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睡在旁边的小荻似乎有了动作,应该是起身下床了,秦帆通过床榻的起伏和发出的声响猜测着。
“哗。。。哗。。。”这应该是小荻正在倒水。
“嗒。。。嗒。。。”应该是小荻正在走过来。
不能先有动作,这样会暴露装睡,激怒小老虎。秦帆再三告诫自己,一定要等她叫醒自己或者把水杯放到自
(本章未完,请翻页)己嘴边才能假装大梦初醒!秦帆心里暗暗计算着。。。
五步。。。四步。。。三步。。。二步。。。一步。。。
到床前了,应该是直接喂我喝水吧?秦帆做好了准备,随时顺势醒过来。可下一瞬,却是一个温润的触感覆上了自己的嘴唇,生涩而羞怯,交错相融之下,有一股香甜的水流顺着舌尖涌进了自己的嘴中。。。
我艹,前世是个屌丝男,没有享受过初吻的感觉,这一次穿越附身,竟然被一个小女孩给强吻了,秦帆觉得自己情何以堪。而小荻用嘴喂水一次后,似乎还非常的享受,站在旁边“嘻嘻”“嘿嘿”的傻笑了好久。
秦帆更不敢“醒”过来了。。。
又过了一小会儿。
“嗒。。。嗒。。。”小荻在向远处走去。她这是回去放杯子吗?算了算了,就这么睡了吧,一小口水勉强润了润喉咙,再忍忍等她睡着或是等到天亮,自己再起来喝水吧。。。
“嗒。。。嗒。。。”声音由远到近,应该是小荻往床榻这边走过来。
秦帆猜测,这次应该是准备上床睡觉了吧。可马上就发现自己又猜错了,还是那一阵温润的触感,更感觉到有一条调皮小舌正在舔舐自己的嘴唇,顺着舌尖更大口的水流朝着自己涌来。。。
没完没了?秦帆恼火不已,决定做点什么,不然这小妮子还不翻天了!
秦帆假意睡梦翻身,一把将小荻挽到床上并压倒了身下,小荻“嘤呤”了一声却没有丝毫反抗。秦帆报复似的堵住了小荻的嘴唇,用自己的大舌在里面搜寻着刚才那条调皮的小舌,交缠着要打败他,夺取自己渴望的汁水。
小舌节节败退,不断的丧失着阵地,小荻鼻息咻咻,发出了一声声粗喘的呼吸。秦帆心中大快,趁着夜深看不见彼此,悄悄解开了身下的束缚,大手顺着小腹游走上了胸上的尖耸,小荻全身一颤,略微扭动了一下身躯,秦帆猛地一激灵,赶紧将手抽了回来。。。
酒劲也一下子消退,秦帆随之懊悔的责问自己:都干了些什么?!虽说古时结婚生育很早,更有十三试花、十四开花、十五摘花之说,可自己毕竟是现代人,能那么禽兽的夺取一个十五岁小姑娘的身子?何况这个姑娘是如此一心一意的对待自己,自己忍心让她面临过早生育的各种风险危害?秦帆赶紧使劲咬了一下自己的嘴唇,剧烈的疼痛迫使躁动的心和不安份的地方慢慢平静下来。。。
秦帆缓缓松了一口气,可身下的人儿却又开始不安份起来,双臂渐渐缠上了自己的脖颈,如兰的呼气在自己脸颊上游走,紧贴着的两处尖耸更有意无意的磨蹭着自己的胸膛。。。刚刚平复的某处又开始躁动起来。。。不得已,秦帆狠狠心,朝着身下的香肩稍微用力的咬了一口,一下子疼得小荻“嘶嘶”的抽气起来,秦帆赶紧翻过身躺下,握住小荻的手劝道:“安份睡觉,以后再说!”
“哼。。。”小荻从鼻子里蹦出一声冷哼,包含着不满,不舍,无奈。。。
秦帆再次松了一口气,总算安抚住这只小老虎,能够安心睡觉了,可马上又一次发现自己错了:小虎牙咬到了自己肩上,生疼,生疼。。。
小老虎方才满意的吼道:“睡觉!”
