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眼神里,沉稳忧郁之中,带着一份不易查觉的锐利,让正平心中骤然一冷。他这时才想到,荀彧乃是曹操身边第一谋臣,不但谋计,更且谋国,他一句问话,只怕不知要包含多少机心。于是他不刚再明问,只说道:“那兵书事关重大,定是保藏甚严,外人必无从知晓。”
听了此言,荀彧目光中的那份锐利转作了柔和,道:“确是如此,我将此书将在一秘密之所,外人都不知道。只不过目前之计,看来是须让先生知晓了。”
正平惊道:“大人这是何意?”
荀彧道:“我虽是藏的甚秘,但俗云没有不透风的墙,对方幕后高人,既能得知书在许都,那只怕有朝一日,也会被他知晓了那藏书所在,所以必须加强保护,这重任,非先生莫数了。”
正平不知他此话真假,忙道:“正平何德何能,哪里有这等本事?”
荀彧伸出两根手指,说道:“先生去办此事,有两个好处。”
………………………………
第一百八十六章 女刺客
正平道:“愿闻其详。》?”
荀彧道:“第一,先生能救雪儿、探敌情,可见足下有智计,有胆略。”
正平不去接话,只等他说。
荀彧又道:“第二,先生不是许都人,也不在我帐下,料来对方即便去查,一时也查不到先生头上。故而,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先生秘密去那里,将兵书先行转移,而后再布迷阵,来个瓮中捉鳖,把这些乱世将魂一举消灭。”
正平心里思想着荀彧的这番话。
确是如此,这样一举多得,既可保书,又可消灭对手,确是甚好的法子。而现下军中主要谋士都随曹操南下,荀彧府下又多是高官显贵,目标太大。自己这样一个有智计,又名不见经传的人物,确乎是佳人选。
正平道:“令君既如此说,那便吩咐,小人无所不从。”
荀彧脸色甚和,说道:“那兵书,就在……”
刚说道这里,只听一声破空之响,一支箭飞了过来,目标直指荀彧。正平听得风声有异,就已知觉,忙搬起几案,向荀彧身前扔去。他进令府之时,配剑便已解下,此刻急中生智,便要用几案救人。
然而几案甚重,正平方才又是跪坐着,使力不便,这一掷,因力道不足,速度也弱,只怕是防不得那箭。
便在此时,一道更响的破空声响起,一支长戟划过,将箭打偏,而后便牢牢的钉在了府中柱上。
正平一望这兵器,便知是武卫营军卒到了。
来人果然便是一名武卫营军卒。他一掷得手,救了荀彧,纵身一跃,便向房梁上冲去。刚要冲上,只见房梁上一人影窜下,又要向荀彧攻去。
武卫卒眼见如此,脚一蹬梁,便复转回,继续挡在那人之前。
正平这才看到,那人竟是一名女子。
这女子身穿一袭黑衣,只是并不蒙面,看来并不怕外人知晓她是谁。她容貌秀丽,竟似不在倩雪之下,但一股阴狠之气形显于色,让人不寒而傈。
她见了武卫卒挡在前边,怒道:“不干你的事,滚开!”
武卫卒不为所动,也不进攻,只站在荀彧身前。
那女子左右一看,并不见再有军士过来,笑道:“哼,荀彧,你今日总算是栽到我手中了吧,不再派兵,是自等死么?”
