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男才女貌-第3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在成都西南二百里处,孙元帅派人前来告知,说是大军扎营一晚,明日再统兵回城!”刘宇眼睛一亮,心中大喜:孙琳终于回来了
………………………………

第五十四章 地方贪污

    都城西南二百里外,江原县县衙大堂,江原县的县令抖如同筛糠一般的侍立在堂下,而那个本该县太爷坐着的位置,现在却另有人坐着,这个人正是征南归来的孙琳。 征南大军自两个月前从南中返回,因为要保证孙琳的身体健康,所以,八万大军不得不放慢行军速度,一直到今天,才终于来到江原县。

    江原县的这个县令,名叫黄康,乃是成都黄家的一个旁系子弟,六年前被举为孝廉,而后被任命为一方知县。这个人并没有多大的本领,也没有多少才干,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个位置上,主要还是因为他的家族背景。虽说只是黄家的旁系,但如今黄家可是各大世族中最得宠的一个家族,黄家家主黄权更是身居高位,所以黄康这个县令倒也坐的稳当,尽管没有什么政绩,甚至可以说是治县无方,但总算还没有出现太大的过失,而负责官员任免的吏部,对他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如果不是孙琳大军这次路经江原县,并要在这里留宿一宿的话,黄康的这个县令估计会一直做下去,但很可惜,现在的他可是自身难保了。之所以会弄到这个局面,原因很简单,这个黄康实在是太没有眼神。

    现在整个益州的官场,总的来说,还是十分清明而且高效的,但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偌大的益州官场,出现那么一两个上不得台面的官,却也不是什么稀罕事。益州黄家的势力不可谓不强。但这个江原县令黄康,他所出身地那个黄家旁系家庭,却不比普通人家能强得了多少。这不奇怪,家族一旦庞大起来,根本不可能将每一个支系的人都照顾的面面俱到的,就好像当年的刘备,出身大汉宗室,但又能怎么样呢,还不是要织席贩履来维持生计。

    黄康的家庭当然不像刘备那么穷,但比起黄家本家来那可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偏偏黄康年轻的时候,还曾经出入过在益州的本家宅院,就是那一次,他就被本家中人生活的奢华给惊呆了,而一种心理上的不平衡也就在那个时候植根于黄康地心灵之中,同样都是黄氏家族的人。为什么他们的生活就能够那么好呢!黄康在那个时候就开始立志。日后自己如果有机会的话,就一定也要过上那样锦衣玉食的生活。不,他要被本家的这些人过地更加奢侈!

    过了没多长时间。老天爷就给了他这个机会。黄康这个人平日还是很会来事儿地,而且也很会讨好巴结本家的那些有权势地人。一来二去,他的名字竟然被黄权地父亲,也就是上一代的黄家家主知晓。不能否认。虽然大家族内部总有一些贫富不均现象出现,但一旦被家主知道,自己地支系子孙生活的不如意,那么从维护家族稳定的方面来讲,他们是不能够袖手旁观地,像红楼梦里的刘姥姥跟贾府的亲戚关系实在是算不上近,但依旧从其中得到了相当丰厚的收获,何况那黄康的亲缘关系距离黄氏本家并不很很远呢!于是,黄家老爷子发了一句话,黄康就顺利的被举了孝廉,继而成了一县之长。

    别看黄康只是一个小小的县令,但在这个江原县中,他就是最高长官,而江原县蜀郡的各县中,也算的上是中等县城,下辖的民众生活也还过的去,所以这也就为黄康聚敛钱财打好了基础。多年来,黄康也没有再妄图更进一步,成为太守什么的,他知道自己的仕途也就仅止于此了,于是,他就在江原县令这个位置上,以各种名义从百姓那里搜刮了不下百万的家财,并且如愿以偿的过上了纸醉金迷的奢华生活。而他治下的那些老百姓生活是否困苦,却不在他的考虑之中了。

    184马相起义,黄康曾经很是害怕过一阵,但大概是他运气好,马相刚进入蜀郡,就被刘打退了。紧接着刘宇入川之后,曾经对整个益州的官场进行过一次大的调整,铲除世家势力是第一步,而实行三省六部是第二步,这两个动作不可谓不大,整个益州的官场也为之震动,不少的官员心惊胆颤,黄康也不例外,但那一次黄家在黄权的筹谋下,竟然在那场政治斗争中站对了位置,结果家族势力并没有遭受到严重打击,相反的,倒是在刘宇的政权内部站稳了脚跟。至于三省六部,改革的基本上都是中央政府的内部结构,对于地方上的变革并不大,所以黄康再一次有惊无险。

