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男才女貌-第2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位早已稳若泰山,不可动摇了!”

    “好!”看到自己最得意的女婿也支持这废立之事,董卓信心大增,一拍桌案站起身来说道:“大丈夫处事,就要敢于冒险!富贵险中求,如今地形势,如果不做出点惊人之举,如何能够压伏这京城内的各大士族,又如何能与四世三公,根深蒂固的袁家相争!我意已决,待局势稍稳,便召集群臣共议此事!”

    魏信点点头道:“前将军有如此胆魄,他日必然能够得成不世之名,只是如今京畿司隶之内,尚有多处人马,仅三河各郡就有人马五万余人,京师的四万人马,我们也才收得不足万人,其余之众皆入了袁绍之手。前将军虽然带来了三万西凉铁骑,但若是在京城交战,只怕地利,人和都不便利。所以,前将军还是应当速行此事,以免到时袁绍调来三河人马,使我等陷入进退不得地境地!”

    李儒在一旁接口道:“同时还应该继续收买拉拢京营的兵马,斩断袁家的双脚,让他们丧失与岳丈大人争衡地资本!”既然两大谋臣都这么说了,董卓也就当即决定道:“好,就依两位先生地计策,待五日后,我就聚齐大臣,商议改立新皇之事!”

    薰卓一党在密议废立之事,而袁绍这边也并没有闲着,大将军何进已死,拥有四世三公地显赫家庭背景,同时又是以故大将军最看重的人才地袁绍无可争议的成为了何进的接班人,不但接收了何氏留下的人脉,而且将京畿的大部分兵马都拉拢到了自。比如西园八军,除了硕的部队已经全灭,淳于马肉包子打狗之外,其他的五军现在都听从了袁绍的指挥。

    西园新军是朝廷的心血,虽然如今只剩下五军,但却也不能成为西园五校尉,此时袁绍已经继硕之后成为了上军校尉,空出来的官职自然要有人顶替,而这个顶替的人就是时任河东典农校尉的鲍信。鲍信是四年前虎牢关一战时,虎牢关的守将,因为作战有功,所以被提拔为典农校尉。

    说起鲍信,他现在也是个有勇有谋的将才了,而他的成才之路,与刘宇有很大的关系。当年虎牢关下那惨烈的一战,给鲍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刘宇麾下部队的军纪严明,骁勇善战,更是让鲍信心折不已,到了河东之后,鲍信就是按照当初自己所见过的刘宇的玄甲军来训练自己的队伍,几年下来,虽然没有得到玄甲军的精髓,但皮毛倒是学去了不少。至少,现在鲍信的部队仅从外观以及气势上来看,都不下于董卓的征西军了,这也是袁绍调他进京担任下军校尉的重要原因。现在,鲍信正在袁绍地府中,苦口婆心的劝说袁绍召集司隶兵马,将董卓的势力赶回西凉。

    “本初,董卓乃是西域豺狼。此次进京,绝对不可能真的是为了扶保社稷而来,如今他手下有三万能征惯战的兵士,又抢了迎回陛下的功劳。这很明显是要争夺大将军死后,朝廷的辅政之权。现在他初到京城,在朝中根基不稳,我们正好可以趁这机会调集三河兵马。将其赶回西凉,又或者干脆收回他的兵权!只要董卓退避,这朝政大权就是本初你地了!”

    不可否认,鲍信的话很让袁绍心动。事实上,袁绍本人也早就已经想到了这些。历史上曹操曾经给予袁绍一个“多谋”的评语,这是没有错的。袁绍这个人心机很多。遇到事情地时候他经常会从不同的方面思考出很多的方法策略。从这点上来说,他是个人才。不过。曹操给予袁绍的另一个评语“――无断”,无疑也是十分精确地,袁绍能够看到很多不同的道路,但他却很难从其中选择出一条真正正确的道路。

    而且,这个“无断”,并不仅仅是指袁绍无法从自己所看到的道路中选择一条,同时还意味着袁绍在最终确定自己要走地道路的时候,往往都无法选择正确!而此时,袁绍就选择了一条错误的道路。“仲言(鲍信地字),你刚才所说地很有道理,不过,先皇刚刚殡天,朝廷又才经历了一场动乱,惟今之计应该是尽早使朝廷安定下来。董卓虽然可能有异心,但他不过是个出身卑贱之人,想要成为辅政,京中地世家岂能答应,大将军虽然罹难,但太后尚在,如今皇上尚未能够亲政,这辅政大臣只有太后娘娘能够委任,难不成,太后还会青睐一个西凉鄙夫不成!”

