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修顿了顿,环视众人,见众人一副懵逼神情,显然是不知所云啊。
杨修便又接着道:“这当中只有以一个原因,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困’!所谓困兽犹斗,我大军方一上来就将长安团团围定,使贼众无处可逃,他们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人说兔子急了会咬人,而董卓可是拥有数万百战骁兵的巨兽,依靠长安的坚固城防,别说是十万,即便再来十万,恐也难以轻易拿下长安!”
高顺见他又停了下来,摇头晃脑,故作高深,顿时不满道:“德祖你能不能不卖关子,有什么法子应对,痛快点说成么?”
众将闻言,皆轻笑附和,气氛一时轻松不少。
杨修对众人的反应颇不满意,心想此处应该有掌声啊!自己一番真知灼见,众人却反响平平,着实让人寒心不是?
只好把心中的波澜壮阔,万丈豪情稍稍平复,才道:“如今破敌,关键就在一个‘破’字,木桶取水,桶固水固,桶破水流!我军可…。”
杨修轻泯一口清茶,见众人面色不善,连忙又道:“我军可围攻长安东南北三门,只留西门缺口。董卓叛众被围时自然上下一心,自保求生,如今有了逃生之路,岂肯再做笼中之鸟?”
众人听了,一时窃窃私语,各自交流意见。
屯骑校尉徐晃疑惑道:“先生的意思是放走董卓,再取长安?”
杨修微笑道:“正是!”
徐晃迟疑问道:“可朝廷的命令不是讨伐董卓逆贼吗?如果我们纵敌离去,会不会被朝廷怪罪?”
杨修细细品了一口茶,摇了摇头,一脸享受神情,方要张口回答,身边的司马朗已经说道:“朝廷的命令是讨伐董卓不假,没说是在长安讨伐董卓啊,董卓逃走后我军还可继续追击,凉州此时已被左将军黄埔嵩接管,董卓回去必是二虎相争的局面,我军到时后发而至,便可一战而胜,稳定凉州局面!”
杨修被司马朗抢了台词,心中大为哀怨,怒视着司马朗,似要将他生吞活剥了一半,只吓的司马朗低头不语,掩面饮茶。
吕小树却有些疑惑的问道:“你们确定董卓就不会死守长安城,率众西逃吗?”
“叛军皆是凉州边兵,所谓故土难离,有谁愿意客死他乡?逃脱后或可还能在凉州周旋,可若是固守长安孤城,则必定会城破身死,埋骨他乡,只差迟早而已。”杨修生怕再被司马朗抢了台词,连忙张口抢答。
吕小树见众人意见基本同意,也觉得此计可行,长身而起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明日依计行事!”
………………………………
第28章 惊雷炸响
永汉元年,十月二三,大司马府。
丁原卧坐于塌前,身着居家便衣,红光满面,对着下方挺直跪坐的青年朗声笑道:“孟德之才天下少有,当为国之栋梁,我有意让你出任司隶校尉,你可愿意?”
青年俊逸消瘦,挺拔多姿,正是曹操,曹孟德。
曹操此时听了丁原之言,心中嗤笑,心道:丁原此贼拥兵自重,胁迫皇帝,培植党羽,任人唯亲,自己从小小刺史不到一年,官拜大司马,位列三公九卿之上,实乃亘古罕见,更将一个手下小小偏将,一路擢升到车骑将军,与三公并列,实在无法无天,无耻之极!
口中却不敢表露,面现喜色,起身跪拜道:“能效力于大司马帐下,曹操求之不得!”
丁原早就闻得曹操此人,胸有沟壑,乃是少见大才,若能好好用之,实乃大汉幸事。故摒退众人,与他长谈。
此时听他爽快答应,心中大喜,只是最近身体有炴,便没有去扶,依旧躺卧在塌上,遥遥挥手道:“孟德无需多礼,快起来,能得孟德相助,我大汉中兴有望了!”
曹操依言起身,见丁原卧在床榻,似乎身体有炴,心中想到此行目的,和众人重托,心里已有计较。从腰间取下一物,躬身呈上道:“属下最近偶然得到一把宝刀,吹毛断发,极为锋利,名曰七星宝刀,愿将它献于大司马!”
丁原曾为边疆大员,出生入色,身经百战,自然对利器神兵大有兴趣,惊异道:“噢?既是神兵利器,自然要瞻仰一番。”
说完勉强起身,盘腿而坐。
曹操大喜,躬身举着宝刀缓缓走进,待到近前时,曹操低着头俯视地面的双目,忽然寒光爆射,正要发作,这时一个声音从院中响起。
“禀报大司马,有长安军情紧急来报!”
