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是抱着这样的想法,使得百姓根本不敢相信商鞅的法令,商鞅变法之初可以说是完全没有效果的。
那咋办?
商鞅变法想了一个办法,于是他命人在都城市场南门前放置一根高三丈的木头,贴上告示说招募有能力将木头搬动,立到北门的人,给予他十金(黄铜)。
百姓看到后对此感到奇怪,还有这么好的事情?天上有掉馅饼?抱着这样的怀疑,一下子完全没有人敢去搬木头。于是商鞅又说:“有能力搬木头到北门的人赏五十金。”
终于有一个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搬了木头,商鞅很果断的就立即给了他五十金,通过这件事来表明不欺骗百姓。最终变法的法令有效的实行了下去。
这个事件造成的影响自然是无需多言的,其中的道理和眼下的情况难道不是很相似吗?
至于说关于一些顶尖的能人也是有这样心态的例子,前面多少已经提过了,不过提那个案例的时候所介绍的并不是这一个道理,而是在说明需要礼贤下士的道理。
这个例子就是著名的燕昭王求士,千金买马骨,黄金台拜将。
前面说的是燕昭王礼贤下士,任人唯贤,所以人才争先恐后集聚在燕国,才有了乐毅伐齐的辉煌。
事实上燕昭王收拾了残破的燕国以后登上王位,他礼贤下士,用丰厚的聘礼来招募贤才,想要依靠他们来报齐国破燕杀父之仇。
然而光是嘴上喊喊人家就回来给你做事?谁知道你说的真的假的?讲道理,招贤纳士哪个君主不喊?有几个是真的去做的?屁颠屁颠跑过去,你就给个地方官县令还是什么鬼?
(耒阳县令庞统,新都县令法正…………)
对于这个情况,燕昭王也是无奈,于是他就去见客卿郭隗先生,希望他能够帮自己想办法。
于是郭隗给燕昭王讲了一个“千金买骨”的故事,这个就是老套路了,春秋战国的时候那些人不会直接激烈的说明自己的观点,而是通过一个寓言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有这样又一个缓冲的空间,上位者听起来也会觉得容易接受。
故事很简单,曾经有一位国君,他非常欣赏书上描写的那些千里马,但没有亲眼见过。他给了一个手下人一千两黄金,让他去购求一匹千里骏马回来。这个人便访求国中所有养马的人,但始终找不到。有一天,他见到一群人围成一圈在议论叹息,便走过去问究竟。原来恰好有一匹好马不幸病死,大家觉得可惜,对着马的尸骨叹息。这个人便用五百两黄金把这匹马的尸骨买了下来,众人都感觉奇怪。这个人回国见到了国君,国君一看,非常发怒,指责道:“我让你买马,你买匹死马回来,有什么用处?你怎么知道它是千里马?真是没用的废物!退下!”可这个手下人却说:“大王您不要发怒,请让奴才把话说完再处罚我。我之所以买这匹死马,正是为了您能得到更多活的宝马良驹。您想,我这个举动大家都感到新鲜奇怪,一定会纷纷议论,互相传说。连死了的好马都这么被君王看重,更何况真正活着的宝马呢?所以您不要着急,我保证不久就会有人带着千里马送上门了。”结果不到一年,国内是凡有好马的人都纷纷来参见国君。
说完郭隗就说了,就像故事里那个大王一样,你要招贤要找千里马,先从我这个没有什么本事的马骨开始;你对我这样没啥能力的人都当贤人尊重,那比我贤的人就会找你来了。
于是昭王给他建了宫室曰金台,堂号为“尊贤堂”,并把他当作老师来尊重。结果乐毅、邹衍、剧辛及其他有才能的人皆来归附燕国,燕国因此强大起来。
所以说,在此之前乐毅他们蹲哪去了?不知道燕昭王求才?问题是虽然知道你要求才,却不知道你丫的是不是认真的,是不是真的会重用我,贸然屁颠屁颠去投靠不太好吧!
………………………………
第254章 回援?
裴行俭这一手可谓是神来之笔,致命一击,一下子击溃了黄巾军的决死之心,甚至就连溃逃都懒得逃了,直接掉头认输!
