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沮授的忠心,韩馥又联想到了另一件事,让他的眼中有了几分阴霾。
只见他眼中闪过一丝怒色,用很压抑地声音说道:“鞠义反了”
“啊”沮授忍不住惊呼出声,不敢置信地问道:“鞠义他居然造反了?”
韩馥很沉重地点了点头。
如果韩变在场,听见二人的对话,也肯定会惊呼出声的。
鞠义这个无论是演义历史还是游戏里面都出过场的人物,他是一点都不陌生的。
在演义中,界桥之战时,鞠义带着弓手大败了公孙瓒,还斩杀了公孙瓒的部将严纲。但是演义中他的辉煌仅限于此了,鞠义成了赵云的垫脚石,被赵云斩杀。
而历史上的鞠义,成就远比演义当中的辉煌,可以说,袁绍能够战胜公孙瓒,鞠义居功至伟。很可惜,鞠义为人比较骄纵,而袁绍又是那种翻脸不认人,杀功臣比杀敌人还快的性子,鞠义最后还是被袁绍所杀。
不管是演义还是历史上,鞠义的能力都是值得肯定的,他绝对是东汉末年里的一颗将星。
可是,这样一个名将,居然是韩馥的部下,而且背叛了他?
若是韩变在此,定会为此感到忧心,可无论是韩馥还是沮授,都不知道鞠义将会达到的成就。
他们的愤怒多过焦急。
鞠义所在的家族本来就是河北的家族,但是因为避难而逃到了凉州的西平一带。
鞠义便是在凉州长大的,学习了不少当地羌人的战法。
后来,韩馥成为冀州牧,鞠义投靠于他,韩馥便帮助鞠家重新回到河北,让他们不用再在西凉吃沙子,又对鞠义委以重任,让其在中山国驻守,足量足饷。
给权力,给钱给粮,可以说,韩馥对鞠义是仁至义尽了。
没想到,鞠义还是反叛了。
在得到消息的一瞬间,出现在韩馥脑海里的,就是起兵平叛,要让鞠义为他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如果是之前的韩馥,说不定就这么做了。
可如今的韩馥,未必有多大长进,但他有了一个值得信任,而且有能力的左膀右臂,沮授。
他决定还是听听沮授的意见。
沮授沉思了一下,便说道:“绝不能容忍这种背叛的行为,我们必定要起兵讨伐才对。”
这话简直就说到韩馥的心坎里去了,他连连点头。
沮授接着说道:“鞠义很有能力,主公不妨派张将军前去平叛。”
韩馥沉默了。
他知道沮授说得很有道理,鞠义的能力,他是比较了解的,而且鞠义手上有一支属于他自己的私兵,战斗能力非常强悍,所以他当初才会花那么大的力气去笼络对方。
而沮授说的张将军,他也知道是谁,也知道那位张将军的能力。
如果说要在冀州找一个能击败鞠义的人,那么那位张将军,将是不二人选。
但是韩馥有他的顾虑。
在之前,他对那位张将军还是比较信任的,讨董之时,他便将拱卫冀州的重任交给了对方,而对方也没有辜负他的信任。
但是现在不同了。
经过鞠义的背叛,韩馥如今有一点点的……多疑。
除了像沮授这样的左膀右臂之外,他不再对任何人完全信赖。
在他眼中,那位张将军,也不再是那么值得信任。
派他去平叛的话,他会不会和鞠义同流合污?
更何况,打从心底,韩馥是希望自己去领兵的。
鞠义敢背叛自己,那就由自己亲自领兵,给他一个终生难忘的教训吧。
沉默了片刻,韩馥说道:“张将军他,值得信任吗?还是由我亲自带兵平叛吧。”
声音平缓,却充满了一种不可置疑的语气。
沮授张了张嘴,想要说什么,却终究没有说出口。
他对那位张将军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人心隔肚皮,他也不敢肯定,对方就一定是百分之百忠诚的,他不敢打这个包票。
但是,他还是想最后劝说一下。
毕竟,韩馥的能力他是知道的,要打败鞠义,实在有些困难。
可不等他劝说,沮授便听到韩馥继续说道:“我冀州有可战之兵数万,他鞠义能力再强,士兵再精锐,总不会是我五万大军的对手吧?”
