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将魂传-第1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荀彧向前走了一步,把军报展在了司马懿面前,什么话都没有说。

    司马懿知道荀彧这是让他看的意思,忙双手伸过,恭敬接了过来,而后一目十行的快速浏览起来。

    看完之后,他知道为什么会是“十万火急”了。

    军报上分明的写着,

    “赤壁之役,大败!”

    曹操所领四十余万大军,被周瑜一把火烧了十之八九,司马懿再次被震撼了。

    他之前的计划,都是以曹操必胜为假设的。曹操胜后,平定江东,必定要在那里耽搁一段时间。趁此机会,他在此里谋划,夺了北方,再以压倒性优势击败刚刚一场大战的曹操,这天下就当然是他的了。

    这就是他的如意算盘。

    虽然这算盘的后面部分,已经被事实证明是不可能的了,但而就其第一步而言,好像确是合理。

    曹操用兵冠绝天下,八年前以区区数万之兵,就能大胜袁绍数十万。现下,他带了北方精兵二十余万,到了荆州又收了降卒二十余万,合计共四十余万。虽然前阵子听说水土不服,闹了些疫病,但可用战力依然有二十多万。而周瑜则只有三万部队,就算加上刘备的军队,也只有不到五万。二十万对五万,领兵人还是曹操,胜利是当然的事情。

    但谁能想到,战果竟然是大败?!官渡之战如在眼前,善于以弱胜强的曹操,竟然会被别人以弱胜强!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这简单的几个字,却一而再再而三的在现实中不断发生着。

    司马懿此时心里不住的大骂自己,之前自己一向笑蔑天下英雄,实则自己才是一个最大的笑话。荀彧轻易就能识破他的计谋,周瑜谈笑间就以三万大败数十万,自己除了一个鬼谷三圣的虚名之外,还有什么?凭什么去笑蔑他们?

    他暗暗对自己说,如果有机会重来一次,他绝对不会再轻视任何一个对手。

    而他或许真有一个机会重来一次。

    荀彧将这军报给他看,一定就是一个机会。他细细的想着如何回答,很快,他就作出了决定。

    不再有任何非分之想,不再有任何保留和所谓的“高明计划”,一切唯上命是从。在这个藏龙卧虎的乱世之中,别管你是什么大家旺族,什么这圣那圣,能生存下去,才是一切的根本。

    机会只青睐于有准备者,而这个“准备”,是要付出代价的。或许这个代价是一辈子,但如果你不愿意付,那么可能倒也简单………………………直接下辈子吧。

    他迅速的又看了一遍军报,思索了一下,抬起头来,正色向荀彧说道:

    “师相,弟子以为,赤壁之役虽败,但此事或许还有转擐余地。”

    荀彧没有说话,但目光稍和了一些。夏侯敦这时早已按捺不住,听了这话,看着他问道:“此话怎讲?”

    司马懿看着二人,用很平静很朴实的语调说道:“根据军报看,赤壁之役,丞相精兵折损了十分之九。周瑜刘备趁胜追击,在乌林一带展开包围,要吃掉丞相的余下兵力,依下官之见,变数就在这里。”

    司马懿顿了一顿,接着说道:“丞相虽败,但仍有霸府精兵两万余人。而对方满打满算,一共也就四万多人。只要派一员能将,迅速赶到,从外围打开一个缺口,与丞相部队会师,就可以来个中心开花,对孙刘联军实施反打击。如此一来,或许能转败为胜,也为未可知。”

    听了这话,夏侯敦急向荀彧说道:“令君,那事不宜迟,我和妙才一起马上率军往援。”

    荀彧尚未说话,司马懿道:“将军不可!”

    夏侯敦奇道:“什么?”

    司马懿道:“将军绝对不可以身离许都,不但将军不可以,此地的兵也绝对不能动!”

    夏侯敦低头思想一下,道:“你的意思,是怕有人趁机生乱?”

    司马懿道:“正是。赤壁之败,很快就会遍传天下,许都之内,必会有人趁火打劫。不但如此,西部的韩遂马超,只怕也会生异心,所以最好由夏侯渊将军亲率一军,去西面镇守。至于援救丞相一事,如果师相、将军信得过,下官愿意去!”

    夏侯敦觉的这个方案不错,正要问荀彧时,荀彧却已问向了司马懿:“你要如何去?”

