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松不知唐玉与贾诩之间到底什么关系,只是出自一片好心,道:“不管是不是谣言,孔明兄都当提醒你家主公才是。你想啊,这贾诩被人称作毒士,什么事都做的出来。曹操自官渡一战大败袁绍,可谓是震惊天下,世人无不惧其如虎,声势正隆。而你家主公唐玉多次与曹操为敌,万一贾诩真的被曹操收买了,颍川危急还是小事,不利荆州大局啊!”
诸葛亮本是信心十足,被他一说到也稍有动摇,点点头道:“子乔兄说的是,明日我便启程,回去后定然提醒主公,多加小心。”
张松道:“如此就好,我……也安心了。”
诸葛亮心忧荆州,也是将策反张松的事暂且搁到了一边,直到第二日离开,也没再和张松多说什么。
却说许昌。贾诩拿着襄阳唐玉派人送来的书信,心中是暖流涌动。这信一共七个字,每个字也是普通的很,意思也很简单。
“我敬先生如师。”贾诩低声念了好几遍。这才又将书信叠好,放了起来。
“曹操呀,曹操!我与你本就有深仇大恨,你用此种下三流的手段害我,本是情理之中。可我贾诩生来就受不得冤枉。这回我要是不给你点教训,对不起自己不说,也对不起主公的信任。”
贾诩道:“来人呀,给我请黄忠将军过府一叙。”
说来黄忠对贾诩并没什么意见,二人同在许昌,倒也是相处的很是融洽。贾诩派人来请黄忠之时,霍峻、李严二人正好都在。
霍峻就说了,“不能去啊!万一是鸿门宴,怎么办?”
李严道:“有什么不能去的,许昌城内兵马都是咱们几人把持着。贾诩是个聪明人,绝不敢对黄忠将军怎么样。再说,咱们派出去的探马,没一个发现曹兵的,我看这谣言肯定不真。”
黄忠很是喜爱这俩年轻小将,听他们一人一句,虽然说的都不是什么正经话,但言语之间对自个的关切是真的,很是欣慰。
“你们俩也不用瞎猜了,我去一趟便知。”黄忠一身胆气。不管贾诩是真被收买,还是假被收买,他都不怕。就贾诩府里那点人,黄忠自信一刀两个。用不了十刀就能杀出来。
黄忠骑马来见贾诩,从容淡定。
贾诩将唐玉送来的书信拿出,递给黄忠。贾诩清楚,唐玉对黄忠是有大恩,荆州上下若论忠心,武将里没一人比得过黄忠。
“既然主公如此信赖太守。也就没什么事了。”黄忠把书信递回。
贾诩冷哼一声,打发走左右之人,还压低声音说道:“曹操想害我,此仇不报,我心不安。”
黄忠道:“报仇?太守可要慎重,咱不能因此事与曹操大动干戈。不是我长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曹营兵马却是强悍。”
贾诩道:“硬拼不是我的作风,将计就计才是。”
黄忠问道:“太守有何打算?”
贾诩道:“此事还需将军配合,咱们来一出苦肉计,定能割下曹操一块肉来。请将军上表主公,说我近来行为多有鬼祟之举,请主公责罚于我。借此事,我毒打将军一顿,你让霍峻、李严举兵反我,造成颍川大乱的景象。而我也有了理由向曹操求援,他一定派大军前来,半路截杀,大事可成。”
黄忠摇了摇头,道:“不说颍川一郡有多少曹营细作,光是这许昌之中就有不少。若我们不真杀真打,怕是难以骗过他们。”
贾诩道:“我没说不真杀呀!一切就按真的来,不死人是不行的。”
黄忠惊异,忙道:“太守,你这计策未免太过了。”
贾诩劝道:“曹操一直将重兵放在陈留,对我许昌用兵也就是早晚的事。我们牺牲上千把人,能通杀曹操大军,有何不好?再者说了,万一曹操领大军前来,一旦开战,死伤又何止数千,怕是一两万人也是可能。我知将军不忍帐下士卒无辜丧命,我又何尝忍心呢!但成大事者,不该拘泥于小仁小义。我等皆深受主公信任,当为主公霸业着想。”
黄忠也是被说迷糊了,琢磨了一阵,真就是点了点头,答应配合贾诩。
“有一条,此事必须主公首肯才行。”
贾诩道:“这点自然了,我即刻派人将此事禀命主公,此事也需主公的配合才行。”
