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青州的黄巾解决了,兖州的黄巾也解决了,自然在冀州的黄巾也是解决了。
青州黄巾军攻打渤海,号称聚众三十万,欲与黑山军会合,占据冀州。
公孙瓒率步骑两万人在东光南大破青州黄巾,直接就干掉了三万黄巾。青州黄巾军弃辎重,奔走渡河的时候。公孙瓒也是很教化的等到那些黄巾渡过一半,在发动攻击,符合兵法上说的敌半渡而击之的用兵之道,再次大破黄巾军。黄巾被砍死的砍死,淹死的淹死,又挂了几万人。被公孙瓒俘虏好几万余人,车甲财物无数,公孙瓒声望暴涨啊。
当然冀州的张燕统领的黑山军可还是跟冀州牧袁绍不对付,从青州出发的黄巾是败了,但是黑山军凭借着太行山的地利,依然在跟袁绍做对,让袁绍很是头疼。
公孙瓒是大破黄巾,斩杀收获的十来万黄巾,但是也是有几万黄巾往南逃,重新回到了青州境内。
结果被徐晃和太史慈等率领青州军给收编了,不过这过程中,徐晃他们也碰上了袁绍派出来的大将张郃。
一个冀州军,一个是青州军,总归还是有些忌讳。只是稍稍试探了彼此的实力就罢手了。
当日徐晃和张郃这两个原本在历史上同属于曹魏五子良将的两人,大战一百回合,难分胜负,最后张郃退兵。
徐晃也是退回了青州。
这一次青州黄巾大暴乱,涉及几十万上百万,遍及兖、冀州、青州三州之地,虽然不如当初张角那样八州响应的浩大,但是也声势也是不小。
只是最后还是被罗乾、曹操、公孙瓒给平定了,三人瓜分了黄巾,也是让三人的声望进一步提升。
然而黄巾被镇压了,各州郡州牧、刺史、太守的共同敌人被消灭了,那彼此之间的矛盾冲突又开始加剧。
各诸侯差不多都在干同样的事情,招兵买马,积蓄粮草,各自任命自己的官员。扩张地盘,明争暗斗也继续进行。
其中这北方的公孙瓒最为积极活跃,一边他跟幽州牧刘虞矛盾激化,一边又跟冀州牧袁绍有冲突。不过凭借手中的白马义从和刚刚大破黄巾的声望,公孙瓒是气焰嚣张,跟袁绍也差不多要翻脸了。
然而这些都是地方的发生的事情,各州的诸侯在扩张实力。
但是这名义上大家都是大汉的臣子,都是为在长安的皇帝刘协牧收一方,还是接受朝廷的封赏。地方上一些太守还是由中央任命,当然朝廷任命的太守能不能掌控得了地方权势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反正冀州袁绍、淮南袁术、荆州刘表、益州刘焉、辽东公孙瓒、青州罗乾等诸侯是各自任命自己掌控之下的地盘的官吏。
……
在长安,名义上的天下至尊,大汉皇帝刘协差不多是十一岁了。依然是傀儡皇帝一名,或许他这一辈子都会是傀儡皇帝。
掌权的自然还是凉州军阀董卓!
董卓自从迁都长安之后,这脾气是更为暴躁了。之前刚入洛阳掌控朝纲之时,还懂得拉拢一下朝中大臣,为一些有名望的名士平反。还给向袁绍和袁术这两个顶尖世家大族的代表授予官职,希望获得他们的支持。
然而袁绍和袁术参与了讨董会盟,而且袁绍还当上盟主,这样董卓直骂那些人都是白眼狼。
董卓虽然会玩权术,排挤那些大臣,而且还从羌人、胡人哪里学了割舌挖眼,宰了反叛者,放血当酒逼迫那些大臣跟他一起饮用。
董卓凭借这些残暴手段将很多大臣给震慑住了,然而越是压迫那些大臣,那些原本就看不起董卓的大臣更是在心中恨得牙痒痒。
在那些大臣心中,董卓就是一个野蛮的恶魔,于是那些大臣就暗中谋划怎么干掉董卓。
其中朝中反董势力之首就是司徒王允!
