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将需要安置兵马,自然不可能直接跟着鲍鸿进府,倒是军师等相对比较清闲,跟着鲍鸿一起进入城府之中。
一行人进入城主府中,各自就坐。
狄青率先开口介绍。
“将军,这位先生乃是先汉开国元勋,六出奇计的陈平先生。”
“这几位是秦国猛士乌获以及齐国猛士赵阳、吴中等。”
“陈平…………”在场众将纷纷看向被狄青介绍的那个一脸平静的青衫文士。
虽然说早先狄青和秦琼就已经派人回来报信,说明了他们的情况。但是对于究竟是不是真的陈平,众将也都没谱,或者说狄青自己也不能完全保证。
这个时候,自然是需要李左车这等熟人上来认人了。
事实上,也不用等众将开口询问了,李左车已经迎了过去。
“陈先生,真的是你?”
“李将军,你还真在他们军中啊!”
两人一开口,很明显就确认了双方的身份,另一方面,从他们的口气之中,不难听出,在此之前,两人对于对方的存在也是将信将疑的。
“陈先生,你怎么会出现在古城之中?”
两人也都是智慧通天之辈,自然不会被这些情绪所左右,片刻之后就回过神来,开始询问情况。
“这个我完全不清楚啊,一睁开眼就在古城之中了。身边甚至还有先秦时期的人。”说起这个,陈平也是唏嘘不已,“而且从百姓口中一打听,我们居然已经是数百年前就作古的人。还有什么天师居然能够复活已故英灵,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未完待续。)
………………………………
第124章 富国强兵
“这个我完全不清楚啊,一睁开眼就在古城之中了。身边甚至还有先秦时期的人。”说起这个,陈平也是唏嘘不已,“而且从百姓口中一打听,我们居然已经是数百年前就作古的人。还有什么天师居然能够复活已故英灵,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
“你听到的消息没错!”李左车也是叹息道,“学生就是被张角复活的人之一。不仅仅是我,当初反秦的陈王等诸侯故人也都被复活出来,和大汉作对了!”
“不过最近出现了一个全新的情况,有些英灵在没有任何缘由的情况下就凭空出现了,光是我自己就已经遇到了好几个。”李左车继续说道,“如果我猜的没错,陈先生你们应该就是这种情况。说起来,还是陈先生你命好啊,我们这些被人复活过来的,脑海里就像被植入了对那人效忠的意识一样。虽然能够慢慢磨灭,但是这个过程,实在是太难受了!”
“效忠的意识?”陈平一愣,旋即恍然笑道,“我说这么多人怎么会都举着什么黄巾的旗号,就算是那个天师本事很大,那群家伙各个桀骜不驯,怎么也不可能那么乖乖的给人家效力啊!”
两个人相互阐述情况自然不用多说。虽然说普通百姓或是狄青等也多少知道一点这里面的情况。但是很多东西毕竟是军中高层乃至是仅仅几个幕僚军师猜想出来的事情,自然不可能通知所有的将领了。
双方交流片刻,说明大致情况也就不再继续交谈下去,陈平、乌获等人纷纷上前见过鲍鸿。
“对了,此外城中还有几个能人,我等与之交流一番,见识过他们的能力。”狄青继续介绍道。
“狄将军无须在意,咱们的规矩大家都知道,只要是能力,就不要有什么顾及,放心大胆的推荐上来好了!”
鲍鸿心里有数,狄青说的是什么人,自是兴致勃勃的等着狄青推荐。
“这位是城中义士刘锜,勇猛善战,兵法韬略亦是精熟非常,末将也是深为佩服!”狄青闻言,也不多言,直接开口介绍道。
刘锜乃是一个锋芒毕露的精悍青年,英气逼人,少说也是一员虎将。
“这位则是黄巾军中招降的石达开。本以为是普通的黄巾士卒,没想到一番交流之下,发现此人堪称大将之才,末将做主招降,请将军恩准!”狄青继续介绍道。
“无妨,招降义军本来就是你们自身的职能,你们出来带兵,自然就由临机决断的权利,不用征询我的意见!”鲍鸿笑道,“不过,既然招降了,那就按照咱们选拔人才的规矩来办就行了。”
“谢将军开恩!”