黄忠还没出府门,贾诩派去襄阳的人已经出了城门好一阵子。这贾诩也是个自信的人,对于说服黄忠答应,他是十拿九稳。
襄阳,收到贾诩来信的唐玉可犯难了。
唐玉心想:“成了还好,要是曹操不上当,自己要如何收场?贾诩信中说,他愿承担一切后果,真要是计策不成,我不一定下得去手杀他。”
左右是拿不定主意,唐玉不得不又去求教蒯良。
入夜,蒯良府上,傅巽领着三人正在府中做客。乍一听唐玉来访,倒是各个都奇怪的很。
傅巽笑道:“蒯良兄,你真不愧是主公面前第一人。”
蒯良道:“主公深夜来访,肯定是有要事相商,诸位还请稍后。”(未完待续。)
………………………………
第六十二章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3
唐玉路上还想,依蒯良的性格,该是不会赞成这样冒险的举动。料想不到,在书房里唐玉将事情一说,蒯良当即表示赞同。
“这可是十分冒险的事,曹擦若是不来,贾诩就死定了。”
蒯良心想:“用此毒计,贾诩就该承担后果。倘若自相残杀一番,不能引来曹操,定是要有人出来担当责任的,贾诩有胆子出主意,想必是成竹在胸。失败了也没什么所谓,除掉贾诩也不是坏事,此人太毒,留着怕有祸患。”
这唐玉不知蒯良的想法,而蒯良嘴上却说道:“此计虽然冒险,但贾诩信中分析的很对。曹操怕是迟早要动兵杀来,与其等他先出手,不如我们引他出手,将一切掌控在手中。”
“能成吗?”唐玉是真的犹豫,不是装的,故作镇定都不成。如今他是九个郡的老大,不再是以前遇事不得不拼,没得选择的人。
蒯良见唐玉还是下不了决心,又说道:“主公,做大事者当断则断,万不能犹豫。就是天大的好事,有片刻的犹豫都会变。没准这是您入主中原的好机会,错过可就没有了。”
唐玉摆了摆手,道:“让我一个人静会,我得好好想想。”
换成别人说这话,蒯良早就一脚踹过去了。还得大骂一句,你也不看看这是谁家,让你一个人静会是什么意思?我得走呗!
蒯良也没走远,就在书房外等着。约莫过了半柱香的工夫,唐玉出来了。
“主公,可是有了决断?”
唐玉沉声道:“依计而行吧!贾诩不是个冲动的人,我信他是有十足的把握。”
以前的贾诩真的不是丝毫不冲动,都是被唐玉七个字感动的。这才冒着可能身死的危险,想出这么一条置之死地而后快的毒计。要说有没有十足的把握,贾诩肯定是没有的,撑死也就七成,再多都是吹。
贾诩分析的是。曹操对唐玉恨之入骨,有机会收回许昌,定是迫不及待。还有就是,近来中原多有战事。曹操有输有赢,终究是没能讨到什么大便宜。此人一向也是目中无人之辈,一定受不了这个耻辱,定是急于打一场大胜仗,撑撑场面。找回一些面子。凭此两点,贾诩肯定曹操会动心,至于最终能不能成,还要看他手底下的人,有没有谁能站出来劝住曹操。
唐玉说完就要走,蒯良道:“傅巽找来三个贤才,打算明日引荐给主公的……”
“傅巽?我不是让他去修路了吗?”唐玉打断道。
蒯良忙道:“就是因为修路一事,傅巽才特地找来这三人。”
唐玉道:“那就去看看,明天我怕自己是起不来的。”
起不来?蒯良没明白这话什么意思,领着唐玉来见众人。
唐玉坐下后。傅巽赶忙起身一一介绍。
“没听过呀!”唐玉仔细思索,还是不知崔州平、石广元与孟公威是何路人也。
“诸位请坐,你们既是傅巽先生请来的人,定是极有本事的。能来我荆州任职,我也是不胜荣幸。”唐玉倒是没因为不知道此三人,而有任何的不屑。整个乱世,英雄豪杰多了去了,万一他们真是大才呢!
崔州平三人也是喜不胜收,唐玉待人如此客气,倒是他们没想到的。此三人倒是无法与诸葛亮、庞统相比。可一个个也是出类拔萃之辈。要说单打独斗不行,加在一起许是远胜过诸葛亮、庞统。
三人谢过唐玉,傅巽一旁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