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绍更是果断,直接下令,将所有俘虏全部坑杀,一个不留,以报灭家之仇。
董卓回到虎牢关,仍是惊魂未定,又得知袁绍将西凉军战俘全部坑杀,更是气得咬牙。但是董卓也知道,现在自己这边占据了下风,而另一道消息传来,前往黄河以北征讨白波军的牛辅战败,已经退守安邑,等待董卓的军令。
董卓这个时候也是意识到处境堪忧,自己先前太过自负了,但是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只得先派人将牛辅调回雒阳。
虎牢关内,董卓满面忧愁的看着李儒,希望李儒能给他出个主意,摆脱当下的困境。
虎牢关已经是雒阳最后一道险关了,若是不能守卫住虎牢关,那么他们可就真的死无葬身之地了。
“文优,有什么计策你就说出来吧,不要再走来走去的了,转的我头疼。”董卓看着在自己面前来回转悠的李儒,当下也是没了好心情,都已经半个时辰了,李儒一句话都没有说,董卓也是没了耐心,他本就不是个好脾气的人。
李儒确实有对策,但是他知道这个对策一旦说出来,他就是天下的罪人,而且不知道多少人会死于其中,所以他一直没有开口,现在看到董卓如此,李儒也是十分的为难,不知道该不该说。
“文优,叛军已经准备攻打虎牢关了,若是再没有对策,我们就只能拼死一战了。”
李儒一咬牙,说道:“相国新败,兵无战心,不若引兵回雒阳,迁汉帝于长安,以应童谣。近日雒阳街市童谣唱道:‘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小婿思虑之后觉得此言:‘西头一个汉’,乃应高祖旺于西都长安,传一十二帝;‘东头一个汉’,乃应光武旺于东都雒阳,今亦传一十二帝。天运合回,相国若能迁回长安,应当可无虞。”
董卓闻言大喜,一下子从榻上跳了起来,大笑道:“文优不愧是我三军的智囊啊!好,立即赶回雒阳,准备迁都长安。”
当夜,董卓趁着天黑带着兵马赶回雒阳,只留少数兵马坚守虎牢关,回到雒阳之后,董卓立即召集群臣,商议迁都之事。
“汉东都雒阳二百馀年,气数已衰,本相观旺气实在长安,本相将奉驾西幸,尔等都回去收拾收拾吧,今天午时立即出发。”
司徒王允连忙劝道:“关中残破零落,今无故捐宗庙,弃皇陵,恐百姓惊动。天下动之至易,安之至难,还望相国鉴察。”
董卓大怒,呵斥道:“你这是想阻碍国家大计吗,还是想跟叛军串谋呢?”
太尉黄琬连忙说道:“王司徒之言有理,昔日王莽篡逆,更始赤眉之时,焚烧长安,尽为瓦砾之地,更兼人民流移,百无一二,今弃宫室而就荒地,非所宜也。”
李儒闻言,上前笑道:“关东贼起,天下播乱,长安有崤函之险,更近陇右,木石砖瓦,克日可办,宫室营造,不须月馀。”
“文优之言正是!”当下董卓也是连连点头。
司空荀爽继续谏道:“相国若是迁都,百姓骚动不安,只怕酿成民变呐!”
董卓大怒道:“吾为天下计,岂惜小民哉!我始初听你们的话,保用袁绍、袁术这些人,如今他们造反,你们也是同盟。”
随即喝叱武士将荀爽、黄琬押出宫门,贬为平民,遂下令迁都,限半日之内起行。
李儒回府便献计:“今钱粮缺少,雒阳富户极多,可籍没入官。而袁绍、袁术、曹操等叛逆诸侯门下,杀其宗党而抄其家资,必得巨万。”
董卓随即李傕、郭汜各率铁骑五千,遍城捉拿雒阳富户,共数千家,插旗头上,大书“反臣逆党”,尽斩于城外,取其家资金银。
李傕、郭汜尽驱雒阳之民数百万口,前赴长安,互相拖押,死于沟壑者,不可胜数。又纵军士淫…人妻女,夺人粮食,啼哭之声,震动天地,如有行得迟者,背后三千军催督,军手执白刃,于路杀人。
董卓临行,又教诸门放火,焚烧居民房屋,并放火烧宗庙、宫府,南北两宫,火焰相接,长乐宫庭,尽为焦土。另差吕布发掘先皇及后妃陵寝,取其金宝,军士乘势掘官民坟冢殆尽,董卓装载金珠缎匹好物数千馀车,劫了天子并后妃等,竟望长安去了。
………………………………
第六十七章 各自散去
大军休整数日,各路诸侯的琐事都解决好后,才开始带着大军朝雒阳进发。一路上,大军没有遇到任何抵抗,轻松抵达雒阳。
当大军到雒阳的时候,雒阳城中已经乱成一团,到处都是废墟和焦土,浓烟滚滚,城中非常混论,四处都可以看见背着背囊逃难的百姓。
各路诸侯把麾下士兵屯在校场,然后诸侯们都往雒阳宫殿行去。由于董卓离开前,让西凉兵四处抢劫,挖开皇陵,抢劫富商,无恶不作宫殿中所有值钱的东西也都被搜刮一空,皇陵和宗庙同样遭到了劫掠。雒阳城中,富商豪绅、皇亲国戚等都被西凉军屠戮一空,很难有存活下来的。
宫殿中,诸侯分列左右。
孔融看着残垣断壁的宫殿,脸色阴沉,眼中满是怒火,他站出来说道:“盟主,雒阳宫殿被焚,四处都是瓦砾废墟,再有皇陵被挖掘,宗庙被焚毁请盟主派人清扫宫殿,恢复皇陵原貌,整理宗庙,还雒阳一个朗朗乾坤!”
