卖官卖的如此光明正大的恐怕只有这桓灵二帝了。
林秋苦笑着摇了摇头,然后也像其他人一样抬着头在告示上搜索起来。
林秋要找的是县令的官职,从头向后搜索着。
官位在告示上是按官阶高低排列的,终于在告示中间的位置开始是县令的职位了。
林秋不禁双眼一亮,连忙看后面的价格,果真如老掌柜所言是五百金。
林秋继续搜索着,在他的想法中,最好是能找到一个并州的官职。
“并州乐阳县县令,定价五百金。”
,看到这条信息,林秋顿时一阵激动。
他本来认为能找到一个并州的县令官职就不错了,但没想到告示上竟会出现乐阳县的信息。
林秋目前落脚的地方就是乐阳县,如果自己能取得乐阳县令的职位将为自己势力的发展提供极大的助力。
但随即林秋的心中又泛起疑惑。
这乐阳县不是已经有一个县令了吗?怎么这里还在卖这个职位呢?
林秋四下里看了看,看到一个年轻的太监正站在门口。
林秋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朝那个太监走了过去。
“这位公公,在下想捐一个本地的县令,正巧榜单上有这个位置,但在下有一个疑问想请教公公,不知可否见告?”,林秋不卑不亢地问道。
在这里不得不说,灵帝虽然做皇帝荒唐,但却非常善于经营,至少在城墙门外负责接待的这些个太监对客户的态度是非常好的。
年轻太监一脸和善地看着林秋,点了点头道:“这位公子请问。”
“是这样的,我在来之前,我们那的县令还在,可为什么这里会有这个职位呢?”
年轻太监眉头一皱,“竟有这样的事?公子莫急,我这就帮你查一查。
对了公子,你说的是哪个县?”,年轻太监的表情非常严肃,那模样简直就像后世爱惜声誉胜过生命的老总。
“是并州乐阳县。”
,林秋回答道。
年轻太监低声重复了一遍,然后道:“公子请稍候。”
,随即年轻太监便快步走进了城门。
不多时,年轻太监又回来了。
“公子,洒家已经替你查过了,没有任何问题。
现在的那个县令已经七十多岁了,朝廷已经下了还乡令,只因暂时无人接任,所以暂代县令一职罢了。
公子若捐了这个县令,只要一回去便能交接。”
,年轻太监笑着说道。
林秋恍然大悟,不禁心中一喜。
“那太好了,只是不知我应该如何做呢?”,林秋迫不及待地问道。
年轻太监笑了笑,不答反问道:“公子可是已经决定了?”
林秋肯定地点了点头,“当然。”
“那好。
小李子,你带这位公子进去办理手续。”
,年轻太监朝静立一旁的一个少年太监道。
“公子,请随我来。”
,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