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管你目的多么高尚,只要不符合圣人教诲,一律骂到死。
对他们而言,一切现存的都是可骂的,“厚古薄今”是他们的绝对宗旨。诸葛亮活着时,以谯周为首的内中翘楚就没少骂诸葛亮,搞的诸葛亮哭笑不得。诸葛亮死了,不骂了,改骂黄皓和姜维。现在姜维死了,开始骂黄皓陈诋玉正平林星。
这么一批刺头林星也不愿意惹,但现在的情况却不得不用。好在这群愤青们虽然凶猛,但也单纯,不可堵但却可导,陈诋林星在分析了诸多案例之后,均得出了利用他们的办法:
也开骂。
他们终日没什么实事,没事儿在各部门来回转悠,就看有没有什么腥味,一旦有那就是一窝蜂齐上。所以陈诋林星手下都培养了一批枪手,专找对方的把柄然后开骂,一旦骂爽了保证御史台的同学立马跟进。不怕骂的过,就怕骂不出彩。
其中骂人水平最高的就属林星。他最大的特点是骂人不带脏字儿,每次都是慢悠悠的说着软刀子割肉的话,保管让对方气死了都没地儿撒。他的奏折也往往成为经典范本,印好之后太学院人手一本,扩而大之后陈诋手下也在阅读学习。
不过阅读归阅读,林星的那份境界轻易是达不到的,于是大多数人还是选择了比较基本的方法。
疯狂骂。
最近一段时间朝里有些太平,谏官们都有些闲,正琢磨着是不是针对皇宫外的一个鸡窝作点文章。就在这时侯,陈诋发动了攻势,挑起了他们的神经。
之前陈诋连败两阵,梓橦的黄党被清了,二千石曹又让方青云掌了,心下正自不快。黄皓一说开始,他连夜便布局。
他能做到今天这个位子,说实话还是有几把刷子的。他有着敏锐的判断力,懂得哪头轻哪头重,该攻哪儿不该攻哪儿。这次的布局,他准确的放在了梓橦官府上。
他的意思很明确,梓橦这样一个联结内外的枢纽之地,没有我的人,也不能有你林星的人。
他授意属下开始发奏章,针对点很集中,就是放在梓橦官员的身份问题上。梓橦案发后,那里曾是魏间窝点的事已经朝野皆知了,黄党的奏折主要内容就是:锅里捞出来个老鼠,难道剩下的汤就清了?
此言论谏官们立马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了,御史台炸锅了,纷纷要求御史台马上组成专案小组去梓橦调查。他们纷纷上表支持黄党的言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黑窝终归是黑窝,不彻查,它永远是黑窝!”“整风迫在眉睫!”“除三害,灭五贼,还梓橦一片清朗的天!”……
即使是林星,也不得不承认陈诋这招确实是高。梓橦的情况他清楚,最怕这些谏官,一查准出事儿。那里是粮草集散地,和敌人打交道不少,所以玉党官员多少都会有些小九九,这是应付战事难免的。但谏官们可不管这,管你什么大不大局,只要有问题就要查,哪怕你是为了套取情报而使的银子,照样按贪污行贿判。
孙大有过来问林星怎么办,林星咬了咬牙说:“弃。”
面对敌人的攻势,林星果断的选择了弃。因为如果不弃,陈诋的连环套攻势就有可能动着他在尚书台辛苦扎下的根。
梓橦的官员很快就被换了大半,一部分是被罢免的,一部分是自己辞职的。两党都不是的明格幸运的得以保存,而本来因魏丛而受牵连的魏陈氏也神奇的瞥清了关系,保留了原诰命品级。
林星败了一阵。
不过他败这一阵,除了上述的原因外,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他有个后着。
这个后着,对于黄党而言,或许是近乎致命的。
这个后着的主人公,便是:
未来的北地王,刘谌。
刘谌府。
府院中央树起了一个箭靶,一身戎装的、十六岁的刘谌正在靶前六十步处弯弓搭箭。
刘谌一副略显清瘦的脸,这也是他和大哥刘璿最大的不同。他和太子刘璿长的都像父亲,但太子自小娇小惯养,发福发的很厉害,年纪轻轻就胖的像个球了。他自小爱动,稍大些就吵着要打猎习武,所以一直保持着这精瘦的身材。
他射了四箭,一个十环,两个九环,一个八环。小太监本要叫声好,忽然想起这皇子殿下一向最恶阿谀,所以强自忍下了。他是宫里出来的,这种和宫中不一致的习惯让他着实有点不适应。
“哎,还是差了点。”刘谌弹着弓,略显失望的说道。
这时刘琴进来了。
刘琴一身华贵而整洁的衣服,透出来一股十足的知性美。她一进来刘谌就跑了过去,把弓放在她手里,拉着她说:“快,老姐,再射一箭!”
