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冀州军的主力部队
文丑遗憾地望了一眼城墙之上,再加把劲他就能拿下广宗了,可惜他已经没有时间了。
面对对方的主力部队,如果他还一边攻城一边迎战,那么他很有可能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纵使心中有万般不愿,也有千种疑惑,文丑还是恨恨地说道:“鸣金收兵”未完待续。
ps:抱歉,昨天也没能成功更新,一方面是蜗壳时间确实不多,另一方面是关于最后这场战斗的过程又被蜗壳推翻了重新设计了一次。
更加抱歉的是,这一周的更新依然不会十分稳定,起码周六周日蜗壳都要外出去亲戚家吃团圆饭,很难保证更新。
哪怕这几天蜗壳有时间的时候会尽量码字,也不敢放上来太多,因为好像刚好从下周一开始,就是新的一个月了,新的一个月,蜗壳才有机会拿全勤奖,这个蜗壳肯定不敢放弃,因为哪怕兄弟们的订阅很给力,按照目前的趋势,蜗壳一个月的订阅收入还是赶不上全勤奖,这是个悲伤而无奈的故事。
这周蜗壳只能尽量保持更新了,效果如何,真的不敢保证,万分抱歉。
今晚尽力再码出来一章,时间可能在九点到十点之间,如果过了十点还没出来,兄弟们就别等了。
。。。
………………………………
第八十五章 袁绍掀桌
郝昭重重地喘着粗气,右手拿着刀柄,让刀杵在地面上,支撑着他的身体他本来是用枪的,但是在这种白刃战中,刀无疑是更合适的兵器。
如果没有手上这把刀,他连站立起来的力气都没了。
但是这并无损他激动的心情。
因为他听到了鸣金的声音。
在这个份上,他这边是不可能,也没有那个力气鸣金收兵了。
也就是说,退兵的是袁军,是即将广宗的袁军。
郝昭用力地笑了声,这一下却拉扯到了他的伤口,让他不由得龇牙咧嘴起来。
他看到了,袁军确实如潮水般退去。
不过,袁军为何会在即将成功的一刻,选择退兵呢
郝昭拄着刀,勉强走了几步,然后他就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了。
原来我们的援军到了。
那遮天蔽日的旗帜,漫天的烟尘,足以说明,这是多么强大的一股援军。
郝昭如今在城墙上,站得更高,看得自然也比文丑清楚一些。
突然,他发现了不对。
来的这伙人旗帜盔甲都是冀州军不错,而且郝昭依稀能认出来,这伙人的统领是赵云,但是这人数
好像没有看上去那么多。
一个很明显的例证,郝昭看到的每个人,都是骑在战马上的。
可是郝昭却知道,哪怕是卖了韩馥父子俩,他们也凑不出几万人的骑兵队伍。
而且,看起来,这伙援军的站位,非常的稀疏。
郝昭能看到的大多数人,手上都举着旗帜。
难道是
郝昭心中有了猜测,连忙吩咐手下,打开城门。
当然,打开的不是正面袁军的北门。而是与北门有一段距离,同时援军已经相当接近的西门。
很快,文丑也发现了这伙冀州军的人数,并不像他想象得那么多。
这不是冀州军的主力。而是一支偏师
可是,文丑已经悔之晚矣,赵云已经带着两千骑兵,进入了广宗。
这个时候,文丑也不准备继续攻城了。
他之前已经接近。可是却因为赵云带来的援军而收兵,如今士气已泄。
反观广宗的守军,他们刚刚得到一支援军,正是士气高涨的时期,要想重新达到之前的战果,殊为不易。
当然,最为重要的原因是,如今冀州军的一旅偏师来到了这里,那么,他们的主力还会远吗
文丑只能收兵归营。将此事报告给中军的。
果然,文丑的猜测并没有错,在天色将晦之时,韩变带着大部队,冀州的主力,真正地来到了这里。
对广宗守军而言,这无疑是一针强心剂。
更为重要的是,韩变的带来,还大大缓解了广宗城最大的危机粮草不足。
韩变获得了邺城,自然重新获得了邺城囤积的粮草。
这也多亏了他们选择的是智取邺城。若是强攻的话,即便能攻克邺城,也没有谁敢保证审配不会做一些丧心病狂的事。
比如说烧粮啊,烧粮啊之类的。
