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遵旨。”萧楠没有看那密旨,应承道。
“侯爷看都没看应承下来,难怪王会将这件事交托给侯爷,您还是先看看吧”易公公示意道。
萧楠看了密旨,眉头都没皱一下,密旨已将这女婴的身份写清,萧楠很是惊诧,可是面半点不露,着烛火将密旨烧尽。
“这孩子是宫里那位的那宫里那个”萧楠刻意没有把话说全,他是想问“赵元慎”又会是谁,他不相信赵钰会是那种甘愿为别人养儿子的人,何况这个儿子还有可能会篡夺他们九死一生打下的江山。
“总归是王的儿子,侯爷,依您对王的了解,他可从来不会做亏本的事。”易公公笑笑,又正色道,“王引侯爷为知己、为手足,才将实情相告。这孩子日后交由您和侯夫人抚养,可是夫人和旁人是不必知晓内情的。”
“晓得,晓得,方才的话我从来都没有听过,听过也忘了。这个孩子是军袍泽的遗孤,这位袍泽曾经救过我的命,我和夫人对这孩子一定视如己出。刚巧我和夫人经历丧女之痛,收养一个孩子,以慰思念之情,是人之常情,旁人也不会说什么。请公公转告王,这孩子的一切日后是我的一切了。”萧楠承诺道。
“侯爷明白好。”易公公来无影去无踪,施展着轻功,不消几个起落,出了昌邑侯府,快马加鞭,隔日回了军。
萧楠将这孩子抱与夫人,夫人对他所说深信不疑,二人只当这孩子是天赐予他们的女儿,索性将原本要给亲生女儿用的名字给她用了,取名萧容贞。
这孩子生性顽劣,可是将萧楠愁的头发都白了,好在根骨很好,萧楠又是不拘小节的人,请了人教她武艺,七八岁时功夫十二三岁的男孩儿功夫强很多。
有一日萧楠带她到府外转悠,忽然她不见了,正当萧楠带着一群府的侍卫找人的时候,马府的后院墙却坐着一个小姑娘,她和院子里一个满脸泥却满眼机警的小姑娘对视着。
萧容贞坐在墙,像一只可爱的小豹“喂,你是想出去吗”
马琴歌皱着眉看着她,像在做一个艰难的决定,半晌方道“你能带我出去么等等,你是谁你是大侠还是刺客”
“我叫萧容贞。”萧容贞扔了块帕子给她擦脸。
马琴歌随意地抹了把脸,大方地道“我叫马琴歌,我爹要打断我的腿,你带我出去,他也可能会打断你的腿,你还愿意带我出去吗”
………………………………
第422章 同病相怜
十二年后昆山
大同建立已有十余年,大同王赵钰兴修水利、劝课农桑,又给多家大商贾词匾表彰,大同的状况日渐好转,其富庶甚至开始超过前朝未战乱之时。
不过那最繁华之地莫过于西都,昆山是苏州一个小小的所在,倒是不乏安逸。只是说是安逸,不如说是冷清。好许多山清水秀的地方,可以养生养老,却也没别的生趣,人们也没什么前程可言。
在昆山,种几十亩田,打理几间铺子,闲时听听小曲,再唱几句,过着这养悠闲、衣食无忧的日子,却是不难,但再想有别的可难了。
昆山多水,繁华的街市有两处,这周围住着昆山几乎所有的大户,而另一边,与山近的地方则是一众的江南小巷。有些寻常人家在此处,还有些仆役、管家的家安在此处,都是当地人,宅子都是旧的,更有些三教九流的人混迹其。
这种分界是昆山的云与泥,大户人家是不会在那里置宅子,是有,也是不用的。
许家却是这当唯一的例外,他们不仅有一处私宅,里面还住着当一房的太夫人和一位嫡出的姑娘。这也算了,听说她们和几个仆妇的日子尚不能温饱,连带着那位姑娘还得出来谋些生计。
“看,许家的四姑娘又自己出来洗衣裳了”卢玉柔从旁边路过,刻意扯着嗓子高声喊道。
许嘉彤瘦瘦小小的,看起来只有十一二岁的样子,其实她已经十四了。这时候刚入早春,风还有些凉,她只穿了一身薄衣到了河边。
“卢玉柔,你不是也来洗衣裳的吗”许嘉彤反唇相讥,已经将木盆里的衣裳浸了水,拿起木棒熟练地捶打起来。
卢玉柔瞪了她一眼,语气不善地道“我可不能跟你,你可是堂堂许家的四姑娘,看看人家五姑娘在做什么你这样子倒是连个丫鬟都不如,依我看你根本不是定安侯的女儿,而是不知道从哪儿来的野种。”
