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狼行天下-第1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汉人念旧,故土难离,有旧时田产土地能够取回,又何必流落他乡,当做无根飘萍。

    吕布见兖州之事基本稳定,兵马防备皆都安置妥当,便已是归心似箭,调集军中精锐近卫两千余人,与赵云、魏续、魏越等大将,协同一班军师谋臣,途径洛阳,径直返回了安邑。

    回到安邑之时,正有一班文武大臣出城十里,迎接吕布的凯旋大军。仪仗盛大,旌旗遍野,一时盛况让人侧目。

    吕布见迎接队伍如此阵仗,实在太过奢侈,心中不喜,但终究也是一片心意,也不好推脱,只好在大队人马的拥簇中,去往安邑。

    来到安逸城门,之间城门处阵势更为庞大,车仗骡马滚滚如流,上百面黄龙旗迎风招展,竟然是皇帝亲自在城门迎接。

    吕布不敢怠慢,毕竟在公众场合,若有些微失礼之处,恐怕也会引来无数非议。急下马,走向皇帝,拜倒道:“臣奉命出征曹操,有幸初得战果,收复司隶要地,以及兖州大部,特此来向陛下复命。”

    皇帝显得异常兴奋,疾奔几步,走近到吕布身前,将他扶起道:“爱卿战功卓著,为朕收复祖宗神庙之所在,功在千秋天下,无需多礼,快随朕同回大殿,朕早备好酒宴,只为爱卿庆功。”

    吕布本欲骑马而行,却耐不住皇帝生拉硬拽,硬生生被拖入了皇帝的车撵之中,与皇帝同坐。

    皇帝车前起驾,自有皇宫虎贲数百在前开道,仪仗壮丽,锣鼓喧天,后方更有吕布的亲随近卫两千余,一行车马如龙,何其壮观。引得安邑百姓纷纷举步而来,阵列在长街两侧。

    自有内侍高声呼和道:“丞相得胜还朝,陛下赐予同乘,前方闪避!”

    城中百姓何曾见过这等壮观景象,一时纷纷跪拜与长街两侧,齐声高呼万岁。

    其后入城的两千骑兵精锐,更有着一股凌厉气势,个个壮硕强健,骑在高大的战马之上,配以明亮的甲胄,更显出英武不凡,引得围观的一众女眷惊呼尖叫不已。

    而这正是吕布预先谋划的,他正是要将这些士兵包装一新,让他们充分的显露出自己的英雄气概,塑造出一支英雄队伍的光辉形象,让百姓人人以参军为荣,提升军人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

    古人都云:好男不当兵,好马不打钉。若非在万不得已之下,谁愿意抛头颅洒热血,为别人卖命?是以,当兵在古人心中便是最无奈的选择,只有在走投无路之时,才会考虑。

    先前并州、冀州等地遭受历年战乱,百姓流离失所,为了活命,自然是想尽万般手段,应募当兵便是其中之一。

    但如今河北诸州郡早已是一片繁盛,百姓安居乐业,没有了生计所迫,谁愿意提着脑袋四处征战?若强行募兵,难免招致百姓心生怨念。

    故此,吕布才想出了这一招,便是要打造一支让人向往的无敌精锐,让人人都以成为其中一员为荣。因此,吕布才在归来时,抽调十万大军中的精锐两千余人,为其配备上好甲胄,上好战马,再加上这些兵将各个都是膘肥体壮,自有一派英雄气概。这时行走在皇帝车驾之后,犹自不掩其锋芒半分。

    吕布看两侧百姓的反应大为满意,与皇帝同乘来到皇宫,果然见皇宫各处繁花锦簇,各宫门都装点一新,显然是经过了精心的布置。

    来到大殿之中,众臣按位就坐,皇帝传令酒宴入席,歌舞进殿。

    一时间鼓乐齐鸣,一众舞姬翩翩起舞,有若惊鸿彩蝶,又像精灵仙子。在一片靡靡之乐中,众臣把酒言欢,恭贺皇帝收复司隶,恭贺丞相又建大功。

    吕布看着眼前繁华奢靡之风,忽然想起就在一月前,自己还在与曹军厮杀,一边是枪林箭雨,血肉横飞,惨叫呼号之声令人肝胆俱裂,一边却是酒池肉林,美舞弦乐,好一派盛世景象,不觉恍若隔世。

    正出神间,忽闻有人大声道:“陛下,既然丞相已经收复了司隶洛阳,那我们是不是应该迁都洛阳,毕竟安邑虽好,却不过是偏安小城,洛阳才是祖宗基业所在,人心所向啊。”

