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励,早日肃清寰宇,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呔你个莽汉,装什么斯文,不就是希望君侯带领我等再打胜仗,也好加官进爵吗?”高顺语气里丝毫听不出怪怨,反倒是一脸的欣喜,只引得在座众人开怀大笑。
一个洪钟一样的声音响起,众人一听便知是徐晃的声音,因为也只有他的嗓门能够这样大。
“你们是不是忘了,君侯早已经是位极人臣了,封无可封赏无可赏了,这可怎么办才好。”
吕布看着徐晃一脸为难的样子,绝不像是故意伪装出来的,好像他此刻就是这样想的一样。
他已经听出来风向所在,这些人约莫着是想把他引入他们早就设定好的话题中,可吕布又岂能让他们如愿。
“这好办,自从先前历次大战以后,我并州民生大受影响,我已决定休兵整顿,短时间内当不会再向外用兵,所以你们只要尽忠职守即可,赏罚我自然会禀明陛下,绝不会亏待你们。”
杨修见吕布刻意引开话题,心知眼前是绝顶良机,正是众将聚集一堂的时刻,若今天提议吕布前进一步,必会得到众将的全力支持,即便吕布心中或许会不愿意,但为了众将之心,必不会轻易否决。否则以吕布的习性,错过了今天,只怕今后就再也难有这么好的机会了。
在杨修心中,吕布什么都好,就是太过于随遇而安,也就是野心实在太小,即便是今天的丞相之位,似乎也不是他自己封的,若不是自己与司马朗等人详细谋划,再加上皇帝存心拉拢,吕布这个丞相之位,未必也能够十拿九稳。
“如今汉室吏治凋敝,名存实亡,早已经失去了对天下的控制,若非君侯力挽狂澜,汉室只怕早已覆灭在水火之中。君侯忠义我等皆知,可众将为君侯出生入死,岂能只自己加官进爵而不顾丞相之威,为了人心安定,臣请君侯再进一步,这天下的主人,岂不知从来都是能者居之。”
杨修一言,当真是震耳发奎,使得在中众人无不骇然变色。
有人欣喜若狂,却一时不知道众人态度,不敢轻易表露心中想法,只把一张脸涨的通红。而有的人却显得犹疑不定,似乎并不能下决心是不是就此跳上吕布的战车。还有的人却是一脸的愤慨,当然他们并不是为了皇帝打抱不平,在座之人都是吕布心腹,岂会在意皇帝的死活,他们只是担心杨修之言会把吕布惹怒,因为吕布向来敬重皇帝与皇室,从来都不肯越雷池一步。
果然,只见吕布脸色微变道:“你是想让我当反贼?”
杨修却不卑不亢道:“非也,天下自商周以来,从来都是有德者居之,行大道而安万民者,自是奉天应命,人心所向。而不休吏治,不顾百姓疾苦的当权者无不冰消瓦解,成为历史的尘烟。君侯上能奉应天命,顺势而为平定四方诸侯,下能善施仁政,体察百姓之苦,安定千万百姓于乱世之中。这正是奉上天之命,安能称之为反贼?”
