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心道不好,马上回马躲开两人的攻击,但这时两人却又同时分两路袭来,目标又是极为精确。他无奈,只得从马上奋力向后跃去,这才逃过这一击,战马却被那二人杀了。
他惊出一头冷汗。
这二人就是普普通通的士兵,但攻守之际,有如一体,配合的天衣无逢。单对一人,他可以将他立毙当场,而这两人合力,却不是他数招之内能胜的了。他又不能施起拆招破招之法,因为一旦时间稍长,那对方第三个第四个士兵就已经到了。
对方的士兵竟然如此强悍!
他不敢再行冲突,只得退回本阵,和自家士兵一起作战。
武功高如王德尚且如此,马府士兵就更加非其敌了。锋矢阵冲入之际,对方阵型丝毫不乱,数人之间行止极是得法。而马府士兵,多年在成都之内,少逢战事,战阵习练已经很久不进行了,故而只是各自力斗,配合上要差很多。因此常常被对方数人格杀一人,而等后一人上前时,对方又已成数人之势了。
就这样,锋矢战阵好似一把尖刀,挡者披靡,直杀入正平中军。
“不好!回防回防!”正平看着对方如狼似虎的冲了过来,大声命道。
马府卫士又是一楞。
怎么回防?全军回防?还是就近之队分批回挡?等了一下,又听不到正平下文,于是全军一涌回防。
然而中路地形较窄,全军哄哄而回,真正能过来的只有一部分,其他都挤成了一团。好在正平部人数远比对方多,这些回来的加上挤在一起的,总算还是勉强对对方形成了一个包围之势。
这时潘英再次发令。
“一队五队,长蛇阵,两翼。”
只见潘英部两边的两支队伍,迅速化成了长蛇之阵,速度奇快的绕到了正平部两侧,继而一起向正平部攻去。
而这时潘英部中路的锋矢战阵,却立即自行化成了方阵,用严密的防守将正平部隔成了彼此不得相顾的两处。他们的变阵在潘英发令的同时,并极强的配合了两翼长蛇的进攻,显是习练已久。
正平这时有点懵。他想再去传些令,却不知做什么好。马府军士见没有新令传出,只能依都伯为首,各自为战,勉强的攻守。
而潘英的军令却接连传出,五百余人分成数队,依照潘英的军令,以一种极富特点的章法,精妙的配合攻守着,如行云流水,又似猛虎下山,五百人竟将马府一千余人杀的溃不成军。
正平震惊了。
他头脑中开始浮现当年和潘英的沙盘演兵。他明白潘英是将沙盘上的演练完美的运用到了战场之上,而且更为可怕的是,这时他的用兵比那时还强。
看着这些,周瑜将魂眉头紧锁,他的心头生出了一个疑问。
一个天大的疑问。
………………………………
第七十八章 剑号武安(2)
与正平不同的是,周瑜将魂可以清楚的看到,潘英的用兵,和沙盘对阵之时,有极大的不同。他已经完全化为了另外一种风格。
一种周瑜将魂无比熟悉的风格。
“不可能,这不可能。”
周瑜将魂有些不敢相信。他继续看着潘英的指挥。
稍时,他确定了。虽然不敢相信,但这却是事实。
“没错,潘英的用兵用阵之法,就是当年曹操的霸府七军!”
曹操当年挟天子以令诸侯,名义上汉帝仍为天子,但军队却在曹操手中。他控制军队的最高指挥机关,叫做霸府。
霸府之下,他掌握着全部的精兵。后来经他进一步强化,在中军建立了武卫、中垒、中坚、骁骑、游击精锐五营。于是他的指挥方式,便以他的精兵为核心,将整支部队分成不同作战单位,各以不同的阵型,分别执行不同的攻、守、行、止、分、割、围等作战任务,并根据他精研孙子兵法的心得,将这种分兵作战指挥的形分意连,如若一体。
他的这种用阵之法,便被称为霸府七军。
霸府七军阵法,纵横中原,横扫群雄,三分天下有其二,从未逢过对手,直到建安十三年的那一场大战。
天下之中,唯有自己的九柳八阵可与之一抗。
潘英此刻,就是用的霸府七军阵法。虽然尚远未达到曹操水准,但足以胜过当世名将,对付这个连基本军令都含糊不清的玉正平,更是绰绰有余,好似“以石击卵”。
但潘英怎么可能会用霸府七军?这是周瑜将魂现在最大的疑问。
思索之中,周瑜将魂突然想到了一件事!
