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茄壑辛髀冻龅囊凰克拷器锶幢┞读怂笏敛涑圆浜鹊拇蛩恪N叛裕松蚝莆匏降男α诵Γ鲝拖分静畔喙艘恍Γ柿怂始绫硎疚弈巍
“好嘞,客官您稍等,二楼包厢四位~”说罢引着四人进入包间。
………………………………
第五章 冲突
“您四位今儿个可是好运,我们包间就剩这一个了,赶巧给您四位留着了。四位先试试这茶,沈家新茶,刚上市。”小二一边说着,一边熟练的泡茶倒茶。
“沈家又出新货了?”说着,郭嘉端起了一杯放到嘴边,嗅了一下,淡淡幽香,轻抿一口,香如兰桂,味如甘霖,清冽、醇厚,喝完以后齿颊留香,又带有一丝丝的苦涩,忍不住闭目回味。
看到他这幅样子,荀彧与戏志才又如何猜不到此茶非比寻常,连忙一人一杯品尝开来。
一时间三人都被新茶所倾倒。倒是沈浩,前世喝遍了各地的茶,而现在这种,靠自己回想起来这一知半解的手法炒出的新茶,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吸引力。
很快,满满一桌子菜上齐,结合了汉末时代的调味、食材与前世的手法,小炒肉、回锅肉、麻婆豆腐等炒菜,辛辣、滑嫩、香味浓郁等炒菜无不刺激着这个时代只知道烤和煮的世人味蕾。
兴之所至,酣畅淋漓。自古便有食色性也,食放在第一位,这和中国数千年的饮食文化密不可分。眼前的三人便是真实写照。哦,不对,现在是四人了。在见到另外三人毫不顾忌平常的斯文形象,餐桌尽然有种一片狼藉的感觉。本来还在睹物思人?或者说睹菜思人的沈浩,再也顾不得静坐在一旁,加入了风卷残云的队伍中。
吃到酣处,郭嘉这个小酒鬼转目盯上了酒楼大厅中央的镇楼之宝,有着百年佳酿美称的“女儿红”。
看到这,再看看另外两个好友虽然没说,但余光不时的扫一下,沈浩又哪里看不出他们的意思。只是这镇楼之宝一般人一般人还真的喝不上。荀彧虽是荀家子弟,但是架不住他的君子之风啊,在汉末这个时代,可能荀彧是最后一批自始至终都严于律己的人了。
挥了挥手,招来小二,“女儿红怎么卖?”虽然是自己家的酒楼,但沈浩并没有打算直接亮出身份。
“四位公子,这…我们这女儿红是不卖的啊…这酒只赠送给有缘人。”小二面色微微发苦,皱巴着脸道。这确是沈家拉拢人心的另一种手段。
“哦,有缘人,敢问如何才能被称之为有缘人呢?”初闻此言,一向沉默寡言的戏志才忍不住好奇道。果然,三国时代的文人武将都对自己有着强烈的自信。
“有缘人自是…”
“某便是有缘人!”还不待小二说完,一道蛮横的声音直接打断。随后从隔壁包间走出一人,约莫二十三四岁,脚步轻浮,面色发白。随意打量了下四人,发现只有荀彧一人穿着还算得体在,另外三人实在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
“既然这酒是送给有缘人的,那几位不妨割爱如何。”虽然是商量的语句,但话里面毫不掩饰的高傲却让人生厌。
本来兴致盎然的郭嘉,闻声,抬头,看人。眼中一闪而逝的轻蔑。即使是素有君子之风的荀彧,听到这也不禁有些气笑了。这都什么事啊?虽然自己从不仗势欺人,可要说怕谁,荀家还真没怕过谁。数百年来的高高在上,使得汉末的世家子弟生来便带着一股子高傲。或流露于外,或内敛于内。
看到四人对自己的话无动于衷,向来颐气指使惯了的淳于琼又哪里容忍得了自己被人这么轻视。一招手,呼啦啦一群小厮围了过来,为首一膀大腰粗的汉子,此时尽然露出奷媚的表情,“少爷您息怒。”
“喂,你们几个不识好歹的,知道我们家少爷是谁么?睁大你们的狗眼看看,我们少爷可是西园八校尉之一的淳于琼”先是观察了一下沈浩四人,继而又露出那副无法无天的面孔。该说汉末三国时代即便是是嚣张跋扈的顽固子弟,也不是那种无脑耍横的。没办法谁让沈浩四人看起来太普通了呢。
沈浩却不在意,自己家在颍川留下了多少保护自己的暗手,自己都不清楚,更不要说这第一家沈氏酒楼,能在这遍地世家的颍川日进斗金,固然是世家不屑于为难商人,但真要说沈氏酒楼没有点手段,那是不信的。
只是,淳于琼啊,也是个三国大名人,或许没有他,统一天下的可能就变成了袁绍了吧?
