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面说北军,北军中候,掌监北军五营,秩六百石。五营指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五校尉所统宿卫兵。五校尉秩均为比二千石,用品秩低的官监察高官,汉及汉后各代,常有其例。
当然,现在恢复武帝时期的八校规模,扩张和其他比起来倒比较正常了。
即中垒校尉、屯骑校尉、步兵校尉、越骑校尉、长水校尉、胡骑校尉、射声校尉、虎贲校尉。
中垒校尉本为中尉的属官,武帝时从中尉下分出而升为校尉,掌北军垒门内外屯骑校尉掌骑士步兵校尉专掌位于长安西南郊上林苑的苑门屯兵越骑校尉掌越骑长水校尉掌长安西北郊的宣曲胡骑胡骑校尉掌池阳胡骑,不常置射声校尉掌射声士虎贲校尉掌轻车。
两汉时的诸校尉都以戍卫京师为主要职责,东汉时五校尉多由宗室担任,兼任宿卫宫廷的任务。
校尉本身主要是宗室担任,而这次选拔的则是秩千石的军司马之类的官职,负责训练等事务,也就是前面说的靠演武来选拔人才。
中垒司马尚师徒
屯骑司马高顺
步兵司马袁朗
越骑司马徐京
长水司马马勥、马劲
胡骑司马滕戣、滕戡
射声司马史文恭
虎贲司马杜壆
这一批毕竟不是主将,倒是没啥大不了的。一方面就是豫州算是平民的纪山五虎等人不甘寂寞,还是跑出来报效国家了。
另一方面,树大根深的袁家、杨家等不屑于此,鲍鸿和董卓倒是都甩了个人过来。
对于史文恭,那没啥好说的,毕竟射杀了晁盖,去射声做军司马或者类似教头之类也算是他教师的本职,不过这个属于朝廷编制,当然又完全不一样了。不过,原著之中史文恭倒是没和纪山五虎接触过,这次算是同事也不知道会有什么发展。
反倒是新设立的西园八校尉,整体情况和历史上并没有太大的出入。至于更下层的官员,也有很多平民、寒门出身,也算是一次比较大的革新。不过,在这个时候,世家大族也不能明目张胆的阻挠这个事情,毕竟说一句危急存亡也不为过,其中政治博弈不去多说。
………………………………
第323章 补充人才
再说鲍鸿自己,要知道虽然说看起来也就是汉室安排下来的地方官什么的,这其中的政治博弈却是比战场上的刀光剑影还要惊险。
鲍鸿麾下虽然智囊团规模庞大,能力强悍,但是最大的限制却在于鲍鸿在高层的人脉并不强。当然,能够混上两千石的右扶风大吏,也不是说没有人脉,只是和别人比起来却要差了,毕竟这一次三公九卿之类的都是赤膊上阵给自家人弄官职,可见一斑。
所以说,这个时候,虽然说鲍鸿这边斩将点和歼敌点并没有增长很多,但是在胜绩点和败绩点方面却有庞大的收获。
目前的数额是各自五六百多的点数,还是因为到后来每次斗智斗勇获得的胜负点数已经很少的关系,不然这么多职务的博弈,每个都是100点的胜负,那直接要刷爆了。
而且之前打完仗一直各种事情忙起来,也就进行了一次召唤,弄出个徐光启就没弄,还有很多斩将、歼敌也没用呢。
既然点数刷起来了,自然是要进行召唤的。就说现在的局势,鲍鸿的人马分到各个地方,也不是很多,赶紧召唤之后再进行安排调配。
“宿主使用95胜绩点召唤政治90100的文官!”
“确认!”
