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71章 绣品开封
八月初七,吴王后寿辰
入秋以来天气爽朗了许多,不再烈日如炙,也不再干热得说上几句话就觉得喉咙里冒火气。这日更是秋高气爽,天蓝蓝的,云彩只有一两丝,清静、敞亮。
前一日,戴府送了金顶针和金剪刀过来给许嘉彤,祝她崭露头角。这礼物重不重不重要,能不能用得上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戴府的态度。就凭这一点,许孝祖和林氏就不敢拦着她。
林氏已经胸有成竹,觉着大局已定,自然做出大度的样子。一大早就准备了两辆马车,许嘉岚和许嘉杏一辆,许嘉彤和许嘉晴一辆。
许嘉杏依然低眉顺眼的,跟在许嘉岚身边,就像是个二等丫鬟。许嘉晴想着就要看到许多没见过的人、没见过的事,又没准备赢什么,反倒是一脸的兴高采烈。
马车一会儿就到了地方,有管事的和丫鬟引着进了旁边三天前才空出来的客栈小憩。
许嘉岚瞥了许嘉杏一眼,冷声冷气地道:“真不知道你来这儿做什么,瞧你那东西绣得乱七八糟的,丢自己的脸就算了,可别丢了定安侯府的脸。”
“我的东西哪里比的过三姐姐您的,我就是来见见世面,开开眼,三姐姐莫要生气。”许嘉杏诺诺地道。
大庭广众之下,许嘉岚不好发脾气,许嘉杏低着头假装不知道,看着楼下许嘉彤和许嘉杏进来了,不被人察觉地笑了一下。
“四姐姐和五姐姐到了。”许嘉杏轻声道。
许嘉岚停住脚步,转身下了几步台阶,对许嘉彤道:“四妹妹,先到前面的那位姑姑那儿领了自个儿的绣品再上来,省得走冤枉路了。”
许嘉彤笑看向她,没有说话,只是见了个姐妹间的平礼,便拉着许嘉晴过去了。
许嘉岚一出现,就有闺秀围了上来,想是相熟的,随意地问道:“方才那位姑娘也是你的姐妹,怎么从前没见过?”
“是在老家长大的,前不久刚接回来。她没见过什么市面,我和她没有分到一块儿上去,一会儿你们要是和她一起,万一她出了丑,你们可要帮她。”许嘉岚好姐姐似的说道。
那闺秀自然十分客气,应了下来,顺便夸了她好几句这个姐姐当的如何的好。
许嘉彤在下面听得一清二楚,笑着对身旁的许嘉晴道:“你可听见了?出了丑,或是有麻烦了,只管找三姐姐和她身边的人。”
许嘉晴笑了笑,带着几分调皮道:“有了麻烦,我立刻退出也不会去找她。”
二人领了各自的木筒子,上了楼上的茶屋小憩。上面原本也是客栈,一间一间的分隔开来,两位闺秀一间,不是姐妹,也是好友。
没一会儿功夫,许嘉彤和许嘉晴刚刚坐定,就有人敲门进来了,门一开,马琴歌就大笑着进来了:“嘉彤,我可是为了看你赢彩头才来的,怎么也得谢谢我。”
“嘉晴,这是琴歌姐姐和阿柔。”许嘉彤之前已经与她说过,短短几句让她认准了人,之后打趣道,“她们可都是日后西都的贵人,你可要认准了。”
马琴歌豪爽地道:“先别说远了,我特意来看你出风头,回去之后可要给我绣一个扇面。”
“你是来拔头筹的,却要我送东西给你,没有这样的道理。”许嘉彤玩笑道。
日后的世子妃,只要差不多一点,可不就是头筹了?何况马家的人怎么会任她出丑,一定已经都安排好了。
王柔掩嘴笑道:“她呀,这回还真是来看你的,她自己的东西的的确确是半点不在意。你看她刚把绣画拿出来,发现鞋尖脏了,顺手就拿起来擦了,还顺手揉了两把,都快成块儿抹布了。”
许嘉彤这才注意到马琴歌背着的一只手里随意地拿着那块儿“抹布”,她愣了一下,赶快拿过来看了看。
“拿软布擦一擦,再找丫鬟熨一下还来得及,你还不让她们拿出去弄弄?”许嘉彤直接出了房门,到门廊里交给了马琴歌的丫鬟。
马琴歌倒是在那儿傻笑,半点不在意地道:“你都说我能拔得头筹了,脏了这么点也有三甲。来来,看看你的。”
