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洛邑为周武王定鼎之地,周成王“宅兹中国”之处。周武王迁九鼎,周公致太平,营以为都,是为成周洛邑。武王伐纣取得成功之后,就着手在国家的中央建立新都,于公元前1046年建立周王朝。两年之后,武王疾殁,周成王继位。接着,周公奉旨东征平叛,营建成周城。周公辅佐周成王在丰制礼作乐,完成周代的国家礼仪规范。西周时期王城为周朝的宗庙宫殿区,成周城为殷遗民聚居区。东周时期,周平王居王城,至周敬王时发生“王子朝之乱”,周敬王动迁避居瀍水东的成周城。
周公为了经营东方,在洛水北、瀍水东、西筑了两座城,总称洛邑,西面是王城,是宫寝之所在;东面是成周,是宗庙之所在,亦是殷移民所迁之处。涧水、瀍水之间是周人聚居区,瀍水以东是殷人聚居区。
正是这层关系,周公的乱入就是以此为据。毕竟其他什么血脉后代之类的事情,根本没太多可考的资料。(未完待续。)
………………………………
第166章 大周的可能性
“林则徐,这类家伙还是老剧情,直接去洛阳做士子吧!”系统笑道。
“……”鲍鸿耸耸肩,完全无力吐槽。
“姚崇,植入身份为辽东玄菟郡早年已故太守姚光后裔。”系统继续说道。
“这又是什么鬼?”鲍鸿疑惑道,“三国我虽然不说精通,貌似稍微出名点的人物我还是知道的吧?这个姚光是谁啊?而且,那个什么玄菟郡貌似是和高丽什么有联系的地方吧,那么远的地方,做太守应该算是比较艰难的吧。不过,不管是公孙瓒还是袁绍乃至是后来曹操派遣在那边的守将,似乎都没多少人关注!”
玄菟郡所在地,原是卫氏朝鲜属国沃沮的故地。汉武帝元封二年,西汉征卫满,并于次年灭其国,置四郡,是为汉四郡,皆属幽州。汉四郡除玄菟郡外,还包括乐浪郡、临屯郡和真番郡,但以玄菟郡的面积最大。郡治位于玄菟城。除了管治本郡以外,扶余国、东沃沮及高句丽亦从属于玄菟郡。
西汉对玄菟郡再度缩减,玄菟郡东部的7个县被辽东郡所吸收,这时的玄菟郡已经是名存实亡,只是在辽东郡内的玄菟城仍然残留着“玄菟”这个名字。
王莽改高句丽为“下句丽”又名乐鲜,仍属幽州。其部将严尤诱杀高句丽的君主,高句丽遂脱离中原王朝**,开始吞并玄菟当时的辖县。西元28年,东汉辽东郡太守发兵讨伐高句丽。大武神王高无恤坚壁清野,退入国内城。汉光武帝建武八年,新成立的东汉接受高句丽的朝贡。
汉安帝永初元年,将长城内候城、高显、辽阳三县划归玄菟,将玄菟迁到长城以内,辖今日沈阳、抚顺一带,人口约4万余。不久,高句丽又开始蚕食玄菟郡在长城内的辖地,屡次入侵。东汉中平六年,公孙度割据辽东,玄菟为其属地,其太守一直都由公孙家的人担任。
而姚光正是汉安帝时的玄菟郡太守。
东汉末年,汉庭政令衰渐、朝纲废弛。随之而起,各边郡地区则少数民族政权纷然迭起并称雄四方。当时与辽东、玄菟二郡接壤而争雄一隅的,有已经迁都在鸭绿江右岸今吉林省集安“国内城”的高句丽民族及其北邻的“夫余”和辽西“鲜卑”诸部。其中以高句丽民族政权,地域千里,成为汉代“辽东”和“玄菟”郡的强邻。
《后汉书》记载:安帝建光元年春,高句丽六代王名“宫”,联合鲜卑、秽貊等围攻辽东“玄菟郡”。
面对当时首当其冲的严峻形势,玄菟太守姚光先与辽东太守蔡讽等逆击高句丽和鲜卑联军。但因初战中高句丽王宫的诈降之计,当年四月,辽东太守蔡讽在追击入塞的鲜卑军时,战死在“新昌县”。成为汉魏辽东战史上,以身殉国的最高将领。
面对痛失良将和岌岌可危的辽东边备,主镇一方的“玄菟太守”姚光,镇定自若,表现出了大智大勇的大将风范。他一方面联合臣属汉廷的夫余王子“尉仇台”,实施远交近攻之策’与郡、县联兵,一举解除厂商句丽王子遂成的“玄菟郡”之围,打破了高句丽与鲜卑、秽貊联军的城下之盟;一方面抓住时机,趁高句丽旧王“太祖大王”刚刚死去,其嗣子“次大王”遂成即位之初,恩威并举,在得到汉中央王廷首肯之下,遣使节持书吊唁高句丽旧王之丧,以汉礼感召其新王“遂成”。
