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话时,徐公的神情也是忧心忡忡的,显然他也想到了粮食问题。
“对了,我让你收购的粮食都运到了吗?”,林秋现在特别关心粮食问题。
“前些ri子就全部运到了,总共九十万斤,现在全部屯放在仓库内。
主公要去看看吗?”
林秋摇了摇头,“不用了,徐公办事我是信得过的。”
徐公顿时感动不已,连忙叩谢道:“谢主公。”
林秋低头思忖着村中的事情,徐公等跪坐在一旁聚jing会神地注视着林秋,片刻后,林秋又问道:“目前村中的二万人,有多少壮年?其中壮年男子有多少?”
徐工公立刻又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然后道:“回禀主公,目前村中的二万人中,男子有一万四千人,其中壮年男子有九千七百人。”
林秋有些惊讶,他本以为这个问题徐公他们根本就没有去注意,却不想徐公竟然早已做好。
林秋不禁暗自点头:想不到徐公的内政能力还是很强的!看来徐公的内政能力不见得会比三国那些有名有姓的一般的内政人才差。
“很好,徐公你做的很好!”,林秋忍不住赞扬道,这又让老人好一阵激动。
“徐公,你立刻从这九千七百人的壮年男子中挑选出八千体格最好的。
过几天我要来看。”
,林秋又给徐公下达了任务。
“主公请放心,老朽一定将这件事办好。”
,也许是受到林秋赞扬的原因,徐公说话时的语气神态更加自信了。
林秋点了点头,然后又沉思起来,他记得还有一件事的,可是一时却想不起来了。
到底是什么事呢?哦,对了!
“徐公,我还要你在这些流民中挑选出会打铁的铁匠,我到时候有用。”
铁匠!这可是很重要的啊!将来自己军队的兵器及甲胄都得靠他们来打造。
徐公认真地听着,然后恭敬地应诺道:“是,老朽记下了。”
林秋又想了想,觉得该吩咐的事情都已经吩咐了,于是道:“暂时就这些事情,大家如果没什么事,就下去。”
徐公等人闻言,立刻站起来朝林秋施礼道:“主公请好好歇息,我等告退。”
要离开时,徐公突然又想起一事,于是请示道:“主公,关于流民投靠我村一事,还请主公定夺。”
林秋想了想,这件事情现在还真没办法解决。
虽说阻止流民涌入是最好又最直接的办法,但是这些流民已经是处在绝望边缘的人了,如果他们在没有希望的情况下被别有用心的人一挑动,那么就很有可能变成一股破坏力量,现在林秋根本就没有力量应付这种局面。
哎!看来得赶紧将武装力量建立起来才行!
“徐公,这件事我考虑过了,暂时仍接受流民的投靠,不过有一条要记住,那就是加入我们村的流民必须是青壮年,或者是有一技之长的。
另外,礼挑选一些机灵又可靠的人,让他们到并州各地去散布谣言,就说我们村的粮食因为救急灾民已经耗尽了。”
徐公是有头脑的人,稍微一考虑便明白了林秋的用意。
“是,老朽明白了。
主公请好好歇息,老朽告退。”
………………………………
第十二章 军队成
() 林秋的身边跟着二十几个强壮的小伙子,这是徐公坚持的,按他的话说:现在主公的身份不同了,出入怎能没有随从。
林秋对此是欣然接受的,有几个随从,办起事来也方便些,不过这并不是主要原因。
在前世时,林秋就非常羡慕那些个黑社会大佬或大财团老板,前呼后拥的威风非常,现在他终于也可以享受这种待遇了。
在众人的簇拥下,端坐在马背上的林秋腰板更直了。
走在路上,林秋不知不觉地又在思考钱粮的问题。
现在村里的发展已经步上正轨,但钱粮却是个大问题,随着流民地不断涌入,村子的负担已经很重了,如果情况持续下去,村子势必被拖垮。
当然林秋可以利用一县之尊的权利用强硬的手段驱赶流民,不过林秋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这么做的,一是看着那些饥寒交迫的流民,他下不了手;更重要的一点是他希望借此机会提高自己的名声。
钱粮钱粮!哎!我该到哪去弄钱粮呢?难道不得不采取激烈手段阻止流民继续涌入吗?