丁原神色一肃,接过曹操手中宝刀,放于身侧,挥手让曹操坐于一旁,朗声道:“进来禀报!”
曹操此行本就是受了众人所托,刺杀国贼丁原的,刚才本是绝好机会,奈何被急报所扰,心里不免有些遗憾,又有些庆幸,若来报之人晚来几步,丁原必死,而自己恐也无法逃脱!
进来的是前将军张辽,手中拿着一卷锦帛,身着便衣,要挂长剑。见曹操跪坐一旁,面色似乎有异,心中虽有点疑惑,却并未深想,疾行到丁原身前,将长安锦帛战报呈给丁原。
丁原接过锦帛战报,双手打开,细细观看,见上面字迹果然是吕小树笔迹,歪歪扭扭,粗细不一,字体也与现下流行的隶书、小篆不同,和比较小众的楷体勉强相似吧,更是缺笔少画,有些字需要推敲一番才能理解。
丁原细细观看,虽有些字写得缺笔少画,不伦不类,却大多都能认识,明白了战报的大体意思,脸上神情由肃转喜,竟然勉强站起,将手中锦帛传给张辽笑道:“奉先真乃天赐神将,出征不过半月有余,便在长安大败董卓,已经攻下了长安城。”
张辽接过锦帛,见密密麻麻的一片丑字,触目惊心,看得头晕眼花,苦笑道:“奉先作战勇猛,无人能敌,只是这字写成这样,让我看得实在头疼。”
丁原身体有炴,不能久站,又坐余榻前,大笑道:“哈哈哈,确是如此!我也是靠猜,才能大概理解其中之意。”见曹操在一旁端坐,似乎另有心事,便道:“孟德学识过人,将战报让他过目,或能辨认更多。”
曹操听得吕布大胜董卓的信息,心中一时悲凉,想此战一胜,丁原集团的势力将会更加稳固,天下将还有谁人敢挡其缨?
这时听到丁原吩咐,连忙接过张辽递来的锦帛战报,见字迹虽丑,却也算工整,只是许多字体都进行了简化,却也难不倒他。
细看斟酌一番,便朗声念到:“呈禀大司马,
我领了大军攻打董卓,可是董卓太狡猾,坚壁清野,缩在城里不出来,我们强攻了好几天,死伤很多。
后来我们大家研究决定,猛攻三面,留西门不打,董卓人心不齐,只守了两天便从西门逃跑了。
我们顺势占领了长安城,一路追着他们杀了十几里,斩了一万人头,董卓率领残兵向天水郡方向逃窜了,我们整顿了兵马,准备继续追击,一举消灭叛贼董卓剩下的兵马。
就这件事情,汇报给大司马知道。
吕布呈上。”
曹操口中念诵,心中却尽是鄙夷,字写成这样也就算了,毕竟是武将,可这措辞用句也太奇葩了吧?也惊奇一个山野武将居然也知道围三漏一的道理,看来此人能有如今成就,也全非靠裙带关系。
丁原、张辽二人听得曹操念读战报,自是乐得大笑不止,丁原听曹操念完,便对张辽吩咐道:“立即写信快马送至长安,令奉先率军在长安休整,待兵员将士恢复齐整,再去追击董卓不迟。”
曹操见张辽领命而去,心里一声冷笑,一群饭桶,董卓溃败,不去追击扩大战果,却要休整?如此延误战机,也能成了大事,当真是吃了狗屎运了!
曹操要将战报呈给丁原,丁原却说道:“孟德不忙,明日我要将战报呈报皇帝,可如此战报谁能识得?还请孟德誊抄一份,润色言语用句,我好呈报皇帝御览。”
曹操领命,行至书案,取了空白锦帛,凝神誊抄战报。
东汉时期已经有了纸张,只是纸张质量较差,不好保存,所以很多重要的,需要存管的文字都记录在竹简、锦帛之上。
丁原见曹操凝神书写,便顺手拿起身边曹操进献的七星宝刀,见其刀长尺余,七宝嵌饰,极其锋利,果然是宝刀不假。赏玩半晌,见曹操犹自书写,一时倦意袭来,将宝刀放置于身前桌案,倚靠床榻,竟然睡了过去。
曹操奋笔疾书,洋洋洒洒,一气呵成。经过一番修饰,文章也锦绣了许多,心中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