这也很正常,人家跑路了也就几条出路,一个隐姓埋名。一辈子都活在提心吊胆之中,担心曾经参加黄巾的事情被挖出来。另一个则是回头继续参与黄巾,那个就不说了。再者就是直接在逃跑过程中出现什么意外之类的,反正相对来说,这边确保投降还能混的更好,那还逃个屁啊!
而黄巾方面,王黄受创被擒,将校陈武、张春等虽然勉力挽回局面,领着亲兵收拢溃军,阻止士卒溃散,奈何大势已去,他们略微组织出一些有效的抵抗,就被裴元庆、关胜等汉军猛将盯上,纵马上来就是一阵穷追猛打,很快就把那点微弱的抵抗打散,甚至还生擒了数名黄巾军中的将校。
这个时候也没人去管他们究竟是原本汉末本土的黄巾渠帅还是复活过来的前朝将校了,反正都是一样的军功,回头抓起来自然有人去审问。
这边陈豨军营地可谓是大局已定,另外两边的情况虽然不如这么顺利,毕竟是精锐突袭,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虽然说那边两处的防备等方面都要比陈豨军这边好多了,想要控制住局面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毕竟义军的素质在那里了,将领们也只能尽量约束调控。
这且不说,目光回到正面战场之上,一场惊天动地的激烈斗将还在持续之中。
随着战斗的持续,典韦和杨继周相互之间不说已经有了多少配合,至少不至于出现相互打架,拜拜折损自己力量的事情了,再加上有张绣神枪在中间调控,可以看得出来,英布已经渐渐落入下风了。
所谓屋漏更逢连夜雨,就在这个时候,后方军营遭遇突袭的消息也传了过来,甚至就连这边也渐渐能够听到一些喊杀之声了,只不过因为战场上战鼓震天喧嚣的关系,并不是那么清晰罢了。
不过,随着斥候、士卒前来传讯,黄巾众将也都知晓了后方发生的事情,一时之间,黄巾阵营的诸多统帅也是吃了一惊。
韩王信刚刚败了一阵,本来就已经很不爽了,再听到本阵被攻击的消息,更是大为震惊,不过再一想,自己营中防备也是不差,更何况前段时间几个春秋战国时期的韩国古人出现在自己军中,被自己任命为将校官吏,想来汉军就是突袭自己营寨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也就没立刻跳出来。
而与之相反的,陈豨却是大吃一惊,自己知道自己的情况。韩王信是自信自己家营寨不会出现太大的纰漏,陈豨却是知道自己家的营寨不稳定因素太多了,一不小心就可能天翻地覆啊。
“我这就引兵回援!”陈豨二话不说,既准备杀回去。
“万万不可!”一旁的吴芮闻言,连忙开口阻止,“此刻两军对峙,一旦你引军返回,必然会被认为是脱逃或者溃逃,到时候汉军乘势率众攻来,我军不明就理,反而都跟着你们往回撤,那就真的变成溃败了!”
吴芮麾下大将梅鋗被汉军擒拿,自己也是一肚子火气。但是他却并没有因此而被冲昏头脑,还是能够很清醒的看到眼前的局面的。
双方大军对峙,根本不是你说撤就能撤回去的,否则你一部撤回去,人家大军掩杀过来,如何抵挡?其余各部看到你撤退会有什么想法?
“那我等该当如何?”陈豨气恼道,“留在营地的那些都是操练的比较差一点的黄巾义军,遇到袭营这种事情可能根本无法组织任何抵抗就自己乱成一团了,到时候我等失了根基,岂不是大事不妙?”
陈豨虽然这么说这,却也没公然表现出要违背吴芮意思的样子,毕竟现在这边英布比较猛,属于这些人里面公认的老大,而吴芮乃是英布的岳父,有这层关系在,吴芮在很多时候说话还是比较有用的,在这个时候,陈豨也不会公然得罪他们。
至于另一部分的武庚等人情况倒是和韩王信差不多,韩王信是对自家的将领有信心,他们是初来乍到,还没有分配到什么本部人马呢,现在可以说就是孤家寡人而已,自然不会为这个事情担心。
“自然不可能任由他们肆意攻击我等营寨!”吴芮应道,“本王营寨在中央居中调度,四面配合,我营中将校发现变故也会出来支援,这一点还请陈将军放心。至于如何尽快脱离战场,还需从长计议!”
“战场局势已是迫在眉睫!”一旁的蒲将军也是修养恢复了一番,这个时候开口说道,“为今之计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