    司马懿道:“这里的兵,不能动。去到了南边,乐进将军和曹仁将军镇守荆州的兵,也不能动。最好的法子,是由下官沿途收编各地驻军。”

    荀彧此时的脸色终于柔和了下来,哼了一声道:“算你答的好。”

    司马懿心头一块巨石落了下来。他知道,这一关,他总算是过去了。

    曹操大败,成了他的救命稻草。这一败,便急需人才力挽狂澜,身为鬼谷高徒的他,成了不二之选。但如果他还有二心,那么这个机会就不复存在了,荀彧给他看军报的意思,就是要看看他是否还有所保留。

    司马懿说出刚才一番话之际,便已经决定了不再有任何保留。他已经决定好,他不会再生任何想法,只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的本职便是。

    这一次生死之间走了一遭,他的狂念已然全没有了。荀彧给了他太大的教训或者说阴影,使他稍生异心,头脑中就会浮出荀彧那温和却深藏杀机的眼神来。

    真心之下,所说的一切便都是真的,荀彧也便给了他这次机会。

    荀彧说道:“就按你的意思办吧。元让拟个令,让你暂代镇南将军之职,回去准备准备,明早就出发。”

    众人计议已定,正要各自回去之时,一个尖锐的声音,哭着响了起来:

    “令君大人,丞相待小人恩重如山,小人万死不能报。现在丞相有难,就让小人一同前去吧!”
………………………………

第二百七十三章 军营之内(3)

    玉正平听着这声音,吃了一下惊。

    之前的十万火急,他没有吃惊,因为他早就知道。但这个声音,却着实让他出乎意料了。

    他循声看去,于是,更吃惊了。,因为这声音,这面容,他觉的这人应该是,

    黄皓。

    “坏了。我是不是时空错乱了。就说嘛,乱穿越是不好的。”玉正平揉了揉眼睛,他在想自己应该是看错了。

    然而事实是,没有错。

    那人哭着,跪到了荀彧面前。只听荀彧道:“黄皓,这是军情紧急,你去了又有何用?”

    玉正平怔住了。

    果然是黄皓?他怎么会在这里,或者说他本来就是在这里?

    黄皓哭道:“令君,丞相之恩重于山,小人恨不得现下就长了翅膀飞去,与丞相共患此难。请令君大人勿必准许,让小人随军同去吧!”说完之后,他如捣蒜般的扣起头来。

    此人正是日后的蜀国权宦,黄皓。现下,他是丞相府中的一名普通宦官。

    按汉制,宦官是专供皇帝家族役使的官员,但曹操此刻权倾北方,实为一方君主,所以身旁也有了宦官侍奉。

    黄皓此刻之情尽浮于外,让人见了都不禁垂泪。而事实上,

    他入丞相府时日尚短,曹操根本不记得这个人,他见曹操,也不过一两面而已。

    荀彧也并不知道这个人许多,只记得他的名字而已。见了这情形,叹道:“不知你竟然如此重情重义。也罢,你就随军同去吧。”

    黄皓破涕而笑:“多谢令君!”

    黄皓感谢之间,玉正平正在思想黄皓是什么意思。这时,又有一人上前来,跪在了荀彧面前:

    “令君,请你准我也去。”

    玉正平听了,看向那人。只见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一身素服,好似正是守教期间。

    “秋儿,你尚在守孝,只恐于礼不合。”荀彧慈爱的扶起了他,显是十分熟悉。

    “‘秋儿?’这又是谁?”玉正平思想着,曹军之内何人叫“志”。结果,没想起来。

    少年目光如电,决然的说道:“令君,我父一生为丞相奔波,劳死军中。此刻丞相有难,我如果不去,先父在天之灵,也会怪罪于我的。”

    荀彧点了点头,对天说道:“奉孝,你听到了吧!有子如此,你在天上也可以安息了。”

    “奉孝……郭嘉?这人是郭嘉之子?”玉正平终于搞明白了。

    郭秋喜道:“令君这是准我前去了?”

    荀彧却没马上回答,而是说道:“这次是临危之战,不比其他,更何况对面又是周瑜。你要是去,必须万事小心才成。”

    郭秋目光中显出自信之色,转头向夏侯敦道:“夏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