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玉正平笑道:“武艺强又有什么用,黄口小子而已,还不懂打仗是怎么回事呢。”
司马懿笑着点了点头,而后正色道:“他是不在话下。不过我略观了一下,觉的张飞的布防很有些意思。”
玉正平指点着沙盘说道:“下官也这么觉得。将军你看,他的这里、这里、这里,这三个地方看似全无章法,但好像隐隐之间颇有联系。”
司马懿听了,拍了一下掌道:“就是这意思。我得马上去那里看看。”
玉正平道:“侦察军情之事,自有斥侯负责,何必将军以身犯险呢?”
司马懿笑道:“就这些地方驻军的斥侯,能把东西南北分清楚就不错了,指望他们?得了吧。还得我亲自去。”
玉正平道:“也是。不过倒底是有些危险。将军将力极高,遇上几个毛贼倒是不怕。万一遇上张飞的精锐部队,那可就不好办了。”
司马懿道:“我也是这么想得,所以打算拉着你一起去。”
玉正平笑道:“下官敢不从命。”
二人谈笑几句,便一同换上便装,骑上马,到他们选中的那几处地方去了。
落鹰屯一带,地势较为开阔,易攻难守,所以得多布工事。这工事怎么布,相互之间怎么配合,很考验一名将领的军事水平。
司马懿玉正平到得一处高坡之下,下了马,俯视起前面地形来。看了一会儿,他叹道:
“妙啊!”
玉正平与他意思一般,开始分析道:
“几处地方果然是有隐藏联系。我们只要稍微动他一个地方,另外几个地方就可以随时发动连环型支援,咱们想围点打援都不成,非被他包了饺子不可。”
司马懿回了身,斜倚在坡上,道:“张飞果是名不虚传,这仗不好打。”他顿了下,续道:“费费劲,努努力,打下来,估计问题倒也不大。但时间肯定短不了。到时侯附近的几路兵马一到,咱们打下来也是白打了。”
玉正平也回了身,思咐了一下,道:“我倒是有个办法。”
司马懿眼睛一亮:“我也有个法子。走,先回去,看看咱们想的一不一样。”
二人正骑上马要回去的时侯,突然有几个张飞军中的巡查士兵发现了他们。
“喂,干什么的?”两名士兵喝道。
现在两人穿得都是便装,和此地的普通百姓无异。司马懿作出一副普通百姓的样子,傻呵呵的笑道:“军爷,我们兄弟是这里的百姓,今天出来原是想打些柴的,这里本有一片林子,没想到现下竟然没了。”
一名士兵的面色柔和下来:“哦,这里的树木都被张将军征用了,用以修筑工事。你们要想打柴的话,还是去南边吧,这一带都没有了。”
“是是。”司马懿见混了过去,心中一喜,作着揖便要离去。
“等等!”另外一名士兵喝道。
“此地的百姓而已,别为难他们。”方才说话的高个子士兵劝道。
矮个子道:“百姓?你见过百姓骑这么好的马么?”
高个子这才注意道,两人是骑马而来,两匹马毛色鲜亮,一望便知是良驹。高个子也起了疑心,喝道:“你们到底是什么人?如何会有此等好马?”