睡觉。。。
(本章完)
………………………………
东汉(三国)基本单位和物价
一、关于汉尺
秦国自商鞅变法后采用23。1厘米长的尺度。秦始皇统一六国,仍以23。1厘米为—小尺,施行全国。
汉承秦制,以秦时尺值为汉尺长度。但实际有些出入。以西汉而言,如:西汉木尺长23厘米,错金铁尺长23。2厘米,铜尺23。5厘米,竹尺长23。6厘米,又一木长23。2厘米。从先秦起,秦尺就有大小之分,承袭秦制的汉代的尺自然也有大尺与小尺两制。汉小尺标准长度即刚才所说的23。1厘米,大尺一尺当小尺的一尺二寸,合27。7,2厘米。平时所用多为小尺。
二、关于汉亩
汉初,故秦之地以240步为一亩(大亩),六国故地以100步为一亩(小亩)。汉武帝后期全国统一行大亩。一尺23。1厘米,六尺(商鞅以“六尺为步”,秦在六国故地以六尺为步,汉承之)为一步,宽一步长二百四十步为一大亩,合今0。692市亩,宽一步长百步为一小亩,合0。288市亩。
又:汉时为与过去的每夫百亩的概念相衔接,垦田数仍然以小亩来表示。东汉时全国垦田数730万余顷,这个亩当是百步为亩的小亩。
三、关于量制
秦汉时的大石本系量粗物和带壳的原粮而用。粮食(粟)的加工率为0。6;以大石量给粟一石,即等于付给加工后的粗米一小石。大小石之比例就是这样定的。
汉尺有大小之分,小尺为23。1厘米,由此制作的量器容积为二万毫升(新莽嘉量)。大尺为27。72厘米,如按大尺长度,依周嘉量(釜)的制作规格计算:1570。8立方寸乘上2。772厘米(一寸之长)的三次方,每斛(石)容积正在3。34万毫升左右。正好与之吻合。可以认为大石就是由大尺而来的。至于大石也用以量米,小石也用以量粟,两者混用不分,则是后来之事。本书中所言的石(斛),非特指一般为小石(斛)。
四、关于亩产:
汉代亩产粟3石,折合今市制亩产281斤;汉代粟、豆平均亩产2。82石,折合今市制亩产264斤。汉代的高产田则一般可到“亩产十石”或说“亩锺之田”。
五、关于度量衡:
长度:
1引=10丈,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
1里=300步,1步=6尺
1引=2310厘米,1丈=231厘米,1尺=23。1厘米,1寸=2。31厘米,1分=0。231厘米
1里=416。1米,1步=138。7厘米
重量:
1石=4钧,1钧=30斤,1斤=16两,1两=24铢
1石=30000克,1钧=7500克,1斤=250克,1两=15。6克,1铢=0。65克
容积:
1斛(石)=10斗,1斗=10升,1升=10合
1合=2龠,1龠=5撮,1撮=4圭
1斛=20000毫升,1斗=2000毫升,1升=200毫升,1合=20毫升,
1龠=10毫升,1撮=2毫升,1圭=0。5毫升
1石谷子=18公斤,1石小麦=20公斤,1石稻=15公斤,一石豆=20公斤
粗米加工率0。6,精米为0。5
面积:
1小亩=100步=192。318㎡=0。417大亩=0。288市亩
1大亩=240步=461。564㎡=2。4小亩=0。692市亩
1市亩=666。667㎡=1。445大亩=3。46小亩
六、关于物价
汉时的物价变化很大,尤其是粮价,目前已知的石粮价有30钱、60钱、110钱、500钱等等,有时数万或数十万钱。本书采用的是网上比较流行的一份物价表,算是初始值吧。
贵金属:
金一斤=6500~15000钱(国家牌价是10000钱)
银一斤=2000~3500钱
田地房宅:
膏腴良田=亩/1~1·2万钱
中等土地=亩/1000~4000钱
边塞、荒漠、贫瘠土地=亩/100~300钱
豪华房宅=座/百万钱以上
较好房宅=座/4~17万钱
普通房宅=座/1~3
(本章未完,请翻页)万钱
劣贱房宅=座/3000~5000钱
食物类:
主食:
1石=1斛
粱米(优良小米)=石/400钱左右
黍米(黄米)=石/300钱左右
大麦=石/220钱左右
粟米(小米)=石/220钱左右
谷=石/220钱左右
豆豉=石/500钱左右
10斤肉≈1石谷(有记载10斤肉合1石谷的价格)
副食:
醇酒=斗/50钱
米酒=斗/30钱
行酒=斗/10钱
饼=册/30~50钱
牛肉=斤/20钱
猪、羊肉=斤/14~16钱
盐=石/800钱
1个人上酒食店吃一顿便饭=30钱
牲畜类:
耕马、车马=匹/8000~20000钱
战马=匹/2~10万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