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玉正平为此十分惆怅,因为我们都知道,我们的玉正平感情是非常专一的,有着伟大的、坚定的、坐怀不乱的高尚品格。比方说在东吴著名的交际花……祝娥,打扮的性感十足,请他赴宴之时,他冷笑一声“我岂是那随便之人!”,然后就去赴宴了。
不过没办法,周瑜的军令,玉正平必须遵从,他收拾行装,和陆逊作了秘密的交接后,带上赤玉剑,便要出发上路。
然而没想到半路让程同给截住了。
………………………………
第四百七十四章 三道秘令
程同自那次偷骑银狐后,头发就再也没长出来,所以一直在脑袋上缠着个青色头巾。他对玉正平一直没有好感,自从知道祝娥和玉正平有染后,对他就更没好感了,因为他自视甚高,连周瑜都不放在眼里。祝娥的这种行为却是显然的把自已和玉正平放在了一条水平线上,这让他十分不爽。
而且最可恶的是,玉正平一直对倩雪死缠烂打。他自然是不知道玉正平和倩雪当年的种种,只是他对倩雪一见钟情,玉正平这样的做法在他眼里,完全是一个第三者插足。
程同拦住了玉正平,问他到哪儿去,怎么放着军务不管,偏要四处闲逛?玉正平是在执行秘密任务,不能多说,不过他也知道程同对倩雪的想法,由是故意说道:
“我去找倩雪公主。”
程同听了,气的脸上一阵白一阵绿,大声叫嚷让玉正平小心点。玉正平说您看着办,一把把他推开,离了军营。
一个时辰后,他到了制定地点…………一处谷间。
他不知道这里将会出现的是什么人,于是握紧了赤玉剑,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不管一会儿出现的是什么样的强敌…………哪怕是魑龙,他也一定要尽全力完成任务。
但让他完全没有想到的是,到了指定时间时,出现的却一群纨绔子弟。
这些人一看便知是贵族出身,说话间非常爱吊书袋,生怕旁人不知道他们是家学渊源。平均年纪在三十五岁左右,最大的也就四十来岁。
他们有说有笑,一路往前走着,对正在埋伏的玉正平毫无发觉。
玉正平顿感这个任务太简单了。他从怀里取了方手帕,打算戴上蒙住脸,转念又一想,反正这些人都活不了,也就别费这个麻烦事了。把手帕放回怀中,纵身一跃,窜了出去。
赤玉剑一阵乱舞,这十几个贵族尽数毙命,直到死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玉正平回去向周瑜复命,一路上一直心说太简单,这么简单的任务值当他放下军队指挥去干吗?而当他刚刚来到吴军总部,看到正在对着灵棚大哭的周瑜,就知道这事儿肯定不简单了。
这就是陈宫的第一个计谋:“离间计”。那些贵族子弟,就是之前那个“孙老”召集的吴中子弟。
孙老奉了刘协的命令………实际上也就是陈宫的主意…………去吴侯那里挑唆事端。“周公瑾文武韬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尔。”这段话他已经深刻领会了,并自信用自己的意思把这番话说出后,一定能让孙权和周瑜之间产生嫌隙。非但如此,他还特地用自己的威望,召集了那些贵族,要他们轮番进言,确保万无一失。
然而他绝对想不到的是,这些人连孙权的面儿都没见着,就被周瑜派出玉正平杀了个精光。而几乎就在同时,他也在求见孙权。
他向吴侯府中用事的太监说了很长时间了,太监一直说着去通报,可始终不见人影,在他府外待客室里喝了三壶茶了,终于开始不耐烦。
“混帐,来个喘气儿的!”他骂道。
不一会儿,一个老者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部小型的编钟。那编钟打造的很是趁手,音色却和大编钟几乎一样。
“快去通报吴侯,奏乐什么的就免了!”