刘琴笑着接了过来,拈弓搭箭,嗖,正中十环。
“厉害啊!”刘谌赞道:“快快,教教我。”
“食指啊,应该放在这儿,眼睛不要看着那里,要……”刘琴指点了一番。
刘谌认真的听着,照着她的法子射了一箭,也中了十环。他高兴的说道:“真管用啊。对了老姐,你这箭法,是跟玉将军学的吧?”
刘琴笑道:“他?才不是呢。他的箭法比我也高明不到哪去。我是跟他手下一位叫皇甫仲凌的将军学的。”
………………………………
第六百五十七章 政局(2)
“什么好事?”刘谌道:“是不是父皇答应了,让我去前线转转?”
“比这好。”刘琴有些神秘的说道:“这几日你哪都不要去,在府里等着吧。”
林星十分明白黄皓最大的优势在哪里。
黄皓既无治政之才,又无军事之略,之所以能历经数十年而不败,法宝就是一个:和刘禅的关系。他牢牢的靠在刘禅这棵大树上,皇权的保护伞让他即使没有一切,也足立不败之地。而成功扶植了安定王刘瑶,也使他与皇家的关系更深一步。
刘瑶的崛起简直就是必然,这一点不只林星没办法,诸葛亮、蒋琬、费祎、姜维……几代人都没办法。
根本原因就是,太子太不争气。
有时侯林星简直怀疑他是不是先天智障或者后天被门挤过,他有一种独特的本事,就是可以将一切有利因素成功的转化为不利因素。曾经有一次,林星花了好大功夫安排了一次他和刘禅的狩猎,让他在父皇面前好好表现一把。结果事情都安排好了,他没去……
林星去找太子,问他为什么没有,他一面流着哈喇子一面笑呵呵的说:“二弟昨天送了我一个最新款平板,我玩了通宵,今天早上就没起来。”林星彻底没脾气了。
这就是一块扶不上墙的烂泥,任所有人鞠躬尽淬的去辅佐,所能得到的最好结果不过是延缓他被废的进程而已。刘瑶的上位只是时间问题。
好在这一切,在刘谌的日渐长大后,有了新的转机。
日后的所有人都一直公认,在刘禅的七个儿子中,刘谌是最聪明的。而对于林星有利的方面是,他和太子关系好,和安定王关系不好,和黄皓关系非常不好。
虽然他年纪还小,但林星相信,如果说刘禅诸子中能有人和刘瑶一争的话,那么必是刘谌无疑。
现在所缺的,只是有个人扶他一把。
这一把却从没有人扶过。林星之前的非黄党,都是秉持诸葛武侯遗训,坚决拥护太子的。一个安定王就已经够太子受的了,他们不能容忍再出一个更聪明的对手,所以十六岁的刘瑶至今未获王爵。但到了林星这个时代却不一样了。
林星和以前诸任的想法都不相同。他不像诸葛亮那样拼尽一生都是为了刘家的知遇之恩。他和玉正平在蜀国能有今天,完全自己的努力外加天意,蜀汉当权者对他们有的只是阻碍,从没有过什么帮助。
所以在意识上,他们两个更加注意自身的发展,而不是附着于某种前人的遗愿。太子继位或是刘谌继位,对他们而言全无区别,只要不是亲近黄党的刘瑶继位就成。聪明的刘谌如果上位,在政局上这么一搅和,对他们而言是百利无害。
于是林星就推了这一把。手下纷纷上书,上请刘谌的封王事宜。对刘谌印象极好的谏官们立表赞同,一股热潮之下,刘瑶数日后便被封为北地王。
成都一家咖啡堂。
玉正平早早的坐在了这里,正在悠闲的看着一份报纸。
他这人在军事以外的所有场合都没什么时间概念,八点约会九点能到还算是早的。为此林星没少损过他,他痛立重誓改悔后依旧我行我素,最多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