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仵作-第2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亲兵们得令,各自办事去了。

    *

    这日,傍晚时分城门将关时,一辆马车疾奔进城,车夫惊魂未定,一路喊着有匪,守城的将士出城查看,“忘了”拦下车夫盘查,就这么将马车放进了城。

    马车一路畅通无阻地到了都督府门前,车夫连滚带爬地下来拍门,许氏受了惊,已在马车里昏了过去。

    都督府里,巫瑾早早就被请了来,许氏一被抬进西厢,巫瑾就为她诊脉施针,随后对暮青道:“歇一晚,明早可审。”

    暮青颔首,刚要道谢,巫瑾便匆匆走了。他走得急,像是避着什么似的,暮青搞不懂他,也不爱多想,任巫瑾来去匆匆,自己回阁楼睡了。

    次日清早,待她再来西厢时,许氏已在门口跪迎。

    “民妇求都督搭救!”不待暮青开口,许氏便哭求道。

    “山匪罢了,府衙已派兵剿匪,你可安心回去了。”暮青立在门口道。

    许氏泣不成声,摇头道:“那些山匪是他们派来的,他们要杀民妇!民妇担心他们连民妇的孩儿也不会放过,还请都督派人去许阳县,搭救我儿!”

    “派你的人去许阳县看看。”暮青对元修道,元修出了西厢的院子,却没派人去许阳县,只因那日他派人去接许氏时便留了人在许阳了,暮青知道此事,方才那么说不过是安许氏的心罢了。

    元修在院外停了一会儿,再回去时,暮青已坐进了屋里,许氏跪在地上,已说起了当年事。

    “……民妇的街坊马婶是病死的,她无儿无女,丧事是街坊们给操办的,谁也不知她还有两个远房侄子。就在她死后不久,那宅子里便搬进来一伙儿人。那些人不知是何来头,成日不出门,怪神秘吓人的。有街坊怕是歹人,听说去衙门报过官差,但是未见有人来。民妇家里孤儿寡母的,身子又不好,更是怕得整日不敢出门。但有天夜里,家里却闯进来一人!那人身量甚是高壮,手里提着把刀,威胁民妇说这些日子所见所闻皆不可说出去,不然便要杀了民妇和幼子。”

    “那人有多高?”

    “可高了,与民妇家中的房门差不几许了。”

    “那人是何模样,你可记得清?”

    “他蒙着面,眼大如铃,眉毛粗黑,除此之外,手臂上还刺着条青蟒!”

    元修在门口听见,目光一变!

    暮青问:“你是如何瞧见他手臂上刺着花青的?”

    “他挽着袖子,民妇才瞧见的。”许氏道,说完还补充了一句,“那是夏时,他穿着灰衫,袖口挽得不高,民妇当时吓得抱住幼子跪在地上,抬头时从他袖口里隐约瞧见只青蟒的头。那时,城外山匪横行,听说……身上刺着青蟒的是……”

    “青蟒帮的人。”元修在门口接了句话,走进了屋里。
………………………………

第一百零三章 凶手初步画像

    “圣上初登基那几年,朝局不稳,江北匪祸连年,其中有一匪帮,帮众身上皆刺青蟒,江湖人称青蟒帮。此帮无恶不作行事狠辣,三年便吞并了上陵和越州的匪帮散众,凶案都做到盛京百里外了。我那时到西北从军,行经越州,顺路便杀上了青蟒帮的总寨,一日夜杀了他们数百匪众,取了他们帮主的首级,下山后顺手扔进了越州的州衙。青蟒帮的帮主一死,匪众顿散,越州剿了半年的匪便将此帮清剿得差不多了。我到了西北后又率军在西北剿过匪,这些年来江北的匪祸不重,青蟒帮更是多年没在江湖上听说过了。”

    元修进屋坐到暮青身边,伸手便倒了盏茶,刚要喝,暮青便一巴掌拍在他手上,转头对杨氏道:“上一壶水来。”

    元修的手背火辣辣的疼,笑容却如烈阳,“你别总把我当病人,我这几日总来都督府里跟着你查案,你瞧我不也没事?”

    暮青不理他,继续问许氏:“既然青蟒帮无恶不作行事狠辣,为何他当时没有杀你们母子?”