吕布从来都不把所谓的官爵放在眼中,他深知,只要身边这些兵将还认他这个君侯,至于侯爵、丞相什么的又有什么重要?相当吃他被册封为安邑侯之后,当时吕布还为此自得了许久,可如今看来,这一切都只是虚名,若没有身边这些尽心尽职的兵将,什么官爵富贵,都只是粪土而已。
喜欢三国之狼行天下请大家收藏:()三国之狼行天下手打吧更新速度最快。
………………………………
第239章 以退为进,海阔天空
杨修此言一出,一帮相府心腹武将谋臣无不神情亢奋,大殿之上百余人,皆都出席,跪满整个大殿厅堂,一齐宏声道:“请君侯再进一步,我等愿效犬马之劳,万死不辞。”
吕布看着殿下上百人黑压压跪满一地,就连一向老成持重的司马朗与陈琳等人,也在人群之中,竟也落了这些俗套。
这叫吕布不禁有些气苦,他并不是没有什么太大的野心,而是对于称王称霸之事吕布根本就没有想过。
自他当年在邙山脚下,救下当时还是陈留王的皇帝之后,吕布便常把皇帝看做是孤苦伶仃的可怜孩子,每每视之都会想起当年他流落小孟津,满脸都是灰尘污垢的样子。
此后多年,自丁原遇刺以后,吕布一人把持朝政,将羸弱的皇室护佑在覆巢之下,自然更有一份舔犊情深的意味。君臣二人虽名为君臣,实则如师徒父子。
吕布成了当时幼小皇帝几乎唯一可以依靠之人,而吕布又何尝不把幼小的皇帝当做是子侄一般真心对待,否则此后皇帝长大之后屡次冒犯丞相威严,甚至对相府之人暗施算计,险些加害到了相府内眷,而吕布却并没有以牙还牙,仅仅只是剪除了皇帝的羽翼,将他禁锢在皇宫之中而已,至于日常的用度花费,却连一分都没有少过。
并不是吕布不爱权势,实在是他不愿意改变自己的初心,与自己当初的志向背离其道。
陈琳倒也罢了,只是一个迂腐书生,可司马朗被吕布视作平生知己,许多心里的话吕布甚至只向司马朗一人诉说,在许多事情上,即便是严秀丽也只能排在司马朗的末位。
如果有一天,吕布自己驾鹤西去,那在临走之前,吕布一定会最后一个召见司马朗,托付给他家小妻儿,还有这来之不易的半壁江山。
只是没想到,就连被他视为知己的司马朗都成为众多劝进大军中的一员,迫使吕布违背本心,做出他并不愿意做的事。
“为什么?”
吕布的声音有点冰冷,就像殿外呼啸的北风。
众人仿佛心中自有默契,或着也是知道吕布此言是问与谁的,皆都把目光转向了司马朗。
“君侯想想,我们自洛阳相识以来,辗转南北纵横东西,期间打了多少艰苦之战才换来了今日的成果。如今我军威震四海、天下归心,就连民间百姓也只知道安邑有丞相而不知皇宫有皇帝。世子大族众心归附,四方豪杰俯首称臣。若君侯不思进取,必会因此而怠慢天下拥护君侯的志士人心。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君侯悬而不进,得而不取,岂不知会让忠心依附之人心寒。君侯可知,我等兵将十几万,有几人是因为忠义大汉而跟随君侯的?又有几人是想要跟随君侯打出一个崭新的天下来?”
司马朗言语朴实无华,并不过于修饰,但其中满含的情义,却着实让吕布心中一动:难道我吕布要被迫当皇帝不成?
“不行,绝对不行!我吕布就是饿死,就是因此而陷入土崩瓦解,将帅离心的境地,也不会做一个有始无终、见利忘义之人。”
吕布的话斩金截铁,毫无回旋的余地,这让一众跪拜劝进之人如何能善罢甘休,无数激烈之士纷纷仗义执言。
“君侯三思,我认为眼下当时最好的时机,皇室势力微末,而君侯的声望早已经足够取代皇室,即使在大族名门当中,君侯也在多年的善政中播下了开明贤圣的好名声,如今民心军心众望所归,君侯若还一意孤行,势必会让将士与百姓失望。”
高顺是吕布帐前第一大将,几乎吕布一半的兵力都归高顺节制,若分割开来,这天下除了吕布自己,只怕没有其他诸侯能够与高顺在兵力上旗鼓相当。这番话,自然是高顺所说。
有了高顺带头,一众武将纷纷请命,赵云、颜良、魏越、魏续、郭汜、牵招、丁旭等一干功勋卓著的名将纷纷进言,请求吕布能够听从军师与大都督的劝告,能够再进一步,让这天地再换新颜。
面对气势如虹的劝进,吕布并没有多少压力,只觉得异常的滑稽可笑,这天下还有逼着让人当皇帝的?后世有陈桥兵变,如今难道还想来一个相府兵变不成!
吕布不愿意的事,没有人能够勉强。
“放肆,百官是你们,万民也是你们,只你们能代表天下万民之心?我吕布是成是败难道还有你们评判不成。难道我不进一步,你们都将离我而去吗?”
吕布一番话声色俱厉,不禁让殿中百余人冷汗直流,他们聚众劝进,又何尝不是以众人之威要挟丞相。之所以如此,还不是因为吕布多年来一直不求上进,似乎全没有一点不臣之心。吕布没有,可殿中百余人中,有一多半都存下了改朝换代的心思,因此只能出此下策,以众人之心,希望换取吕布再进一步的机会。
众臣虽然情切,但如此良机去而不返,如果错过了今天的机会,只怕今后未必会有今天的良机。是以殿中百余人依旧跪满一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