如今韩变他们的家底当然还远远比不上没出事那时。但也不会捉襟见肘了。
如今大军开拔,自然有粮草随行。
而且,随后还会有源源不断的粮草送到。
事后韩变听说,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袁绍当场就掀了桌子。
袁绍不蠢,他当然知道他错过了一个什么样的机会当然不是攻克广宗的机会。而是一个彻底拿下冀州的机会。
他原本可以不理会广宗城,即便理会,只要留下一万人,留一员大将守在这里就足够了,他剩下的大军,完全可以挥师南下,进攻韩馥军。
当时的韩馥军正在全力进攻邺城,只要袁绍与邺城守军内外夹攻,韩馥军必败无疑。
届时,广宗城这点兵力,又怎么可能影响大局
偌大一个冀州,便会完全落入袁绍手中,这可是韩馥一直没能达到的韩馥入主冀州伊始,便有袁绍这个渤海太守在,渤海郡他一直没纳入掌中。
只是,袁绍却没有这么做。
在郝昭毁书斩使的时候,袁绍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全力攻打广宗,用广宗守将的鲜血,来洗刷他还有袁家所受到的耻辱。
严格意义上讲,袁绍的决定并不算是错的。
因为广宗并不算是什么坚城。
整个冀州,真正的坚城只有一座,那就是其治所邺城。
袁绍麾下兵强马壮,粮草充足,士气旺盛;反观广宗守军,只是留下来送死的一旅偏师,粮草不足,而且刚刚失去大半个冀州的他们,怎么也不像士气充足的样子。
无论怎么看,都能很快攻下广宗。
说不定一两天的功夫,就能让广宗的守将感受到后悔的滋味。
至于正在围攻邺城的韩馥那边,也不用着急嘛。
邺城可是天下间有数的坚城,哪儿有那么容易攻破
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袁绍才安安心心地留在广宗,准备先一雪前耻,再南下击败韩馥,成为名正言顺的冀州牧。
他万万没想到,郝昭直接就给了他当头一棒。
连续几天,他麾下精兵的攻城都一无所获,种种招数就好像直接摆在了对方眼皮子底下一样,被一一化解,他们不仅连广宗城头的边都摸不着,还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恼羞成怒之下,袁绍把他的死士派了出去,潜中,想要里应外合,打开城门。
只要城门一破,对方守将再会守城,也是无济于事了。
不幸的是,对方的守军非常谨慎,在城门处设置的防御非常严密,死士不仅没有得手,发而暴露了踪迹。
但幸运的是,这伙暴露踪迹的死士,最终还是值回了票价,他们在被围掉之前,毁掉了守军大部分的粮草。
这样的幸运,让袁军的进攻终于开始有了进展。
哪怕广宗的守将守城能力再强,他也不可能在士兵吃不饱饭的情况下坚守住城池。
广宗的告破,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袁绍被郝昭打得晕乎乎的脑袋开始正常了,袁绍的情绪也高涨了起来,他仿佛看到了自己攻破广宗,让守将在自己面前下跪的那一天。
不仅如此,他还要南征,彻底打垮韩馥,成为冀州,乃至河北之主。
可是,韩变的到来,却是比之前更狠的一棍子。
直接让刚刚清醒的袁绍懵了。
因为韩变的到来,不仅意味着他马上攻下广宗的计划泡汤,更加致命的是,韩变为何能腾出手来。
明摆着对韩变还有韩馥而言,广宗这里的守军不过是来拖延时间的弃子,他们主要的战场是在邺城才对。
而韩变却挥师北上,广宗,这意味着什么,简直不言而喻邺城,肯定是被他们夺回了。
这才是最要命的。
如果邺城还在审配手里,袁绍可以说有十成把握战胜韩馥军,全据冀州。
可如今邺城被韩变他们所夺回,袁绍的把握就锐减了,也许只有五成多一点。
他仍然有优势,但是这优势已经相当不明显了。
看过篮球比赛的就会知道这种感觉。
明明自己的主队领先二三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