在将魂门中的数十年,他就压根从没见过曹操将魂!
之前他没见过,也没有在意。因为当时他以为曹操应该是去入帝皇门的。他后来方才知道,原来曹操没有称帝,入不了帝皇门,但他当时也没当回事。此刻,这些事情联系在一起,他才觉的这里面,恐怕会有一个天大的秘密。
周瑜将魂惊异着,而正平却已没有任何惊异之心了。
因为程代死了。
在潘英的指挥下,潘英部已经完全的压制了马府军士,常会士兵有冲入正平中军,目标直指正平。
程代骑马去拦,拼全力杀了对方数名士兵后,被对方三名士兵一起,掀翻在了地上。
倒在地上,他用牙咬住了一柄地上的单刀,用来弥补断臂之缺,右手则挥舞着长刀,继续与对方相斗。他嘴中不断的渗出血来,却没有任何退避之意,越战越勇。
战得数时,他在又砍杀了一名敌军后,被后面赶上来的另一名敌军,斩断了右臂。双臂尽废,他双目瞪出血来,上步甩头,用咬着的刀,割断了那名断他臂敌军的咽喉。
这时另一名敌军上来,一刀刺进他胸内,刀自背而入,自前而出。他猛力转身,将刀拗过,满脸血污决死之色的面向那敌军。敌军被他的勇悍镇住了,脚下躲避不及,被程代冲步上前,用咬着的刀死死的砍入了他的脖颈。
而此时,程代也已被数人围住。数名敌军上前,一阵血泊,程代终于倒下了。
直到倒下的那一刻,他嘴中咬着的刀,都没有半分松动。
程代的目光中没有遗憾,因为他用生命实现了,一个真正军人在战场上的意义。
临近马府军士愤怒了,数十人不顾一切的奋力上前,夺回了程代尸身。
正平抱着程代的尸身,浑身不住的颤抖起来。
身边的人还在继续死亡,但他却没有任何办法。他知道他与潘英是天壤之别,在当下,这种差别带来的不是无聊的比较,而是无尽的死亡。对此他无能为力,这种无力让他的痛苦更加急剧的增大着。
韩方也看到了程代的死,心中一阵悲愤。他明白这一切,都是因为那个手执武安之剑,在神妙指挥作战的潘英。
“只要能杀了潘英,对方群龙无首,就一定不会再如此了。”
韩方心念一横,径自向潘英方向,直冲而去。
………………………………
第七十九章 剑号武安(3)
韩方一刀格杀了一名敌兵后,冲突而去。。
韩方武艺,综军中招式与江湖招式两家之长,在战场上作战,实则是其最擅长的。此刻,他悲愤交加,是以当下发挥的本事,比起平日更强。
不过他还有一个担心。他在寻找鬼血幽三客在哪儿。如果他们守在潘英身边,他必须要想法子把他们调出来,不然很难一击奏效。
而让他庆幸的是,鬼血幽没有一人在潘英左右。
他们武艺虽高,但于领兵之道却是不通,所以战事一起,潘英就把他们分在了各个队内,听都伯之令杀敌。
韩方不禁一喜,心道潘英此人忒也托大,身边竟然不留高手护卫,这正是天赐良机。
韩方不再有任何顾忌,全力向潘英处奔去。中途有士兵阻截,他或杀或避,总能以鬼魅一般的身手,越过敌人。
悲愤之情,加上孤注一掷的兴奋,他此时的身手,连他自己都有些不敢相信。
他可以感觉的到,此刻已经完全达到了当年父亲一般的境界。
他也要像他那样,一人一刃定三军。
稍时,他来到了潘英本阵之前。这里仅有数十个亲兵护卫而已。
这些人焉能挡的住自已?
韩方大喝一声:“纳命来!”便向潘英攻去。手中已暗藏招式,要将敢于来截他的敌兵顺道除掉。
然而接下来的事情却和他想的完全不一样。
他刚刚攻出之后,便有两名亲卫一同上前,向他作出了攻击。这攻击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