孙老看对方这样子,知道这应该是吴侯府里的乐师。但他现在一点欣赏音乐的心情的都没有,连连摆手,让这老者下去。
老者却不理会,自顾自的在编钟上弹了起来。他是用手弹的,但声音竟然和用钟锤敲出来的一模一样。
“不是说……”孙老对他这手弹绝活一点也不在意,反而因为他不按自己的吩咐而颇为气恼。但他刚刚说了三个字,却觉得胸口被什么压住了,完全喘不上来气。
而后,那钟声的每响一下,都好像是击打在他的心脏上,他试图用手去捂住耳朵,却发现即使捂上,声音也是一样清晰的传进去。
钟声大约响了有十五下,孙老躺在了地上,嘴边满是鲜血。这时他看到那奏乐老者眼里闪着异样的光。看着他手里的编钟,孙老突然意识到了什么,他指着那老者,用尽最后一口气说道:
“你……你是金……金钟……”
不错 ,这正是垂钓处四大杀手之一…………………“垂钓四音”里的金钟。
金钟停了钟声,手搭上他的脉,确定他心脉已尽断后,凑近了孙老的脸,笑了下,说道:
“督帅他老人家,让我代他向您问好。”
孙老带着惊恐的、不能相信的眼神,咽气了。
有关这一批贵族的死亡,江东军方说法是“为军队筹错钱粮间,为山贼所袭,不幸殉国。军中自大都督周瑜以下,皆不胜哀惋悲凄。现已广发山贼之绘影图形,令各部军旅及地方官衙着力查办。”
而周瑜则在灵棚前亲自披麻戴孝,望天长叹:“呜呼孙老,国失栋梁!”其情悲甚,见者莫不潸然泪下。
凶手山贼自然是找不到的,因为那个真正的“山贼”玉正平,现在就在周瑜的指挥部里。
“真毒。”玉正平看着正在弹琴的周瑜,心里想到。
他听了有关这次计谋的分析之后,也设想了一下自己可能会采取的办法。对于这样一个离间计,他觉得他可能会想一些曲折离奇的点子去破解,然而没想到周瑜采用的,却是这样一个最简单直接的办法。
却或许也是最有效的。
和往常一样,周瑜在杀完人后都会弹上一首轻柔宛转的曲子。在香烟轻漫之间,杀杀人,弹弹琴,他好像是在很享受这一刻。
一曲弹罢,几个侍女进来收拾琴具、香炉。这些侍女长的都是一顶一的绝色,虽然远不如小乔、倩雪,但也足可称倾国倾城了。她们的打扮不似一般侍女,直如公主一般华贵,和周瑜身上那金绣玉坠的衣服倒是十分相称。
中军大帐的摆设她们显是很熟悉了,进来、出去,都沿着固定路线,从容不迫。不一会儿就将周瑜面前的几案收拾的干干净净。
玉正平忍不住盯着侍女看了好一会儿,直到周瑜开腔了,他的念头才转回来。
“这是第二道令。”周瑜拿出一个军令签子。
………………………………
第四百七十五章 三道秘令(2)
玉正平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三个大字:“石木山。”
“第二个任务是去石木山杀人?”玉正平问道。
“人是要杀的,不过这不是唯一的任务。”周瑜说道。
“还有……?”
“石木山那里,是陈宫的第二条计策。派出了一支部队,秘密前往石木山,打算决乌水,淹掉我方大军。”说到这里,周瑜笑了一下:“他这是在学当年郭嘉水淹他的下邳呢。”
他接着说道:“这条计策虽然不错,但也算不了什么。不过他误打误撞,倒占了一个我所需要的重要物资。”
“什么物资?”
“硝石。”
“硝石?”
“不错。”周瑜站了起来,在军用地图上比划着:“前些日子,我用九柳八阵,灭了东方常所部的五万大军,不过那并不是最好的办法。我军兵力不占优,动辙以兵拼杀,那样不好。最好的办法,应该是用火攻。然而我之所以没有用,是因为我的火攻所需物资,在赤壁一战中用光了。”
玉正平心想:“你一战烧了人家几十万,不用光就没天理了。”
“所以,我需要再继续采办物资。”周瑜继续说道:“而石木山下,恰好就有一个硝石矿。不过幸运的是,陈宫他们并不知道。”
“那你的意思,一定是让我打下这里后,把当地的硝石尽数给你运来。”玉正平举一反三。
周瑜点了点头:“去办吧。”
玉正平走后,周瑜把头往后一仰,继续思考着这个战场。
对他而言,对面是人,还是神,一点区别都没有。
只要他们是敌人。
这也是吴军为什么没有退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