“对,快,快,看看。”许嘉晴当属这当中最着急的,她对那晚的事儿仍有疑虑,只有亲眼看到了才能放心。
许嘉彤笑了一下,木筒子的封条上她做了标记,她那到时就知道赵棋允果然能干,顺顺利利地把绣品换了过来。
木筒子一开风,一股清新的荷花香气淡淡地袭来,许嘉彤慢条斯理地打开苫布,慢慢地摊平卷折好的绣画。
从左至右,先是席地的牡丹、芍药,烟柳枝头鸟鹊或停或飞,停着的有的张着嫩黄的小嘴鸣叫,有的正在低头吃食。离旁边所绣的屋舍旁边的那棵树上,有一个鸟巢,鸟巢搭建的枝子杂乱却枝枝分明,里面一只母鸟正低头将谷粒喂到雏鸟幼嫩的嘴里。
旁边的宅子甚是老旧,却颇有古风,门庭破败,院子里隐隐可以看到些绿意,而通过那敞开的院门,空旷的庭院当中,有一位正值妙龄的少女正在刺绣。
那绣架,那平滑的锦缎,上面织绣了些东西,仔细一看,竟是这副绣画缩小了的样子。细细一看,竟然这绣画上的每一个部分都绣在当中,就连少女自己,也绣了个影子上去。
那少女身着一身鹅黄色的衣裳,略显活泼,又不失恬静沉稳。发丝一丝丝一缕缕都分毫毕现,精致异常。风吹动了她垂下的鬓发,眉眼清秀的她,风骨外露,自有一股江南女子的妩媚。
许嘉晴的目光先是落在了角落上的牡丹花上,竟然与她那日看到的一角很像,先是放下心来,随后看到的,让她老半天说不出话来。
马琴歌和王柔也正在呆愣中,这绣画上的功力自然是不必说了,难得的是这意境。她们万万没想到,许嘉彤的绣艺竟到了这样的地步。
“这是昆山,这是四姐姐住过的地方,那边就是祖宅了吗?那边的屋顶……”许嘉晴已经语无伦次起来。
………………………………
第172章 凰途千里,登高楼(上)
“是啊,这是我从小住的宅子,那边露出来的屋顶是祖宅,过了这条巷子,那边的街上就是锦绣坊。什么花鸟,什么山水,我最熟悉的不过是这里。”许嘉彤一一指给她们看。
马琴歌咂咂嘴:“你不给我绣扇面,说不过去。这还是便宜你了,我该要一个绣屏。”
“好了好了,以后你要谁绣可以,还怕我赖账不成?阿柔和嘉晴也有份,扇面、绣帕随你们挑。”许嘉彤笑了笑,她从不小气,何况她很喜欢织绣。
三人又笑闹了一阵,外面也已经热闹起来,一会儿就有两位宫女穿着的女子来请马琴歌和王柔,自然也顺道叫了许嘉彤姐妹二人。
从两边用作休憩的客栈里出来了许多女子,年纪大体相仿,偶有几个年长的,用银碟子托着卷折好的绣品,按照宫女和仆妇说的站成了六排。
这头一排的,自然是身份最高者,马琴歌自然在内,没想到的是王柔也在当中。
许嘉彤愣了一下,王柔的父亲是户部尚书王庆,按理来说倒也当得站到头一排去。可是这头一排不比后面人多,只有三个人,马琴歌已经是内定了的世子妃,陆紫冉与承业侯赵元璞即将定下婚约的消息在西都已不是秘密了,那么王柔呢?
想起那天杨夫人好像说过,王柔的婚事就快要定下来了,却没有说是谁。如此讳莫如深,再加上眼下她身边的马琴歌和陆紫冉,恐怕也是哪位王侯将相了。
许嘉彤笑了一下,看了看周围。后面的人都是按入册先后排的位子,许嘉岚入册最早,在第三排。她虽然是宫里过问过的,可入册较晚,在第五排,许嘉晴则更晚,在最后一排。
此时远处的高台之上,人渐渐多了起来,宽袍广袖,迎风飘然,华丽毕现。而吴王后的銮驾也已经到了,上面先前已经落座的人纷纷起身,行礼问安自是不在话下,而女官宫女则更为齐整些,由一名年长的女官带着齐齐向吴王后贺寿。
待上面的人渐渐静了下来,那年长的女官上前来,到了高台边缘。许嘉彤迎着日头向上面望去,此人的年纪与段氏所说的齐尚宫相仿,只是不知是不是此人。
“王后娘娘寿辰,以绣品相贺,以彰大同重蚕桑织绣。尚衣局尚宫齐氏领尚衣局诸女官、各位通过初选的姑娘向王后娘娘贺寿。凰途千里,锦绣为章,丝棉不绝,兴我大同,王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