“敢问小哥怎么才能是有缘人呢?”并没有搭理这个所谓的“少爷”,荀彧将目光转向小二。
似是有所倚仗的小二,虽然腿肚子在打转,但话语还算流畅“只要…各位能展示出自己胸中的韬略或是高强的武艺,获得认可便是有缘人。小人先去喊管事的”说罢,转身去呼喊掌柜。
又一次被无视的“青年俊才”淳于琼终于按耐不住,正准备指使下人驱赶,却被另一个从包间里出来的人拦下了。
只见这人皮肤黝黑,身材矮小不足七尺,其貌不扬的外表下,双目却炯炯有神。
看到这,沈浩心里就猜的八九不离十了,想不到和三国最大的军阀,就这样不期而遇。
“原来是孟德,今日确是你们唐突了。”荀彧看到曹操,刚升起的冷峻,在无奈一笑下,便烟消云散了。他知道,有这个好友在,自己这边是不会受欺负了。
“文若,想不到你也在这里!”闻声寻人看到荀彧的一瞬间,曹操惊喜道。继而,“刚刚确是仲简的不对了,我代他陪个不是。”一句话,和场中四人关系顿时拉近了不少。
淳于琼在听到荀彧的名字之后,也是懊恼不已,毕竟荀家八龙的名气,还如日中天。王佐之才荀彧又冉冉兴起。确认过世家,是惹不起的人。自然是顺着台阶下去。
“不过这酒嘛,孟德还是要争一争的。”见气氛缓和下来,眼睛一转,流露出狡黠的目光。“阁下一定是文若推崇至极的沈浩吧,兄台在诗词歌赋方面无人能及,孟德可是神交已久了。今日我们就借此机会以文会友如何。”虽是询问,但曹操目光中流露出的强烈自信,下意识的就让人觉得他胜券在握一样。也对,汉末时代最出名的是建安七子,但这七子吧,在曹操父子仨那里就有点不够看了。
………………………………
第六章 短歌行与将进酒
在几位好友的起哄下,沈浩“迫不得已”答应了和曹操进行比试。内心却激动不已“这可是老曹啊,自己有着唐诗宋词三百首还干不掉老曹吗?”想到虐老曹的那个画面,又有哪个现代人不兴奋?
酒楼老板此时也让人准备好了笔墨纸砚在一楼大厅。刻意的渲染,趁着元宵夜,沈氏酒楼举行“元宵文会”的事情一传十,十传百。好名的,爱酒的,凑热闹的,纷至沓来。
整个酒楼被围的水泄不通,多是年轻俊才。
看了看周围,曹操在闭目沉思,荀彧若有所思。至于郭嘉和戏志才,一个在喝酒,一个在看着喝酒。自家人知自家事,他们俩,要论行军打仗腹有韬略,那自然要试上一试的,至于诗词…就仁者见仁了。
嚣张跋扈淳于琼,爱出风头八校尉。看到这个场景,按耐不住的淳于琼率先打破了局面。
“我先来,本公子七步便可成诗。”说着,掐着步伐走到了厅中。目光掠过一个桌子上,心血来潮,指着碗说“你看这个面,它又长又宽,就像这个碗,它又大又圆…”
本来正在喝茶的沈浩,听到这,忍不住一口水喷了出去。人才啊,这淳于琼绝对是个人才。一旁的郭嘉有些不解的看着,虽然这首诗…嗯…勉强算诗,不算好,但读起来的时候,总觉得不应该平铺直叙,似乎有着别的吟诵方法,着实怪异…
“哈哈哈哈…”“这是诗词吗?”“这个小哥好逗”…各种哂笑打趣。
淳于琼却觉得自己这首诗词,嗯,很棒…划时代!
这时候,一直闭目不动的曹操终于睁开眼了,提笔挥毫。看到这里,沈浩也不禁好奇这位三国第一大军阀会写出什么样的诗歌。
陆陆续续的开始有士子动笔,随后公布于众。不过大多数都是打油诗,年轻士子们也只是想趁这个机会露露脸,说不定哪个达官显贵就看中自己了。于是乎,相信用不了多久我就会升职加薪当上总校尉,出任中郎将,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想想,还有点小激动。
偶尔有一两首引起不同凡响的。令得这个文会总算是名副其实。而