“你你说我可以,不要连带我的父母。”许嘉彤的怒气只持续了那么一瞬,立刻回嘴道,“我父亲是定安侯,是朝廷的人,你非议他,不怕被带到衙门里打板子么”
“这儿又没有别人。”卢玉柔嘀咕着,声音好了很多,看看周围没人,踹了一脚那木盆,跑开了。
这一回许嘉彤头都没抬一下,默默地扶正了木盆,继续浣衣。遇到这样的人,纯当是被狗吠了,若是个个都计较,她这一天下来什么都不用做了,难道让她和祖母都去喝西北风么
许嘉彤加快了手的动作,她不知怎么的,得了锦绣坊段氏的青眼,得以入坊学艺,等会儿还有些针黹的功夫要做。
说起这锦绣坊可是不一般,不仅每年承接着御供的绣品,每有成品更是匠心独运,整个大同的达官贵人都为了能有这么一件,或是对着一件绣品能说出些门道为荣。
这也是为何每年都会有些高门贵户把女儿送来请里面的师父指点些时日,等过一两年,这些女儿家又平添了几分才名,婚嫁也能更顺遂些。
许嘉彤不仅入了坊,指点她的人还是段氏,这些年得过段氏指点的人也不过一两人,她有这样的机会怎能不抓紧
身后传来脚步声,许嘉彤不以为意,直到察觉那人仿佛停在她身后有一会儿了,才转过身看去。
那是一个少年,看着她年长一些,那张俊俏的脸不她所见过的同龄少年白皙,有些黝黑。一双眼睛像祖母曹氏对她说的那般,像鹰一般的犀利。
“这位公子,你迷路了吗”许嘉彤问道,这附近有的只是洗衣的仆妇和寻常人家的媳妇、姑娘,这个时候很少见男子来此。
那少年没有回答,只是静静地看着她。许嘉彤只是多看了他一眼,继续手里的衣裳。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那少年皱了皱眉道“平时这些也都是你自己洗”
许嘉彤回头看了他一眼“有时候这些海铎,家里没了吃食,我也帮别人家洗。不过很快不用这样了,等我的绣品能卖钱了,不用这么辛苦,也能过好日子了。”
“你还要把自己的绣的东西拿出去卖”少年大睁着眼睛,不可置信地看着她,不觉握紧了双拳。
“那有什么的,别管你是谁,不想饿死,得靠自己。好了,不和你说了。”衣裳洗好了,许嘉彤收拢了一下,撇下那少年走了。
这是许嘉彤和赵元慎有生以来第一次见面,也许是那时候她把全副心思都放在了如何谋求生计,不相干的人和事都入不得她的心,这个少年也不过是她萍水相逢的一个过客,不消一个月消失在了她的记忆里。
甚至直到她在戴府看到那幅少女浣衣图时都没有将赵元慎和那个一扬下巴透出傲气的少年想到一块儿去。
她没有想到,在她换了衣裳去了锦绣坊之后,赵元慎依旧站在那里,看着面前静静流淌着的河水发呆,被周围来洗衣裳的人指指点点了,也浑然不知。
经过沙场生与死的磨砺,赵元慎心念之成熟缜密已不是他这个年纪的少年可。当吴王后指着他,声嘶力竭地喊着,他不是她的儿子时,怀疑的种子在他的心底里生出了根。
不过他到底还是个孩子,知道了这个秘密之后,他自然是不敢和赵钰说的,初时是害怕,后来是不想让赵钰伤心,他那几个兄弟太不成器,他不想看到赵钰的一腔心血都错付在了“别人的儿子”身,而且他是那个“别人的儿子”。
那时候他是真的以为自己是许孝祖的儿子的,他见过许孝祖两次,许孝祖越看越像那种为了荣华富贵可以牺牲一切的人,他不恨吴王后,反而恨起许孝祖来。后来,他又觉得如此这般甚是幼稚,转而又恨了许嘉彤
凭什么,凭什么她可以自由自在地享受着荣华富贵,而他却要夜夜忍受可能被揭穿身世的恐惧里。他不甘,他宁愿不是如此的身份,他宁愿是那个急功近利的许孝祖的儿子,至少他还能活得坦然一些。
他不想让许嘉彤好过,想让她也尝尝那种担惊受怕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