“第一名候选武将,明朝万历首辅张居正,政治100。”
明朝中后期政治家、改革家,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辅佐万历皇帝朱翊钧开创了“万历新政”,史称张居正改革。
古往今来少数成功的改革派大佬。
万历皇帝登基后,因为李太后与司礼监太监冯保的支持,张居正代高拱为首辅。当时明神宗朱翊钧年幼,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张居正主持裁决。张居正在任内阁首辅十年中,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财政上清仗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总括赋、役,皆以银缴,“太仓粟可支十年,周寺积金,至四百余万“。军事上任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镇北边,用凌云翼、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叛乱。吏治上实行综核名实,采取“考成法”考核各级官吏,“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政体为之肃然。
“第二名候选武将,东晋政治家王导,政治96。”
王导平日性情谦和宽厚,心有恻隐仁爱之心,善于体察人情,故能忍让、调剂各方面矛盾,基本上做到和睦共处。其为政基本点就是收揽一批北方的士族作骨干,联络南方士族作辅助,自己作为南北士族的首领在自己上面,安置一个皇帝。但是由于北方士族与南方士族之间、王氏与司马氏之间都存在着矛盾,不能调剂这些矛盾使之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就不可能建立东晋。王导一生的事业就是调剂这些矛盾,因而造成偏安江左的局面。
实际上很多时候,政治能力本身就是调和群臣,总理阴阳什么的,这个没必要多说。
“第三名候选武将,东晋末政治家刘穆之,政治95。”
刘穆之,字道和,小字道民,东莞郡莒县人,刘穆之深受刘裕倚仗,更屡次在刘裕领兵在外时留守建康,并且总掌朝廷内外事务。死后追赠侍中、司徒、南昌县侯。南朝宋受禅追封为南康郡公,谥号文宣。
“第四名候选武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政治96。”
朱八八这个就没啥好说的了,纯粹就是直接问你敢不敢用?
“第五名候选武将,北宋宰相韩琦,政治94。”
韩琦曾奉命救济四川饥民。宋夏战争爆发后,他与范仲淹率军防御西夏,在军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人称“韩范”。之后又与范仲淹、富弼等主持“庆历新政”。韩琦为相十载、辅佐三朝,为北宋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在朝中,他运筹帷幄,使“朝迁清明,天下乐业”在地方,他忠于职守,勤政爱民。是封建社会的官僚楷模,与富弼齐名,并称“富韩”。
“第六名候选武将,唐朝、武周政治家狄仁杰,政治96。”
狄仁杰这个就懒得多说了,鲍鸿表示不是很熟悉,但是大致类型完全了解。
不过,不得不吐槽一下,自从海清天、包青天爆出去以后,就是狄大人蹲候选名单了。
“这还需要选择吗?”鲍鸿不屑道,“我要不选100的那个才有问题好吧,张首辅也就在后开始有点懵逼了,前期一直是能臣好吧!”
“张居正属性统率56,武力49,智力88,政治100。”
“宿主消耗95胜绩点召唤张居正,植入身份为宿主招募的洛阳士子!”系统自然也没啥好反对的,直接安排下去。
“再来,正好全部用掉,回头安排下去各地发展!”鲍鸿点点头,最近在长安拉到不少没门路的士子填充到中层,或者是进行军中的文化普及等等,反正就是各种收人。
“宿主使用95胜绩点召唤政治90100的文官!”
“确认!”
“第一名候选武将,隋朝名相苏威,政治91。”
北周至隋朝大臣,曹魏侍中苏则十世孙,西魏度支尚书苏绰之子,大冢宰宇文护之婿。
隋文帝杨坚即位,以为太子少保,兼纳言、度支尚书,兼任大理卿、京兆尹、御史大夫。很有才能,历任要职,力主减轻赋役,并主持修订隋朝法典,与高颎参掌朝政,齐心协力辅佐隋文帝多年。开皇九年,为尚书右仆射,时为“四贵”之一。
讲道理,每个时代也就那么几个顶级的人物,开隋九老爆出来好多个,高颎也已经在鲍鸿麾下,剩下那群政治家也就9095左右的档次了。
“第二名候选武将,隋唐时期著名政治家裴矩,政治96。”
裴矩出身于河东裴氏,早年历仕北齐、北周、隋朝,曾参加隋灭陈之战,并率三千敝卒定岭南,安抚突厥启民可汗,历任民部侍郎、内史侍郎、尚书左丞、吏部侍郎等职,封闻喜县公。
大业年间,裴矩仍受重用,与苏威、宇文述、裴蕴、虞世基等人一同掌握朝政。他为隋炀帝经营西域,打击吐谷浑,并用计分裂突厥。江都之变后,裴矩又先后效力于宇文化及、窦建德,始终受到尊重。
裴矩降唐,历任殿中侍御史、太子左庶子、太子詹事、检校侍中、民部尚书,封安邑县公,受到唐高祖、唐太宗的推崇。
………………………………
第324章 扩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