姚光等人的远见卓识和恩威并重,收到了明显成效。公元122年初,即高句丽围攻玄菟郡的第二年,遂成不仅归还了全部掳去的汉郡人口,而且向汉“玄菟郡”称臣内属。在剑拔弩张、瞬息万变的汉末辽东民族关系史上,谱写了一曲化干戈为玉帛的美谈。
玄菟太守姚光在辽东的德政,与同其先后的“候城障尉”陈禅,辽东太守耿夔播美于辽东一样,历来为史家称许。直到千年后的北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仍然追述往事,盛赞玄菟太守姚光等人威服高句丽以后,称辽左“秽貊率服,东垂少事”。
不过,正是因为这家伙正直清廉而导致人事关系不协调。公元121年,素来怨恨姚光的人伪造玺书谴责姚光,并赐他欧刀。又下诏给辽东都尉庞奋让他迅速执刑,庞奋便斩杀了姚光。后来冤屈昭雪,安帝很同情他,于是赐姚光钱十万,并以其子为郎中。
这家伙121年挂掉的,现在已经是184年年底,算起来阎崇要植入身份,少说也是两代孙子辈的了。
不过,话说回来,幽州更远处辽东那块,蒙恬他们可能没来得及打过去,而是忙着前往并州追杀汉军。
当然,既然幽州南边大部分地方都被大秦占领了,不出意外,那边早晚会是大秦的。至于说什么高丽或者乱七八糟的异族想要抢地盘,以大秦的凶横,不去入侵他们那已经该庆幸了,还想要攻占大秦的地盘,不是作死嘛!
“接下来司马光,这个姓氏自然不用多说,自然是跑去司马家玩了!”系统笑道。
“好吧!”鲍鸿耸耸肩,笑道,“司马家倒是城堆的政治家,看起来很厉害的样子!”
“下一个李纲,既然李鸿章去了个好机油,这边宗泽老兄自然也要来个好机油!”系统继续说道。
“好吧!”鲍鸿点点头,笑道,“看在你给我送人的面子上,我就不说什么了!”
“然后是庞籍!”系统继续说道,“这个就没什么地方好安置的了,直接安排到庞德公他们家吧,做庞统老兄如何?”
“……”鲍鸿耸耸肩,“庞统的兄长这个身份也是可以了,基本上算是跑到荆州那几个家族的阵营里面了。”
“庞籍本身应该也不算什么野心磅礴之人,应该也不至于把荆州几个家族带偏!”系统笑道。
“好吧!”鲍鸿点点头,这个版本的庞籍系统也说过好几次,不是那种野心勃勃的奸臣形象,不会把荆州系那群家族带成乱军阵营,就算是投靠诸侯,多少也是偏向于靠谱的那些。
“再说松赞干布,那就会老地方,去高原上混吧!”系统笑道。
青藏高原自古就有人类居住,大量的考古发掘的材料,推翻了这里地高天寒、荒野千里,古代不会有人栖息繁衍的传统观念。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人类生存,近20年来,在定日、申扎等地都发现了旧石器。自1958年起,**林芝陆续发现古代人类头骨和伴生石器、陶器等。经过科学鉴定,“林芝人”是新石器时代或金石并用时期的人类遗骸,属蒙古人种,即黄种,为现代a组**人的祖先。
青藏高原原本的居民称孟族。战国以后,有些羌族部落,如发羌、迷唐等部,逐渐迁移到今**地区。他们和当地人民相融合,繁衍发展,形成了吐蕃族。建立吐蕃王朝的是活动在雅隆河谷的牦牛部,统一牦牛部各部落的叫弃聂弃赞普。“赞普”是雄强丈夫的意思,以后成了吐蕃君长的尊称。从弃聂弃开始,吐蕃确立了酋长世袭制度,第八世赞普布袋巩甲以后,吐蕃社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逐渐由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
公元6世纪时,兴起于今**山南地区泽当、穷结一带的藏族先民雅隆部,已由部落联盟发展成为奴隶制政权。其领袖人物达布聂赛、囊日论赞父子,逐渐将势力扩展到拉萨河流域。松赞干布在吐蕃社会稳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先后征服青藏高原上的诸羌部。如苏毗、羊同、白兰、党项、附国、嘉良夷等,以及属于鲜卑人的吐谷浑部,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