    经历了两次大风大浪的黄康的胆子也是越来越大,加上他们黄家的势力在新的政权中的地位有升无降,所以江原县的县治是越来越差,而刘宇不可能看好益州的可以漏网的机会。其实,如果益州还是以前那个样子的话,黄康还会毫无顾及的当他的土皇帝,毕竟天上乌鸦一般黑,当时益州遍地都是乌鸦,小小一个江原县自然显不出来,但随着刘宇在益州统治时间的增长,益州各地的郡县的吏治正在以一个很惊人的速度变好,而益州治下的百姓们的生活,也在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改善措施之后,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好转,这样一来,江原县就显得突出了!

    黄康也不是没有脑子的蠢货,他也知道自己的这个县的情况比起邻近的几个县要差上很多,但他的能力实在是有限,而且他打从心里也不想去改变自己的生活,或者花费心思去改善老百姓的生活,简单一句话,他不打算改邪归正。既然不准备走正道,那为了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自然是要走一些歪门邪道了。

    这几年,黄康可是没少往成都的那些官员还有自己的本家那边打点银钱。成都地官场因为在刘宇的眼皮子底下,所以那些官员可是不敢随便的收受贿赂。

    这样的小人物,他就是想送礼,人家也不会接受,但刘宇的重用,有了这层关系,那些官员就算不收黄康的贿赂,却也要顾忌到黄家的脸面,加上江原县实在是个微不足道的小县,所以负责监察的吏部官员也就干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倒是黄权,在多少知道了黄康的作为之后。去信将他痛斥一顿,勒令他立刻终止那种中饱私囊地行为,并立刻整顿本县县治,否则的话,黄家将不再承认他的身份。

    黄权的话说的不可谓不严厉,但黄康却将这些话当作了耳旁风。他根本就弄错了黄权的意思。黄康这样一个小小地县令。根本就没有好好揣摩过刘宇是个怎样地人。他还是在用他的那一套旧脑筋,老办法来做事。他按照以前地经验,将黄权的这通严厉地警告。看成是一种为了堵人口角的表面文章,至于不承认身份云云。也不过是一句狠话而已。

    南中叛乱,孙琳出征,黄康一度以为大军将会经过自己地江原县。为此他又是担心,又是心存侥幸,紧锣密鼓的做好了很多准备工作。不过当时为了首先从益南三郡下手,贯彻先易后难的战略部署,孙琳地大军改道经由巴郡南下,并没有从蜀郡南部经过,这也让黄康再次感叹自己的运气绝好,那次都是有惊无险的度过那些看似诡异的危局。

    不过可惜的是,他的运气似乎已经用的差不多了,孙琳平南之后,为了能够尽快的回到成都,便选择了直接经由为郡北上,这样一来,江原县这个与成都的南大门自然也就成了孙琳的必经之地,加上刘宇之前曾经通令各地,一定要尽一切力量做好对孙琳的迎接工作,所以黄康便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在县城布置一切,专门等待孙琳的到来。

    偏偏孙琳还没有来到,刘宇被封为蜀王的消息先传来,这下孙琳可就是王妃的身份,按照汉朝的礼法,迎接王妃那可是另有一套典章制度的,黄康二话不说,将原来的布置全部推翻重来,又弄了一个加倍奢华的欢迎仪式来迎候孙琳,总之这一反一正,足足磨掉了黄康将近一半的家财。倒不是说黄康变得大方了,而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这个家伙是下足了本钱。如果这次能够将王妃千岁侍候好了,不要说这个小小的县令位置坚若磐石,只怕就是再进一步,也不是不可能的!

    黄康心里的算盘打的很响,他弄得这一套,要是放在别人的身上,倒也是合情合景,毕竟谁会不爱慕虚荣呢!但问题是,确实又那么一种人,对这些表面上的事情并不看重,而刘宇和孙琳又恰恰都是这种人中的一份子。在后世那个被面子工程、表面政绩所充斥的社会中锻炼出来的孙琳,她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