袁绍走出来,站在大厅中央,面向诸侯,朗声说道:“孔北海之言甚为有理,皇室宗庙是国之大事,不可懈怠。诸公当中,有谁愿意领兵打扫宫殿、修复皇陵、整理宗庙。虽然这些都是细活,但事情繁杂,需要慎重对待。但对于大汉来说,这也是利国利民之举!”
袁绍目光掠过众人,可是就没有人站出来。
唯独孙坚犹豫了片刻,说道:“盟主,坚愿往!”
袁绍笑道:“好,既然如此,就请文台立刻领兵去清扫宫殿,整理太庙和皇陵!”
“诺……”孙坚回应了声,转身便离开了。
曹操见孙坚离开,微不可查的叹息一声。
孙坚是讨伐董卓的主要力量,现在孙坚领兵去清扫宫殿,又少了一个强有力的援军。
曹操环视了大殿中的诸侯一圈,缓步站出来说道:“董卓领兵往西而去,狼狈逃窜,如今正是乘胜追击的大好机会,请盟主领兵追击董卓,救回皇上和百官重臣!”
袁绍听了后,脸色登时阴沉了下来。
追击董卓?
开什么玩笑,董卓虽然溃败数阵,接连损兵折将,但其麾下良将精兵无数,而且越接近长安,就越靠近董卓的老巢,董卓的实力也越强。现在领兵追击董卓,铁定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袁绍心中下定决心不追击董卓,不过他自己却没有表现出来。
想了想,袁绍问道:“公路,你是否同意追击董卓?”
袁术不在乎的说道:“要追你们追,反正我是不会去的!”
袁绍闻言,嘴角勾起一抹笑容,袁术这样配合,最符合他的心思了。顿了顿,袁绍又问道:“公孙将军,孟德说追击董卓,你可愿意?”
公孙瓒神色严肃,沉声道:“自诸侯会盟,大军连连征战,和董卓交战也是互有胜负,虽然最后击败董卓,占领了雒阳,可经过连番大战,士兵早已经疲惫不堪,没有足够的精力继续追击董卓。瓒认为,还是暂时留在雒阳,休整为好……”
袁绍连续问了好几个诸侯,得到的答复都是大军疲乏不堪,不愿意继续出战。
听完所有人的回答,袁绍脸上露出了和善的笑容,和声道:“孟德啊,你看诸公都认为应该休整。大军我作为盟主,虽然有心和你一起讨伐董卓,但也要考虑诸公的意见,大家的想法一致,我也只能采纳诸公的意见,大军留在雒阳,休养生息,以待时机……”
袁绍一番话,让各路诸侯心中不爽。明明是袁绍自己不愿意出兵,却推脱到诸侯身上。
曹操见袁绍拒绝出兵,立即着急了,不追击董卓,那讨伐董卓还有意义么?他朝宫殿中的各路诸侯揖了一礼,沉声说道:“诸公,请听曹操一言……”
“为民广发檄文,号召天下诸侯讨伐董卓,幸有诸公鼎力支持,亲自领兵前来讨伐董卓。今董卓焚烧宫室,劫持天子,天下震动,民心不稳,大汉朝已经到了紧要关头,正需要诸公领兵出击,攻打董卓,一战而定天下。建功立业正在眼前,诸公有什么好犹豫呢?”
袁术撇撇嘴,道:“我大军疲乏,无力进兵!”
公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