这王允年轻的时候是个愣头青,年老之后,也是变得有些圆滑。在董卓掌控朝政,拉拢朝臣的时候,王允就主动靠向董卓。对董卓矫情曲意,一副对董卓十分忠心办事的样子。
深得董卓的信任,在罢免司徒杨彪之后,立马就被董卓给任命为新的司徒。而且把王允当成了心腹之人,将朝廷中很多事情都交给王允来主持。
王允跟司隶校尉黄琬、尚书郑公业谋划怎么除掉董卓,还保举羌校尉杨瓒行使左将军的权力,同时还举荐执金吾士孙瑞为南阳太守,虽然被董卓给否定了。
但是王允在朝中还是很有影响力,也拥有一定的势力。
但是王允发现他原本希望从地方势力来除掉董卓很难办到,就准备直接从朝廷内部干掉董卓。
………………………………
第二百九十七章 美人计的人选
这王允见讨董联盟瓦解,各州诸侯只顾扩张自己的地盘,不管董卓如何欺凌皇帝和朝臣。
王允觉得地方诸侯都靠不住,要除掉董卓还是只能自己来。只是董卓身为相国、太师,从官位上乃是天子之下第一人,位在诸侯王之上,更何况那年幼的皇帝刘协只不过是他手中的傀儡而已。
董卓大军又掌控者整个长安地区,那就是实际上的老大。若是王允跟董卓硬来,那只能是自寻死路。正常手段都很难除掉董卓,只能是刺杀干掉他。然而董卓身边的大保镖吕布可不是好惹的,因此只好谋划拉拢吕布。
这一日王允下朝之后,处理了公务后,在府中是怏怏不乐。在院中徘徊不定,心中只为怎么谋划除掉董卓而烦恼。
特别是今天被董卓请喝了一顿人血酒,这更是让王允回府后大骂禽兽,也不知道是骂董卓是禽兽还是说自己是禽兽。
华灯初放,夜色降临,宅院中点起了灯笼蜡烛,王允因为心中烦闷,还是放下书籍上卧榻歇息。
“老爷,近来怎么越发的烦闷,可是朝堂上他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情,说与老身……啊,妾身听听。”王允旁边躺着的一个女人道。
王允楞了一下,回身看去,并不是什么年轻貌美的女子。而是一个大概五十多岁年纪的老妇人,倒是跟王允年岁差不多的一个女人。
王允心中是很无语的,自己怎么选择了这个房间。原来这个王允虽然说对男女之色并不是很热衷,然而他府中也是有不少歌妓,侍妾,但是这个老女人是谁呢?
怎么感觉有点想不起来?呃,好像是自己的年轻的时候一个侍女,对对,这些年都忘了还有这么个人女人来。王允想了半天终于想起来这个女人是谁来了。
王允也是因为太烦躁了才来这个老女人房中睡,不过见她询问,便是说了出来:“如今太师越发的喜怒无常,太师好女色,因而我想向太师进献一绝色女子,好保荣华富贵。”
王允有些不屑的随口说道,并未说自己想要干掉董卓的事情,因此这种大事怎么会对一个老女人说呢。
因此随口就说自己想要讨好董卓的事情。
这老女人虽然是年纪大了一些,然而那眼神之中却是透露出很精明的样子,若是从外表上看,这也就是个普通的老女人而已。但是从那眼神之中时常透出流出来市侩和嘴上那颗痣的话,还让人感觉是个好人呢。
“呵呵~老爷原来是为这是发愁啊,咱府中不就是有漂亮歌姬吗,挑选几个漂亮的送去就是了。”那女人嘿嘿一笑,却好像是有种特殊的底气在一般。
王允摇摇头,心中暗想那董卓进京之后宫中好多女子都落入他的魔掌之中,想想先帝宫中的美艳女子多了去,自己府中那些歌姬怎么比得了,颇有些不无奈道:“府中那些都是些庸脂俗粉,太师阅人无数,岂能看得上眼,徒惹太师不悦。”
这老女人仿佛是早就知道王允会这样说,很是自得道:“我有一干女儿长得极为标致,那是眉似初春柳叶,脸如三月桃花。那是纤腰袅娜,檀口轻盈,玉貌妖娆花解语,芳容窈窕玉生香。真真好似浣纱的西施,掌上的飞燕,月宫里的嫦娥,美貌无双,若是献给太师,定能讨太师欢心。”
王允楞了一下,没想到这个老女人口才还不错,一大堆的形容词,是不是真有如此的美貌。
“你可莫要夸口框我,是否真如你所说的好?”王允表示怀疑,既然是她的干女儿,自己怎么没有一丝印象。
“不是妾身夸口,我这干女儿貌美如花,会弹琵琶,这女工也是万里挑一,天下无对,还烧得一手好菜来。渍渍,还十分的机敏灵慧,贯会讨人欢心呢。就是妾身一个女人家,看了也心动哟。”这老女人都快要要将她的干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