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群雄召唤-第1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情是这样!”鲍鸿笑着把众人商量的事情说了一下。

    “诶,本来准备是严阵以待,打一场防守战的,没想到居然有主动出击的机会?”薛仁贵闻言,却是笑着说道,显然是对于这个事情有些意外。

    “是刚刚斥候传回来的消息,说明了彭宠大军的情报,经过我们的研究,决定主动出击。”鲍鸿笑着说道,“你们怎么看?”

    “将军一声令下,我等定当竭力效命!”

    众将并没有直接发表他们的意见,只是表达效忠之意。

    “好了!”鲍鸿摆摆手,笑道,“你们效命这个我自然不会怀疑,只是具体说这一战的可行性来说,以你们实际作战的角度来看,有没有什么问题?”

    “启禀将军,末将以为,中军主力不适合接着骑兵大队之后就掩杀过去。”薛仁贵开口提议道,“仅仅是骑兵,跟着前队出发,那还不容易引发太多的混乱,可是如果是咱们中军跟着乘夜杀入阵中,被黄巾的乱军一冲,自己恐怕不一定能够保持阵型,甚至可能会引发自身骚动,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可能乱作一团!”

    鲍鸿闻言也是一愣,薛仁贵所说的他倒是没关注过,毕竟以他的阅历还说,三国演义之类的各种战争描述之中,夜战这种事情是非常普遍的。

    但是,就现实来说,通常情况下,黑夜对于军队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传统的军队在夜间是不打仗的,需要休息,周围拉上警戒线,设置口令和岗哨,步兵连要设值班的阵地,防止敌人偷袭。

    古代不同现在,缺乏可控光源。除非皓月当空能见度稍好,否则满天繁星必然伸手不见五指,即便举火炬,如距离稍远也起不到作用。

    在此条件下,古代军队没有夜视装备、指挥手段落后、缺乏职业素质,完全不支持大规模夜战。白天行军作战都有跑散的,夜间作战更难指望,基本将军出了营门就无法有效掌握部队,与敌混战中自己人互砍的概率并不比敌人低,加上互相践踏、跌落沟谷的伤亡,战损比并不划算。

    所以总的来说,古代军队组织夜战的难度极大,夜盲症很多,部队也很容易迷失方向,自己造成混乱,哪怕是到了近代,各队都力图避免进行夜战。

    比较可行的是集结少数精锐部队,在有效指挥和严明军纪的保证下,实施夜间骚扰、奇袭,给敌方造成巨大混乱。

    也就是薛仁贵所说的,派遣铁骑去冲杀是最靠谱的,至于让主力大军一起跟上去,那就有点坑了。

    事实上,铁骑冲入黄巾营帐之中的作用是什么,大家都很清楚,不外乎就是引发对方的内乱而已。

    至于说铁骑能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点根本是毋庸置疑的,众人都知道铁骑杀入阵中之后的结果。

    古代军队不仅缺少夜战能力,就是在夜间驻扎期间,也有可能无故骚乱。为此还有一个专有名词:营啸。

    盖因军队环境高度封闭、人员密度极高、军纪十分严苛,面对着冷酷的上级和凶残的敌军,军营尤其是战时军营里,从将军到士兵的神经都高度紧张。

    这种超乎寻常的紧张和压抑,可能会因某个士卒在睡梦中的一声惊叫,或者某件兵器的失手落地瞬间引爆,造成灾难性的连锁反应,将领完全失去对军队的掌控,紧张情绪加上暗夜的恐惧,士卒胡乱奔走、践踏、砍杀,造成大量的损失。所以古代军队在夜间驻扎期间,对于喧哗、跑动、唱歌都是立刻处决。

    所以说,就算是没有大军主力出动,有铁骑杀入阵中,基本上就能造成对方强烈的骚乱。营啸也可以说所谓的炸营是必然的事情。

    大凡夜间对敌作战,必须多多利用火光和鼓声,以便扰乱敌人的视听,使它不知采取什么计策防备我军。这样,就能取得胜利。诚如兵法所说:“夜间作战要多用火光和鼓声来迷惑敌人。”

    春秋时期,越国进攻吴国,吴军凭据笠泽进行防御,与越军隔水对峙。越王勾践把越军部分兵力编成左右两军,乘着夜暗击鼓呐喊而交错前进,吴王夫差则分兵防御。于是,越王亲率中军主力,悄悄渡过笠泽,直趋吴军主力而击鼓进攻,吴军大乱,越军一举而打败吴军。

