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群雄召唤-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第六十五章 两矮个子的对话

    “检测到郅恽郅君章属性――统率55,武力90,智力82,政治86。武师,对决时武力6。”

    “看来又是历史和演义结合版的家伙!”鲍鸿一看,就知道这个属性是怎么来的了,正史里面的政治能力和智力,再加上演义里面的武力。

    如此综合一番,那么对付起来就非常困难了,一个人武艺高强没什么,关键是人家智力还很高,会用脑子去战斗,那才是最可怕的。

    俗话说得好,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就是这个道理。

    言归正传,一场酒宴摆开来,不说多么丰盛,只能算是勉强可以。鲍鸿也不会在这个事上秀什么节俭,什么士兵先吃,自己再吃之类的事情。关键是要自己记在心里,不要降低自己的标准去和士卒吃一样的,而是要提高士卒的标准,让他们能够吃到和自己一样的才是最好。

    “没想到,居然会在这里遇到大名鼎鼎的晏婴晏子先生,在下可谓是三生有幸!”郅恽在得知晏婴身份之后,整个人就亢奋起来。

    说实在的,他这种身材,在日常生活中难免受到旁人的非议,这个时候,晏子这个‘矮子’先贤可谓是郅恽最好的精神信仰了。

    或许正史版的郅恽一直是按照这个目标来要求自己的,学习《韩诗》、《严氏春秋》,明天文历数等等,不畏强权,刚直不阿,哪怕是位卑职小,依旧敢于直言劝谏。哪怕是在王莽那里受到了各种打击依旧如故,面对刘秀的时候依旧初心不改。

    当然,都是一样的为国为民,在实行的时候,晏子的手段要更加的委婉一点。因为与会婉转的关系,发挥的效果也要大得多。

    相对来说郅恽就要差一点了,本意虽然是不错。但是不懂得审时度势,揣摩上位者的性格,以上位者容易接受的方式提出意见。

    这或许是属于智力上的差距,当然也能算是政治方面的不同吧。

    “君章先生言重了!”晏子笑着应道。“君章先生刚直不阿,恪尽职守,就连君王也敢于拦在城外,学生也是佩服之至。”

    晏子却是从荀汪等人那里指导了郅恽这号人,毕竟郅恽也是在史书上留下一些典故的名人。荀汪等人自然知道他的这个事迹。

    “据说外面出现了不属于汉室也不属于黄巾的前朝名人。好像是完全凭空出现的样子。莫非先生也是如此?”郅恽也不知道想什么,忽然开口爆出一个惊人的消息。

    “果然!”荀汪、李左车乃至是晏婴等众人都是暗道一声,毕竟对于晏婴凭空出现这个事情发生之后,众人都有了一些猜想。只不过最近一直在行军之中,倒是没收到什么消息。现在郅恽一说,却是肯定了众人的猜想。

    “不知道君章先生所说的是何人?”晏子微微一笑,开口打探道。

    “此事并不是什么隐秘,据说猛士公孙接已经在颍川陈家了,为陈家统领大军在颍川与黄巾交战之中。”郅恽也不隐瞒,直接开口说道。“不过,二桃杀三士这个典故居然是真实的,学生先前还以为是先生捏造的呢!”

    “哦?公孙接是打听到颍川陈家乃是我田氏的后裔,所以直接前往了吗?”田乞微微一笑,开口说道,“不过,话说回来,看来这陈家家主还是有些本事的,否则也不会让公孙接乖乖的给他统兵作战去!”

    “这位先生是?”郅恽一愣,田乞这话是什么意思?却是先前只有晏子和荀汪等表明身份。田乞和李左车则没有一开始就表明身份。

    李左车是因为和黄巾阵营的很多人关系密切,到时候不好说话。而田乞更不用多说,他主要是不想因为自己的身份去影响到颍川陈家和反王田齐的发展。

    “春秋齐国,田氏田乞见过先生!”田乞微微一笑。自我介绍,旋即示意一旁的保镖,“这位则是与你刚刚说的公孙接齐名的古冶子!”

