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哪怕他觉得赵云以一当百,成功擒王的可能性相当小,审配也不愿冒这个险。
可是在赵云大声喝破他的想法之后,审配却不能那么做了。
众目睽睽之下,他再避让的话,在士兵们心中,就绝不会是暂避锋芒了,而是逃跑,可耻的逃跑。
如今南门被夺,邺城守军正处于人心思变的时节,全靠着审配的手腕,方才提起最后一丝士气。
若是此时再发生主帅“逃跑”的事件,本就处于临界点的守军,绝对会直接崩溃。
审配只能硬着头皮,留在原地。
当然,审配也不是什么都不做,他让剩下的八十余人,死死地守护在了他的身边。
赵云要想擒王,就必须突破这八十多人的守护。
审配绝不相信赵云有这个实力。
当然了,审配要是知道赵云在当阳长坂坡的事迹,他就不会这么想了。
在长坂坡的时候,赵云面对的敌军,何止千百倍于今
他面对的曹军偏裨将领、名将,都远远不止这个数目,可是赵云依旧能杀出一条血路。
如今的赵云,还没有长坂坡时那么神勇,但区区八十余个杂兵,还难不倒他。
面对更多的敌人,反而刺激了赵云心中的战意。
神勇状态
进入神勇状态之后,赵云的战力陡然加强了几分。
而且,赵云学艺之时,他的师傅便曾经告诉过他,他的枪法,最不怕的,就是群战。
敌人越多,他能发挥出来的实力就越强。
长枪如龙,赵云在敌阵之中左冲右突。一个又一个士兵殒命于他的长枪之下。
最让敌军骇然的是,直到如今,依然没有人能碰到赵云衣角,更不必说伤他分毫了。
此人竟如此强悍
不远处。审配呆呆地望着人群中神勇无敌的赵云,不自觉地咽了口口水,一时之间,连逃跑都忘了。
八十个人,不是八十头猪。他们是会反抗的,对付起来,自然不会有那么快。
若是一般人,哪怕是韩变、潘凤这样实力接近一流的武将,也顶多只能做到自保,可是,有一种猛将,叫作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
对赵云来说,将他们杀得胆寒,也不过是多花一会儿工夫罢了。
仅仅一盏茶的工夫之后。赵云再次将八十个人组成的战阵,杀了个通透。
八十人里面,有近半分毫无伤,剩下的也有不少只是受了些伤,仍有再战之力。
可是,他们却根本连靠近都不敢了,因为,在赵云的长枪之下,他们已经胆寒
这些士兵不怕拼命,可是他们不愿意在没有希望的情况下。白白送命。
如今的赵云,在这几十个士兵眼中,就犹如魔神一般,不可战胜。
赵云也懒得跟这些丧了胆的士卒纠缠。杀出重围之后,他的目光,已经投向了不远处的审配。
他的眼睛顿时一亮。
这才是他的目标。
审配,只要擒杀了他,这场战争便再无悬念。
如今的审配,正想要逃走。
他留在此处。被赵云擒获,一样会输掉这场战争。
倒不如先逃离此处,或许还会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审配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问题是,赵云会让他得逞吗
答案是否定的。
在审配还没来得及驱动战马,逃离的时候,赵云便已经如离弦之箭一般,冲向了他。
一边迅速接近,赵云一边故意大声喊着:“审配休要逃走”
这个时候,审配才刚刚来得及起步,闻言不由得又惊又怒。
只是,不管审配如何惊怒,也不管他如何奋力地想要逃离,却终究不能违逆客观事实。
两人的马匹都是典型的良马,可是在骑术上面,两人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审配甚至根本就没有任何“骑术精通”的技能,战马的马力,他根本就不能发挥出哪怕一半来。
这点,与赵云比起来,审配差得实在太远了。
两人的距离原本就不过十几步,仅仅片刻之后,赵云就追上了审配。