石达开是一个身形较为壮硕的青年,相对于刘锜来说要更加的凶悍一些。
而且,很明显可以看出,这个人也非常的自信。鲍鸿只是说按照一般的规矩来,此人就能信心满满的答应,可见此人对自己的能力非常自信。
“至于这位王安石王先生,末将就没太多能力去评价了。不过,一翻话说的头头是道,倒是给我们安抚民众免去了不小的烦恼。”狄青继续说道。
“这位王先生我倒是和他谈过几次,此人的确有经世治国之能,我所见之人当中,也唯有萧何能略胜一筹,与曹参谁强谁弱都不好说!”陈平在一旁开口说明道。
王安石,对于政治的理念在于变革,根本目的在于‘富国强兵’。
王安石变法的根本目的,是要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增强对外防御,对内弹压的能力,以巩固和加强封建统治。从新法次第实施,到新法为守旧派所废罢,其间将近十五年。在这十五年中,每项新法在推行后,虽然都不免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弊端,但是,基本上都能收到一些效果,“富国强兵”的效果是十分显著的。
变法的强兵措施扭转了西北边防长期以来屡战屡败的被动局面。,在王安石指挥下,熙河路经略安抚使王韶率军进攻吐蕃,收复河、洮、岷等五州,拓地两千余里,受抚羌族三十万帐。这是北宋军事上一次空前的大捷,也是两宋时期汉民族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作战时,北宋朝廷开疆拓土、大展神威而大获全胜的唯一战例。同时培养出了王韶、章楶等杰出将领,并建立起进攻西夏地区的有利战线,对宋与西夏的战争格局掀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真正说起来,汉初的发展其实根本上来说,目的性也应该是差不多的。只不过宋朝在北方的困扰实在是太难,所以对于‘富国强兵’的目的更加急切一点。
而汉朝相对来说虽然不是那么急切,但是也不是非常安稳的。
那个时候,匈奴杰出的军事家冒顿单于统一匈奴各部,东灭东胡,西驱大月氏,南并白羊王、楼烦王,北服浑庾、屈射、丁令、鬲昆、薪荤等部族。匈奴军事力量强大,有“控弦之士”30余万,不断袭掠西汉北部边郡。
而大汉本身,由于长期战乱,中原地区经济残破,人口锐减,百姓贫困,国库空虚,军力衰弱。又有异姓诸王的心腹隐患,急需一个巩固政权,发展经济,富国强兵的时间。
而这种情况下,刘邦率军征讨不利,有白登之围,不得已只能对匈奴采取和亲和防御战略。
而在经过了萧何定策,曹参遵随,文景大治之后,才有汉武帝毕其功于一役,吊打匈奴的光辉战绩。
说起来,曹参接替萧何为相,遵守萧何制定的法度而不改变,汉史上与萧何齐名,“萧规曹随”一辞遂成为历史上的佳话。
曹参施行他那清净无为的做法,百姓因而安宁不乱。可以说,这个理论分明就是黄老治国的说法,而按照这么说起来的话,文景之治反而也是沿袭了这个制度而已。
文景之治是中国历史上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最高的盛世。文景之治也为后来汉武帝征伐匈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真要说曹参和王安石政策的高低,谁也不知道,陈平这么说或许也有他的道理吧!(未完待续。)
………………………………
第125章 见王显
当然,鲍鸿目前对于这方面的需求非常低,军需、内政补给等事务基本上都是靠大汉本身的供给。要说需要文臣相才治理的,主要也就是扶风那地方而已。
是以,王安石入手,也只能往后勤、行政部门安排了,反正几个长史、主簿等也是重量级的,倒也不至于让他感觉到屈才就是了。
见过安排到古城狄青这边的几个人之后,那就要开始商量正事了。
“几位就现在一旁一起开会吧!”鲍鸿虽然因为没有直接考校他们的关系,没有直接对他们进行任命,但还是安排他们一起参与讨论。
“秦将军,你们从俘虏的那个反王王显那里探听到什么情报?”既然谈到主题,还是那句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首先还是要先了解义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