荀彧听了,面上显出一股疲惫之色,端起茶杯,定定的看着杯子,说道:“自等死?要是能有这等命运,那确是不错。殊不知很多时候,死,比起生,要快乐的多了。”
那女子道:“废话!”抢身便往荀彧攻去。
正平本待上前相帮,却忽地生出一念:“我倒要看看,这武卫卒,倒底有多强。”于是稍一起身,就又坐了下去。
荀彧目光仍是看着杯子不动,却将他这一细微动作看在了眼里。
那女子一攻之间,武卫卒左腿飞出,正踢向她腰间大穴。那女子一惊,不敢再攻,冷笑道:“看不出你还竟还有些本事?”,退后一步,心念已定,要先料理了这武卫卒。
女子运起内力,双手成圈,好似突然长出千臂一般,向武卫卒攻去。
这一招,唤作“千叶血掌”,乃是她的得意掌法。
这女子自幼好武,他父亲曾是一方诸侯,军中要事甚多,没有时间亲自指点于他,便请了江湖名师来指点。指点他武艺的师傅,乃是一位武学大宗师,内功外功俱臻化境,江湖之上,能与他相比的,也不过廖廖二三人而已。
这招千叶血掌,是他的成名绝艺。他见这女子天赋甚高,性子又与自己相合,便尽数教于她。此女子习练多年,早已深得其传,乃是江湖上的一流高手。
她当下用出此掌,便是要立取武卫卒之命。她观其服色,已知是一名寻常小卒,料想能有多大能耐?可死在自已千叶掌下,已是大大的幸运了。
………………………………
第一百八十七章 女刺客(2)
她一掌向对方面门攻去。
这一掌看似攻击面门,实则攻袭对手腹部要害。千叶掌九虚一实,令人极是难防。
不料武卫卒竟对九虚不闻不问,单等她那一实。女子击到时,发现他手掌已在这里等着了,心中暗暗惊异:“莫非是他不知如何应对,乱出一招,刚好撞到这里?这可奇了。”
女子忙变招再攻,一连攻出五招,每招却都有数虚招在前。这虚招打的端实好看,配上他阿娜的身段,真好似仙子起舞一般,令人赏心悦目。然而起舞之后,那一招实,却总会让武卫卒预先挡住,令她这舞姿每每如骤然打断一般,不但观者不舒服,就加她自己也是颇为难受。
又攻一招,她忽地想到:“嘿,却是我疏忽了。他虽然预先挡住,我只要继续进击便是。谅他内力有限,岂能是我之对手?”
她心念一定,一招便攻了出去,武卫卒的手掌刚好挡在额前,她不再去避,仍是强行于他对掌。
双掌一交,女子被震退一步。
女子大惊。她自习武以来,每有奇遇,内力浑厚无比,早已非一般年轻人的修为。哪料对方掌上之力竟是完胜自已,隐隐与师傅不相上下,莫非这是荀彧请来的高手?
正平却知晓,武卫卒所用乃是将力。他暗道,徐庶之言果然不假。这武卫卒虽有将力,但远非夏侯渊之比,比起夏侯霸来,也是稍逊一筹。然而对阵江湖好手,却是绰绰有余了。
女子不明其中关节,只道是武卫卒内力远胜自已。她刚刚生起的希望再次有破灭之感,心中一酸,眼眶竟然微红起来,好似一个受了委屈的小女孩一般。
正平一见,心中一股怜意陡生。
那女子刚有此念,随即化作了一股恶意,脸上狠辣之气更甚,再次向武卫卒攻去。这次她再出手,十分毒辣,所指尽是对方下阴、后脑等要害之所。
江湖之上,纵是比武,往往也留有余地,比如交手之前,辈份较低者往往还要摆个起手式,以示尊敬。像这种攻敌死命的杀招,正派人士是断然不用的。
然而这女子却全然不顾此规矩。她师父武艺虽然绝高,但为人甚是毒辣。她天性本就刁蛮,在师傅的教导下,更是成了一股暴戾之性。曾有一户人家,因被她听到讨论她父亲的不是,当夜便被她灭了满门,个个死状甚惨。
故而当下她用出这等招式,全不觉有何不妥,反而因为往日在江湖上突施此招,对手往往不备,而觉的十分好用。
但武卫卒见了这等招式,全不惊异。他本就是在战场上杀敌,战场杀敌,无所不用其极,只要能取对方性命,便是好招,你死我亡,哪有空理会什么规矩?见她用出这等招式,不但不见怪,反觉得这是当然之举了。
武卫卒见她攻势猛了,也就不再只守株待兔,渐渐也开始进攻。两人交手五六招后,他左手挡住女子的一招千叶掌,右手运掌成了一个长蛇阵,向女子腋间攻去。
女子未曾见过这等怪招式,不知该如何破解,只得左手虚晃数招,也向敌人攻去,以攻对攻,盼可以这般化去对方攻势。然而她如此一来,正中武卫卒下怀。他这招本就是打快,要向防住或是对攻,俱得更快才成,像她这样又晃虚招,那是成了奇慢无比,哪里是他对手?他掌在中途变为拳,向女子左腋下迅击一下。女子只感剧痛且麻,左半边身子便已不听使唤。
女子心灰意冷,她刚才与武卫卒相斗,斗力,斗招,斗快,斗狠,俱非其敌,已知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