审配咬咬牙,拔出佩剑,想要跟赵云做最后一搏。
审配的武艺不差,他擅长剑术,甚至能在切磋之时战胜一些三流武将,换算成武力值,也有六十几的水平。
可是,他的对手是赵云。
赵云甚至没有做出多余的动作,只是将身子偏了偏,就躲闪了过去。
随后,赵云没有使用他那令无数敌人闻风丧胆的银白色长枪,而是轻舒猿臂。
马上,审配就感觉到身后一紧,一个呼吸之后,他就被赵云提到了赵云的战马上,然后在赵云的巨力下动弹不得。
审配,被擒
远处,好不容易赶到战场上的韩变,看到的正好是这个场景。
而在另外一边,之前的巷道中,一开始和赵云站在一起的老者,眼神一阵闪烁。
“本以为已经足够高估此人了,没想到还是低估了他”老者低声自言自语道:“文有沮公与,武有张郃、赵云,且都是忠直之士。公子,你到底还能给老朽多少惊喜”
说完之后,老者慢慢转身,消失在了黑暗之中。未完待续。
ps:一更到,下一更应该在下午五点左右。
。。。
………………………………
第八十二章 子龙归心
随着审配的被擒,原本还有一战之力的邺城守军,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一般,再不复之前的如狼似虎。
他们能坚持到现在,本来就是因为审配的手腕。
本来韩馥军还被这伙守军压着打,如今终于是扬眉吐气了,片刻之后,终于将最后的反抗给扑灭了。
数千邺城守军,战死的只有一小部分,其余的,将近一半直接选择投降被俘,而剩下的则是害怕被清算,选择了逃跑。
无论是韩变还是,都无暇管这一批逃跑的将士,这伙人已经是溃兵,丧失了胆气,就算有人串联他们,等闲也难以恢复战力,更不要说给他们造成麻烦了。
他们和赵云会和在了一起,而审配,自然也是被看管了起来。
如今邺城尚有三个城门仍在叛军手上,还有数千人仍在负隅顽抗,但相信等审配被擒的消息传出去之后,这些抵抗,也会土崩瓦解。
事实也正是如此,审配这个发动叛乱的主使,如今成了消除叛乱的最佳利器,许多原本还负隅顽抗的叛军,在见到被捆住的审配之后,一个个要么直接放下武器投降,要么就逃之夭夭。
小半天时间过后,邺城已经重新纳入了手中。
当然,韩变他们所做的东西,绝不只有这么一丁点。
昔日审配在冀州的地位并不高,仅仅是中下层的水准,可是他却依然能发动叛乱,占据邺城,靠的就是邺城之中一些大家族的支持。
这里面,出力最多的,就是辛评所在的辛家。
如今,邺城被韩变重新夺回,这些主动帮助审配叛乱的家族,自然是一个都不能放过,能抓的全都抓了起来。
不是没有人没想过反抗。这些大家族,都有着各自的私人力量,当日审配叛乱之时,就是这些力量出了大力。
可是。在早有准备的韩馥军面前,这些最多都不超过一千人的私人武装的反抗,不过是螳臂当车罢了。
抓住了这些人,韩变依然有些恼怒。
他不可能将这些人全部了,这样无疑会得罪整个冀州。
他曾经颁布“”。结果除了郝昭和之外,他没有从中得到什么有用的人才。
这里面当然有韩变当时名声不显,权柄不高的缘故,但也和寒门当中,很少能出现人才有关。
与那些大家族的子弟比起来,寒门子弟实在是太苦逼了。
当寒门子弟还在为吃饱穿暖而忧心的时候,大家族的子弟们已经在为接下来该读哪
总体情况上,豪门子弟要比寒门子弟的平均水平要高得多。
无论是韩变还是韩馥,要想掌控冀州,治理冀州。都不可能不委任这些大家族的子弟当官。
韩馥本来是颍川人,在冀州就受到部分大家族的排挤,如果再将这些参与叛乱的家族成员全部杀死,那韩馥父子恐怕就休想有什么能用的人才了。
杀,肯定不能杀完,可放,也绝对不能就这么放了,不然以后别人全都跟着效仿,那韩变可哭都哭不出来了。
当然了,无论是审配的处理。还是这些大家族的处理,都是韩变要操心的,却并非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