    听许氏之言,这青蟒帮的匪徒应该就是杀老多杰的凶手了。他那夜没有当场将许氏母子杀了,理由很简单――灭门案乃大案,会太过惹人耳目。

    郑郎中因给勒丹大王子医过牙疾,近身与他们相处过,因此不得不灭口。

    老多杰是勒丹大王子的人,那与勒丹二王子勾结的幕后之人想杀大王子,因此才要解决老多杰。

    这两人皆是不得不杀之人,且尸体抛进了井里,而那户人家的屋主已经病死,若非那孤老妇人的远房侄子来争屋宅,郑郎中的尸体浮了上来,想必也不会被人察觉。

    但左右邻居家里就不一样了,巷子里的人家皆知道这两家人还活着,若是一夜之间被灭门或者两家人都失踪了,必定会引起官府的注意和百姓的恐慌。

    那幕后之人不想在盛京城里做些无谓的案子引人注意,因此才命人去威胁两家人,意图在两家人搬走的路上杀他们灭口。

    这些缘由暮青都推测得出来,问许氏此话是因为她搬去许阳县的途中并未遇到杀手,她想知道这是为何。

    果然,许氏欲言又止。暮青见她脸上有羞愤神色,不由心中一沉,寒声问:“怎么,事到如今,你还想有所隐瞒?”

    “不不!”许氏深知暮青是她和独子的救命稻草,因此再羞愤之事也咬牙说了,“那夜,那凶徒见民妇家中没有汉子,便……便生了色心!正当他欲行不轨时,民妇被一人所救!”

    “被人所救?”元修眉峰一压,眉宇间顿时如罩阴霾,目光霸烈压人,如西北的风刀。

    许氏心胆惧惊,只觉坐在面前的男子恍若杀神,市井传闻里的那爽朗男儿似乎与眼前所见不符,瞪人一眼便如此吓人,何处亲和爽朗了?

    “此事的来龙去脉,你一一道来!”这时,暮青的声音传来。

    许氏惊魂未定,但还是点了点头,道:“那夜,民妇已哄着稚子入睡了,因孩儿尚在襁褓中,民妇夜里睡得浅,迷迷糊糊里感觉床头站着一人!民妇睁眼一瞧,那人身量高壮,手里提着把刀,直直盯着民妇,吓得民妇险些昏死过去。民妇的惊叫吵醒了孩儿,那人、那人目露凶光,民妇怕他行凶便抱着孩儿跪地求饶。那人问这些日子可听见隔壁那宅子里什么动静了,民妇摇头,那人又说若敢将那院中的事说出去,哪怕是搬了住处,他也会将我们母子找出来杀了。民妇以为他威胁完了就会走,哪知他生了色心,欲行不轨……民妇、民妇怕他杀了我的孩儿,不敢反抗,以为……哪知那人的心口忽然便透出一把血淋淋的刀子!”

    “杀人者是何人?”

    “民妇不知,那人罩在一身黑斗篷里,那时屋里没点灯烛,因此没有瞧见容貌。”

    “那人的身量呢?”

    “中等,比民妇高些。”

    暮青闻言沉默了一会儿,问:“后来呢?”

    “后来那人便走了,他身后跟着的两人将那凶徒的尸体抬了出去。外头似乎停着马车,天色黑,又隔着院子,民妇没瞧见,但听见了马蹄声。”

    “你还听见了什么?”

    许氏想了一会儿,摇了摇头,“没了,人抬出去就走了。民妇回过神儿来,插了院门,抱着孩儿在屋里躲了一宿,直到天亮了,那些人没回来,这才放了心。后来怕那些人再来,民妇便想要搬走,但这屋宅卖不出去,民妇便收拾了家当,将嫁妆拿出来当了银子,去衙门里使了钱财,办了迁去许阳县娘家的路引和文书,抱着孩儿离开了盛京城。”

    一晃十几年,她原以为事情已经过去了,没想到许阳县的家中会突然来了几位军爷将她带回了盛京,也没想到她怕报复严守当年的事,却还是在路上遇到了劫匪。定是那些人得知她到了都督府,以为她和盘托出了当年之事,才要杀她灭口的!

    “当年你在家中,可有听见隔壁院子里有人说话,说些什么?”暮青还有话要问。

    许氏却摇了摇头,“民妇身子不好,孩儿又在襁褓中,因此一日里多数时辰是与孩儿在屋里歇着,孩儿睡时,民妇便做些女红手艺,贴补家用。”

    “你总有去街上买菜之时吧?”

    “有是有,但隔壁院子里白天几乎没声儿,夜里有时民妇起身给孩儿喂夜奶,能隐约听见有马车来去。那些人白天不走动,只有晚上才出去。”

    “他们在那院中住了多久?”

    “半月左右。”

    暮青闻言便沉默了,许氏等了许久也不见她再问,心想她是问完了,但不敢出声,只跪在地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