    这些东西虽然说明了炸营的危害性,同时也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骚动的传染性。

    很明显的道理,营盘构建的时候,肯定不是没做准备。一方面相互联系,一方面也是一扎归一扎,如果不是营啸骚动的传染性太大,或许分分钟就能够镇压下来了。

    所以说,如果薛礼率领的大军主力过早的投入战场,那么很可能就是不但没有能够达到与预期的效果,反而会把自己也给牵扯进去。被那种骚乱的气氛所感染,无法保持镇静,把自己也陷进去了。

    当然,话说回来。如果在比较恰当的时机杀进去,那就是另一回事情了,说夸张点,那就是兵不血刃就能够开始招降俘虏了。

    可以说,越是训练严格的军队才能在夜战中占据上。这也是众多军师们提出这个的原因。

    另一方面,也不能说李左车他们就忽略了这个问题,毕竟随着军事的发展,夜战这个事情也应该是慢慢的发展起来了。虽然说几千年下来,整个的发展不咋滴。

    那么可以说,李左车他们针对这个事情的态度只会是更加严谨,而不是轻忽。所以说,李左车他们并没有特意提出来,仅仅是这个细节操作上面的问题,到时候自然会提出来。

    不过话说回来,他们考虑的这个就不是夜袭方面的事情了,而是涉及到前面夜袭炸营已经生效之后,追击扩大战果的问题了。

    所谓追击作战也就是在战斗胜利之后,如果胜方尚有余力,就会进行追击战。大体上这种追击只会进行一小段距离,除非敌人确实已经彻底溃败而且没有援军。但英明大胆的统帅,往往可以穷追敌人而不遭到失败。

    在兵家圣典孙子军争所言:“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士气不好的部队,其士兵往往把保命视为第一要务,因此打起仗来很容易就会一触即溃,结果被胜利方尾追堵截,形成“穷寇”局面。但若被四面围死,那么其最初的“保命”意愿便无法达成,在绝望之下,他们必然会转而拼个鱼死网破,“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二十年后还是一条好汉!反正怎么都是死,临死前不拼死几个敌人就亏了!在这种心态下,即使是最窝囊的人也会被这种豪气所感染,变成悍不畏死的热血汉子!

    相比之下,胜方在开战之初士气高涨,人人效死,才会最终获得胜利。但是其后士气却会有一段低潮期,因为士兵们清楚,最艰苦的战争都已经挺过来了,活下来很不容易,谁也不愿意在追击穷寇这种小规模收尾性战斗里挂掉。因此,若敌军的残兵突然拼命一般地掉头杀来,惊恐之下,常会付出较大的伤亡,甚至比在开战之初时伤亡还大!

    另一个角度,自然是担心对方会有什么埋伏设计之类的问题,相对来说,只要能够把握住这个度,自然就能够战无不胜,不会因为过度的穷追猛打而出现问题。

    当然,还有另一句截然不用的话是当代著名军事家所说的宜将剩勇追穷寇。

    这并不是单纯的需要辩证圣人的理论更厉害还是伟人的理论更厉害,而是同样可以说目前鲍鸿军队兵法的理论或者是前面说过的术和道的理论。

    很明显,如果把理论学习到了足够高深的位置,那么就无所谓是你的想法正确还是我的想法正确。

    因为对他们来说,融会贯通,加以运用,乃至是正向,反向,正反交错之类的运用角度都能运用自如。

    但是从基础教育的角度来说,对于大众将校的兵法教授,前面说百战奇略的时候就说了,百战奇略并不是孙子兵法,不是为了难得教授出什么军事奇才,而是教导出一批不会犯太大错误的,理论知识足够扎实的将领而已。

    那么,把问题放到普通将校身上,遇到这种情况,究竟是让他们选择穷寇莫追呢还是考虑乘胜追击呢?

    武艺就是那句话了,对于普通将校来说,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要的不是多门惊才绝艳,多么奇谋百出之类的,最主要的是要稳。

    从另一方面来说,乘胜追击固然是扩大战果,但是撤退的技术也是有讲究的,不明就里贸然追击,本来就是容易吃亏。

    一般成功的撤退发生在战斗还没有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