    吕布眉头一皱,寻声望去,见说话之人正是太仆蔡邕。

    蔡邕生来耿直,这时发言出自内心,也是一时口快,一言既出,却不见有人附和,一班重臣尽皆目观鼻鼻观心,仿若入定僧人一般,仿佛并没有听到他的话一样,就连皇帝也是侧过脸去,不与他对视,为有吕布向他看来,眼中寒光闪闪。

    大殿中除了管乐之声,再无一点生息,先前还在欢谈的众臣,这时都陷入了沉寂之中。蔡邕心下一惊,暗道自己怎么这么蠢,这才恐怕要祸从口出了,急忙辩解道:“臣是说,洛阳乃是重镇要地,万不可弃之不顾,还要好好重建才是。”

    吕布一挥手令一班乐手舞姬退下,冷笑道:“太仆是说我安邑庙小,容不下你这尊大佛了?”

    蔡邕一脸冷汗,忙道:“我不是这个意思,丞相误会了,我是想说洛阳位置得天独厚,丞相若能将治所迁到洛阳,更加有利与统帅关中百姓,也更加方便向天下诸侯发号施令。”

    吕布点头道:“太仆果然是一片忠义之心,既然你有此宏远,我便表奏陛下,任你为洛阳令,负责洛阳重建,陛下,你看如何?”

    皇帝本想着蔡邕之言必定要触怒吕布,唯恐引来吕布猜忌,是以并不曾搭话,这时吕布却有了这番言语,一时惊疑不定,不知吕布心中到底是何用意,只得强颜欢笑道:“朕与丞相早有约定,军政之事但请丞相自己决断,不必再过问朕。”

    蔡邕也不知吕布此言之意,心中惴惴不安,未敢再多言,只是等着吕布之后举动。

    吕布笑道:“既然陛下首肯,太仆择日便去洛阳上任吧,只是我有言在先,若你将洛阳治理的回复往日繁荣,我自会与陛下商议迁都事宜,但你若有负陛下圣恩,没有治理好洛阳。你们蔡氏一族皆要因你受罪,你可明白?”

    蔡邕脸色大变,自己本是无心之言,本不想牵扯在朝政之中,更无意以自己家族的荣辱为赌约,况且自己只醉心与修史写传,对于政务并不擅长,如何能稳操胜算?一时间踌躇难决。

    吕布眉头一跳,沉声道:“怎么你不愿意?”

    蔡邕知道此事已无转圜余地,只好领命道:“臣谨遵陛下旨意。”

    这话却是向着皇帝说的,吕布轻笑,不以为意的道:“很好,我等当举杯,预祝洛阳令大人早日重振洛阳盛况,迎我等归还洛阳。”

    说罢举杯遥寄众臣,众臣何敢推辞,一起举杯高呼道:“祝洛阳令马到成功。”

    一杯饮罢,却有秘书令钟繇表奏道:“陛下,丞相领兵出征半年有余,行走于枪林箭雨之中,徘徊在生死边缘,为我大汉立下赫赫战功,应当予以重赏,否则今后将士有谁还会为陛下出生入死?”

    皇帝闻言一愣,吕布如今已是位极人臣,还能如何封赏?难道要将皇位给他不成?他出生入死又那里是为了我,咱说话有点道理行吗?心中虽然恼怒,却不能展露在脸上,微笑道:“爱卿有何建议但说无妨。”

    钟繇道:“历代贤王,皆能做到有功必赏,陛下任人贤明,使得我大汉终有中兴之象,丞相此番收复司隶,立下不世功勋,更应该论功行赏。丞相官位已至顶峰,实在封无可封,何不应爵而上,敕封其公爵之位,岂不是顺应天命,合乎人心,更彰显陛下胸襟!”

    此言一出,众臣顿时窃窃私语,皇帝脸色一变,道:“自高祖以来,我大汉从未有过公爵册封,列侯已是最高爵位,唯一公爵便是伪帝王莽自封的,你难道要陷丞相与王莽之流同列否?”

    汉朝建国以来,沿袭秦朝的二十军功爵位,以彻侯为最高爵位,如今吕布封安邑,食邑万户,早已是登峰造极。汉朝虽有王爵,却是非刘姓不得封赏,而这不高不低的公爵虽早在周朝便有设置,但在汉朝却从来没有过封赏,一旦封赏,便意味着跳出了汉制,另立法统,其中寓意让人心惊。

    钟繇被皇帝训斥,却面不变色,不卑不亢道:“陛下错了,天下规矩不破不立,这二十军功爵也不是生来就有的,如今正逢乱世,群雄并起,陛下正是用人之时,如何能墨守成规,以寒三军之心,陛下应当效仿古贤,不拘一格,方不负重臣之心啊。”

    喜欢三国之狼行天下请大家收藏:()三国之狼行天下手打吧更新速度最快。


………………………………

第137章 侯府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