    “田代齐姜,施恩市国!”郅恽连忙起身,躬身行礼,“学生见过先生。”

    不得不说。田乞最出名的还是小斗进,大斗出,收买人心的事情。

    “哼!”晏子冷哼一声,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不过对于齐国居然如此被取代,晏子实在是难以释怀。

    “都是过去的事情了,先生不必纠结于此!”郅恽反倒是开口劝慰道。

    “我们的恩怨,自然是已经过去的事情了。否则我们也不会同时出现在这里。”晏婴笑道,“倒是你,你这种人真的愿意跟着义军吗?”

    “要知道,当初仅仅是一个小官吏,就敢直接上书王莽。现在已经放弃汉室,不愿意为当今汉帝进言了吗?”晏子沉声道,“当初甚至毫不避讳的直言汉帝家事的那个中直正义的大臣哪去了?”

    晏婴说的这个则是另一回事情了。

    当初郭皇后因对光武帝刘秀不满,以至于发展到了后来被废。郅恽作为臣下,调停于光武帝刘秀、郭皇后和太子之间。郅恽对光武帝刘秀说:“我听说夫妻之间的事情,儿子不能干涉父母,臣下更不能干涉皇上。有些话,我是不该说的,但是,还是请皇上能够恰当处理此事,以免被天下人议论。“郅恽又对太子说:“你长久地处在被人疑虑的位置上,对皇上来说,有违孝道,对于保全自己也很不利。再说,自古就有母以子贵的礼仪,太子应当从诸皇子中引退,奉养母亲,也显得皇上对你教育得好。“

    在郅恽的调停下,郭皇后和太子虽被废黜,但都得到了很好的归宿。太子被封为东海王,郭皇后被封为王太后,避免了皇室之间的积怨和争斗,对于巩固当时的统治秩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可以说,只要对百姓有好处,能够稳定社会的发展,稳固统治的秩序,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郅恽什么事情都敢去做。

    要知道,干涉皇帝家事乃至是参与太子废立的事情,那可是稍微有点脑子的大臣都不会去做的事情,可是郅恽就这么不管不顾的去做了。

    所以说,最然听说被复活的人和‘主人’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但是晏婴还是尝试着开口劝说。(未完待续。)
………………………………

第六十六章 善恶本性 辩才无双

    “先生说笑了,您是不知道我们这些人与使用天书的人之间的奇怪关系!”郅恽摇摇头,自然不会被晏婴三言两语就说服了。

    “你说的情况我也略有耳闻!”晏子点点头,笑道,“据我所知,那就像是先天带来的好感,虽然一开始可能非常深刻,但终究会随着后天的发展而产生改变。”

    “就像我听说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孟轲,和这边荀汪先生他们的祖先荀况,关于先天人性如何的问题有过探讨。”晏子笑道,“可他们要表达的终究是后天的教育,后天的培养才是塑造一个人的关键所在。”

    孟子以“性善论”作为人们修养品德和行王道仁政的理论根据,认为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的要求源于人的本性本心,有伦理学意义,同时“性善论”认为通过学习人人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君子,又强调了教育的可能性,具有很大的的教育意义。

    荀子认为,凡是没有经过教养的东西是不会为善的。对于人性中“善”的形成,荀子提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的命题。荀子的人性论虽然与孟子的刚好相反,可是他也同意,人人都能成为圣人。荀子以为,就人的先天本性而言,“尧舜之与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之与小人,其性一也”,都是天生性恶,后天的贤愚不肖的差别是由于“注错习俗之所积耳”。后天的环境和经验对人性的改造其则决定性的作用。通过人的主观努力,“其礼义,制法度”,转化人的“恶”性,则“涂之人可以为禹”。

    归根究底,很多儒家弟子在这方面纠结,为此‘善恶之辩’成为儒家最经典的辩论之一,更导致了儒家一系列的流派的分裂。

    事实上,他们所关注的问题根本就是舍本逐末。

    性恶,或性善。对儒家并没有决定性的意义。其价值仅仅在于如此的人性论奠基可以为现实社会的礼乐教化提供内在人性的根据。

    虽然孟子的主要哲学思想,也就是他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相对。但是其根本上只是为了儒学的教育,礼乐的教化提供依据罢了。归根究底。两个人都是把这作为推进教化的工具而已。

    梁启超认为孟子的“性善论”强调了教育的可能性,荀子的“性恶论”强调了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