“是这样的,小人家中原是贩马的,只因……”司马懿一面笑嘻嘻的说着,一面走近前面,声音越来越低,手则在怀中摸索着,一副要行贿的模式。
而玉正平知道,他这是要动杀机了。
于是,也暗运将力到了手上。
果然,司马懿刚刚到那高个子士兵身前,忽地发难,单掌一推,一招“冢虎出山”,将那士兵远远的打飞了出去,立时毙命。
矮个子士兵早有防备,已是按剑在手,但没想到他出招如此快。待得高个子毙命之时,他才反应过来,拔出腰刀,怒喝一声,向司马懿砍去。
只听“咣”的一声,刀断作了两段,矮个子士兵也身首异处。
原来是玉正平出手,一招“九柳转星刀”的无形气刃,将那士兵与他手中刀一齐削断。
司马懿怔了一下。
他本知玉正平将力不弱,但没想到竟有如此水准。他心道:“莫非竟已是元戎之力?”想到此处,司马懿的眼中忽地习惯性的闪出了一丝阴骛。
………………………………
第二百八十章 侦察(2)
人的思维总会有一种惯性,这种惯性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天生。而它又往往会在面容上有一定的反应,两者的联系之下,渐渐形成了一门学问。
相学。
司马懿的鹰视狼顾是与生俱来的,而这种外在之下,就是他天然的防备心。
他似乎有一种本能,就是将一切有可能会对自己产生不利的人视为敌人,并通过种种高明的手段将之除去。
这一刻,玉正平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让他在第一时间有了除掉他的想法。
在鬼谷门的学习,使司马懿明白,玉正平所拥有的将力,不但素质极高,而且招式极妙,比自己在鬼谷门学的还要精妙。他不知道他所学的具体是什么,但他隐隐之间感到。
他所学的东西,似乎只有曹操的霸府七军诀可以与之相比。
再加上这些时日在一起,他早已经明白了玉正平这人,有一种和自己一样的潜质。果断,机敏,不按常规出牌。这种天马行空的思维加上极高的所学,眼前这人或许终有一天成为自己的对手。
“我要找机会除掉此人。”司马懿阴冷的目光之下,是如此的想法。
飞快之间,他的脑子里掠过了好几条可以除去玉正平的方法,比如借刀杀人,比如欲擒姑纵。每一条都暗藏十几招后着,只要想思考一下,一定可以奏效。
他这样的想着,然而刚要再深想时,他突然的打了一个寒颤。
他的脑海中,冒出了半月前荀彧那冷冷的双眼!
唰的一下,司马懿的脑子一下子空白了。
这时,他天生的惯性思维,被后天的境遇强行扭转了过来。而这似乎就叫做,成长。
梦想本是美好的,但往往也是空洞的。唯有在与残酷现实的不断激烈碰撞之中,才可以真正化为一种可实现的,理想。
司马懿想到了荀彧,想到了曹操,想到了当时他为自己定下的新规矩………不要轻视任何一个人,不要把自己看的太高。
司马懿的判断确实是快的惊人,前一刻,他的念头还是如何除掉玉正平,现下,就已经换为与他好好的合作,全力完成自己的这次任务了。
山难改,性难移。性格不能“移”,但可以“理”。他已然决定,将自己的一切想法深深的埋藏了起来,他不在乎是多少年之后。在此之前,他不会再动一丝念头。
玉正平并没有看到司马懿的这一变化,他杀完那人之后,回头来看司马懿时,司马懿已经是一副十分真诚的笑脸了。他笑道:
“解决了他们,只怕附近的军士也快发现了。咱们得快些离开这里才是。”
玉正平点了点头,两人一同骑上了马,马鞭一扬,绝尘而去。
在他们两个侦察地形的时侯,郭秋正率着一支队伍,和闻讯赶来的刘封部队交上了锋。
赤壁之战后,孙刘联军追过了乌林港,对曹操的两万败兵形成了合围。周瑜麾下的三万精锐是主攻部队,负责正面作战任务。而刘备、关羽、张飞、赵云,则各率四千余人,分头守住要塞,以防曹军突围。
而刘备的义子刘封,则独率一千余人,作为机动部队。因此在司马懿兵到落鹰屯的时侯,其他部队没有接到刘备的命令,不敢擅动,刘封却能在此时赶来。一为支援,二为探查敌人虚实,以便回头向刘备报告。
郭秋的五百多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和刘封部队相遇了。
郭秋手下的这五百多人,四百多是司马懿沿途调的驻军,战力不高。驻军中的一名校尉见了刘封整齐有序的队伍,有些胆怯,颤微微的向郭秋说道:
“郭……郭将军,咱们趁着没被敌人咬住,抓紧时间撤吧,好向司马将军说明情形。”
此时的郭秋正骑在一匹棕色的战马上。听了校尉的话,他扶了扶马的鬃毛,道:“撤?往哪儿撤?”
“当……当然是往中军大营撤了,不然还能往哪儿?”校尉被问的有些懵。
“往中军大营撤?”
“是啊。”
郭秋哼了一声,看向了那校尉:“敌人本来不知道我们的指挥所在哪儿,你这意思,帮敌军引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