    见袁绍心意坚决,鲍信也只好叹了口气,默然退下。已经今非昔比的他很敏感地预料到,袁绍肯定会为刚才所作出的那个决定付出代价,如今京城是是非之地,所以鲍信辞别袁绍之后,通过门路,以剿除青州匪寇为名,匆匆带领着自己的兵马奔泰山去了。

    五天后,在南宫温明园中,董卓大摆宴席,款待在京大小臣工。虽然只有五天,但董卓的势力已经不是刚刚进京时可以相比的了。西园新军中,助军左校尉赵融、助军右校尉冯芳两人也都相继在董卓的威逼利诱之下,带兵归顺了征西军。如此一来,京城内的军事力量对比顿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袁绍手中的兵马已经不足以对董卓造成威胁了。

    面对这一结果,袁绍暴跳如雷,但却有无可奈何,赵融和冯芳如今已经是董卓的人,自己就是再痛恨他们,一时也无力向其下手了。

    缺少了顾忌的董卓行为越来越跋扈,终于在今天的宴会上,当众官酒过三巡之后,董卓挥手斥退了歌舞管乐,起身厉声道:“诸公稍安,卓有一言,请诸公静听!”话音刚落,一直侍立在会场四周的兵士们就适时的上前一步,他们身上散发的杀戮气息让在座的每个人都一阵颤抖,不明情况之下,只好停杯住盏,静待董卓的下文。

    环视了一眼面带惊恐的朝廷高官们,董卓满意的一笑,继续说道:“天子乃天下万民之共主,身负抚育天下的重任,如此大位,非有才德者不能胜任。当今天子,才智平庸,威德不足以服众,如今天下正是多事之秋,董某恐当今陛下无法担起这天下的重担!故而,为天下计,为大汉列祖列宗计,董某想要废黜当今圣上,改立陈留王为新皇,不知诸公意下如何啊?!”话音刚落地,就听一人高呼道:“不可!”
………………………………

第七章 董卓战吕布

    卓现在心情很是不好,他倒也没有奢求这种惊天动地所有人接受,但他也绝对没有想到竟然有人这么干脆的反对他。

    按照与智囊团的商议,董卓这次的宴会确实带有几分鸿门宴的性质,按照李儒的说法,这次用雷霆手段将那些持反对意见的官员们一举铲除。

    循着声音,董卓向那个丝毫不给他面子的人看去,他准备就拿这个不长眼的家伙开刀了!不过,当董卓找到这个人的时候,他不禁愣住了,因为这个人正是现在袁家执掌兵权的二号人物――袁绍!

    第一个反对的人是袁绍,这是董卓无论如何都没有预料到的,按照袁家原先的行为模式,他们不应该这么早的就跳出来表明自己的立场的,难道袁家已经铁了心要和自己对抗了?董卓心中平添了一层忧虑,对于这个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的天下第一大世家,除非到了万不得已,否则董卓是不愿和他们完全撕破脸的,而他所忌惮的,并不是袁绍手中的那点兵权,而是袁家所代表的整个大汉的士族阶层。

    薰卓在这里心中踌躇,但他却没有想到,袁绍也正在哪里一个劲儿的懊悔自己刚才怎么就没能管住自己的这张嘴。要说袁绍并不是胸无城府的人,但也许是因为前几天在京畿兵权的问题上被董卓狠狠摆了一道的缘故,袁绍对董卓这个强劲的竞争对手很是嫉恨,此时听到这个卑贱的西凉人竟然要拿自己最大的靠山汉少帝开刀,惊怒之下,袁绍脑子一热,就不管不顾的喊出了反对意见。

    一言出口,袁绍当即就后悔了,他作为袁家人,自然知道袁家的行事作风,作为大汉第一大世家,袁家是有自己的处事之道的。这处世之道,就是见风使舵,说白了也就是高级墙头草,能早一步判断出风向,并倒向风向强的那一边。不过,为了准确判断风向,袁家在各种斗争中总是先站在旁观的第三者一方,绝对不会作为出头鸟跑在别人地前面。

    可这次。在这么重大的问题上,袁绍竟然比任何人都抢先一步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这就意味着他很有可能将自己乃至整个袁氏家族退到一条没有退路的道路上。但这样的道路,家族真的能够认同吗?

    就在袁绍头痛不已的时候。他的支持者终于出现了。京城执金吾丁原此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