林秋苦恼地想着,就在林秋在为钱粮的事伤透脑筋之时,赵云和丰昊却是非常震惊。
因为他们的面前足足有六十万斤粮食!
“乖乖!我在乐阳县这么多年,竟不知道前县令贪墨了如此多的官粮!真他娘的!”,也不知道丰昊是激动还是愤怒,只听他不停地骂道。
赵云也很激动,但他并没有表现出来,他在心中想:这么多的粮食,相信能给主公解决不少问题!现在赵云思考问题都是站在林秋的立场之上。
“丰昊,叫兄弟们开始搬粮。”
,赵云下令道。
丰昊这才反应过来,然后立刻一挥手叫道:“动手啦!兄弟们!”
数十名衙役和数百名民夫立刻冲进仓库,开始搬粮。
这个仓库位于前县令的家院内,赵云和丰昊是在抄县令的家时发现的,除此之外,还在另一处密室内抄到了五千金。
有了这一批钱粮,短时间内,林秋就不用再为钱粮的事发愁了。
不过林秋此时还不知道这件事。
时间飞快地流逝,转眼一个月过去了。
林秋终于有了自己的武装力量,八千人的步卒在赵云的努力下被训练了出来。
为了组建这支八千人步兵队,林秋可是花了相当的代价,八千副盔甲兵刃是林秋花了三千金通过掌柜买来的。
其实在这笔交易中,掌柜并没有赚林秋的钱,八千副盔甲兵刃全都是以成本价卖给林秋的,如果按市场价值的话,这八千副盔甲兵刃绝对能卖到五千金的价格。
对此,林秋还是非常感激的。
赵云不愧为一代名将,在他的严厉督促之下,仅用了一个月时间便使八千强壮的百姓变成了有模有样的士兵了。
不过这支步兵队的战斗力却不怎么样,林秋曾兴奋地问张辽:这支八千人步兵队的战斗力如何?赵云却摇了摇头道:“很差!首先是训练仍不够!再有就是这支军队未经过战火洗礼,根本不能和真正的jing锐之师相提并论!”。
听到赵云的话,林秋颇有些失望,但并不感到以外。
如果一支军队随便训练一下便成为jing锐之师那还得了。
不过陈林秋对自己士兵的体格还是比较满意的,最矮的一个士兵都有一米七以上,而且还很强壮。
林秋没有干涉赵云训练,毕竟赵云这位名将再怎么样也比他强得多。
除了这支八千人步兵队,林秋还让其他的壮年男子每七天训练一天,其他时间则该干什么干什么。
这些人总共约有四千人,这就是林秋的预备兵源了。
赵云对林秋的这一做法大加赞赏,他说这种方法不仅节省养兵开支,而且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在极短的时间内集合起一支庞大的军队。
相比于赵云的赞赏,林秋则是赞叹了,林秋在心头感慨道:不愧为三国名将啊!一眼就看出我剽窃的后世的预备兵制的好处!
除了军事方面,林秋还将从流民中发现的铁匠集中起来,单独辟出一块地方作为铁匠工场。
这批铁匠总共有近五百人,这可是林秋非常看重的一支生产力量。
自从有了这批铁匠,林秋便通过掌柜购进铁胚,然后让铁匠们打制各种兵器盔甲,最后再通过掌柜的渠道卖出去。
林秋终于找到了一条盈利的途径,而且利润率还颇高,不过这买卖才刚刚起步,林秋并没有从中获得多少收益。
这天,像往常一样,赵云在村旁的一块空地上训练士卒,林秋则在树荫下饶有兴致地观看着。正当训练继续之时,一名衙役快马来到林秋跟前。
“大人,县衙来了一个人要见大人。”
,衙役滚下马禀报道。
“要见我?是掌柜的人吗?”,在林秋的印象中,和自己关系不错的只有掌柜了。却不料衙役竟摇了摇头道:“都不是,来者自称是附近十里外的一伙强盗的使者。”
,说这话时,衙役的神情有些不自然。
“一伙强盗的使者?”,林秋颇感诧异地问道。
衙役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