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故战争的前一个月,都是他亲自带兵前线坐镇,对付邓艾。手下一班将军,也是身经百战的宿将,如夏侯霸、张翼等。就连须以勇为任的先锋之职,他也没敢交给新锐,仍是派出了年愈古稀的廖化老将军。正平则被派在了大军后部。
而这几天来,姜维却不断的听到一个消息。
诸多将军都说,玉正平练兵之法,天下无双,他的六千余人,乃是刚刚统领,本来就是平平常常的部队。但在他的训练之下,竟然成了一支绝对精锐的战斗力,只怕在整个蜀军之中,也是顶矫矫者了。姜维未敢轻信,昨日专门微服前去查看。
去到之后,发现传言果然非虚,正平部曲,行止不但有法,更是以一种非常特殊的格局在行动。深晓兵法的姜维看得一眼,就知道这里面必有门道,这正平果然不是寻常之辈,于是便令人传命正平,让他参加今日的军事会议。
军事会议在姜维中军大帐中进行。参与的不是高位,就是老将,都是军中核心人物。只有玉正平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
姜维用杆指了指帐中挂着的一副巨大军用地图,对众描述着当下局势。
“此时,两军又成胶着之势。邓艾仍是依着陇西一带地形,在洮阳、北原、冀城三地驻兵,摆出了攻势防御布局,想要再耗我大军。但我此次已有定策,必可破之,诸位请看。”
姜维一面说着,一面走向账内军用沙盘之前,用木杆指点着说道。
“现在我大军尽在铁笼山,邓艾的意思,就是用三地互援之势拖住,令我不管攻其哪点,都会极为被动。而我偏偏不去进攻,而是兵出上方谷,直接威胁对其陇西大营,引他来战。到时用起我师武侯的八卦阵之法,定可一举成擒。”
诸将闻听,纷纷点头,言说大将军之策大妙。
而正平这时看着沙盘,却轻轻的摇了摇头。
………………………………
第九十一章 七伐中原(2)
正平之所以摇头,是因为他知道邓艾的用兵特点。
他自习得九柳八阵之后,便可以很快了解各色人物用兵的特点。他这些日在军中,已经知晓了为什么姜维和邓艾,会久持不下。
姜维,受诸葛亮八卦阵法之嫡传。八卦阵,亦非一战阵,也是一种用阵之法。作战之时,大阵包小阵,大营包小营,隅落钩连,曲折相对,依地形、地势分部进攻。自诸葛在世时,便对姜维青睐有佳,将阵法悉数相传。姜维受其亲自指点,用兵作战已是当世之顶尖。
然而诸葛威名太盛,姜维学阵之时,便是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懈怠,所学务求精而又精,将阵法的每一变化都习的烂熟。这在实战之时,便成为了一个致命弱点。他遇事必思武侯兵法,每一个作战方案都是深合其意,不敢有一点违背,故“正兵”有余,“奇略”却往往不足。
邓艾则刚好相反。他没有受过如诸葛一般的名师指点,全部作战方法,都是自己在实战与兵策中悟出,虽其悟性颇高,但比之诸葛之辈还是差上不少,所以他的指挥之法比之姜维要稍逊一筹。然而却正因如此,他剑走偏峰,十分敢于出奇行险,前几次作战,都是靠着他赌搏一般的险策,与姜维斗了个不胜不败。
故而这数年来,两人相遇,当真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高下难判。
现在邓艾布下了一个攻势防御体系,姜维的计策固然是好,但依邓艾的性子,是绝对不会在那里静等的。他必会兵行险着,如果不能找出邓艾的奇兵,那么姜维的这种攻击,则极有可能便陷在邓艾的计谋之中。
“玉将军,你有何见解?”姜维突然的问向正平。
姜维一直在留意着正平,他在想这人可能会有独特见解。果然,自己说完战术之后,诸将均是点头称是,唯有他不发一言,轻轻摇头。
正平听他来问,也不推辞,毕竟这是战场之上,战机转瞬即逝,牵涉的是上万人的性命,不是须做谦逊的朝堂。他伸手指着沙盘上标注的邓艾方说道:
“大将军,邓艾的这个布局,固然稳定,却很是奇怪。”
姜维眼睛一亮:“哦?奇怪在哪?玉将军试言之。”
正平道:“邓艾在此三地的兵力分布,太过均等。这和他已前的作战方式大大不同。末将查看过往日军报,依邓艾用兵之法,在这三处不会相同,必有一处暗藏攻势。此时他如此做,只怕在别的地方,会有一处险兵。”
姜维露出喜色,尚未及言,夏侯霸发话了。
车骑将军夏侯霸自幼在父亲夏侯渊的教导下,熟读兵书。故虽是勇烈,却也颇有谋略。他本为魏国宗室,但司马夺权后,魏国便已不再是当年的魏国。司马为了稳定权力,大肆清洗曹、夏两族,夏侯霸叔父、族兄、妻子,都死在司马昭的刀下,因此他对现下的魏国之恨,远胜其他。他的心中,已然没有什么理想,只有仇恨,他要做的,就是有朝一日,可以擒的司马昭,将其千刀万剐,诛灭九族。故而他一直倾全力支持姜维的北伐,姜维也因此故,从来都是将他引为知已,一同商量军国大事。
只听夏侯霸笑了一声,说道。
………………………………
第九十二章 七伐中原(3)
“玉将军所料不差,你没有亲见,却直如亲见一般。》?”夏侯霸指了指沙盘,说道:“之前,邓艾的先锋大将徐质,一直率部在铁龙山北部一带活动,这些日,却突然神秘的消失了。我和……”
夏侯霸刚要再说时,却发现廖化往前凑了凑,便问道:“廖老将军有话要说?”
廖化闻言一怔,而后笑道:“没有没有。末将听你们说的精采,要细看看这战局。唉,岁数越来越大,这眼睛是愈发不好使了……”廖化轻轻叹道,随即又觉的不对,忙说道:“可末将这体力还是充沛的,临阵杀敌,绝不含糊!”
这廖化自唱自合,众人闻言纷纷笑了起来,原来紧张的军事会议忽地一下子放松了许多。
廖化倒也不是故意。听了正平夏侯等人的分析,他不是很能明白。但只要安排了军令,他必然是拼命去做。然而终是上了岁纪,耳目都大大不如以前,所以他才要凑近一点,生怕自已漏了什么。夏侯霸一问,他自然而然的感慨起来,却又突然想起这是在中军大帐,岂能泄了自家威风?于是忙又解释。
夏侯霸也笑了一下,继续对正平说道:“我和大将军前日议过,认为此举必是邓艾指使,他会有所图谋。但往来查探,竟然都没有此部的讯息,因此才请众将过来,一同商议一下。”
正平点了点头,没再说话。
征北将军罗宪上前一步,说道:“犬子罗真十日前曾与徐质交锋过一次。这徐质不但有勇,领兵也是深得其法,所部又是邓艾亲选的精锐,查不出这一部所在,只怕于我会十分不利。”
姜维将手中木杆轻轻放在一边,仰头看了一下。而后问正平道:“有关此部的所在,玉将军可有什么见解?”
玉正平摇了摇头,说道:“末将不知。”
姜维眉头微微皱了一下,又去寻问其他人。众将七嘴八舌的议了起来。
其实正平心中已经有了一个想法。他的目光,落在铁龙山东侧的木门道上。
他看了当下两军的军力分布,在从邓艾的角度思考问题。他隐隐觉的,如果自已是邓艾,这支险兵,他会放在这里。但具体是为什么,他还有点说不上来。
所以他没有说话。他九柳八阵虽已有所成,但毕竟还没有在实战用过,他还不是十分自信。这大军议事会上,他不愿太过贸然。
约莫两柱香时分,会议基本结束。众人都是猜测,也没议出什么,只有夏侯霸和罗宪还处是比较切中要害,提供了几种可行的方案。姜维斟酌了一下,做出了下一步的安排,为众将细细传达军令。
传达军令之中,姜维猛地咳嗽了一阵。众将忙上前相问,姜维摆了摆手,说道无妨,便继续布置。
这时正平才发现,姜维也已经老了。
姜维做为诸葛亮的传人,在蜀中一直是个佳话。想当年,意气风发的姜维,还是一个青年才俊,被诸葛看中,将毕生所学尽给了他。诸葛死后,年纪轻轻的姜维,也便担起了蜀国军队的支柱大任。他一直被年轻人奉为奋发的对象,“麒麟儿”的美誉,就连边境村野的玉正平都听说过
而现在,他也老了。
已经五十出头的姜维,两鬓的白发竟比一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