听到韩馥这样说,沮授只能细用微到难以察觉的声音叹了口气。
他知道,无论如何他都是劝不动韩馥了。
尤其是,现在这个,被怒火冲昏了头脑的韩馥。
若是守义在就好了,那个小子有几分鬼机灵,应该能劝得动主公,即便劝说不了,出征的把握也会大一些。
守义?
沮授突然想到了,韩变没有在邺城,可是他在常山郡。
而常山郡,岂不是就在中山国旁边?
一离开州牧府衙,沮授还来不及整理自己的仪容,便找来笔墨,挥毫写就了一封信,派人送了出去。
………………………………
第三十一章 鞠义的想法
沮授的信还没有到达常山,韩变就已经得到了消息。
不是韩变未卜先知,也和韩变前世的见识没有关系。
事实上,在此之前,韩变甚至不知道鞠义曾经是韩馥的部将。
这和他了解三国的途径有关系。
韩变前世对三国了解不少,但他并不是研究历史的,甚至于,他连《三国志》都没有通读过。
他了解三国,主要是通过一部《三国演义》,再就是他所玩过的一些三国游戏,还有网上看的一些关于三国的小说。
这就造成了,韩变成了一个对三国了解不少,却不够深入的半瓶醋。
鞠义他有所了解,但是他了解的,也只是鞠义是袁绍的部下,很有能力。
像鞠义曾经在韩馥手下当部将,这种史书上也着墨不多,演义中半点没涉及的东西,他是半点也不了解的。
他之所以能知道鞠义背叛的消息,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他已经接到消息,鞠义率军进犯常山郡。
常山郡下辖十二县,在韩变接到消息之时,已经被鞠义所部侵占近半。
韩变的面前挂了一张巨大的地图,这是整个常山郡的地形草图,韩变在郡府库存之中翻箱倒柜了许久方才找到了这一份。
这份地图精度不高,错误不知道有多少,但韩变找到之后,还是如获至宝。
如今,这份地图之上,已经被韩变注上了不少标记。
韩变看着面前的这份地图,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地图上面,代表鞠义的一方不断前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但是,韩变却觉得有些奇怪。
首先让他觉得不解的是,鞠义的进攻态势,是完完全全的一个箭头,从中山国,直插向常山郡的核心,治所真定。
这完全就是孤军深入的架势,一个不慎,他就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最让韩变觉得奇怪的还不止是这点,如果说孤军深入还可以用兵行险着来解释,但鞠义的下一个举动,却让人感觉他完全就是在送死。
根据探子带回来的消息,三日之前,鞠义就已经攻下了灵寿县,这是位于真定县北方,距离真定县最近的一个县城。
一般来说,孤军深入之人,甘于冒奇险,为的就是得到巨大的收获,而在常山郡,还有比治所真定更有价值的目标吗?
偏偏鞠义并没有紧接着进攻真定,相反,据韩变接到的消息,鞠义在攻下灵寿县之后,既没有南下,也没有退兵,而是就在那里驻扎了下来。
这不是找死是什么?
在韩变百思不得其解之际,已经陷落的灵寿县城之中,一个将领模样的人,也提出了类似的问题。
他提问的对象,正是鞠义。
鞠义如今刚刚三十岁出头,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在西凉长大的他,身材高大,和许多蓄须的人不同,他的胡须都是刮了的,但还是留下了一些青色的胡渣印记。
从外貌上看,他正是典型的西凉人特征,皮肤微黑,看上去很豪迈,粗犷,让人一看就能联想到纵横沙场的猛将。
但如果你把他简单地看成一个脑袋里只有肌肉的猛男,而你刚好又是他的敌人的话,也许你就距离悲剧不远了。
鞠义同时还拥有和他相貌极不相符的细腻心思。
许多人都认为鞠义反叛韩馥是脑袋发热,只有少数人知道,在做出那个决定的时候,鞠义心里清醒得很。
鞠义之所以反叛,是因为他想投奔到一个更好的去处,袁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